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腭裂整复术创面大,术后并发症多,如呼吸道梗阻、出血、复裂、腭瘘等,所以围手术期处理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1992年~2005年,对732例腭裂患者进行修复术,现将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腭裂整复术117例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117例腭裂患者修复术式的运用、并发症的处理、预后以及初步语音训练的效果.方法:选择117例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两瓣法作为基本术式,根据腭裂的临床分型适时选择腭帆提肌重建等方式进行腭裂整复,定期随访,并在2年后对患者进行语音清晰度的评估.结果:11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无活动性出血、呼吸道梗阻及创口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华西Sommerlad-Furlow (SF)腭裂修复术后的腭瘘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随访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2017年4—12月的385例一期腭裂病例,观察华西SF腭裂修复术后的腭瘘率,并分析可能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包括性别、体重、手术年龄、裂隙类型、手术医生资历、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体温。结果 采用华西SF腭裂修复术的总瘘孔率为3.9%(15/385);在15例腭瘘患者中,1例瘘孔位于牙槽近硬腭,12例位于硬腭,2例位于硬软腭交界。腭瘘的发生与性别、体重、手术年龄、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后体温均无关(P>0.05)。在手术医生资历这一影响因素中,正高级职称(3.03%)与副高级职称(2.23%)的瘘孔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级职称的瘘孔率为14.29%,明显高于正高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P<0.05)。双侧完全性腭裂的瘘孔率(20.6%)大于单侧完全性腭裂(3.6%)及硬软腭裂(2.6%)(P<0.05)。结论 华西SF腭裂修复术不做松弛切口,可避免上颌骨的生长抑制,同时并未增加腭裂术后的瘘孔率,其瘘孔发生率与患儿性别、体重、手术年龄、术前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感染、术后体温等因素关联不大,与术者的年资和腭裂的不同类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Furlow术式及改良兰式对浅Ⅱ度腭裂的修复效果,评价这两种手术方式对于修复此类腭裂的优劣。方法 50例浅Ⅱ度腭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使用Furlow术式,B组使用改良兰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软腭延长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及术后语音改善的程度。结果两种术式在术后软腭延长长度方面,Furlow术式优于改良兰式,前者为(0.794±0.198)cm,后者为(0.118±0.07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28,P<0.001)。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及术后语音改善程度,2种术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可用于浅Ⅱ度腭裂的修复,但Furlow术式在延长软腭方面优势明显,对于不同类型腭裂可选用个体化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5.
小儿腭裂整复术体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儿腭裂整复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是术后喉水肿和术后腭瘘孔。其发生原因除与手术及麻醉技术有关外,还有一重要原因,就是手术体位。本文总结607例腭裂整复术体位及术后并发症,重点探讨合理选择腭裂手术位,讨论各种不利体位对腭裂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裂隙宽大的Ⅱ度腭裂修复术中,利用裂隙顶端口腔黏膜瓣修复鼻侧黏膜、降低缝合后张力的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7例宽大型Ⅱ度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常规两瓣法的基础上,将裂隙顶端三角形口腔黏膜瓣翻转,与两侧鼻侧黏膜缝合修复裂隙宽大的Ⅱ度腭裂鼻侧黏膜。结果2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无活动性出血、呼吸道阻塞及伤口感染发生。随访1~3个月,伤口愈合良好,无伤口裂开及腭漏发生,上腭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裂隙顶端口腔黏膜瓣修复宽大型Ⅱ度腭裂鼻侧黏膜,可以降低鼻侧黏膜缝合时的张力,相应增加两侧黏骨膜瓣宽度,降低术后腭漏的发生及减轻腭部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八种腭成形术的术后腭咽闭合功能.方法:216例腭裂病例采用不同术式行腭裂修复(硬腭延长法、单瓣后退法、双瓣后退法、反向双"Z"法、单侧法等).测量所有病例手术前后腭长、腭垂至咽后壁距离,术后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不同术式手术前后腭长的变化不同;手术前后腭垂至咽后壁的距离变化不同.(2)经头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单瓣法手术治疗Ⅱ度腭裂和单侧完全性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单瓣法修复22例腭裂患儿,利用其患侧的腭黏骨膜瓣关闭裂隙,并制备腭骨瓣后退延长软腭。结果本组22例患儿均未输血;术中测量软腭后退长度平均7.5mm;术后切口愈合良好,发音效果改善明显。结论单瓣法治疗Ⅱ度腭裂和单侧完全性腭裂,创伤小、出血少、效果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后瘘的发生率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76 例腭裂修复术后瘘的发生率和可能影响瘘发生的因素如性别、年龄、腭裂类型、裂隙的程度、手术方法以及术者技能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总瘘孔率为6.8%(12/176).发生于硬软腭交界处的瘘孔率为66.7%,硬腭前部的瘘孔率为25%,软腭区域的瘘孔率为8.3%(P<0.05).瘘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及裂隙的程度无关(P>0.05).专家组手术后瘘的发生率为2.4%,低于住院医师手术后瘘的发生率10.6%(P<0.05).硬软腭裂组(hard and soft cleft palate, HSCP)与双侧完全性腭裂组( bilateral complete cleft palate, BCCLP)瘘的发生率分别为20.6%, 9.6%, 大于单纯性软腭裂组(soft cleft palate, SCP)和单侧完全性腭裂组(unilateral complete cleft palate, UCCLP) (均为2.7%)(P<0.05),前后2 组内部之间瘘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并没有增加腭瘘的发生率,瘘的发生率与腭裂类型,术者的操作技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临床资料 1.分别选择单侧Ⅱ°、Ⅲ°,双侧Ⅲ°腭裂各2例,均为唇裂术后患者,其中2例裂隙宽大. 2.手术方法 2.1 按两瓣法常规作松弛切口,凿断翼钩,适当游离腭前神经血管束,掀起黏骨膜瓣(图1).  相似文献   

11.
12.
J Buget 《Dental Cadmos》1974,42(2):193-202
  相似文献   

13.
Taggart JA 《British dental journal》2006,201(9):549; author reply 549
  相似文献   

14.
快速和慢速包埋方法对铸造冠精度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快速和慢速包埋方法对铸造全冠精度的影响。方法在同一模具上制作36个熔模冠,随机分为6组,分别用3个厂家的磷酸盐包埋材料进行快速包埋和慢速包埋。测定各组铸造冠的边缘浮升量。结果慢速包埋组铸造冠的平均边缘浮升量为41.67±3.94μm,快速包埋组铸造冠的平均边缘浮升量为96.63±7.46μm,两组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速包埋方法比快速包埋方法制作的铸造冠边缘浮升量小,铸造精度高。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A surgical method of removing a labial fraenum is described in which one half of the fraenum is used to close the wound in the lip mucosa resulting from removal of the other half.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