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确定的标准 ,对 1993~ 1997年 2 5 2 33例住院病人中发生的 10 88例医院感染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4.31% ,1993~ 1994年医院感染率 ( 5 .7% )高于 1995~ 1997年医院感染率( 3.63% ) ( χ2 =71.2 8,P <0 .0 1) ,差异有显著意义。医院感染率以烧伤科最高 ( 9.61% ) ,泌尿外科最低 ( 1.81% )。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为主 ,占 5 4.14 %。结论 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系统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率效果显著。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1992-1998年78109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4330例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为5.5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40%;1992-1994年医院感染率(7.47%)高于1995-1998年(4.38%),差异有显著意义(u=18.32,P<0.01);老年病科医院感染率最高(27.53%),妇产科第2(12.54%),眼科最低(1.5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64.20%);病原菌G^-杆菌(54.44%)多于G^ 球菌(40.38%)。结论: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病原菌以G^-杆菌多见;强化控制医院感染预防监测措施,加强对住院患者及病房的系统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某医院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市某医院医院感染的流行特征,为今后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确定的标准,对广州市某医院1995~2001年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从1995年的5.0%降至2000年的2.4%。医院感染率最高的科室是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病例主要感染部位已由皮肤与软组织感染转为呼吸道感染。结论 广州市某医院实施了医院感染监控后,医院感染率明显下降。今后的重点监控科室是新生儿科,预防的重点是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4.
广西综合医院97 146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广西医院感染状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为感染监测提供基础性的研究数据,为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广西6所市级以上的综合医院2005年度全年出院病例共97 146例进行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从病案统计和医院感染控制科中收集医院感染在不同科室,不同发生部位的发生水平,和各种病原体在不同部位发生感染的监测数据。所得调查资料采用《全国医院感染监控计算机管理系统》软件(2.0版)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学处理用SPSS11.0版统计软件进行发病率、构成比的计算和2χ检验。结果:全年共发生医院感染3 442例,感染率为3.55%。各医院感染率最高的为5.63%,最低的为1.18%,各医院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科室感染率以ICU最高(27.56%),科室感染构成比以内科最高(48.36%),其次是外科(30.80%)和儿科(10.09%),最低为产科(1.63%)。常见的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下呼吸道(29.18%)、上呼吸道(28.99%)。共分离出26种1 1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常见为大肠埃希菌(12.26%)、铜绿假单胞菌(12.18%)、克雷白菌属(11.55%)等。结论:广西医院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我区将医院感染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范畴,加强监控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和防范措施以来,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得到了较稳定的控制,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报。应继续加强我区医院感染的监测,有效防止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湘潭市某"三甲"医院1996~2000年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流行特征。 方法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对 1996~ 2 0 0 0年某“三甲”医院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 2 .97% ,年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科室感染率以内科最高 ,五官科最低 ( P<0 .0 1)。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主要危险因素最高构成比 1996年为人工呼吸机 ,1997年和 1998年均为尿道插管 ,1999年为监护室 ( ICU )。感染疾病以恶性肿瘤居首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次之。感染部位主要病原菌分布为其他真菌 ,次为大肠杆菌和其他 G 菌。 结论 医院感染发生的部位主要为呼吸道 ,主要疾病感染为恶性肿瘤 ,主要感染病原菌为其他真菌。 相似文献
6.
7.
文灵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755-1756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状,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对2009年15 516例住院患者进行综合性调查和监测。结果 230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48%,感染235例次,例次感染率1.51%;感染最高科室为肿瘤内科,占6.77%,其次为综合科、普泌外科、神经外科,分别占3.16%、3.04%、2.04%;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分别占34.47%、17.87%,表浅切口及泌尿道感染率分别占14.47%、10.21%。结论做好重点科室、人群、部位的目标性监测,减少或避免侵入性操作,重视手卫生、提高标本送检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09年胶州市人民医院〈30岁和〉59岁住院患者出院病历进行分析。[结果]调查20 427份病历,发生医院感染242例,感染率为1.18%。医院感染发生率,2007-2009年分别为1.29%、1.21%、1.06%(P〉0.05);≤19岁、20-29岁、60-69岁、≥70岁分别为0.87%、0.92%、1.31%、1.35%;ICU为2.75%,普外科为1.82%,呼吸内科为1.24%,内分泌科为1.00%,妇产科为0.80%,其他科室为0.63%。242例医院感染病例中,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分别占57.85%、14.88%、13.64%、6.20%。从感染者标本分离到218株致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35.32%,金黄色葡萄球菌31.19%,铜绿假单胞菌占13.30%,肺炎球菌占10.55%,克雷伯菌占6.88%,其他菌占2.76%。[结论]胶州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山东省51所医院1994年下半年外科系统收治的58723铝患者进行了回顾性调查,是示:医院感染率为5.73%,其中以烧伤科最高,普外科最低。感染部位依次淡手术切口、下呼吸道,皮肤及软组织、泌尿道、胃肠道和血液等。 相似文献
10.
706例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和动态变化,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利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监测医院2006年1-12月12 306例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06例.结果 2006年医院感染率5.74%,血液、肿瘤患者及老年患者是医院的高发人群,检出病原菌最多的部位是呼吸道,真菌占感染病原菌21.35%,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结论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重点监控血液、肿瘤科,重视病源学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降低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院是1000张床位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早在1988年就开始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易感因素和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等进行研究,摸清了全院医院感染的基本状况。为了吸取经验教训,抓住医院感染工作重点,促进该项工作进一步开展,现将我院1994年~1996年医院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某综合医院五年间医院感染病原菌。方法 通过杏林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收集2018-2022年该院医院感染病例信息,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的情况包括病原菌组成,临床科室分布情况以及感染部位。结果 2018-2022年累计监测住院患者101 237例,发生医院感染2 086例、2 432例次,感染率为2.06%,感染例次率为2.40%;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为重症医学科、烧伤整形科、血液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等;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血液系统和泌尿系统;共培养分离病原菌2 21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 128株占50.90%,革兰阳性菌573株占25.86%,真菌515株占23.24%,排名前三位革兰阴性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前三位革兰阳性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前三位真菌为白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和光滑假丝酵母。结论 医院感染防控应加强环境卫生,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重点关注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和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3,他引:19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某综合性医院3~4月份收治和医院感染的SARS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和发病所在科室的流行病学侦查。结果 (1)流行病学特点:时间分布在3月中旬和下旬有两个发病高峰,地理分布:发病病例主要集中住院大楼西单元的5个楼层的4、5号病房,人群分布:住院患者多年龄较大且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病,而受染的医护人员以工作在一线的中青年为主;(2)输人性病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第一代传染源,医院内继发传染的住院者和医护人员是进一步扩散蔓延的第2批传染源;(3)研究发现近距离空气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为本次SARS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同时还提示:存在气溶胶经病房排风系统垂直长距离传播的可能性;(4)控制隔离传染源、加强病区通风换气和定时消毒、关闭空调新风系统、医护人员加强防护等各项措施采取后,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医院感染是SARS流行初期的主要形式,该院医护人员的受染方式前期以医院内传染为主,后期以门急诊窗口岗位受染较为突出,通过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SARS医院感染是可控可防的。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科患者疾病种类多 ,病情较重 ,常需卧床 ,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我们对该类患者进行监测以探讨其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1 资料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 2 0 0 2年 1~ 1 2月本院神经内科所有住院患者。1 .2 调查方法 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将资料进行汇总与统计学处理。1 .3 诊断标准 依据《医院感染学》[1] 中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2 调查结果2 .1 感染率 2 0 0 2年 1~ 1 2月神经内科共出院 10 84例患者 ,发生医院感染 88例 ,感染率 8.1 2 %。2 .2 感染部位 以下呼吸道最多见 ,构… 相似文献
15.
1222例医院感染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222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8年医院感染率为1.63%;医院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感染,占64.01%;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0.17%,真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护理工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有关医院感染的讨论日趋热烈,为此,围绕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概述了病原菌、感染分布、感染环节、危险因素等方面内容。指出:近年,医院感染呈现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减少,革兰阴性杆菌及真菌比例增加趋势;真菌感染多为内源性感染,原因与抗生素广泛应用导致菌群失调有关;医院感染与年龄呈“V”字形分布,特定部位感染有性别差异,患不同基础疾病病人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婴幼儿与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存在地区差异,发病率与是否为教学医院及医院规模有关,随科室不同而异,并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医院环境储源和动物传染源是主要感染源,传播方式以接触为主;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以及心脑血管病患者住院期间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侵入性操作、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及持续意识障碍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分布、影响因素、病原菌和耐药性.方法 前瞻性监测医院2010年所有住院患者发生的医院血流感染,分析医院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分布和影响因素.结果 共监测住院患者35 708例,发生医院血流感染242例,医院血流感染率为0.7%,每千住院日的感染率为0.4‰;所有医院血流感染中,26.9%发生在ICU,68.6%为导管相关性感染;引起医院血流感染的病原菌,58.4%为革兰阳性球菌,30.7%为革兰阴性杆菌,10.9%为真菌,有9.9%的血流感染由>2种病原菌引起.结论 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主要发生在ICU、血液科、肾内科、神经外科等科室,这些科室是开展目标性监测的重点部门. 相似文献
18.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报告 总被引:88,自引:15,他引:88
目的:监测医院感染率和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查1997年新入院患者的20%,包括死亡患者。结果全年共调查4413例,发现感染396例,医院感染率为8.97%;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切口感染;医院感染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占52.98%,革兰阳性球菌占28.15%,真菌占19.21%,结论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率必须改善改疗条件,改进管理方法,克服管理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近年来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情况,提供有关医院感染败血症方面的资料,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我院1992~1997年确诊的医院感染败血症进行了流行学分析。「结果」医院感染败血平均发病率为0.26%,总的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发病科室以内科最高,其次为外科和儿科;医院感染败血症,发病凶险,病死率高,病死率18.7%,病死率的高低与医院感染重数密切相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医院感染在我院发病情况 ,加强院内感染控制 ,提高医疗质量 ,对5 32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现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 :选自我院 1999年 1月1日至 12月 31日所有出院病历 ,查出符合国家关于院内感染诊断标准的 5 32份院内感染病例[1] 。2 .调查方法 :将 5 32例病例按其年龄分为两组 :≥ 6 0岁为老年组 ,其院内感染者 16 0例 (男 10 6例 ,女 5 4例 ) ;<6 0岁为非老年组 ,其院内感染者 372例(男 2 10例 ,女 16 2例 )。二、结果1.两组医院感染发病率及平均住院天数 :老年组院内感染者平均住院时间30 .10d ,非老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