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8例PIH患者、50例晚期妊娠妇女和52例对照组血浆ET、CGRP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妊娠组E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PIH组ET水平较妊娠组增高显著(P<001),轻、中、重度PIH患者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IH组血浆ET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542,P<001。妊娠组CGRP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PIH组较妊娠组降低显著(P<001),轻、中、重度PIH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状态下,ET、CGRP参与体内血压的调节,两者平衡失调可能与PIH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测定血浆ET、CGRP浓度有助于PIH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重度妊高征187例临床分析及后遗症状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兆子痫及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严重类型,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有的患者在产后相当一段时间蛋白尿和(或)血压等不能恢复正常,甚至成为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所以积极治疗重度PIH及其后遗症状具有重要意义。1991年1月至1996年1月我院共收治重度PIH187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了部分有后遗症状的患者。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重度PIH入院时情况 1991年1月至1996年1月我们诊治重度PIH187例,其中子痫27例,先兆子痫160例,占同期产科住院82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8例PIH患者、50例晚期妊娠妇女和52例对照组血浆ET、CGRP含量进行测量。结果 妊娠组ET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PIH组ET水平较妊娠组增高异常(P〈0.01),轻、中、重度PIH患者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PIH组血浆ET水平与舒张压呈正相关,r=0.542,P〈0.01  相似文献   

4.
妊娠急性脂肪肝六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妊娠急性脂肪肝是妊娠后期特有的急危重病 ,起病急而凶险 ,死亡率高达 85 %。早期诊断 ,积极有效的治疗与及时合理的产科处理 ,可明显改善预后。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 6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资料来源及诊断 :1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我院共收治 6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 ,其诊断符合下列标准而最后临床诊断为妊娠急性脂肪肝 :(1)孕晚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乏力 ,黄疸及肝功能损害 (6例 )。 (2 )B超检查符合脂肪肝显像 (2例 )。 (3)肝组织活检符合妊娠急性脂肪肝病理改变 (1例 )。 (…  相似文献   

5.
重度妊高征90例分娩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度妊高征90例分娩结局分析胡秀英1陈晓艳2(1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广东肇庆市端州医院)为有效地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的预后,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现对重度PIH90例的分娩结局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临床表现1992年1月至1...  相似文献   

6.
提高对妊娠合并肝病的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妊娠黄疸是临床病理产科的常见症状 ,其主要病因是一组肝脏疾病 ,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和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比较少见为妊高征并发HELLP综合征、妊娠剧吐引起的肝损害和妊娠期药物性肝损害 ,罕见的如妊娠急性脂肪肝等。孕产妇病死率分析结果提示 ,重症肝炎占孕产妇死亡病因的第 6位。因此 ,提高妊娠合并肝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尤为重要。妊娠期新陈代谢率高 ,营养物质消耗多 ,母体肝脏担负着孕妇和胎儿代谢、解毒的双重责任 ,分娩时的疲劳、出血、手术和麻醉均可加重肝脏负担 ,所以容易罹患肝病或使原有肝病恶化。同时妊娠合并…  相似文献   

7.
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1988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36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临床表现:36例妊娠急性脂肪肝患者均发生于妊娠晚期,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以恶心、呕吐为主)和实验室检查特征(36例患者全部出现白细胞计数、肝酶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升高,全部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肝脏B超的阳性检出率为57%(17/30),肝脏CT的阳性检出率为73%(16/22),肝脏CT的阳性检出率高于B超(P〈0.05)。(2)分娩方式:阴道分娩12例,其中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2%(5/12),孕产妇死亡率为50%(6/12),围产儿死亡率为50%(6/12),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8%(7/12);剖宫产分娩24例,其中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2%(10/24),孕产妇死亡率为8%(2/24),围产儿死亡率为13%(3/2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38%(9/24)。(3)剖宫产终止妊娠加内科综合支持治疗能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剖宫产分娩的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与阴道分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官产分娩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阴道分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全部死亡病例均是从发病至接受正规治疗时间超过7d的患者。结论 结合临床症状、实验窀检查特征、肝脏B超、CT检查等,力争在发病1周内明确诊断;立即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积极内科综合支持疗法是改善母儿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286例妊娠合并梅毒不同孕期驱梅治疗的围产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在不周孕期驱梅治疗后的围产儿结局。方法 将286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根据首剂青霉素使用时间,分为五组:1.早孕组(妊娠≤12周)34例;2.早中孕组(13周~)56例;3.中孕组(24周~)64例;4.中晚孕组(28周~)98例;5.晚孕组(妊娠〉34周至分娩)34例。各组均规范青霉素驱梅治疗后,比较各组之间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同时通过胎盘病理检查、尸体解剖等检查分析梅毒苍白螺旋体对胚胎影响。结果 早孕组、中早孕组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方面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组间比较呈递增性。早孕组、早中孕组未见胎盘绒毛病变,而中孕组、中晚孕组和晚孕组比较有差异。在驱梅治疗时,约11.5%出现吉-海(J-H)反应,有多例流产、死胎发生,应引起重视。围产儿尸解中发现梅毒螺旋体可影响胎儿各组织器官,新生儿死亡可能和其肝脏大部纤维化有关。结论 妊娠合并梅毒,首剂青霉素治疗早晚和其妊娠结局、围产儿预后密切相关,在孕中期(24周)前治疗较果最佳,也即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可使围产儿不良结局及先天梅毒临床发生率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合酶与妊高征发病及与雌三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氧化氮合酶(NOS) 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by hypertention,PIH) 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雌三醇的关系。 方法 选取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孕妇32 例为研究对象,正常足月妊娠孕妇30 例为对照组,以分光光度法测定胎盘组织NOS活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母亲静脉血游离雌三醇(FE3) 水平。 结果 PIH 组胎盘组织NOS活性及母亲静脉血FE3 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1),经相关关系测定,两者之间具正相关关系(r= 0.51 ,P< 0.01)。胎盘组织NOS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具正相关关系(r = 0.52,P< 0 .01) 。 结论 NOS 合成障碍在PIH 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雌三醇与NOS活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雌三醇可能是NOS产生的刺激剂;NOS活性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具正相关关系,为PIH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结节性多动脉炎合并妊娠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节性多动脉炎合并妊娠易并发重度妊高征,对母、儿均有很大危害。现对我院1988年1月至1998年1月发生的15例结节性多动脉炎合并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15例患者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30岁,平均265岁。孕次最少1次,最多3次,平均孕(15±12)次。2临床表现:15例患者中有头痛、头晕病史者9例,上、下肢发冷、无力及麻木者7例(其中2例脉搏弱,2例无脉征,并均伴有头痛、头晕)。5例在锁骨下动脉处闻及血管杂音,1例在颈动脉处闻及杂音,4例在T12及L1的脊椎…  相似文献   

11.
产科联合ICU救治孕产妇多脏器功能衰竭20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孕产妇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发病的诱发及治疗结局。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例妊娠合并MOF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例MOF中8例死亡,病死率40%,其中产科救治的7例全部死亡,经产科与ICU共同救治的13例中1例死亡。MOF发生的产科疾病主要是产后出血、重度妊高征及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结论:在妊娠合并MOF的治疗中,产科与ICU联合实施救治能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诊断妊娠子宫瘢痕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B超对71例初产妇(初产妇组)和31例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剖宫产史组),自妊娠33~41周连续进行子宫下段形成状况及子宫下段瘢痕缺陷的观察。结果:102例孕妇的子宫下段在妊娠33周以后均已形成,妊娠37周以后,剖宫产史组较同期初产妇组子宫下段的长、宽、厚径均缩短。剖宫产史组中7例经B超诊断存在子宫下段瘢痕缺陷,其中2例诊断为先兆子宫破裂,并均经手术证实。提示:应用B超可进行妊娠期子宫下段变化的动态观察,并预测先兆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13.
B超诊断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22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的早期诊断,原因分析及预后。方法:对22例经B型超声检查发现的胎儿颈部囊性淋巴管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多在15~16周间经B超检查得到诊断。其中9例经产妇中,5例有不良妊娠史(死产、自然流产和畸形儿分娩史)。10例胎儿染色体检查中有4例(40%)出现异常。22例中只有3例妊娠至足月分娩,其中2例新生儿存活,1例死亡。结论:本病是较常见的胎儿形态异常之一,大多预后不良。B超及染色体检查是本病的重要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高危妊娠,临床上并不罕见。近年来随着孕期B超检查的普及以及高龄孕妇的增加,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及诊断率均有上升趋势。本文对我院1997年3月~2005年3月治疗的55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胎盘早剥B超误诊胎盘肿瘤2例汪虹,王佩贞(山东省立医院)1病例简介例124岁,G2P0L1。因停经40+1w,胎动消失12h于1993年4月15日入院,患者妊娠39wB超检查无异常,4月14日下午胎动活跃,15日6时胎动消失,B超检查示死胎,胎盘内见...  相似文献   

16.
妊娠41周母婴高危程度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妊娠≥41 ̄〈42周孕妇在孕晚期每周进行血hPL测定、胎儿监护和B超检查等联合监测及母婴发病率的观察,并与妊娠≥37 ̄〈41周组和妊娠≥42击组比较。结果表明,妊娠41周胎儿宫内窘迫及手术产的发病率高于妊娠≥37 ̄〈41周组,与过期妊娠组相似。研究提示,妊娠41周母婴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危因素,应利用多种监护手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母儿异常,给予相应处理,以降低母儿发病率和围产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双胎妊娠合并贫血与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合并贫血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496例双胎妊娠分为两组,妊娠合并贫血者(贫血组)共321例,其余175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病的妊高征,产前出血,产后出血,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与平均孕周,平均出生体重分别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贫血组妊高征,产后出血,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贫血严重程度与妊高征,产后出血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与平均孕周呈负相关(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重度贫血病例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胎妊娠合并贫血时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成倍增加,特别是重度贫血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有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妇女妊娠后引发的肝脏疾病的特点。方法:对金华市区4所医院近6年内收治的1775例妊娠期肝脏疾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前3年为A组(539例),后3年为B组(1236例)。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对孕产妇、胎儿的影响,并与同期住院的正常孕产妇(24590例)进行比较。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皮肤瘙痒,B组较A组明显增加(P<0.05),而病毒性肝炎、妊娠剧吐、子痫前期、子痫所占比例有所下降(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肝病组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产、流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均极显著地增加(P<0.01)。结论:近3年妊娠期肝脏疾病种类与前期有所不同;妊娠期肝病对孕产妇和胎儿有显著影响(P<0.05)。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妊娠晚期一种特发性的严重并发症,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高。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需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相鉴别,早期易误诊。肝活检是诊断AFLP的金标准,但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不必肝脏穿刺也可以做出临床诊断。迅速终止妊娠并给予支持治疗是主要治疗措施,对改善AFLP患者母胎结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葡萄胎患者合并妊高征后恶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61例葡萄胎合并妊娠进行分析,其中合并妊高征33例(妊高征组),15例发生恶变,恶变率为45.5%(15/33)。在非妊高征128例(非妊高征组)中,12例发生恶变,恶变率为9.4%,两组恶变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葡萄胎合并妊高征时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