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认知障碍的发病率和负担不断增加,是亟需研究的热点问题。最新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与认知障碍关系密切。本文提出"清浊相干"即脾胃升降失常,内生浊邪,导致清气不升、脑失所养,浊邪不降、上犯清窍,为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引发认知障碍的关键病机;病久由浊转毒,而败坏脑髓、损害脑神,是导致认知障碍不断加重的重要因素和病理转归。从"清浊相干"与肠道微生物群紊乱角度防治认知障碍,可能是中医药研究的新方向。"调整脾胃肠,升清降浊毒"为中医药防治认知障碍的重要方法,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是中医药防治认知障碍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正>中风是指以突发意识障碍、偏瘫、失语、面瘫、偏身麻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相当于西医的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其发病迅速、病情严重,更兼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中医药在治疗急性脑卒中时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以"浊邪害清"理论为指导,观察通腑泻浊法在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毒邪论治中风病急性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毒邪,是中医学重要的病因概念之一。毒邪致病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内生毒邪直接影响着中风病急性期的病理变化、预后和转归,在中风病中具有毒性猛烈、毒性火热、依附性以及败坏形体、易攻脏腑等特点。气血逆乱,是中风病发病的始动因素。痰瘀交阻,是中风病病机的核心,并构成毒邪产生的病理基础;腑气不通是毒邪形成的枢纽;毒邪鸱张、败坏形体、损伤脏腑经络,变证丛生;脑络受损,痰瘀交阻贯穿始终。解毒通腑为中风病急性期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4.
补肾活血化痰法在缺血性中风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缺血性中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 ,其病机与五脏诸虚有关 ,总以肾虚为本 ,病理因素可见虚、火、风、痰、气、血六端 ,却以瘀血、痰浊为要。治疗不必求其本 ,谨守病机 ,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就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理论依据作简要论述。1 历史渊源中风病以肾亏气虚为本之源可上溯至内经“内虚邪中”说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指出 :“年四十 ,而阴气自半也 ,……年六十 ,阴痿 ,气大衰”。《素问·调经论篇》云 :“血之与气 ,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灵枢经·刺节真邪篇》云 :“虚邪偏客于身半 ,其入深 ,内居营卫 ,…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毒邪"理论为切入点,对中风病中"毒邪"的概念、致病特点、发病机制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中风病的解毒原则及解毒的8种具体方法,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择具有特异性与针对性药物以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突破了传统的风、火、痰、瘀等病因论治观点,论证了从"毒邪"论治的可行性,认为中风毒邪学说是提高中风病临床疗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脑络瘀阻导致营卫失和,卫气壅滞而化生火毒,进一步损伤脑络是中风病的病机关键.在治疗上当以解毒为大法,针对形成的火毒、痰毒、瘀毒等证分别与清热泻火、燥湿化痰、活血化瘀,下气通腑、平肝熄风等治法联合应用,均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瘀阻,临床以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謇语涩、偏身麻木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起病急骤、变化多端,与风“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类似,故称为中风。  相似文献   

8.
酒精性肝病(ALl))的发病机制复杂,难以用传统的水、湿、痰、瘀等病理因素全面解释。以浊邪理论研究ALl)。使其病理机制更为深入和细化,也与现代相关研究认识更相符。基于中医学浊邪理论审视ALD的发病机制,可以发现,浊邪可以因饮酒而产生,进而作为一种致病因素与痰、湿、毒、瘀等相搏结为患。ALD的三种病理表现,即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可以认为是浊邪蕴结,与痰、湿、毒、瘀等相互影响,戕害机体脏腑的功能和结构.病变不断演化加重的过程。治疗上,应重视化浊、泄浊法则的运用。以“浊”立论为辨治现代病之需要。浊邪概念及内涵的明确,有利于深入探讨ALD等复杂性病证的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9.
玄府具有分布上的广泛性,结构上孔、隙的细微性及功能上开阖、通利的动态性特点,其功能主要包括流通气液、渗灌气血和运转神机。玄府开阖失司,形成痰瘀、水浊之邪,日久蕴积成毒邪,毒损脑络,络损神伤,络损髓伤,与脑络、毒邪共同参与中风病各阶段的病理过程,如中风先兆、急性期脑组织损伤及中风后意识障碍和痴呆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从脾胃论中风病病机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84例中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行康复锻炼,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传统神经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锻炼的基础上给予中风患者中医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杨泽  陈佳丽  汪翔  夏永良 《新中医》2021,53(17):202-205
探究"清浊相干"的具体含义,治疗方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病机,并加以灵活地变通及运用。本文撷选《黄帝内经》相关原文,与气机升降出入相结合,对"清浊相干"理论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查询伤寒、温病相关文献资料,挖掘伤寒、温病对其运用与发展。认为"清浊相干"导致气机紊乱失常可包括升降和出入两方面,治疗时要"以数调之",即升清降浊,宣清消浊,伤寒与温病诸多病证和治法围绕此理论展开。"清浊相干"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病机,它是对气机升降出入紊乱的进一步诠释,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茶叶具有升清降浊功效,其可清湿热、利小便、祛痰热、消宿食、清头目、除烦渴,上可治疗头痛感冒、目赤肿痛,下可治疗疮疡疖肿、腹泻痢疾、小便不利、食积纳少、痰热咳喘等。茶叶的新陈、茶水的浓淡等也会影响茶叶的升降趋势,因此,临床应用时,辨别病位之上下表里的同时,还应灵活掌握使用方法,才能让茶叶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探讨升清降浊法的源流和内涵,总结升清降浊法治疗原发性头痛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认为头痛病机总属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升清降浊法可使精微上升,脑窍得养;浊邪下降,脑窍清明。临床应用升清降浊法,通过健运脾胃,疏肝理气,调畅气机,助清阳上荣,引浊阴下降以治疗原发性头痛,可为临床治疗原发性头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采用升清降浊法为主的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20mg/次,2次/d。2组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及胃镜积分变化。结果: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32%,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胃镜积分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升清降浊法能改善反流陛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胃镜下病变。  相似文献   

15.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 nOH)是直立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 OH)的亚型,主要见于以α-突触核蛋白异常沉积为特征、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神经变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部分同时伴发卧位高血压(SH)。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独立生活能力,是疾病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根据其临床表现特点,nOH合并SH相当于中医学"眩晕"、"厥证"范畴,以中气升降失常,清浊相干为基本病机。基于整体观念,调整阴阳,燮理中气升降,探讨升清降浊法在nOH合并SH中的应用,为本病防治提供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陈怡宁 《光明中医》2022,37(6):974-976
樊瑞红主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载,对于高脂血症的治疗经验丰富,临证尤重视调养后天之本,以升清降浊法为治疗总纲,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主,治以补脾升清、利湿降浊之法,同时重视协调其他各脏腑之间关系,临床常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简述中医文献对眩晕名称的记载与认识,并从现代医学对眩晕与头昏、头晕及晕厥进行了鉴别。眩晕病位在头,病机关键是痰饮作祟。从张志远教授治疗验案阐述了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的经验及治则方药,介绍了升清降浊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郑国庆 《中医药学刊》2006,24(3):401-403
简述中医文献对眩晕名称的记栽与认识,并从现代医学对眩晕与头昏、头晕及晕厥进行了鉴别。眩晕病位在头,病机关键是痰饮作祟。从张志远教授治疗验案阐述了升清降浊法治疗眩晕的经验及治则方药,介绍了升清降浊方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李培旭教授从事中医肾病治疗五十余年,其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经验丰富且疗效甚佳。李教授创立了“肾有实证论”,倡“肾病升降失常说”及“穷必及肾说”,提出本病治疗宜遵循三因制宜、慢性肾炎久漏宜通、慢性肾衰久病宜补等的理论观点。文章总结李教授利用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阐述其临证思路和辨证方法,为中医药治疗肾脏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涤浊法是张磊主任医师根据<素问·汤液醪醴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疏涤五脏"之旨,结合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治疗浊阻证的大法.具体在肺系病中的应用,是以新加苇茎汤(经验方)为基础,药由苇茎30g,生薏仁30g,冬瓜仁30g,桃仁10g,茯苓30g,杏仁10g,桑白皮30g,地骨皮15g,黄芩10g,桔梗10g,甘草6g组成,对于肺系咳、喘、哮、肺胀、肺癌、肺痈、咯血、胸腔积液、鼻腔癌等疾病,属于浊阻之证者,随证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举几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