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种中草药活性成分的提取与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取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研究其抑菌特性,为临床应用和水产品的防病治病提供依据。方法:用水煎煮法和乙醇提取法,提取6种中草药(草乌、南蛇藤、蒲黄、莽草、苦参和黄连素)中的活性成分。用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药物敏感试验方法,检测中草药活性成分对临床常见致病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6种中草药中,黄连素的抑茵作用最强,南蛇藤次之,草乌与苦参仅能抑制细菌的生长而对真菌没有作用,蒲黄与莽草则对细菌和真菌均无抑茵作用。结论:中草药活性成分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取决于其化学结构及活性基因,有效地提取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对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抗肿瘤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肿瘤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江苏省太仓市药品检验所王琴娥上海中医药大学魏兰近几年来抗肿瘤中草药的活性成分研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已发现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药物有300种以上[1]。从抗肿瘤中草药中分离得到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的结构类型。以下是对...  相似文献   

3.
杨丽敏  陆阳 《中草药》2004,35(8):956-959
RT-PCR是近10年内在中药及其活性部位、活性成分药用研究中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它对于研究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的作用机制、阐明中药药性理论及其可能的物质基础、建立分子水平上的中药活性检测系统,或以受体和基因为靶点寻找新药具有重要的意义。对RT-PCR技术在中草药复方、单味药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和临床药用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传统中药的开发和寻找新药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及其协同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保护神经系统的作用。临床应用表明该中草药对恶性肿瘤和炎性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本文从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作用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显示其抗肿瘤作用确切,抗肿瘤机制可能与多种分子机制相关,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考察紫斑牡丹花、叶的抗菌活性,筛选其抗菌主要活性成分,预测抗菌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抗菌作用机制。首先,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甲醇、乙酸乙酯提取紫斑牡丹花、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其次,利用Uniprot数据库找到相对应的基因靶点,并通过RCSB网站寻找相对应的蛋白亚型的PDB ID以及小分子结构为受体,前期已鉴定的紫斑牡丹花、叶化学成分以Pub Chem等数据库进行结构确认,通过Chem Draw,Avogadro和Discovery Studio Visualizer软件进行配体的构建,采用Quick Vina2.0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最后,借助Cytoscape 3.5.1软件绘制活性成分与抗菌靶点网络图,使用Uniprot在线数据库进行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紫斑牡丹花、叶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紫斑牡丹花甲醇提取物具有最强的抗菌作用。网络分析表明紫斑牡丹花、叶中筛选得到活性成分29个,抗菌靶点18个。通过紫斑牡丹花、叶活性成分与抗菌靶点网络数的比较,预测其抗菌成分主要是黄酮和酚酸,抗菌机制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该研究通过体外抗菌实验和网络药理学的筛选,发现紫斑牡丹花、叶提取物具有抗菌活性,为紫斑牡丹花、叶抗菌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线索。  相似文献   

6.
王嵩 《北京中医药》2002,21(4):249-251
本文从两方面综述中草药抗细菌感染研究。(1)抑菌作用与抑菌成分研究,包括体外筛选、体内抗菌作用、抑菌成分研究、联合抑菌作用;(2)抗耐药菌感染研究。结论:单味中药的抗菌作用较抗生素弱,应与抗生素联用或组成复方或提取其有效成分进行化学结构改造以提高抗菌效果。而在逆转细菌耐药方面亦显示出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150种秦岭草药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草药防治传染病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不少中草药在医疗实践中正在广泛应用。寻找和筛选更多更好的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仍然是医学实践中的重要课题、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秦岭山脉是我国的丰富中草药产地之一,其中不少中草药已在民间广泛地利用于传染病的治疗上。但在这方面的科学实验研究还不多,有鉴于此,黑龙江中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与陕西中药研究所合作对从市购和自采的150种秦岭草药做了体外抗菌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其中有些草药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本文报导这方面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中草药抗细菌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王嵩 《北京中医》2002,21(4):249-251
本文从两方面综述中草药抗细菌感染研究。(1)抑菌作用与抑菌成分研究。包括体外筛选。体内抗菌作用。抑菌成分研究,联合抑菌作用;(2)抗耐药菌感染研究。结论:单味中药的抗菌作用较抗生素弱,应与抗生素联用或组成复方或提取其有效成分进行化学结构改造以提高抗菌效果。而在逆转细菌耐药方面亦显示出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生物信息学发展与中草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忠能 《中草药》2003,34(6):481-486
立足于利用其他学科的思路与工具促进中草药研究,根据生物信息学及相关领域近几年的研究,就DNA测序、基因预测、亲缘及变异与功能、蛋白质结构预测、生物芯片技术、基因多样性、生物安全、活性成分的药靶和预测活性成分结构、代谢过程的模拟、能量中草药药理等方面展开阐述。描述了中草药资源与药理研究的一些可能趋势,其中药靶与活性成分结构预测、代谢模拟和药理的能量观点是中草药研究尤其值得探索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肿瘤研究的深入,人们已从中药中寻找出抗癌的活性成分,经过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对抗肿瘤的中草药进行筛选和应用,有些已显现出较好的疗效。主要的中药抗癌活性成分有:  相似文献   

11.
苦参对革兰阳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认为异戊二烯黄烷酮衍生物是其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其中一些化合物对睾酮5α-还原酶以及5α-二氢睾酮与其受体的结合物的生成有抑制作用。本次从苦参中提取分离出具有抗菌和抗雄激素作用的活性成分,并进行了结构鉴定,同时对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枫杨树皮中寻找抗菌活性成分,揭示其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及发现新抗菌素。方法:生物活性跟踪法;体外抗菌为检测指标;萃取、沉淀、硅胶吸附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的为分离手段;EI-MS,1H-NMR,13 C-NMR和DEPT为结构鉴定手段。结果:筛选到一个对卡拉双球菌、白色念球菌、小麦赤霉、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棉花球菌、放线菌等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单体,结构鉴定为5-羟基-2-乙氧基-1,4-萘醌。结论:该活性单体与已知抗菌物质胡桃醌仅有一个2-乙氧基的区别,揭示此类结构母核具有抗菌开发价值。本研究明确了枫杨抗菌作用的物质基础,也为枫杨药材质量控制和研发枫杨活性部位抗菌外用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源农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严振  莫小路  王玉生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1):1714-1717
对具有农药生物活性的中草药资源研究情况、中草药源农药的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并就中草药源杀菌农药研究开发中存在抑菌活性物质不明确、抑菌活性的中药资源研究不全面等问题提出设想和建议,可从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类传统中草药中寻找具有农药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三龙  蔡兵  崔承彬  吴春福 《中草药》2003,34(9):873-876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中草药及其天然活性成分所诱发的不同生物效应将其抗肿瘤作用分为11类进行了详细介绍,展示了中草药用于防癌、抗癌的巨大潜能和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5.
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与中草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结合研究工作,就含肝毒吡咯里西啶生物碱中草药的安全性、质量控制、合理开发利用及从中草药中寻找拮抗、治疗吡咯里西啶生物碱肝脏毒的活性成分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草药免疫活性成分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免疫学的发展,为中医药的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许多免疫药理模型与指标的建立,促进了寻找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从而能更完善解释一些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如中医所说的虚证,往往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有了免疫促进的药理模型,我们可以从中草药中寻找具免疫促进活性成分,提供临床;而根据中医基本理论,结合免疫药理实验,我们发现,许多“扶正固本”中草药,多含有这类化学成分而具有生理活性,这便使“扶正固本”中草药的药效得到科学的解释。目前对中草药免疫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已引起人们的兴趣和重视,本文从化学成分角度,介绍一些研究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17.
抗菌中草药大多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功效。常用抗菌中草药及其作用如下。  相似文献   

18.
粤北山区14种中草药抗菌效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粤北山区民间应用于抗菌的中草药进行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方法:采用琼脂对倍稀释法测定14种中草药对10种受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14种中草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能力,其中铁苋菜(生汁)、董酱背、田基黄、大蓟、冬心威和苦菜公抗福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强,其MIC90分别为0.3125~0.625mg/ml。结论:粤北14种中草药均具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但还需进行药物毒副作用的动物试验和临床用药研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咖啡中对嗜肺性军团病菌具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并确定了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20.
甘草与桑叶等对皮肤美白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具有美白作用的甘草、桑叶等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机理。方法根据皮肤黑色素的成因和皮肤美白机理,分析甘草、桑叶等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能力。结果甘草、桑叶等中草药具有较强的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并具有消炎、护肤、抗衰老、抗紫外线等作用。结论甘草、桑叶等中草药具有美白作用的成分,能显著地减少黑色素的生成,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人体皮肤无毒无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