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神经性厌食症在临床中罕见,临床诊疗思路仍不明确,本文报道1例以精神刺激诱发的体质量异常减轻的年轻女性患者,根据病史及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可确诊为神经性厌食症,对于该患者的治疗以心理疗法及中药治疗为主,未服用精神疾病药物,随访患者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2.
神经性厌食症21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功能改变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1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分泌激素水平、血生化改变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患者均为青年女性,常见诱因为精神刺激和畸形的疫身追求;临床特点主要为厌食、消瘦和继发性闭经;绝大多数患者经综合治疗后均取得显著疗效。结论精神因素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厌食、消瘦和继发性闭经为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临床特征,同时伴有血生化及内分泌功能异常;治疗应选择心理、药物和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以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3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采用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营养支持,同时辅以抗抑郁、抗焦虑以及对症治疗,总疗程8周。采用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增高(P<0.05),HAMD及HAMA评分下降(P<0.05)。结论心理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AN患者的疗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儿童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及其综合治疗方案。方法:抽样举例对患儿基本情况进行的临床分析,并作对比。结果:儿童神经性厌食症对儿童的影响极为强烈,心理因素为主要病因表现,通过适当的心理干预可以很好地减缓患儿的临床表现。结论:要转变儿童的进食情况,就需从家庭、社会、医院三方面着手,将心理治疗和药物、针灸治疗结合到一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可行性与未来发展方向。方法以近期国外回顾性的长期随访研究、影像学研究与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神经性厌食的随访研究文献为主,进行系统分析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的结果。结果立体定向功能神经外科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有价值治疗方案,特别是针对难治型及具有生命危险的严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然而,术后的跟进精神治疗(包括药物及心理-行为)的重要性绝对不低于手术本身的意义。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阐明,如神经性厌食症的病理与功能神经外科治疗精神病的机制。结论作为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方案,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在近年得到了国内外功能神经外科及精神科的重视。随着脑内环路及神经性厌食症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功能神经外科在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获得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张爱蕊  耿淑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5):518-518,521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临床现象显示,心理因素与进食障碍的临床现象常相互交织并相互作用。进食障碍以严重异常的进食行为为特征,主要包括了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两大综合征。害怕发胖和对体型对体重歪曲的认识与期望是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共同的重要心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7.
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ED)与心理障碍的关系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临床现象显示,心理因素与进食障碍的临床现象常相互交织并相互作用。进食障碍以严重异常的进食行为为特征,主要包括了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和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两大综合征。害怕发胖和对体型对体重歪曲的认识与期望是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共同的重要心理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8.
神经性厌食症(AN)是患者自己有意地严格限制进食,造成身体的极度消瘦或营养不良,体重下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并有青春期发育停止、闭经,器官萎缩,功能障碍,衰竭而死亡。此时患者仍恐惧发胖或拒绝正常进食。患者害怕发胖和对体型对体重歪曲的认识与期望是神经性厌食症的重要心理病理特征。我院于2008年8月成功抢救了1例神经性厌食合并重度营养不良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理行为疗法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特别是儿童神经性厌食症的较好方法之一。本文就我院精神科 1 990年 5月~1 999年 6月住院治疗的 1 2例神经性厌食症患儿 ,运用心理行为治疗均收到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2例 ,女性 1 0例。年龄 1 2~ 1 4岁。1 2例均有自尊心强 ,爱美偏食 ,固执胆怯 ,灵活性差及自我中心等个性特点。 1 2例均无躯体病及脑外伤病史。1 2 临床特点 :(1 )节食心理 :1 2例患儿皆有追求线条美 ,因怕胖而节食、拒食等发病心理因素 ;(2 )进食情况 :1 2例患儿主食每天限制在 0~ 1 5 0 …  相似文献   

10.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是一种主观限制进食导致的进食障碍(eating disorders, EDs),属于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其特征表现为限制能量摄入导致体质量显著减轻和对体质量增加或变胖的强烈恐惧[1-2].AN患者常有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紊乱,如女性出现闭经,男性出现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总结1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联合文娱、音乐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消极因素影响,利于患者身心恢复.治疗4个月后患者体重增加,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AN)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AN诊断标准的2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N以女性较多,惧怕肥胖是AN病人病态心理的核心;AN病人的躯体损害明显,社会功能损害严重。结论 AN不仅有躯体损害,而且伴有精神症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精神病学医师进行的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注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有助于增加神经性厌食症(AN)患者的食欲。精神病科副教授Franco Vaccarino在神经精神药理学学会年会上说,此项研究的结果非常鼓舞人心,因为目前还没有治疗AN患者摄食障碍的药物。GRF是一种有效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神经性厌食症(AN)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进食障碍,其特征为异常的进食习惯与特殊的心理功能紊乱,表现为明显的体质量降低和各项生理功能紊乱。由于AN患者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系统紊乱,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可对患者的健康乃至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AN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增加趋势。近年来,国外研究发现,AN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伤,认知矫正疗法(CRT)可辅助常规加强治疗、家庭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对AN患者产生一定疗效。本文对CRT在辅助治疗AN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其应用前景,以期为CRT在临床AN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神经性厌食引起功能性下丘脑闭经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晨曦 《医学综述》2013,19(13):2393-2395
神经性厌食症(AN)是一类发病早、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疾病,至今病因尚不完全清楚。AN发病的生物学基础是下丘脑的功能异常,伴随着能量消耗增加和(或)能量摄入的减少,以及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紊乱症状。此种病征患者90%~95%为女性,营养缺乏和内分辨代谢障碍导致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其特征为循环中低促性腺激素水平及低雌激素水平,对功能性下丘脑闭经(FHA)的发生和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厌食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性厌食症是一种以显著的行为、精神、心理的紊乱,对食物强迫性的偏见,体重下降、明显消瘦为特征的疾病。近年来,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此病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破坏性的影响。因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在治疗上较为棘手。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性厌食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摄食障碍( Eating Disorder)是一种以严重异常的进食行为为特征,对饮食习惯和体质量控制行为有明确干扰,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功能造成明显损害的综合症,且不继发于任何其他形式的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1-2].包括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非典型性摄食障碍(Eating Disorder of Not Otherwise Specified,EDNOS)[3].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2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校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的12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方法来对实验前后患者进行评分。比较校内医护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校内医护心理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都较之前有好转,体重指数较之前提高19%,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校内医护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治疗明显,而且复发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患者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其与患者个性特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 对40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和40例正常人进行防御方式问卷(DSQ)、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格人格问卷(EPQ)调查.比较2组防御机制的不同,以及防御机制与个性特征和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因子均分[分别为(5.17±1.25)分和(5.56±1.52)分]高于正常对照组[(3.54±1.07)分和(3.04±1.01)分],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均分[(4.31±1.09)分]低于对照组[(5.56±1.10)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回避、隔离、投射、被动攻击、躯体化等防御机制因子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N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惩罚、拒绝和过度保护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EPQ结果:AN患者神经质标准分(sN)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向标准分(sE)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结果:AN患者父母拒绝、否定和过度保护教养方式以及神经质个性特征与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的使用显著相关.结论 AN患者更多使用回避、投射、被动攻击、躯体化等中间型和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并与个性缺陷和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可能是AN患者症状产生的病理心理基础,也是心理治疗中应该注意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微 《中外健康文摘》2013,(11):314-315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的护理.方法 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进行护理.结论 神经性厌食症是由心理因素所致,多发生于女性,主要表现为患者有意节食导致体重明显减轻,低于标准体重25%以下.患者对自身体象的感知扭曲,为了减轻体重不惜采用人工引吐、过度运动及泄泻等方法,严重者可发展呈恶液质并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