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b值和表观扩散系数(ADC)评估膀胱癌侵袭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膀胱癌患者(64个病灶),均接受常规MRI和DWI,梯度扩散因子b值分别取0、600、1 000和1 500 s/mm2,根据膀胱癌病理表型将其分为低、中、高侵袭性。测量不同b值下的肿瘤ADC值,分析膀胱癌侵袭性与ADC值的相关性;通过ROC曲线评价ADC值在膀胱癌侵袭性上的诊断效能。结果 高侵袭性组膀胱癌平均直径(3.37±1.58)cm,显著大于低侵袭性组[(2.18±0.51)cm]和中侵袭性组[(2.32±0.53)cm,P均<0.01);ADC值与膀胱癌侵袭性呈负相关(r=-0.673,P<0.05);b值取1 500 s/mm2时可清晰显示病灶,图像对比度较高;ADC值对于直径<2.5 cm肿瘤的诊断特异度及准确度更好;ROC曲线显示ADC值0.93×10-3 mm2/s是判断膀胱癌侵袭性的最佳阈值。结论 DWI及ADC可用于预测膀胱癌侵袭性,尤其是小直径膀胱癌,并为后期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乳腺评估容积成像(VIBRANT)序列匀场技术在乳腺弥散加权成像(DW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采集55例乳腺病变患者常规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S-EPI)DWI(常规DWI)及以VIBRANT序列匀场的DWI(VIBRANT-DWI),测量其中病灶(ADC病灶)及非瘤腺体(ADC乳腺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由医师1、2对2种DWI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其客观评价指标及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 2种DWI之间,ADC病灶、ADC乳腺组织、SNR及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主观评分为3分病例分别占常规DWI的45.45%(25/55)和36.36%(20/55),4分者分别占47.27%(26/55)和45.45%(25/55);为4分者分别占VIBRANT-DWI的58.18%(32/55)和49.09%(27/55),5分者分别占41.82%(23/55)和41.82%(23/55);2名医师对2种DWI主观...  相似文献   

3.
汪国宴  冯平勇  宋振虎  王藏海 《临床荟萃》2011,26(22):2018-2021
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是在自由呼吸状态下完成的大范围(包括胸部、腹部及盆腔)薄层扫描经三维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得到的高信噪比图像,可立体、直观地显示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范围,对病变的显示达到同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相媲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0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17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DWI,分别测量表观扩散系数值(ADC),肝硬化组同时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层黏连蛋白(LN)、血清Ⅳ型胶原(CⅣ)、Ⅲ型前胶原肽(PⅢNP-P);将肝硬化组和对照组所测得的ADC值进行比较;将肝硬化组ADC值与血清肝纤维化物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DWI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对照组ADC值较肝硬化组ADC值高[(1.529±0.191)×10-3 mm2/s vs.(1.330±0.148)×10-3 mm2/s,P<0.05];肝硬化组ADC值与HA及CⅣ呈负相关性(r=-0.564,P=0.018;r=-0.488,P=0.047);正常对照组的平均ADC值为(1.529±0.191)×10-3 mm2/s,95%可信区间为(1.430~1.627)×10-3 mm2/s;肝硬化组的平均ADC值为(1.330±0.148)×10-3 mm2/s,95%可信区间为(1.275~1.386)×10-3 mm2/s;将肝硬化组95%可信区间上界1.386×10-3 mm2/s定位为正常与病变的ADC值界值,诊断的灵敏度为66.67%,特异度为76.47%,准确度为70.21%。结论 DWI作为影像学功能成像之一,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的生化代谢,能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简便的肝硬化研究手段,是影像形态学研究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同时多层(SMS)分段读出平面回波(RS-EP)弥散加权成像(DWI)用于乳腺的可行性及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纳入185例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均为单发病灶,根据肿瘤性质分为良性组(n=58)及恶性组(n=127);采集SMS RS-EP DWI图像,提取全肿瘤直方图参数及纹理参数,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可重复性,并对比组间各参数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定量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ADCKurtosis、观察者间ADCEntropy一致性中等(ICC均 ≤ 0.75),其余参数均一致性较好或极好(ICC均>0.75)。除ADCSD和ADCKurtosis外,其他参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直方图参数中,ADCMedian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的AUC最高(0.879);纹理参数中,ADCEntropy的AUC值最高(0.764);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1,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5%和81.03%。结论 SMS RS-EP DWI可用于乳腺检查;联合全肿瘤直方纹理分析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正常宫颈与宫颈癌表观弥散系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可有效地定量区分正常宫颈、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和宫颈癌。方法 对经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34例宫颈癌患者及21名正常健康女性行常规MR及DWI,比较正常宫颈、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和宫颈癌的ADC值。结果 正常宫颈DWI表现为内、中、外带三层结构,平均ADC值分别为(1.41±0.26)×10-3 mm2/s、(1.38±0.32)×10-3 mm2/s、(1.40±0.16)×10-3 mm2/s;正常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为(1.45±0.27)×10-3 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为(1.05±0.14)×10-3 mm2/s,宫颈癌平均ADC值明显小于宫颈各层及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P<0.05),宫颈内、中、外带及宫颈腔分泌物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C值可有效地定量区分宫颈癌与正常宫颈、宫颈腔分泌物,但无法有效区分正常宫颈三层结构及宫颈分泌物。  相似文献   

7.
软组织肿瘤MR弥散加权成像量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ADC值和EDC在软组织肿瘤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研究了23例软组织肿瘤DWI。DWI采用SE-EPI序列,弥散敏感系数b分别取0、300s/mm2,同时在3个方向施加弥散敏感梯度场,获得其ADC值和EDC值。结果:①在b=300s/mm2时,良性肿瘤组的ADC值为(1.64±0.15)×10-3mm2/s,恶性肿瘤的ADC值为(1.86±0.19)×10-3mm2/s,恶性肿瘤组的A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A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②在b=300s/mm2时,良性肿瘤组的EDC值为(136.89±44.60)×10-3,恶性肿瘤的EDC值为(160.02±83.23)×10-3,恶性肿瘤组的E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E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EDC值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b=300s/mm2时,恶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大于良性软组织肿瘤的A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ADC值差异有显著性;恶性肿瘤组的EDC值大于良性肿瘤的EDC值,良、恶性肿瘤组间的EDC值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复习完整39例直肠癌病历,进行MRI影像、手术、病理资料对比研究分析,应用常规MRI及横轴位DWI(不同b值,b=600,b=1000)扫描盆腔。结果发现在DWI序列上,恶性病变在高b值(b=1000)时信号较其它方法更能够明确病变真实大小及敏感确定淋巴结转移。结论应用常规MRI扫描加上横轴位DWI对直肠癌分期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信号抑制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DWIBS是MR成像技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对DWIBS的发展、原理及目前在颅脑、神经、胸部、肝脏及腹盆部等部位的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效能。方法 全面检索相关文献,按照制定的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并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相关数据提取、质量评价和系统评价。结果 5篇文献最终纳入研究;由于文献数、病例数、肿瘤类型、病灶数均较少,不适合进行Meta分析,因此仅做定性系统评价。WB-DWI对骨转移灶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6.67%~95.68%、60.00%~99.07%、82.14%~95.39%,平均值分别为91.43%、86.11%、91.47%。结论 WB-DWI对恶性肿瘤骨转移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发病率较高。多参数MRI具有软组织分辨率高、多方位成像及功能成像的优势,对膀胱癌分期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对多参数MRI在膀胱癌分期、分级和预测患者预后、生存状况及疗效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癌(Pca)侵犯膀胱精囊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0例精囊腺的Pca患者行DWI扫描,其中21例同时有膀胱侵犯.观察受侵犯的膀胱和精囊腺的DWI表现,分别测量Pca癌灶、受侵膀胱和精囊腺以及未受侵犯的膀胱壁和精囊腺的ADC值,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Pca癌灶、受累膀胱及精囊腺DWI呈高信号影,ADC图呈低信号影.受侵膀胱、正常膀胱壁、受侵精囊、正常精囊腺和Pca癌灶的ADC值分别为(0.863±0.118)×10-3mm2/s、(1.524±0.151)×10-3mm2/s、(0.905±0.137)×10-3mm2/s、(2.795±0.212)×10-3mm2/s和(0.909±0.125)×10-3mm2/s.受侵膀胱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膀胱壁(t=14.472,P<0.05),受侵精囊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精囊腺(t=19.265,P<0.05),Pca癌灶与受侵膀胱和精囊腺的ADC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ne-way ANOVE,F=1.394,P>0.05).结论 DWI有助于前列腺癌侵犯膀胱和精囊腺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单指数模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和弥散峰度成像(DKI)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乳腺病变的202例患者(215个病灶)采集乳腺DWI,b值取0、30、50、80、120、160、200、500、1000、1500及2000 s/mm^(2)。采用单指数模型、IVIM模型、DKI模型分析原始数据,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IVIM参数灌注分数(IVIM-FP)、真实弥散系数(IVIM-D)及灌注相关弥散系数(IVIM-DP)和DKI参数平均峰度(DKI-K)及平均弥散率(DKI-D)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参数,并建立联合模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单一及联合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良性组54例(63个病灶),恶性组148例(152个病灶),组间ADC、IVIM-D、DKI-K和DKI-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IVIM-FP及IVIM-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DKI-K联合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联合参数。ADC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最高,敏感度91.45%,特异度82.54%、准确率88.84%;其AUC 0.92,高于DKI-K及IVIM-DP(Z=4.72、6.78,P均<0.01),与IVIM-D、DKI-D、ADC+DKI-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1.34、1.11,P=0.52、0.18、0.27)。结论DWI单指数模型、IVIM及DKI模型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均有较高价值;DWI单一参数中,ADC诊断效能最佳,与联合参数模型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窄带显像膀胱镜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461例临床膀胱肿瘤可疑诊断患者行窄带显像膀胱镜检查,根据活检结果分析窄带显像膀胱镜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结果 2009年1月~2011年3月,该科行窄带显像膀胱镜检查共461例,共对243人次患者行窄带显像膀胱镜引导下活检468例次,病理结果提示:共发现膀胱肿瘤病变214例次,良性病变254例次。其中初发膀胱肿瘤100人次,共发现病变193例次,其中肿瘤病变153例次,良性病变40例次,共3人次8例病变仅在NBI下可见,其中肿瘤病变3例,良性病变5例,其余病变在NBI和WLI下均可见。复发膀胱肿瘤27人次,共发现病变80例次,其中肿瘤病变61例次,良性病变19例次,其中6人21例次病变仅在NBI下可见,WLI下不可见,6人10例次为肿瘤病变,4人11例次良性病变。未发现在WLI下可见而NBI下不可见病例。116人次行随机活检,共发现195例次病变,均为良性病变。 结论 窄带显像膀胱镜可发现更多白光膀胱镜不能发现的复发性膀胱肿瘤病变。窄带显像膀胱镜在膀胱肿瘤的复发和随访监测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DWI鉴别诊断鼻咽癌(NPC)及鼻咽部淋巴瘤(NPL)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NPC和27例NPL的 平扫、增强MRI及DWI图像,对比分析两者的平均ADC值和病灶与未受侵翼外肌ADC值的比值(rADC值),应用ROC曲线分析以ADC值、rADC值鉴别诊断NPC与NPL的效能。结果 NPC与NPL均于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NPC于DWI(b=1000 s/mm2)上呈稍高信号、ADC图上呈等低信号,NPL于DWI(b=1000 s/mm2)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NPC组ADC值为(842.34±94.66)×10-6 mm2/s、rADC值为0.74±0.08。NPL组ADC值为(652.15±83.47)×10-6 mm2/s、rADC值为0.56±0.08。两组病灶ADC值、rADC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应用ADC值鉴别NPC与NPL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最佳鉴别阈值为736.5×10-6 mm2/s,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5.2%;应用rADC值进行鉴别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最佳鉴别阈值为634.0×10-6 mm2/s,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81.5%。结论 DWI、ADC值及r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NPC与NPL。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测量扩散峰度成像(DKI)及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模型DWI参数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或随访证实的59例乳腺肿块性病变患者(62个病变)。MR检查包括动态增强MRI、IVIM DWI和DKI。分别于动态增强MRI强化最明显处设置ROI,测量其标准扩散系数(ADCstand)、慢速扩散系数(ADCslow)、平均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和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on,MD);于病灶实性部分最大层面沿病变边缘勾画ROI,测量病灶整体的ADCstand-max、ADCslow-max、ADCfast-max、MK-max、MD-max,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间各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比较AUC。结果 62个病变中,良性36个,恶性26个。良恶性病变间ADCstand、ADCstand-max、ADCslow、ADCslow-max、MK、MK-max、MD、MD-max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ADCslow联合MK的AUC最大(0.915),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9%和84.6%。ADCstand与ADCstand-max(Z=1.465,P=0.143)、ADCslow与ADCslow-max(Z=1.013,P=0.311)、MK与MK-max(Z=1.021,P=0.307)、MD与MD-max(Z=1.428,P=0.153)间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各DKI和IVIM DWI参数对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较高诊断价值,不同测量方法之间鉴别诊断效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扩散加权成像诊断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斜坡复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DWI诊断鼻咽癌颅底斜坡复发瘤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活检或随访证实的22例鼻咽癌放疗后颅底斜坡复发瘤患者和48例无复发患者,分析其常规MRI以及DWI特征,比较二者ADC值的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ADC诊断鼻咽癌颅底斜坡复发瘤的阈值。结果 MR平扫示复发与无复发患者的病灶均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呈无强化至明显强化。复发患者中,77.27%(17/22)病灶DWI呈高信号,18.18%(4/22)呈等信号,其中21例(21/22,95.45%)病灶ADC图像均呈低或稍低信号;1例(1/22,4.55%)病灶DWI呈等信号、ADC图像呈稍高信号。无复发患者中,91.67%(44/48)病灶DWI呈高信号、ADC图像呈等或稍高信号,8.33%(4/48)病灶DWI呈等或稍低信号,ADC图像呈等或稍低信号。复发患者与无复发患者病灶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8±0.17)]×10-3mm2/s vs(1.67±0.34)×10-3mm2/s, P=0.002)。以1.018×10-3mm2/s为ADS诊断复发瘤阈值,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45%(21、22)和91.67%(44、48),ROC曲线下面积为0.984。结论 DWI诊断鼻咽癌颅底斜坡复发瘤效能较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