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建立裸鼠肝原位移植模型,及小鼠肝原位移植模型的生物发光和小动物PET-CT成像的比较。方法构建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人肝癌细胞BEL-7402,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荧光素酶基因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肝门静脉接种5×105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荧光成像和小动物PET-CT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Luc的人肝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发现能够成瘤,小动物PET-CT影像观察发现小鼠肝脏边缘对18 F-FDG有高摄取区域。结论利用荧光素酶基因标记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成功建立了原位肝癌裸鼠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结合小动物PET-CT技术为原位肿瘤模型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为进一步研究肝癌生长转移机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有用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荧光素酶标记人胃癌原位异种移植模型.方法 将萤火虫荧光素酶作为标记基因导人人胃癌MGC803细胞,建立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的细胞,将其接种裸鼠胃壁浆膜下,建立胃癌裸鼠原位肿瘤模型.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肿瘤的发生发展,并进行小动物超声影像和病理学分析.结果 裸鼠原位成瘤率为100%,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在接种第7天,就可以观察到肿瘤发光.21 d后肿瘤进入对数生长期,28 d后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平均荧光光子数晕现下降趋势.超声成像发现小鼠胃部有直径为8.39 mm,面积为28.92 mm2瘤块.结论 荧光素酶标记可以实时监测原位异种移植人胃癌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3.
王兆洪  陈晶晶  黄崇杰  童洪飞  金洲祥  周斌  王继生  陈辉 《浙江医学》2016,38(15):1238-1240,1249
目的探索理想的小鼠人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建立方法和移植瘤生长检测方法。方法将小鼠人胰腺癌皮下移植瘤制成瘤体,原位包埋于健康的BALB/c雌性小鼠胰腺尾部被膜下,20只小鼠均接种成功,建模4周后应用MicroPET检测小鼠体内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MicroPET检测显示所有小鼠人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均建立成功,成功率为100%;检测到肿瘤对18FDG的平均标准摄取值为(4.30±0.35)。结论瘤体原位包埋法是建立小鼠人胰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较理想的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MicroPET是检测移植瘤生长情况的可靠辅助检查方法,可以用于胰腺癌动物模型的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物发光成像早期监测裸鼠肺部转移瘤及定量评估肿瘤大小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发光成像检测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人肺腺癌SPC-A1-luc细胞在体内外的生物发光活性?经尾静脉注射SPC-A1-luc细胞建立裸鼠肺部转移瘤模型,应用生物发光成像实时监测肺部转移瘤的生长状态并定量评估肺部肿瘤大小,同时用micro-CT检测肺部转移瘤?结果:SPC-A1-luc细胞能高水平并稳定表达荧光素酶,生物发光光子数与细胞量呈良好的线性相关(R2=0.996 6),且与皮下肿瘤体积呈良好的直线相关(R2=0.984 9)?生物发光成像监测裸鼠肺部转移瘤,在第1周即可检测到肺部弥漫分布的肿瘤细胞,第3周肺部生物发光信号降至最低,定量分析表明此时肺部约有600个肿瘤细胞?而第3周micro-CT未能检测到肺部肿瘤,直到第6周micro-CT才检测到肺部肿瘤?结论:利用生物发光成像能早期监测肺部转移瘤的生长并定量分析肿瘤大小,其灵敏度高于micro-CT成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建立卵巢癌细胞系HO8910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适宜条件。方法:分别用2.5×106/100μL(A组),3.5×106/100μL(B组)和4.5×106/100μL(C组)的细胞接种浓度,注入裸鼠后项中间皮下,观察成瘤情况;用4.5×106/100μL的细胞接种浓度,分别接种于裸鼠后项中间(C组),背部(D组)和前肢腋窝皮下(E组),观察成瘤情况;分别用第38代(F组),第25代(G组)和第10代(C组)的肿瘤细胞4.5×106/100μL,注入裸鼠后项中间,观察各组成瘤情况。结果:A组成瘤率为60%,B组和C组的成瘤率均为100%,但C组的成瘤速度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和E组的成瘤率均为100%,注射肿瘤细胞后第2周,C组,D组和E组的肿瘤生长平均相对体积分别为3.0593±0.6851,2.4348±0.4862和2.4039±0.3631,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注射肿瘤细胞后第4周,C组,D组和E组的肿瘤生长平均相对体积分别为13.4832±2.2639,9.3437±1.0986和8.9537±1.0041,C组显著高于D组和E组(P<0.01);G组的成瘤率为30%,F组的成瘤率为50%,与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使用HO8910细胞株,接种浓度为4.5×106/100μL,接种部位为后项中间,接种时尽量使用传代次数少,细胞活性高的细胞,能获得较理想的裸鼠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将30只裸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5只,对照组15只。培养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并将浓度调制2×10~7个·mL~(-1),取0.2 mL注射于实验组裸鼠右侧肩胛背部皮下,接种后每日观察两组裸鼠精神、活动、摄食、排便、体质量等情况,是否有肿瘤生长和肿瘤生长速度等。每3 d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最长径和最短径,计算肿瘤体积。于接种后第42天将荷瘤裸鼠处死,剥出肿瘤,测量瘤体长径和短径,称取瘤体质量,取肿瘤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观察肿瘤病理变化。结果细胞注射法可成功建立卵巢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瘤体出现时间为3~7 d,成瘤率为93.33%。实验组裸鼠的体质量、精神、活动等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共有2例瘤体表面出现破溃。观察结束后,处死裸鼠后完整剥除瘤体,测得肿瘤平均体积为(416.21±134.67)mm~3,肿瘤平均质量为(0.88±0.19)g。剖开瘤体,发现4例可见瘤体中间有坏死液化,取移植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肿瘤组织大体表现符合人卵巢癌的特点。结论初步建立了人卵巢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为卵巢癌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琪  梁后杰  阎晓初  边志衡  周进明  彭秋平  吴峰  潘凤 《重庆医学》2007,36(19):1929-1931,2023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lovo)在8只裸鼠结肠浆膜至黏膜逐层注射,以完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同时皮下种植8只裸鼠作为对照组.分别于第4、6、8、12周各组分别处死裸鼠2只,观察原位种植肿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转移率和腹水出现率.结果 16只裸鼠实验期间无1只死亡,成瘤率为100%, 原位种植成瘤率为100%(8/8),区域淋巴结转移率100%(8/8),肝转移率为100%(8/8),肺脏转移率为75.0%(6/8),腹膜转移率为75.0%(6/8),腹水出现率为27.5%(3/8).皮下种植组未见转移.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的生物学行为与临床病程非常相似,为研究人结肠癌转移机制和干预措施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方法 使用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细胞(HT- 2 9)在裸鼠皮下接种4周形成稳定的皮下移植瘤,再将皮下移植瘤组织块原位接种于2 4只裸鼠盲肠浆膜下,以完成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术后随机分四组,对照组(C组)、塞来昔布(celecoxib)高、中、低剂量组(H、M、L组) ,分别给予纯水及含有不同浓度(15 0 0 ppm、10 0 0ppm和5 0 0 ppm)的塞来昔布的饮水,饲养4 2d后处死裸鼠,观察各组原位移植瘤的成瘤率、瘤体积、重量以及裸鼠实验前后的体重变化,计算抑瘤率。结果 2 4只裸鼠实验期间无一只死亡,成瘤率为10 0 % ,荷瘤鼠实验前后体重变化比较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 >0 .0 5 ) ,各组原位移植瘤体积P <0 .0 5和瘤重P <0 .0 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L组、M组和H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 5 .30 %、38.80 %、76 .92 %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为研究人结肠癌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细胞悬液法及瘤块法种植裸鼠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以期获得使瘤体生长最快,质量最佳的种植方式.方法 采用细胞悬液及瘤块两种方式种植PC-3细胞人前列腺癌皮下移植瘤,比较两种种植方法所种植的移植瘤的成瘤率、成瘤潜伏期、瘤体形态以及移植瘤的中心坏死灶,同时对两种方法种植的皮下移植瘤进行常规病理学检查.本研究同时观察了PC-3细胞悬液浓度对于种植皮下移植瘤成瘤的影响.结果 两种方式种植的移植瘤的成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瘤块种植的移植瘤生长较细胞种植稍快,瘤体形态各异,较容易发生中心性坏死;细胞悬液组成瘤稍慢,瘤体较规则,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发生中心性坏死较晚,而且随着细胞浓度增高,其成瘤潜伏期明显缩短.结论 通过比较发现细胞悬液种植皮下移植瘤较瘤块种植更有优势,而且采用较高浓度细胞悬液种植可以有效缩短成瘤潜伏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仙鹤草对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思功  李予蓉 《医学争鸣》1998,19(6):702-704
观察仙鹤草对人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影响,要用MTT和人癌细胞鼠鼠荷瘤模型进行实验。结果10mg/LAPL对Mgc803,SPC-A-1和Hela人癌细胞均有显著抑;10及200mg/kgAPL对Mgc803裸鼠移植瘤瘤重抑制率分别为34.6%和48.5%。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中等分化的人结肠癌细胞建立小鼠皮下和原位移植瘤模型,以研究中国人种结肠癌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并为结肠癌的防治研究提供有用的实验工具。方法人新鲜结肠癌标本接种于BNX小鼠皮下,体内反复传代,待模型稳定后再转入BALB/c-nu/nu裸小鼠体内继续传代,使之生物学性状保持稳定,从而建立人结肠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比较人结肠癌标本在两种不同免疫缺陷动物体内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组织块法建立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观察原位成瘤、生长及转移等情况。组织病理学检测皮下移植瘤与人结肠癌标本的组织学差异,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下移植瘤中ESA、CEA、C-erbB-2、P53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移植瘤的细胞周期,并进行DNA倍体分析。结果通过体内反复传代筛选成功建立了中等分化的人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利用皮下瘤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达到5/8(62.5%),但肝脏、腹腔、淋巴结等未见明显转移。移植瘤组织切片观察显示肿瘤为腺癌Ⅰ-Ⅱ级,与人结肠癌组织标本相似。免疫组化显示ESA和CEA呈阳性至强阳性表达;C-erbB-2和P53呈阳性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处于G0-G1期的比例为67.50%±5.59%,G2-M期为4.47%±2.31%,S期为28.02%±7.13%,分析DNA倍体为1.74±0.02。结论本实验利用恶性程度较低的中等分化人结肠癌组织成功建立了结肠癌皮下及原位移植瘤模型,该模型生物学特性稳定,保持了人结肠癌标本的生物学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建立人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研究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的体内生物学特性.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及荧光素酶(GFP/Luc)的人肺癌低转移细胞SPC-A-1和高转移细胞SPC-A-1sci,在此基础上,建立裸小鼠肺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和解剖学方法观察肿瘤在肺原位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Luc的人肺癌高、低转移细胞,并成功建立了肺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显示,SPC-A-1-GFP-Luc和SPC-A-1 sci-GFP-Luc细胞模型中荧光素酶表达率分别为50%(12/24)和62.5%(20/32),SPC-A-1 sci-GFP-Luc组荧光素酶表达的面积及表达强度高于SPC-A-1-GFP-Luc组.解剖学检查显示,SPC-A-1和SPC-A-lsci组的肺原位成瘤率分别为50%(12/24)和62.5% (20/32);体内自发转移率分别为25% (3/12)和40% (8/20).结论 通过建立肺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能够再现肿瘤在肺内的生长及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原位移植瘤裸小鼠模型,探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在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慢病毒转染的方法建立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及荧光素酶(GFP/Luc)的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分别采用组织决法及培养细胞法建立裸小鼠结肠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动态观察肿瘤在肠原位的生长及转移情况.结果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Luc的人结肠癌细胞,并应用该细胞成功建立了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经连续7周动态观察表明,随着肿瘤移植时间的延长,腹部皮下触诊显示肿瘤逐渐增大,小动物活体成像显示荧光素表达面积和强度也逐渐增大.结论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客观评价结肠癌的原位生长及转移情况,为体内深部肿瘤的观察和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胰腺癌320排容积CT全胰腺灌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320排容积CT对胰腺癌患者进行全胰腺灌注分析,探讨胰腺癌病灶与其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灌注特征。方法利用320排动态容积CT对25例胰腺癌患者进行全胰腺灌注扫描,测量并比较胰腺癌及周围相对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量(AF)、达峰时间(TTP),对比分析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灌注差异。并统计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0~24.0kg/m2时的放射剂量。结果胰腺癌病灶AF(49.95±19.29)(ml/min/100ml)明显低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正常胰头:(134.18±35.39);正常胰体:(138.81±51.72);正常胰尾:(137.39±43.60);胰腺癌TTP(50.80±4.81)s较周围正常胰腺组织(正常胰头:(21.35±5.51);正常胰体:(21.99±7.07);正常胰尾:(23.11±7.30)]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胰腺组织头、体、尾部组间AF及TTP无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2.0~24.0kg/m2时放射剂量约为(18.6±2.4)mSv。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胰腺灌注成像能够准确反映出胰腺癌及周围正常胰腺组织的血流灌注特点,在临床上对胰腺癌的诊断与治疗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千金藤素(Cepharanthine,CEP)对人结肠癌的抗增殖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活体荧光示踪技术研究CEP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裸鼠异体移植肿瘤模型的抗结肠癌作用,运用报告基因技术研究CEP对肿瘤相关的8条信号通路活化程度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EP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CEP体外能抑制多种人源肿瘤细胞的增殖,IC50范围为0.8-11.5μM。CEP能使HCT116细胞的S期和G2/M期百分比明显增加。通过对MAPK/ERK、MAPK/JNK、Wnt、Notch、Cel Cycle/pRb-E2F、NFκB、Myc/Max以及Hypoxia等8条信号通路报告基因活化程度的研究,发现CEP主要通过抑制MAPK/ERK和NFκB信号通路起到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动物模型的实验结果显示,CEP能抑制肿瘤增殖,促进肿瘤组织坏死。[结论]CEP通过抑制MAPK/ERK和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裸鼠异体移植肿瘤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常规基波成像 (FI)与自然组织谐波成像 (NTHI)的对比观察 ,探讨自然组织谐波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 4 5例胰腺癌病人 ,进行FI和NTHI检查 ,对 2种方法所得图像进行对比 ,分析 2种检查的图像质量。结果 在观察胰腺病灶的边界 ,内部回声及胰管方面 ,组织谐波显像优于基波显像。结论 NTHI可提高胰腺肿块的图像质量 ,提高病变的显示率 ,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紫草素是否通过诱导自噬来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方法:采用噻唑蓝比色法 (MTT法)研究紫草素对胰腺癌细胞Bxpc-3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小颖  苏卫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20(3):12-14,34,79,80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人胰腺癌细胞系,为体内监测肿瘤的早期生长及抗肿瘤药物的药效评价建立一种新的肿瘤动物模型。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介导chickenβ-actin-RFP-NEO转染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和Capan-2,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活体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RFP的两种不同的人胰腺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可成瘤,利用活体成像系统观察了肿瘤的生长动态过程,并且SW1990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较Capan-2细胞快。结论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胰腺癌细胞建立的裸鼠肿瘤模型为胰腺癌的研究和相关药物筛选提供了可进行荧光影像活体、动态分析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李小颖  马春梅  张连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0,20(1):15-18,I0002,I0003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人宫颈癌细胞系,建立移植瘤模型并比较移植模型肿瘤生长的荧光分析和卡尺测量的优缺点。方法以Lipofectamine 2000介导chickenβ-actin-GFP-NEO转染人宫颈癌细胞Hela,经梯度浓度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克隆并扩大培养。BALB/cA-nu裸鼠皮下接种1×106个发光细胞使其成瘤,利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和游标卡尺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了稳定表达GFP的人宫颈癌细胞株,将其接种到裸鼠体内可成瘤。活体荧光成像观察发现,1至3周随着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平均荧光光子数逐渐增加;4周时随着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平均荧光光子数呈现下降趋势,而游标卡尺测量结果显示肿瘤在4至5周仍然不断的增大。结论绿色荧光蛋白能够在人宫颈癌细胞Hela中长期稳定表达,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建立的裸鼠肿瘤模型可以为人宫颈癌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材料,应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能够客观定量评价活的肿瘤细胞在动物体内的生长情况,而不是肿瘤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是近年来随着磁共振快速成像序列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功能成像技术,能够直观的反映组织、器官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灌注情况,是影像学从形态学到功能学发展的一种体现。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临床诊断及疗效评估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方法。本文综述了MR灌注成像的原理、意义及其在胰腺癌的术前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