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研究应用分子杂交和形态学方法观察脑创伤组织提取液对培养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c-fos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形态特征改变。发现在分散培养7d后换置于含有脑创伤组织提取液的培养液30~60min,斑点杂交显示星形胶质细胞c-fos原癌基因表达比加正常脑组织提取液组明显,2h后表达减弱.统计学表明有显著差异.推测损伤因素引起了c-fos原癌基因表达.当将脑创伤组织提取液加入新生鼠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液3d后,体视学观测其细胞数无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损伤因素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内表达FOS蛋白可能刺激反应性胶质增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用分子杂交技术观察了白细胞介素-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对脑损伤后及培养的胶质细胞c-fos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脑损伤后损伤周围组织c-fos mRNA表达呈动态变化;1h后增加170%,12h后增加30%,24h后增加130%。发现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能显著增加脑损伤后12h及24h c-fos mRNA的表达;当培养的胶质细胞中加入此二者后1h c-fos mRN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原癌基因对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影响,用原癌基因c-fos、p53蛋白的抗体和运动神经诱向因子1(motoneuronotrophicfactor1,MNTF1)抗独特型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c-fos、p53及MNTF1受体在人早期胎盘的分布。人早期胎盘的两类滋养层细胞及绒毛中轴的基质细胞均呈c-fos、p53免疫反应性,反应产物大部分布于胞核内。在相邻切片上,c-fos免疫反应性细胞同样显示MNTF1受体免疫反应性,其反应物质分布于胞质内。以上结果提示,原癌基因c-fos和p53可能参与调控绒毛细胞的增殖分化,而且c-fos和MNTF1受体可能有协同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缺氧对血脑屏障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缺氧对体外培养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的影响。方法:分别对新生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星状胶质细胞进行缺氧条件下培养,常规培养作为空白对照,每组各取8例,吸取培养液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试TPA活性。结果:缺氧后内皮细胞TPA活性明显增高(P<0.01),星形胶质细胞TPA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体外培养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均能合成分泌TPA;缺氧状态下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TPA活性增高。内皮细胞分泌的TPA是脑缺氧缺血致不可逆神经元损伤的一个重要媒介,而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TPA则主要参与发育阶段需要细胞迁移的重建活动。  相似文献   

5.
原癌基因c-fos在人早期胎盘绒毛的分布及周龄变化新宇黄威权孙岚(第四军医大学)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原癌基因c-fos在人早期胎盘绒毛的分布及周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胎盘绒毛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层细胞和基质细胞均呈c-fo...  相似文献   

6.
黄威权  孙岚 《解剖学报》1997,28(4):404-406,I013
为了解原癌基因对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影响,用原癌基因c-fos、p53蛋白的抗体和运动神经诱向因子抗独特特异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了c-fos、p53及MFTF1受体在人早期胎盘的分布。人早期胎盘的两类滋养层主绒毛中轴的基质细胞均呈c-fos、p53免疫反应性,反应产物大部分布于胞核内,在相邻切片上,c-fos免疫反应性细胞同样显示MNTF1受体免疫反应性,其反应物质分布于胞质内。以上结果提示,  相似文献   

7.
研究证实脑缺血可诱导热休克(hsp)基因、即刻早期基因(immediateearlygenes,IEG)生长因子基因等在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中表达。c-fos原癌基因属IEG,作为“核内第三信使”起着偶联外界刺激-基因转录的重要作用,参与细胞生长、分化、信息传递、学习和记忆等生理过程,而病理情况下其表达及调控变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对体外培养大鼠海马神经胶质细胞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证明,培养12d的海马神经胶质细胞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100U/ml)、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200U/ml)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200U/ml)一起孵育2h后出现FOS-免疫反应阳性的细胞核,随着所给剂量的逐渐加大,FOS反应阳性胞核数量也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皮下注射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特点。结果表明,给BayK8644后1/2hc-fos的表达产物Fos蛋白在前嗅核、嗅结节、梨状皮质、齿状回、感觉运动皮质、丘脑室旁核、大脑视皮质纹状区、颞叶听区、中缝核群等区域出现,给药后2~4h表达达高峰,之后进行性消退,16h恢复正常水平。使用钙通道拮抗剂nimodipine对BayK8644所致的Fos表达有拮抗作用。结果提示BayK8644诱导的Fos表达与L型钙通道在脑内的分布较为一致。对Fos和CaBP进行双标记显示,在被观察的脑区Fos/CaBP双标细胞在CaBP免疫反应细胞中的比例约占60.42%~72.88%,c-fos和CaBP的共存是否提示这种细胞同时含有L型钙通道  相似文献   

10.
对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前单核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内原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诱导分化过程中不同的原癌基因表达变化不仅具有时序性,调节方式也呈多样性。c-fos、c-junmRNA表达变化在时间上有一致性,诱导分化早期(24小时)贴壁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延长rhTGP-β1作用时间至48~72小时时,这种上调作用消失,回复到对照组THP-1细胞原有的或低于原有的表达水平。c-myc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逐渐降低,作用72小时时表达量不足对照组细胞的10%。而c-sis在rhTGP-β1作用72小时内未发现其表达被调节。提示c-fos、c-jun基因在分化早期的表达上调,以及c-myc基因在分化中期的表达被强烈抑制可能分别在分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健康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及溶血处理后的全白细胞,以外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和甲硫氨酸脑啡肽培育后取细胞液帛晟滴片和滴膜,用生物素标记的c-fosc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斑点印迹杂交。结果显示表皮生升因子和甲硫氨酸脑啡肽两组c-fos原癌基因的表达对照组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6、IL-1β、TNFα在大脑神经细胞体外发育过程中对原癌基因c-fos、c-jun的表达调控规律。方法:应用人胎大脑神经细胞无血清原代培养模型。通过DNA-RNA斑点杂交,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定杂交点的平均灰度值。结果:c-fos、c-jun的表达均在IL-6、IL-1β、TNFα作用后15~30min开始上调,1h达高峰,而后下降。结论:这些细胞因子均在转录水平上促进神经细胞c-fos、c-jun的表达。为分析其生物学效应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运用FOS免疫组化结合NADPH-d组化双重标记技术,研究了soman诱发惊厥大鼠杏仁核内c-fos高表达神经地与NADPH-d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soman诱发惊后的1.5和48h,杏仁核族凤c-fos呈现持纽过度表达。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具有显著的亚核定位特征。  相似文献   

14.
对重组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前单核白血病细胞THP-1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过程中核内原癌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诱导分化过程中不同的原癌基因表达变化不仅具有时序性,调节方式也呈多样性,c-fos,c-jun mRNA表达变化在有时间上有一致性,诱导分化早期贴壁细胞的表达量明显增加,延长rhTGP-β1作用时间至48-72小时时,这种上调作用消失,回复到对照组THP-1细胞原有的或低于  相似文献   

15.
缺血致大鼠肾c-fosmRNA和FOS表达时程的研究程向明刘平钟庆晨张留保张爱羚郭丹周其锦(南京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近年研究表明,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产物FOS蛋白是一种很有意义的第三信使或转录因子,它与c-jun家族表达的核磷蛋白所形成的同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纹状体组织对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的定向诱导作用,及其细胞来源和诱导方式。方法 分别用纹状体组织提取液、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和纹状体神经元条件培养液诱导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通过形态学观察和酪胺酸羟化酶(TH)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对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鉴定,并对3组结果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 纹状体组织提取液对胚胎干细胞有明显的定向诱导作用,向多巴胺能神经元诱导分化的分化率为15%;纯化培养的纹状体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胚胎干细胞的定向诱导作用与纹状体组织液无明显差异,分化率为15.2%;纯化培养的纹状体神经元条件培养液对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诱导分化的作用很弱,其分化率仅为3%。结论 纹状体组织对胚胎干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定向诱导分化作用主要来源于纹状体中的星形胶质细胞,而这种诱导作用主要通过非接触性方式实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Northernblot和斑点杂交技术,观察了rIL-6对IL-6依赖株小鼠T细胞杂交瘤细胞MH60的c-fos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rIL-6可明显诱导MH60细胞c-fos基因表达,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且表达程度与IL-6刺激MH60细胞增殖速率相平行,提示IL-6促肿瘤细胞分裂增殖效应是由活化c-fos基因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进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获得纯度较高的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方法取出生后1d内SD大鼠大脑皮质,用机械吹打法使细胞分散制成初细胞悬液,10μm尼龙膜过滤除去成纤维细胞后接种。待7d细胞铺满瓶底后,"十"字形震荡培养液5min后传代接种。传代2次后行GFAP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通过微孔尼龙膜过滤和传代前"十"字形震荡培养液等操作可以得到形态典型、纯度较高的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纯度计算可得离体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平均值为95.49%(n=6)。结论改进的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降低了实验操作难度,方法稳定有效,得到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活化小胶质细胞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活化小胶质细胞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 LPS激活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采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刺激星形胶质细胞,观察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IL-1β和TNFα的表达。结果 LPS刺激后,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高;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GFAP表达量上升,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增加。结论活化小胶质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可致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前炎症介质IL-1β和TNFα。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脂多糖、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组织因子活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Wistar乳鼠星形胶质细胞,细胞用抗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单克隆抗体确认。细胞冻融液组织因子活检测采用一期血浆复钙时间法。结果:脂多糖、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组织因子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脂多糖、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三氟吡啦嗪(TFP)或1-(5-异喹啉磺胺)-3-甲基哌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