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善武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9):1759-1760
闭合性脾外伤是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其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与和手术治疗。由于脾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等重要功能,因而,非手术的保脾治疗在闭合性脾外伤的治疗中日益收到推崇。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闭合性脾外伤60例,在抢救生命的前提下力争保守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闭合性脾外伤的治疗经验,探讨保守治疗的条件。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闭合性脾外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其治疗。结果 80例闭合性脾外伤患者中58例行保守治疗,脾切除20例,脾破裂修补1例,部分切除1例。结论 闭合性脾外伤(特别是Ⅰ—Ⅲ级脾外伤)大部分可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3.
脾脏是腹部内脏最容易受损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居于首位。外科干预是治疗脾脏破裂的传统方法,但外科切除脾脏的死亡率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较高。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识到脾脏切除术后免疫力下降导致严重感染,因而对脾外伤的患者倾向于保脾治疗。1981年首次应用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创伤性脾脏出血,20世纪90年代以后,脾动脉栓塞术作为非手术方法治疗脾破裂出血得到认可。本文就动脉介入栓塞术在脾破裂救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地位进行叙述,为临床治疗路径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超声造影评价不同级别肝脾外伤与CT对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灰阶超声造影(CEUS)评价不同级别的闭合性肝脾外伤,与增强CT比较,探讨CEUS的诊断价值。方法30只健康杂种犬,建立闭合性肝外伤或脾外伤动物模型,撞击后对肝脾进行常规灰阶超声、CEUS及增强CT检查,依据美国创伤外科协会(AAST)肝脾外伤分级标准及肝脾外伤CT分级确定外伤程度,并对上述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CEUS诊断结果与增强CT比较,两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3.3%、92.9%。结论CEUS可显著提高肝脾脏闭合性外伤的诊断水平,与增强CT诊断结果一致性好,可以较准确反映肝脾外伤的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脾脏是腹部最易受损的实质性脏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占20%~40%.外伤性脾破裂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行开腹脾切除术,由于脾脏位置隐匿,需要较大的手术切口,腹壁解剖结构破坏严重.腹腔镜技术的发展为开展创口小而安全有效的手术术式提供了基础,本次研究应用腹腔镜技术处理脾脏外伤21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脾破裂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颇为常见,占所有腹内脏器损伤发生率的第二位,有人认为占腹部闭合性损伤之首。过去治疗脾外伤破裂的方法都是脾脏切除术。现已证明脾脏在调节和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发现脾脏切除后,机体对血源性抗原反应受损,IgM 产量显著下降,调理素下降50%,tuftsin(塔夫素)和 T 细胞数量均减少,发生“脾切除后急性暴发性感染(OPSI)”和败血症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并且死亡人数比正常成人和小儿分别高58倍和2200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脾破裂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诊脾破裂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受伤率最高,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45%。随着近20年对脾脏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有关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有了新的发展,过去单一的全脾切除术被非手术疗法和各种保脾手术所代替。现结合作者收治的42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回顾分析,以探讨基层医院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外伤性脾破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经皮射频凝固治疗闭合性脾外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自制小型撞击器撞击猪脾区,建立12只猪闭合性脾外伤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超声造影引导下对损伤的脾进行经皮射频凝固治疗。对照组不作治疗。病理检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例1次性经皮射频凝固止血成功,2例经2次射频凝固止血成功,1例经2次射频凝固治疗失败。对照组脾周积血增多,脾包膜及脾实质呈不同程度的破裂,剖腹探查时均可见血液自破裂口外溢。结论经皮射频凝固闭合性脾外伤的脾活动性出血有较好的疗效,有望成为一种保脾治疗闭合性脾外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脾破裂96例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脏是腹部最易受损的器官,也是人体的主要免疫器官之一。脾脏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占40%。闭合性脾脏损伤时及时诊断和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是治疗脾脏损伤的重点。尽管脾切除一度是脾脏损伤的惟一选择,但近年来,由于对脾脏免疫功能的逐步认识及脾脏解剖学研究进展的认识,特别是脾切除术后暴发性感染的发现,诊断技术及治疗方法的发展,脾修补和非手术治疗保留脾组织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必须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治疗方案。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本院收治闭合性脾脏损伤96例,现将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和总结脾损伤保脾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6月本院保留脾脏治疗32例脾外伤的临床资料及其治疗结果。结果32例脾外伤中,19例入院时血液动力学稳定,或输血后稳定行非手术治疗,其中17例(占89%)治愈(2例因迟发脾破裂而保脾治疗失败);15例行保留脾脏或脾脏组织手术,均临床治愈。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非手术治疗和保留脾脏手术是治疗脾外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小儿脾脏血运丰富、组织脆弱、容易遭受损伤。尤其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居于首位,占各种腹外伤的20~40%,其临床主要危险在于大出血。我院自1979~1994年共收治脾破裂48例,治疗上  相似文献   

12.
脾破裂在腹部闭合性创伤中占30%,严重脾破裂患者,其死亡率高达10%[1]。因此,在腹部闭合性外伤脾破裂临床处理中,必须采取准确的诊断方式,进行及时的急诊处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取手术或保守治疗方法,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为探索腹部闭合性外伤脾破裂临床诊治水平,笔者对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性外伤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 1997年7月12日,42岁女患,因汽车肇事,经CT显示肝脾破裂,急诊以闭合性腹外伤、肝脾破裂及失血性休克收入院治疗。 治疗在输血补液抗休克下,气管内全麻行剖腹探查术,共吸出血液约1500ml,探查脾脏粉碎破裂,立即  相似文献   

14.
脾破裂约85%以上由外伤引起,开放性损伤约占6%[1],闭合性损伤约占25%.约85%有脾包膜及脾实质损伤,占腹部损伤的20%~40%.脾切除术后高病死率及感染率及免疫功能减退等要求外科医生用各种手术方法保留脾脏[2].  相似文献   

15.
脾脏质地较脆,是腹内脏器最容易受损的器官之一。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闭合性脾外伤125例,48例因病情严重未行CT检查或因合并其他腹内脏器严重损伤而行急诊手术治疗,另77例行腹部CT平扫检查并分级,其中行一次检查提示脾损伤65例,行二次检查提示脾损伤12例,均未做增强扫描。本文探讨CT平扫分级对脾外伤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脾脏破裂的治疗迄今仍以手术为主。脾脏部分切除术是保脾效果较好的术式之一,但手术操作的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我院自1990~2 0 0 0年共收治创伤性脾脏破裂病人95例,其中行部分脾脏切除术4 7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 7例病人中,男性35例,女性12例,年龄13~6 5岁,平均年龄32岁。其中闭合性损伤33例,开发性损伤13例,医源性损伤1例。其中单纯性脾破裂4 1例,合并肝脏轻度破裂3例,合并闭合性血气胸2例,合并开放性血气胸1例。脾外伤程度:按Gall四级分类,二级13例,三级34例。治疗效果:本组4 7例病人中,术后3d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脉造影诊断及超选择栓塞止血治疗闭合性肝、脾外伤的价值。方法 对 15例确诊或可疑闭合性肝、脾外伤患者采用改良Seldinger法进行动脉造影诊断及确诊后用明胶海绵或弹簧圈超选择栓塞止血治疗 ,观察术后疗效。结果  15例均得以确诊并一次栓塞止血成功 ,术后恢复顺利 ,半年以上随访无特殊变化。结论 动脉造影诊断及超选择栓塞止血治疗闭合性肝、脾外伤安全、有效 ,病情恢复快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脾外伤治疗多行脾切除术旨在控制大出血。但脾脏在抗感染和免疫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彻底止血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脾脏已成为当今手术治疗脾脏破裂的方法之一。1990~1999年,我们抢救13例腹部外伤并发脾破裂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10例,女3例;年龄10  相似文献   

19.
刘乃军 《山西临床医药》2009,(32):2185-2186
<正>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最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脾脏外科研究的深入,认为脾脏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保脾治疗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现就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9年1月间非手术治疗36例脾破裂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脾外伤是小儿腹部外伤中最常见的一种,严重脾外伤常用的脾实质修补术,脾缝合大网膜填塞术及脾包膜缝合止血术等均不能使严重伤牌得以保存,故多采用牌切除术治疗。由于脾切除术后,机体丧失了脾脏的生理功能,特别是术后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暴发性感染,死亡率很高,故近年来许多学者主张对伤脾作保留性治疗。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可吸收脾网术治疗小儿严重脾外伤6例,均获满意疗效,现将观察和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6例患儿年龄4~13岁,男性5例,女性1例;病因:摔伤4例,车祸2例,均为闭合性肿外伤;病理类型:星状粉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