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以关节软骨、骺板软骨变性、坏死为基本病变的地方性骨关节病,常导致生长迟缓和继发性骨关节炎[1-3]。KBD病因仍不明确,主要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学说、粮食镰刀菌毒素中毒学说和饮水有机物中毒学说等病因假说[3,27]。近年来,在对KBD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氧化应激、软骨细胞过度凋亡、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和促炎症因子等均参与KBD的发生与发展[4]。白细胞介素是被激活的T细胞所分泌的一类细胞因子,它们在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迄今为止,已有23种人白细胞介素被发现,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5]。目前,已有许多针对白细胞介素与大骨节病发生、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白细胞介素1β(IL-1β)[6]、白细胞介素2(IL-2)等[7-8]。白细胞介素6(IL-6)作为白细胞介素家族重要的一员,其作为可溶性介质,对炎症、免疫反应和造血功能具有多效性作用[9]...  相似文献   

2.
<正>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慢性、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KBD病因历经了160余年研究,先后提出多种学说,国家"八五"KBD科技攻关项目研究表明,迄今没有一种学说能与该病建立较完备的因果关系,几种病因学说都未得到证实。因此,目前KBD的病因不清,发病机制需要阐明,至今缺乏针对病因的一级防治措施。为此,我们以儿童K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  相似文献   

3.
大骨节病病毒病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华银 《地方病通报》2008,23(6):7-9,F0002
大骨节病(KBD)病因至今未明.本文对笔者等近年来撰写的KBD有关病毒病因的多项研究报告做了综合性论证.就笔者研究所见KBD有三类细胞坏死:(剖检材料上的)软骨细胞B型凝固性坏死和骨髓血细胞坏死及(KBD病儿的)外周血白细胞坏死;三者坏死细胞的核内都有嗜酸性包涵体,且三者坏死的形态改变及其演化过程相同又都有KBD病理特异性.据此笔者认为,三者细胞坏死可能是由同一病毒感染引起的.在KBD病儿的坏死白细胞核内找出病毒核衣壳的结果 ,已使白细胞坏死是由某特异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一假设得到验证.作为关键病变,KBD软骨细胞B型凝固性坏死可能也是由引起白细胞坏死的该病毒的同一病毒感染引起的,即该病毒可能就是KBD的病因.后一假设已得到体外实验结果 的强有力支持:实验中该病毒已诱发培养软骨细胞出现与人类KBD软骨细胞B型凝固性坏死相一致的特异病变.有关KBD病毒病因假设的结论 性评价,有待后继更多工作来检验.  相似文献   

4.
免疫分子与大骨节病软骨损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是以关节软骨变性、坏死为主的慢性地方性疾病,以软骨细胞的坏死及软骨基质的破坏为其病理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免疫分子与KBD软骨病变关系成为新的研究方向。经研究证实KBD的软骨病变过程中伴有免疫分子的改变,免疫分子的损伤及保护作用共同影响着病程的发展,其损伤作用导致软骨细胞及基质的破坏,而保护、重构作用改善软骨的微环境,抑制了病情的迅速恶化。本文对KBD有关的免疫分子一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及粘附因子进行了归纳、叙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低钙血症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鹤光  冷希圣 《胰腺病学》2003,3(3):183-185
急性胰腺炎时血清钙水平的降低程度与预后有密切关系 ,低血钙程度与该病严重程度呈正比 ,血清钙水平对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急性胰腺炎低血钙发生机制仍不完全清楚 [1 ] 。国外许多学者先后提出了皂化理论、低白蛋白血症、钙内环境稳定调节及游离脂肪酸增加等学说 [2 ] ,试图解释低钙血症的复杂病理生理改变。一、皂化理论Edmondson和 Fields194 2年首先提出此学说 ,即大量的钙被胰腺周围的脂肪坏死区域脂肪酸结合产生“皂化作用”(Saponification) ,并在大鼠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3]。然而 ,Edmondson等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病例的…  相似文献   

6.
大骨节病软骨坏死的组织学形态再观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毕华银 《地方病通报》2001,16(3):5-7,110,F003
对16例尸检档案骨检材料就大骨节病(KBD)软坏死死,特别对软骨细胞坏死的组织学形态再做光镜观察,为该病病因研究寻找有用线索。结果发现,软骨细胞凝固性坏死可表现为在形态及其演化过程完全不同的A、B两型:A型坏死的细胞胞体常较大、轮廓略不清,胞质红染、内含空泡较多,胞核固缩、碎裂断而溶解消失,胞核从不红染;B型者胞体小、轮廓清,胞质内空泡少、中度红染,胞核增大、核内出现坏状体。软骨细胞B型凝固性坏死对KBD的病理改变可能有特异性,其坏死原因可能是某特异病毒感染,深层的软骨坏死可能是骨髓血细胞病变向软骨内扩散继发出现的。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胞的死亡有二种不同的方式,分为坏死和凋亡(apoptosis)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都具有不同类型细胞增生和破坏,处于不平衡的共同特征[1]。细胞凋亡的研究,从分子及细胞水平阐明了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同时为免疫病治疗开辟了新天地[2,3]。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病人的发病亦与细胞凋亡过程异常密切相关,参与的细胞包括滑膜细胞、成纤维细胞、淋巴细胞、软骨细胞等[4,5]。本文就RA细胞凋亡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 细胞凋亡11 滑膜细胞:RA主要是机体对自身滑膜发生免疫反应的疾病,且以…  相似文献   

8.
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20年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硒与大骨节病(KBD)关系研究始于1972、1973年。当时在用KBD病区水粮养大鼠的实验中,意外地出现了许多大鼠(39.71%)死于急性大片肝坏死;追查原因时注意检测了所用水粮的硒(Se)含量,从而首次看到KBD病区水粮Se含量低于非病区的现象。20多年来,Se与KBD的关系已成为我们研究组一直探索的问题之一。我们的研究工作还涉及了KBD本身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包括KBD本身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与X线诊断方法、治疗与预防措施的研究;KBD病理形态学(包括超微结构)、X线  相似文献   

9.
有关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 KBD)的病因问题至今仍有争论,本文对以往发表的文章添加必要的补充。以KBD病儿外周血白细胞的病变与KBD剖检病例软骨细胞和骨髓血细胞的病变对照比较。结果清晰地显示该3类细胞呈现完全相同的病变过程:胞核内出现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嗜酸性包涵体,伴随以染色质被溶解破坏反比例地减少耗尽,最终细胞坏死、整个核形成一个嗜酸性包涵体的红色大团块。本文认为:隶属KBD的3类细胞的同一模式坏死,应是两次电镜所见的同一病毒所引起;KBD的本质应是该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软骨病变仅是其全身病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有关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的病因问题至今仍有争论,本文对以往发表的文章添加必要的补充。以KBD病儿外周血白细胞的病变与KBD剖检病例软骨细胞和骨髓血细胞的病变对照比较。结果清晰地显示该3类细胞呈现完全相同的病变过程:胞核内出现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的嗜酸性包涵体,伴随以染色质被溶解破坏反比例地减少耗尽,最终细胞坏死、整个核形成一个嗜酸性包涵体的红色大团块。本文认为:隶属KBD的3类细胞的同一模式坏死,应是两次电镜所见的同一病毒所引起;KBD的本质应是该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软骨病变仅是其全身病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硒对培养软骨组织CD4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大骨节病(KBD)有关病因因素对靶组织细胞的损伤和保护作用;探索引起软骨细胞变性坏死的机制。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于体外再建软骨组织模型,并加入KBD可疑致病因子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保护因子硒,检测软骨细胞膜上透明质酸受体CD44和细胞培养液中可溶性CD44(SoCD44)。结果 软骨细胞膜上CD44的表达随着,NIV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加硒后有增加趋势;细胞培养液中SoCD44浓度随NIV浓度升高逐渐降低,但高浓度组出现了增高,加硒后趋势不变;除对照组与加硒对照组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V能干扰软骨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表达,进而引起软骨细胞外基质代谢紊乱;补硒能够拮抗NIV对软骨细胞的损伤,但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查外周血有白细胞坏死的大骨节病(KBD)病儿其血浆内有无KBD的致病因子,特进行本实验。方法:选干骺端损害X线阳性征且有外周血细胞坏死的KBD病儿血浆作用于培养(兔)软骨细胞以判定血浆内有无引起软骨细胞病变效应的致病因子。结果:实验组部分细胞的核染色质颗粒间出现淡紫红色小点动物,伴点状物周围染色质溶解,直至整个胞核转化为青灰均质的大团块;更后,团块内出现嗜酸性斑块、团块外出现环状体。电镜下见实验组细胞内众多染色溶解小灶、各小灶内有直径75-83nm的病毒核衣壳,呈外形六角,核心中空。结论:以KBD病儿血浆诱发出的培养软骨细胞的光镜下病变与KBD尸骨软骨细胞的B型凝固性坏死安全相同,实验复制出KBD的培养软骨细胞病变模型;病变的原因是来自KBD病儿血浆、继之出现于实验组病变细胞核内的某病毒;KBD病儿血浆内的病毒可能就是KBD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对大骨节病(KBD)病儿外周血等血细胞进行了形态学观察以便和KBD病尸骨髓血细胞坏死病变相对照。方法:在临床X线普查基础上,采病儿外周血及骨髓吸出物涂片、Wright-Giemsa染色、光镜观察。结果:在部分外周血白细胞及骨髓血细胞的核染色质粒间出现淡紫红色点状物伴其周当然质溶解,进而点状物融合形成斑块,直至整个核转化为均质大团块。外周血白细胞病变阳性例的检出率占病区受检例总数的83.1%。讨论和结论:白细胞等核内出现的点状物、斑块和团块都应是核内病毒包涵体;病儿外周血白细胞坏死与KBD病尸骨髓血细胞坏死、软骨细胞B型凝固性坏死是性质同一的病理过程,都是KBD病理变化的一部分,三者坏死病变可能都是KBD的同一病毒病因所引起。  相似文献   

14.
衰老的自由基学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关衰老的学说多达十几种,如代谢废物积累说、免疫功能衰退说、基因程序说、基因错误表达说、体细胞突变说、功能损耗说、衰老中枢说和自由基说等。每一种学说都有一定的实验依据,这些学说从不同方面解释了衰老现象,但至今还没有一种学说能独立、完满地阐明衰老的根本原困。自由基学说的特点在于它与其它学说都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受到众多实验的支持,提出了十分有趣的观点,也许值得老年医学工作者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透明质酸对体外培养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观察透明质酸(HA)对体外培养的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软骨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为临床上HA治疗KB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依据<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收集KBD患者和遭遇意外事故的病人(对照组)关节软骨,分离、体外培养关节软骨细胞.选用第2代细胞进行实验.两组软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HA,按HA剂量分为0、100、500 mg/L组.通过二苯甲唑溴盐(MTT)实验,测定第2、4、6天HA对KBD组、对照组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通过流式细胞检测观察HA对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在第4天时,500 mg/L组(0.140 ±0.049)促软骨细胞增殖作用大于0 mg/L组(0.116±0.021);KBD组在第6天时,500 mg/L组(0.179±0.081)与0 mg/L组(0.128 ±0.017)比较,显示了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KBD组细胞凋亡率100、500 mg/L组(10.458±1.143、7.877±1.346)均较0 mg/L组(12.860±2.159)下降(P<0.05);对照组500 ms/L组(4.045±1.204)较0 mg/L组(7.128±1.244)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结论 HA对KBD软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和抑制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中500 mg/L的HA改善KBD软骨细胞代谢的作用较100 mg/L明显.  相似文献   

16.
大骨节病与病区饮用水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志军  李强  文海 《地方病通报》2005,20(3):109-111
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以侵害儿童生长期关节软骨为主导致软骨坏死,最终导致骨端膨大变形的骨关节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多个骨骺生长软骨、骨和关节软骨的深层发生带状或片状的骨性坏死,继而软骨内成骨障碍和继发性骨关节炎.其病因尚不清楚,主要有粮食真菌毒素学说、环境化学学说、饮用水有机物中毒学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大骨节病(KBD)病因至今未明.本文做KBD患儿外周血白细胞的病理学研究拟验证KBD发病中有病毒血症的假设.方法 在病区小学,临床粗筛出KBD疑似儿童82例(经X线片检出KBD患儿65例),光镜查其外周血血涂片后,从中选出有白细胞病变者10例,以电镜寻找其白细胞内的病毒体. 结果 光镜查出外周血白细胞病变阳性者64/82例,可疑阳性者7/82例.电镜下,在9/10例白细胞内检出病毒核衣壳.衣壳直径70~100 nm,外形六角,部分有小核心.核衣壳外围见细胞核染色质溶解灶. 结论 在9/10例白细胞核内有病毒核衣壳的结果,使KBD发病中有病毒血症的假设得到验证.该病毒引发出白细胞坏死过程是具有细胞病变效应的.该病毒可能也是KBD软骨细胞坏死的原因.KBD病儿外周血白细胞坏死的病理学发现将对血液病理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大骨节病(KBD)患者和实验动物的软骨和体液多种生化指标观察发现,其软骨细胞代谢产物硫酸软骨素(Chs)硫酸化程序降低,分子量变小,尿中Chs排泄量升高,各种Chs比例失调,KBD病区粮喂养大鼠软骨活性硫酸基(PAPS)含量降低,而其硫酸化酶活性正常,培养的软骨细胞~3H—UdR掺入降低等一系列生化改变。这些改变多数与Chs的硫酸化代谢有关系。进一步对KBD患者人群和实验动物血液硫酸化因子(SF)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其血清中SF活性降低,而同组实验动物离体软骨对~(35)SO_4~(2-)摄取反应性升高。根据SF对软骨细胞代谢调控作用理论,进一步证实了KBD病区外环境中确实存在硫代谢干扰因子(SIF)。SIF通过干扰SF生物功能导致机体硫代谢紊乱而致KBD.  相似文献   

19.
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慢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基本病变是发育中儿童的关节透明软骨的变性与坏死以及继发的骨关节炎,严重病例可致矮小畸形、终生残废。大骨节病自1849年首次文献记载已160余年,其病因学说先后有生物地球化学说、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饮水中有机物中毒等学说,但真正病因尚未明确。  相似文献   

20.
胃溃疡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消化性溃疡是人类的常见多发病 ,约有 1 0 %的人口在其一生中的某一时期患过此病[1] 。近 2 0 0年来 ,人们相继提出了十多种学说来解释胃溃疡 ( GU)的发生机制。尽管每一学说都持之有故 ,言之成理 ,但都不是完整无缺的道理 [2 ]。尤其是在溃疡病的反复发作和多发的防治等方面 ,有的学说更是发生了难以克服的困难。本文提出的发病机制旨在能够解释目前已有的学说所不能圆满解释的溃疡病的重要特性 ,并指出 ,传统病因学中所认为的“胃粘膜的保护因素 (胃粘液屏障等 )被削弱和损害因素 [胃酸与胃蛋白酶 ,幽门螺杆菌 ( Hp) )感染等 ]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