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此“下气疾也”历代注本均无明确之注释,惟日·丹波元简云“气疾”为:“凡狂易癫眩,惊悸癎瘈,心神不定之证,宜概称气疾焉。4版教材《内经选读》和5版教材《内经讲义》之十三方解亦均以此转释之。从丹波元简之“宜概称气疾焉”一句可见,丹波元简把“下气疾也”之“气疾”理解为“狂易癫眩,惊悸癎瘈,心神不定”一类疾病之病名。然从前述《素问·病能论》之原文“病曰阳厥”一句可以看出,《素问》已经把“怒狂”一类的疾病命名为“阳厥”。所以,从《素问》本旨而言,“下气疾也”之“气疾”非指“怒狂”一类  相似文献   

2.
阴冷辨治     
<正> 阴冷又称阴寒,系指男子前阴包括阴茎、阴囊自觉寒冷,甚则阴冷如冰而言。阴冷首载于《金匮要略》一书,称之为“阴头寒”,指出本病发由虚劳失精。《诸病源候沦》始称本病为“阴冷”,认为多发于阴阳虚损之后。《张氏医通》提出肝经湿热,阻遏阳道,亦可发为阴冷,从而丰富了对阴冷的立论辨治。临  相似文献   

3.
《素问·经脉别论》(以下称“本论”)曰:“……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论中“府”字究当何释?历代医家各持已见,其观点纳约有四: 一指“玄府”。明·吴昆注:“府上增玄字,毛属肺气,肺属心血,毛脉合精,则行气于府,是为卫气。玄府,腠理也。”二指“六府”。清·张志聪曰:“毛脉合精者,血气相合也。六府为阳,故先受之。”三指“经脉”。现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程士德主编)释为“经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关于精神疾病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病 ,古多归属鬼祟之疾 ,称之为“苛疾”。《吕氏春秋·知接》高诱注曰 :“苛 ,鬼神下人病也。”范行准先生解释曰 ,“下”疑作“娆” ,有祟人之意。《管子·小称》云 :“逐堂巫而苛病起。”又云 :“常之巫审于死生 ,能去苛病。”可见 ,当时人们并称“苛”为鬼神做祟之病。魏晋以降 ,人们崇尚精神生活并且重视养生。服石炼丹蔚然成风 ,由于服用有毒矿物药 ,产生大量毒副作用。其中损坏人体神经中枢 ,导致精神错乱 ,发癫、发狂便是毒副作用之一。服石成为该时期精神疾病诱因。例如《服石论》所言的“狂易叫走” ,“丹石发热……心忪惊狂 ,…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著 ,对后世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 ,历代医家对此书中有关儿科学的研究却鲜见报道。笔者在学习学习中发现书中某些篇章散见一些儿科学内容 ,爰就此贸然陈述 ,与同道共习之。1 对胚胎形成的早期认识中医学认为 ,精既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又是繁衍后代的本原物质。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 :“夫精者 ,身之本也” ;《灵枢·经脉》曰 :“人始生 ,先成精” ;《灵枢·本神》曰 :“故生之来谓之精 ,两精相搏谓之神”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阳化气 ,阴成形” ;《灵枢…  相似文献   

6.
王汉裕 《陕西中医》2002,23(10):957-958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 :“夫精者 ,身之本也。”《灵枢·决气》曰 :“两精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谓精。”《灵枢·经脉》曰 :“人始生 ,先成形。”《灵枢·本神》也说 :“生之来 ,谓之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成、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均由精这种物质构成。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之精即肾精。广义之精指脏腑之精 ,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由脾胃化生 ,然后化生气、津液、血 ,输送灌注于各脏腑组织 ,成为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余者由肾贮藏 ,成为肾精 ,即后天之精。故《素问…  相似文献   

7.
元真之说,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元真是什么呢?首先从内容上谈论。《公羊传·注》“变一为元,元者气也”。《尔雅释诂》:“元,始也。”《正韵》:“真,神也,淳也、精也,正也。”张景岳《类经》说:“李东垣省言可(?)曰:气乃神之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天物也生从于化”,元气  相似文献   

8.
秦迎曙 《陕西中医》2005,26(7):716-717
<正>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内经》中精神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精为神本的唯物论神是以精为物质基础的。《灵枢·本神篇》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指的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构成了人的机体,神随着机体的产生而产生,但还必须依赖后天之精才能进行正常活动。《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平人绝谷论》曰:“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都指  相似文献   

9.
针刺徐疾补泻法对中风患者下肢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徐疾补泻法源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意即,“徐而疾”的手法会使正气实(补法);“疾而徐”的手法会使邪气虚(泻法)。至于“徐而疾”与“疾而徐”是一种什么手法在《内经》里就有两种解释。一是《灵枢·小针解》的解释:“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对此后世不少医家理解为,缓慢进针、快速出针为补,快速进针、缓慢出针  相似文献   

10.
论阳萎治从阳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问·痿论》曰:“治痿者,独取阳明。”《灵枢·根结篇》曰“痿疾者,取之阳明。”皆强调了调补脾胃,充养后天气血化源是治疗痿疾的关键。此观点,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并有效的指导着后世的临床实践。论及“痿”者,本为诸般宗(?)失濡而废用的统指,其中本当既包括肢体痿废不用的痿躄病,  相似文献   

11.
庞剑  杜文斌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70-971
从诸子百家到道家《吕氏春秋》 ,先秦的养生成果到内经时期更加完善。《内经》的养生观是《内经》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论述养生学说的内容丰富 ,包括养生、康复、治未病的基本原则 ,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1 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生长壮老已是生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 :“女子七岁 ,肾气盛 ,齿更发长 ;……八八 ,天癸竭 ,精少 ,肾脏衰 ,形体皆极 ,则齿发去。”《灵枢·天年》曰 :“人生十岁 ,五脏始定 ,血气已通 ,其气在下 ,故好走。……百岁 ,五脏皆虚 ,神气皆去 ,形骸独居而终矣。”说明人的一生要经…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在第一篇曰:“五劳七伤六极妇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第二十二篇又:“三十六病,千遍万端……”。可见,仲景对此之重视。但又未言明三十六病所包括的内容,各家论著也未做详细论述。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及明·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赤白带下崩中漏下篇所载:妇人三十六病内容为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痼。但是,两者又有异同。巢氏所指十二癥:是指所下之物。一曰状如膏、二曰如黑血、三曰如紫汁、四曰如赤肉、五曰如脓  相似文献   

13.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认为和秦汉之人相比,上古人寿命要长得多。我们不妨就此提出问题:“上古”盖指何时?“上古”人之寿命是否较长?《内经》这种认识何由而生?试考之。 《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和《内经》成书年代相同之《韩非子·五蠹》对远古这种生活描绘更详,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民食果  相似文献   

14.
“痹”症之论首见于《内经》,《内经》言及“痹”处甚多,《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为论“痹”专篇,其所言“痹”字,涵义颇丰,本文拟就“痹”之含义、病因、病机、及其病证分类、预后作一追溯探析。痹之含义《说文解字》云:“痹、涩病也。”《集韵》:“涩,或作湿”与湿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歧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痹”的原义是指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实,“痹”作为病名言,其为“痹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痹论》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  相似文献   

15.
9.2 6 黑疸 :名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酒疸下之 ,久久为黑疸。”10 .17 遗精 :名出《济生方·遗浊》,“遗精白浊二证脉息多涩 ,伤精脉也。”10 .17.1 梦遗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梦遗精滑 ,总皆失精之病……因梦而出精者 ,谓之梦遗。”10 .17.2 滑精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不因梦而精自出者 ,谓之滑精。”10 .18 早泄 :《辨证录·种嗣门》谓 :“男子有精滑之极 ,一到妇女之门 ,即便泄精 ,欲勉图欢不可得 ,且泄精甚薄。”10 .19 阳痿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痿》,“凡男子阳痿不起 ,多由命…  相似文献   

16.
一、精为万类之基,分则先天后天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把“精”视作天地间万物的基础。《易·系辞》曰:“精气为物”,注曰:“精气氤氲,聚而生物。”疏曰:“精气为物者,谓阴阳精灵之气,氤氲积聚而为万物也。”精  相似文献   

17.
<正> 接(通捷(jié)。速;敏捷。《荀子·大略》:“先事虑事谓之接”。杨倞注:“接读为捷”。〔例〕《太素·知官能》:“接疾辞者,可使传论而语馀人”。(《灵枢·官能》作“捷”。)兑通锐(ruì)。锐利;尖锐。《荀子·议兵》:“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则溃。《史记·天官书》:“下大,上兑”。〔例〕《难经·十五难》:“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曰平”。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对认识与治疗各类退变性骨关节炎有悠久的历史 ,它归属中医“痹症”范畴。《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 ,寒气胜者为痛痹 ,湿气胜者为着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 :“地之湿气 ,感则害皮肉筋脉。”明确的指出了痹症的形成乃风寒湿邪入侵肌表 ,留滞经络 ,阻遏气血 ,导致肌肉、筋骨、关节疼痛、酸楚、重着、麻木、肿胀、屈伸不利。其后 ,历代医家对其发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如《儒门事亲·痹论》曰“此疾之作 ,多在四时阴雨之时 ,及三月九月 ,太阳寒水用事之月…… ,或频水之地 ,劳力之人…  相似文献   

19.
《易氏医案》学术特点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易氏医案》一卷,系明·江西抚州易大艮(思兰)白辑。收载医案仅十八则,虽卷帙不多,然证治始末详备,大多是易氏诊治疑难病证的经验记实。诚如清·王琦跋语称其医案“分析疑似,直指疾之所由生,与其所传变,而历历若洞见脏腑虚实,……尤为明畅。先哲谓读之可以开人心眼”。兹探其学术特点以述之。 1 据脉求因 审察精详  相似文献   

20.
<正> 黄疸,以目黄、小便黄为主证。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说:“身瘦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