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后天性前鼻孔狭窄的最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18例后天性前鼻孔狭窄患者,均在狭窄的前鼻孔行"Z"成形术,短期置扩张管。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18例患者中主观评定为满意9例,较满意8例,不满意1例;客观评定为治愈11例,有效7例,无效为0。结论"Z"成形术是治疗后天性前鼻孔狭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15岁,自出生时发现三鼻孔.入院体检:右侧鼻腔结构正常,通气好,右鼻翼组织部分缺损,其上方见多余鼻孔,孔径0.4 cm×0.3 cm,深2 cm,不与鼻腔相通,有少许黏液性分泌物,左侧鼻腔结构正常,鼻后孔闭锁.鼻窦CT扫描示:左侧鼻后孔骨性闭锁,右上颌窦变小.  相似文献   

3.
我科从 1 980年起对 1 2例鼻翼部分缺损和 1 0例鼻外病变切除缺损用游离皮瓣移植整复 ,获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2 2例中 ,男 1 2例 ,女 1 0例 ;年龄 1 7~ 63岁。鼻翼外伤愈后部分缺损 1 2例 ,其中右侧 7例 ,左侧5例。均属楔状缺损 ,缺损范围约 0 .5cm× 0 .5cm~ 1 .0cm× 1 .0cm。手术切除缺损 1 0例 ,其中右鼻翼色素痣 3例 ,左鼻翼角化棘皮瘤 1例 ,鼻尖部腺瘤 1例 ,右侧鼻翼基底细胞癌 3例 ,左侧 2例。手术缺损范围约 1 .2cm× 1 .2cm~ 1 .5cm×1 .5cm。但均未侵及鼻翼软骨和前鼻孔皮肤。1 .2   手…  相似文献   

4.
前额皮瓣鼻再造术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应用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的体会。方法:对8例外鼻皮肤癌术后缺损及5例鼻外伤后缺损患者采用额部皮瓣转移行鼻再造。结果:13例患者转移额部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17年,鼻外形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额部皮瓣进行鼻再造,具有操作方便、血供可靠、成活率高、效果满意等优点,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常规采用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该术式的目的是通过切除悬雍垂及腭咽以扩大咽腔。由于切除了悬雍垂,术后并发症较多,如咽部狭窄、食物返流至鼻腔、咽鼓管功能紊乱等,且手术需在全麻下进行。为此,该作者介绍了一  相似文献   

6.
7.
萎缩性鼻炎在药物治疗疗效不好的情况下,可采用手术治疗,目的是缩小鼻腔减少鼻腔过度通气,减少鼻腔水分蒸发.我科从2004年1月~2006年11月采用缩窄鼻内孔和缩窄鼻腔治疗30例原发性萎缩性鼻炎,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1岁。左侧进行性鼻塞1年于2004年7月25日入院。诊断为慢性肥厚性鼻炎。于同年7月28日在表面麻醉下行左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乳胶指套内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置于鼻前庭前端结扎后固定防止向后滑脱。予全身抗炎止血治疗。术后3d取除填塞物,见左鼻前庭充血、糜烂,遂用红霉素眼膏每日涂布,术后5d治愈出院。术后2个月复诊,见鼻小柱左侧、左鼻尖隐窝前缘瘢痕形成,鼻前孔轻度狭窄。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choanalatresia)是一种罕见疾病,为鼻腔后部发育异常所致,使鼻腔后部未与鼻咽部相通,其发病率大约为1/5000~1/8000。目前多采用经鼻内镜下后鼻孔成形手术,且由于内镜技术的优势,可以在患儿出生后即实施手术,尤其是双侧后鼻孔闭锁病例。  相似文献   

10.
鼻内镜下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成形术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为一少见畸形,闭锁隔有骨性、膜性、混合性。先天性90%为骨性、混合性。我科近2年治疗先天性右侧后鼻孔闭塞2例,在鼻内镜下行后鼻孔成形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8个月。出生后发现右侧前鼻孔柔软肿物,肿物随身体发育增大,生长速度缓慢,无疼痛、红肿及破溃出血,于2008年4月2日就诊。体检:右侧前鼻孔上缘一肿物,约1.0cm×0.5cm×0.5cm,有蒂连接于前鼻孔上缘,色淡红,质地柔软,表面光滑,呈椭圆球形,无触痛(图1)。  相似文献   

12.
在诸多阻碍鼻呼吸的因素中,临床上常关注鼻腔、鼻中隔、鼻甲、鼻窦及鼻咽腔等各种阻塞性病变,鼻瓣膜区狭窄性鼻阻塞易被忽视,以至鼻腔手术后达不到理想的通气效果。笔者采用鼻内孔扩大术治疗鼻瓣膜区狭窄性鼻阻塞患者3 2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种改良的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采用1期转蒂Z形皮瓣结合2期植皮法在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中的听力重建效果.方法 2001年3月至2010年1月间,110例确诊为先天性外耳中耳畸形病例,分为纵行切口组(24例)和Z形皮瓣组(86例).所有病例按Schuknecht畸形分型,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根据术中听骨链情况行Ⅰ-Ⅲ型鼓室成形术.比较两组术前的畸形分型、听力结果、鼓室成形术式;并对两组近期、远期听力学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纵行切口组比较,Z形皮瓣组术前听力水平、畸形分型与乳突气化分类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近期听力,无论提高10 dB HL以上或提高30 dB HL以上,纵形切口组与Z形皮瓣组的近期听力效果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远期听力效果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Z型皮瓣组的近期与远期听力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术前详尽的耳畸形程度判定、术中对有效中耳传音结构的最大程度保护及经乳突外耳道联合径路、1期转带蒂Z形皮瓣结合2期植皮法具有良好优势,能结合其它方法的优点,在经过合理选择的病例中联合应用,获得较好的远期听力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混合性双后鼻孔闭锁手术治疗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 ,男 ,7岁 ,体重 14kg。出生后即出现吸奶时每吸一口之后立即张口呼吸 ,呈周期性呼吸困难。夜间睡眠时张口呼吸。 1995年 7月 9日收入我科 ,经检查确诊为先天性混合性双侧后鼻孔闭锁。 7月19日在全麻口腔插管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硬腭凹陷 ,双后鼻孔骨性加膜性闭锁 ,闭锁骨质厚实 ,呈斜坡形 ,鼻中隔后端梨骨宽 ,双鼻腔后段狭窄。手术采取头低后仰位 ,硬腭进路 ,分离粘骨膜达腭骨边缘 ,咬除硬腭水平板及中隔后端梨骨 ,使骨性后鼻孔形成并足够宽大。然后切开闭锁膜及鼻底粘膜 ,使鼻咽与口咽相通 ,将切开之粘膜覆盖并缝合手术创面。双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的优点.方法:分析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1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166例中142例治愈,治愈率85.5%,好转24例,好转率14.5%.结论: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手术照明好,术野清晰,在直视下手术,易剥离粘连处和及时发现粘膜损伤,术后并发症少;特别是行局限性鼻中隔切除术和同期完成鼻窦手术时更显示了它的优越性.随着鼻内窥镜技术的普及和鼻中隔偏曲对鼻窦引流影响的深入研究,鼻中隔手术的适应证在扩大,鼻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有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鼻中隔偏曲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矫正。我院1998~2005年采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1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38例中,男91例,女47例;年龄17~68岁,平均34.5岁。所有病例均行鼻内镜检查,98例同时行鼻窦CT检查。其中“C”形偏曲82例,“S”形偏曲47例,不规则且高位偏曲9例。伴嵴突55例,棘状突16例;并发鼻窦炎69例,肥大性鼻炎3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130例,头痛21例,鼻出血39例,脓鼻涕48例。1.2手术方法手术均在鼻内镜下进行,局麻131例,全麻7例。鼻前庭皮肤与黏膜交界处行“L”形切口,上起自鼻腔顶部,下转止…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后鼻孔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47d。孕36周因胎膜早破而剖宫产出。患婴气促,张口呼吸,皮肤微组,喂奶时症状明显,其间曾多次窒息。头颅CT示:右侧后鼻孔骨性闭锁,左侧为膜性及不完全骨性闭锁。同时伴新生儿肺炎。体检:鼻腔有粘性分泌物,双侧下鼻甲肿大与易中隔接触。经抗炎治疗,插胃管人工喂养而好转。于1996年11月行双后鼻孔成形术。经口气管内麻醉下用1‰肾上腺素棉片收缩鼻腔后,1.9mm内窥镜导引下见鼻中隔稍左偏,近后鼻孔处有膜及骨性闭锁。用4mm骨钻钻孔,放入骨钻外套,见鼻咽部粘膜光滑。术中用五官射频仪止血,并烧灼造四周围粘膜。取4mm硅…  相似文献   

18.
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鼻基底细胞癌手术切除和外鼻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方法外鼻基底细胞癌23例均手术彻底切除,用全层游离皮片(12例)、局部皮瓣(4例)、鼻唇沟岛状皮瓣(6例)和额部皮瓣(1例)整复外鼻组织缺损.22例行一期手术修复,1例二期修复.结果全层游离皮片整复者中1例局部坏死,换药后愈合,术后局部复发2例,均再次手术治疗.患者鼻部外形满意,鼻前孔无狭窄,局部瘢痕不明显.随访0.5~20年无死亡.结论手术完整彻底切除和整复术是治疗外鼻基底细胞癌的有效方法,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立体“Z”成形术治疗鼻瓣区膜性狭窄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8年1月就诊于我科的17例鼻瓣区膜性狭窄患者,对所有患者膜性狭窄部位行立体“Z”成形术,于术前及术后1年对鼻塞进行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并利用Eccovision鼻声反射仪测量所有病例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MCA)。术前、术后VAS评分及MCA分别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t 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的判断标准。结果 术后随访1年,17例患者23侧VAS评分由术前的7.01±1.12降低为术后的2.13±0.46(P<0.001)。MCA由术前的(0.23±0.12)cm2为术后增加为(0.63±0.15)cm2(P =0.004)。结论 立体“Z”成形术可明显改善鼻瓣区膜性环形狭窄患者的鼻塞症状及最小横截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