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子奇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8):39-39,7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3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好发于腹腔污染重或创伤大的腹部手术,多发生于术后1~3周,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但很少发生肠绞窄坏死,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点、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治疗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52例临床资料。结果早期手术治疗20例合并肠瘘1例,晚期仅行剖腹探查5例,余27例行非手术治疗,平均治愈时间12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可表现为典型机械性肠梗阻的体征,应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体会。结果:36例均行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4.6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一般发生在术后第5天~2周内,应该采取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18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分阶段非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8例患者全部经保守治疗,临床治愈。平均治愈时间10 d,无中转手术病例。结论:非手术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  相似文献   

5.
孙晓光  梁正  马涛  张翔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4):3777-3778,378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分析2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2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全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7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总结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9~32d,除表现一般肠梗阻的症状体征外,还有其自身特点,20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3例死亡。结论:对机械性肠梗阻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应尽量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需慎重,如果症状不缓解应考虑是否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7.
郭俊斌  韩元和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0):2630-2631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40 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结果 40 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7 例,中转手术3 例,均痊愈出院.治愈时间12 d~45 d,平均28 d.结论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非手术治疗为主,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变化,一旦有手术指征应及时果断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8.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资料。结果35例于术后5~7d发生,3例于8~14d发生。38例患者均经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和激素等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治愈时间为14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2周,均具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体征,较少发生肠绞窄,主要原因为炎症粘连,保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9.
姚硕  李林虎 《吉林医学》2010,(34):6199-6201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其临床表现进行讨论。方法:回顾分析16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采用非手术疗法治疗。结果:本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疗法,效果满意,无1例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表现为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肠梗阻,治疗上首先行非手术治疗,该方法安全、有效,避免了手术的创伤及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马震 《吉林医学》2006,27(11):1349-1350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4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全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平均治愈时间14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2周以内,临床上有典型的肠梗阻症状和体征,多为小肠炎性水肿粘连所致,应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我院69例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I)患者的临床资料。EPII多发生在术后3~11d,平均5d;62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应用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肠外营养等综合治疗治愈,平均治疗时间(22±13)d,7例患者手术治愈。提示EPI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早期肠梗阻,常于术后2周内发生,症状以腹胀为主,保守治疗多数有效,一般禁忌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5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5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均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保守治疗47例,梗阻缓解时间3d一42d,平均12.7d;手术治疗6例。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5d一7d,可表现为典型的肠梗阻体征,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的临床特点和诊疗经过,总结治疗经验及预防措施。方法对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近10年来11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首次住院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3周左右。其中1例患者16个月后因机械性肠梗阻再次手术,术后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其余患者未再进行手术治疗,无复发者。结论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不同于其他类型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因腹部手术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的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同时存在的肠梗阻。②合理的治疗源于正确的诊断,最棘手的问题是要与粘连性肠梗阻的区别。③EPII的非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手术治疗,风险大、效果差、有严重的并发症。④EPII的预防在于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增液承气汤加味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增液承气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96%;治愈时间4~12天,平均7天。对照组治愈20例,无效5例,治愈率80%;治愈时间8~21天,平均14天。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在腹部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并发的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乌司他丁在其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15例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经过。结果:15例病人均采用保守治疗,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肠外营养(TPN)、应用乌司他丁及激素等,症状于住院后7—22d(平均15.8a)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采用以生长抑素加激素疗法为主的非手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令人满意,可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6.
周朝晖   《中国医学工程》2009,(2):107-108
目的总结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3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经保守治疗痊愈,平均住院时间21d,3例经保守治疗28d无效而手术,其中1例治愈,1例术后并发肠瘘,经再次手术后治愈,1例并发腹腔脓肿,经腹腔引流治愈。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在术后15d以内,应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的并发症较多,疗效差,宜慎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YH-16)联合长春瑞滨和顺铂(NP)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rcinoma,NSCLC)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外周血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在NSCLC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应用YH-16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共34例,统计临床有效率、临床收益率、生存质量并比较治疗前后外周血CEA水平。结果:34例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4.71%(5/34),临床收益率为70.59%(24/34),治疗后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患者血清CEA水平从治疗前(57.30±4.93)ng/ml下降到第2周期治疗后(15.64±7.50)ng/ml,两组CEA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YH-16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是合理、安全、有效的。CEA可能是一个预测YH-16联合NP方案治疗NSCLC疗效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后胃肠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分析16例手术后胃肠道出血的病例资料,对临床症状、体征和胃镜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本组16例仅1例手术治疗,其余均经内科保守治疗,主要采用止血药物和抑酸药物治疗。结论手术后胃肠道出血多因急性胃黏膜炎症所致,及时采用相应的保守治疗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急诊介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介入栓塞技术对我院16例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行TAE获得有效止血。其中2例获得Ⅱ期手术治疗,1例因术前失血过多而死于肝功能衰竭,13例多次介入肿瘤缩小。一年存活率为37.5%(6/16)。结论介入栓塞治疗急诊肝癌破裂出血创伤小,适应证广,临床疗效确切,可作为急诊肝癌破裂出血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