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入秋季,天干物燥,很多人嗓子觉得不舒服,咳嗽也会随之而来,这就是所谓的燥咳,重者会出现发炎的症状,因为秋燥让肺最先受损,肺外合皮毛,所以一到秋季,干燥脱皮的肯定是肢体末端的皮肤。隆顺榕为您健康支招,帮助您远离秋燥困扰。  相似文献   

2.
立秋后,天气渐凉,气候干燥,人体津液易伤,往往会在不同的程度上感到鼻干咽燥、皮肤干涩、口渴欲饮、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称之为“秋燥”。对于秋燥,家庭食养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常可收到不医而愈的效果。现将常用的食疗方法简介如下,供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3.
继东 《药物与人》2013,(10):50-51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是美丽的秋天最让人烦恼的事情了。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寒,一偏于热,秋燥是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伤肺,出现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种秋燥病症,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秋季来临,人们常见所谓"秋燥"和"秋燥证",都是中医学的概念,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称"秋燥",发展为疾病状态时称为"秋燥证"。  相似文献   

5.
秋季是“阳消阴长”由热转寒的过渡季节,时至秋令,雨水逐渐减少,地气清肃,金风送爽,天气转燥,所以,气候干燥是秋季气候的基本特点之一,机体也最容易引发各种燥症。主要表现为,汗液蒸发快,皮肤干裂,皱缩增多,口干咽燥,干咳痰稠、口唇干裂,双眼干涩,毛发脱落增加,大便容易秘结等。  相似文献   

6.
陆基宗 《东方药膳》2009,(10):16-16
金秋之际,燥气当令。秋天气候变化无常,阳光渐收,阴气渐长,气候逐渐转凉,雨水逐渐减少,气候干燥,易患鼻干、咽燥、皮肤干裂和大便秘结等“秋燥”症状。中医认为,秋与肺相应,燥为秋之主气。秋燥之邪极易通过口、鼻、呼吸道和皮肤等侵入人体,累及于肺。此时人们稍有不慎,很易罹患感冒,引起“燥咳”之症,表现为:经久干咳,无痰或痰少,痰中带血丝,并伴有口燥咽痛、鼻干喉痒、声音嘶哑、舌苔红而少津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进入秋季,由于气候干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鼻干咽痛、大便燥结、干燥脱皮等现象,这就是中医所谓的秋燥,此时若不加节制吃一些上火的食物,诸如油炸食物、牛羊肉、过于辛辣食物、热性水果等无异于雪上加霜。而秋天是养肺的最佳时机,只要肺部健康,秋燥而引起的身体不适自然会远离我们。  相似文献   

8.
张国玺 《药物与人》2006,19(9):50-51
所谓“秋燥”和“秋燥证”是中医学的概念,当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称“秋燥”,而发展为疾病状态时称“秋燥证”。  相似文献   

9.
安顺 《健康天地》2009,(9):66-69
<正>秋季干旱少雨,燥邪当令。秋季又是夏去冬来的转换时期,人的抗病能力有所下降,由此秋燥之邪就易乘虚侵入,引起许多疾病,所谓"秋后算账",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秋实 《现代养生》2014,(18):28-29
2014年8月7日22时2分将迎来今年的"立秋"节气。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应随之有所改变。秋季如何养生?梨、甘蔗、牛奶、茭白、银耳等等秋季食品,该怎样为自己和家人选择?中新网生活频道特地为大家支招。防秋燥:以小清新食品滋润为主,少食辛辣秋季空气湿度小,气候干燥,整个秋季都应注重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中医认为,秋主收藏,西风凋凉,是养肺护肺的季节,多吃白色系食物,不宜辛热,如姜蒜等香辛料,以防秋燥。人  相似文献   

11.
谭萍 《药物与人》2013,(10):64-65
秋天的味道越来越浓,不过,陶醉其中的人们可要当心:秋燥来了!它不仅会让你心烦气躁,还能影响你的健康,比如口干舌燥、鼻涩咽疼、皮肤干燥等。这可怎么办?没关系,专家说了,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饮食小窍门就能让你摆脱困扰哦!  相似文献   

12.
鼻子干干的、眼睛涩涩的,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妈妈们是不是会有一种特别干燥的感觉呢?事实上,小宝宝同样感受到了"秋老虎"的威力,他们动不动就会咳嗽、流鼻血……宝宝要想轻松度过这个时期就全靠妈妈们的细心照料了!中医认为,"秋燥"是一种季节病。秋季空气湿度发散过快,容易使孩子出  相似文献   

13.
程海英 《大众医学》2014,(11):38-38
“燥”是秋季的主气,此时因气候干燥,人体失于水分的滋润.燥邪侵袭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等。针对秋季的气候特点,除了顺应季节的变化,在饮食上也要有相对应的食物搭配。根据中医五行学说的理论,秋季五行属金.五色属白,五气属燥,五脏属肺。而白色入肺.所以秋季在饮食调养方面,应按《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原则,多吃滋阴润燥的饮食,其中白色食物首当其冲。以下推荐几款适合秋季食用的白色食物及食疗方,供各位选择。  相似文献   

14.
秋季是一个气候由暖转寒的转变期,天高气爽,空气干燥,湿度变小。气候变化必然影响到人体,摆脱夏季的暑热,秋季的气温令人感到舒适,但也容易出现咽干、干咳、疲倦乏力等症状,还容易出现体重增加等现象。可以说就是容易出现以秋燥、秋乏、秋膘为主要表现的秋季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秋风阵阵,带给人们的是肃杀意境,一片燥情。燥是秋天的主气,燥胜则干,引起鼻干、咽干、皮肤干裂、皱纹增多等。秋燥则是秋季感受燥热病邪引起的一种外感热病,其特点是在一般感冒的基础上,出现发热、怕冷、头痛、少汗、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干唇裂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如不及时防治,病邪会深入,病情会加重,少数人还会出现高热、抽风、出血等严重危象。那么,我们如何打好这场保卫自己机体以免秋燥侵袭的战斗呢?  相似文献   

16.
常韦 《家庭育儿》2008,(9):62-63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下降,水气减少,蒸发速度加快,尤其北方.干燥度增大,"燥邪"乘机而入,伤肺、伤阴、伤津。比起大人来.宝宝的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完善,对气候的变化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出现状况,中医学称之为秋燥症。  相似文献   

17.
张洪军  小君 《健康》2010,(11):12-13
秋冬季节,特别是在北方,人们常常感觉口干舌燥,嘴唇脱皮,喝了很多水也不解渴;要么鼻腔干燥,易出鼻血,要么喉咙发干,咳嗽却咳不出痰来。原本患有皮肤病、便秘等慢性病的人还容易出现疾病复发、大便干结等情况。中医把这些生理和病理现象称为秋燥症。  相似文献   

18.
《健康博览》2011,(10):10-10
秋天到了,天气转凉,不少人会向中医咨询养生问题。有专关家建议,秋季养生以养肺为先。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中医养生素有秋冬养阴的原则,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由于秋天空气干燥,雨水较少,加之夏季津液耗损,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  相似文献   

19.
张盼 《食品与健康》2014,(10):47-47
秋季气候干燥,人们易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毛发脱落等,这是人体津液损耗的提示,所以此时更要注重养阴,防止"秋燥"伤阴。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应多吃些清淡食物,如番茄、菠菜、胡萝卜、木耳、竹笋、甘蓝、芹菜等。除饮食外,您也可以适当服用些西洋参养阴防燥,温和滋补。  相似文献   

20.
刘元山 《药物与人》2012,(11):64-64
黄女士是一名公司白领,最近总感到浑身不适,在办公室坐卧不安,同时感到面干口燥,说不出什么原因就是感到浑身不对劲。在电梯内,碰到公司同事,大家也都有同感,还有几位反映口舌苍白、咽喉肿痛。近几日,气温下降,早晚透着凉意,黄女士越发难以忍受,于是来到医院中医科看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