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尿管拔除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方法:将18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产妇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于剖宫产术后:24h、36h、48h拔除尿管,并对她们的排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排尿成功率(52%)明显低于B组(92%)和C组(9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是术后36h。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后患者留置尿管拔出后易发生尿潴留.本文旨在对患者出现尿潴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共行600例剖宫产,术后拔出尿管后20例发生尿潴留,发生率3.3%.20例年龄21~30岁;留置尿管时间均为24 h.经积极处理解除尿潴留19例,1例重新留置尿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拔出后产妇尿潴留发生原因,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分析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病例37例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后32例尿潴留症状消除,4例重新留置尿管,给予尿道口护理,24h后尿潴留症状消除,1例经穴位针灸尿潴留症状消除.结论 疼痛刺激,腹压下降,膀胱的神经功能紊乱,是产后尿潴留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教育,注重心理疏导,精心进行产后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避免和处置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研英  侯延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0):1512-15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PCA泵)的患者留置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方法:将我院180例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的产妇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于剖宫产术后24h、36h、48h拔除尿管,并对排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A组排尿成功率(52%)明显低于B组(92%)和C组(97%),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尿管拔除的最佳时间是术后36h。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护理,降低拔尿管后尿储留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妇产科50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留置尿管拔管时机的选择,其中250例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为观察组,250例为对照组,随机拔除尿管,包括膀胱空虚与膀胱充盈过度时。结果剖宫产术后留置尿管的产妇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在降低尿储留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产妇选择膀胱充盈有尿意时拔尿管,对降低尿储留发生率,减少并发症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20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毕接镇痛泵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48h拔管,对照组术毕即拔管,术后未给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术后镇痛效果,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泌乳,母乳喂养,新生儿体重丢失及早期新生儿黄疸情况.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产后出血情况无明显差别.术后24h内开始泌乳、哺乳次数多于10次的例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体重丢失超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PCEA不但能产生良好的镇痛效果,不延长肛门排气时间,不影响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不增加产后出血量,还有助于增加母乳喂养次数,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早期因哺乳不足而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拔尿管后产妇发生尿潴留情况。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膀胱空虚状态拔除尿管法;实验组50例采用先夹闭尿管,待产妇有尿意时,抽空气囊内液体拔管,立即让产妇自行排尿的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拔管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后拔管方法能减低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留置尿管的舒适护理方式,减轻患者不适,提高舒适度,缩短留置尿管时间,预防尿道感染。方法:将172例行剖宫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常规组(86例)和观察组(86例),两组均在硬膜外麻醉前留置导尿管。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常规,观察组采取插管后对尿管再次固定,术后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拔管采用产妇自行排尿的方法,观察两组产妇留置尿管期间的尿管舒适度、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拔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缩短,尿管的不适、尿路刺激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通过对剖宫产留置尿管护理方法的改进,减轻了产妇术后留置尿管的不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PCA泵拔除尿管的时间。方法 198例行剖宫产的产妇分为三组对照,术后均给予PCA泵镇痛;手术之后留到尿管24h之后再拔除,我们将其定为A组;手术以后36h之后拔除尿管,我们将其定为B组;手术之后的48h停用PCA泵时候拔除尿管,我们将其定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自行排尿和尿潴留情况。结果发生尿潴留较高的是A组,发生率相对低的是B组和C组,差异性显著的是A组和B组(P<0.05),无显著性差异的是B组和C组(P>0.50)。结论在剖宫产术后36h拔出导尿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24小时夹泵拔除尿管的适宜时机。方法选择我院妇科2005年6月至10月行全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均于术后24小时夹泵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观察3组病人的排尿成功率、尿潴留、尿路感染率等情况。结果排尿成功率A组80%,B组97.5%,C组97。5%。尿潴留A组20%,B组2.5%,C组2。5%。尿路感染率A组2.5%,B组5%,C组20%。结论全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24小时夹泵,术后30小时夹闭尿管后有尿意时拔除尿管可提高排尿成功率,降低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率的发生,是全宫切除术后留置镇痛泵患者拔除尿管的适宜时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开颅术后患者静脉输液中与输液后拔除留置导尿管的效果。方法将98例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输液中组49例和输液后组49例,统计2组患者拔除留置导尿管后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污染床单、尿常规检查阳性、输液针头脱出和担忧及肢体活动受限的例数。结果静脉输液后予拔除留置导尿管,患者产生排尿困难、污染床单和担忧及肢体活动受限的例数显著减少,2组产生尿潴留和尿常规检查阳性无显著性差别。结论开颅术后患者静脉输液后予拔除留置导尿管比输液中拔除尿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采用金霉素眼膏作为润滑剂在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0例需术前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无菌石蜡油作为润滑剂,观察组在留置尿管时采用金霉素作为润滑剂,观察两组患者因留置导尿管导致的尿道刺激症状、菌尿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术后6h、术后12h、术后24h、术后36 h各时间点两组患者尿路刺激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菌尿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金霉素眼膏作为留置尿管时的润滑剂,对减轻手术患者术前因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刺激症、尿路感染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腹膜外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常见的副作用,预防及护理其不良反应.方法 是对280例在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的腹膜外剖宫产使用镇痛泵的产妇对其术后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呼吸抑制2例,低血压3例,恶心呕吐5例,皮肤瘙痒12例,尿潴留3例,肠胀气5例.结论 对腹膜外剖宫产术使用镇痛泵的护理重点是观察产妇呼吸的变化,血压的变化.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虽然也重要,对患者同样重要,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妇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8、24、48h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乳时间较对照组短,24h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PCA),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疼痛,能促进泌乳和胃肠功能恢复,掌握母乳喂养方法,有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术后镇痛期间拔除尿管对患者尿潴留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腹腔镜下结肠癌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46例,其中实验组23例(留置镇痛泵期内拔除尿管),对照组23例(停用镇痛泵后拔除尿管).两组术后尿潴留率、尿路感染率、肺部感染率、伤口感染率及满意率等指标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尿潴留率(8.7%比4.3%)、肺部感染率(4.3%比8.7%)、伤口感染率(4.3%比1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实验组满意率78.3%高于对照组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结肠癌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患者早期拔除尿管是安全可行的,且能减轻留置尿管引起的不适.  相似文献   

16.
刘红霞  沈亮言  方向东 《安徽医药》2017,21(8):1498-1500
目的 观察羟考酮联合曲马多静脉镇痛对剖宫产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预防效果.方法 100例连续硬脊膜外隙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术产妇,单胎,孕周>37周,ASAⅠ或Ⅱ级,年龄25~35岁,体质量55~85 kg.随机分为羟考酮组(O组)和吗啡组(M组).术毕O组静脉缓慢注射羟考酮0.07 mg·kg-1,硬脊膜外间隙注射生理盐水5 mL;M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硬脊膜外间隙注射吗啡1 mg.之后行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IA),持续输注速度为2 mL·h-1,每次0.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术后6 h拔除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手术后1、3、6 h产妇警觉/镇静评分(OAA/S)和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6 h产妇CRBD发生情况和程度,以及术后8 h内相关不良反应和PCIA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产妇手术后1、3、6 h OAA/S和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BD发生情况和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8 h内皮肤瘙痒、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以及PCIA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O组(P<0.05).结论 术毕静脉注射羟考酮联合曲马多静脉镇痛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CRBD的发生,且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监测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3月—2012年2月期间ICU留置尿管病人分为两组,对其尿路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率与留置尿管时间成正比,其中女性患者感染率高于男性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严格执行技术指南,控制不必要的置管及缩短置管时间,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加强监管等可有效降低导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剖宫产术后经硬膜外与经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CNKI、CBM、VIP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从建库至2013年9月间关于剖宫产手术后经硬膜外与经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而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包括51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术后4、8、12、24及48几个时点镇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12、24时点镇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镇痛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两组血浆泌乳素浓度、初乳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头晕、尿潴留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经硬膜外和经静脉自控镇痛均能得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