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细胞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但经常复发,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微血管侵犯相关.因此,寻找一种无创的术前预测微血管侵犯的方法对于指导手术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等具有重要意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多序列、多模态成像以及基于M...  相似文献   

2.
王少怡  周智鹏 《磁共振成像》2022,13(2):155-158,162
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影响肝细胞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患者预后及治疗密切相关.然而MVI只能通过病理学确诊,通过MRI检查精确预测MVI对选择治疗措施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及发展前景.目前已经提出了较多基于MRI检查的成像特征用于MVI的预测,包括肿瘤大小、...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HCC)微血管浸润(MVI)是影响肿瘤术后复发及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术前明确诊断MVI对改善HCC预后意义重大。目前诊断MVI主要依据HCC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难以满足术前诊断的需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已将DWI、扩散峰度成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增强MRI及MRI影像组学分析等多模态MRI技术应用于术前诊断MVI。本文对上述多模态MRI应用于HCC术前诊断MVI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组学的集成学习模型和融合模型方法模型在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孤立性HCC患者218例。通过ITK-SNAP软件勾画CT资料静脉期的肝脏肿瘤边缘,使用Python(3.8.1)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t检验,最小绝对收缩、算子回归算法和梯度下降树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最后使用6种集成学习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模型融合的方法构建了基于6种模型的融合预测模型。结果:共提取出组学特征1 046个,经过t检验,最小绝对收缩和算子回归和梯度下降树筛选出10个最重要影像组学特征。基于10个特征构建的梯度提升决策树、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算法、极端随机树、轻梯度提升算法、自适应增强算法模型在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分别为0.79、0.81、0.80、0.78、0.76和0.77,6种集成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实施CT、MRI平扫、DW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平扫、DWI对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浸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在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浸润诊断中CT、MRI平扫、DWI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比较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与无微血管浸润患者的影像特征及表观弥散系数(ADC)。结果 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DWI检查对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浸润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MRI平扫(P<0.05);CT与MRI平扫对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浸润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浸润诊断中,CT、MRI平扫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均为中度一致性,DWI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为高度一致性。肝细胞癌微血管浸...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基于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宫颈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经病理证实宫颈癌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LVSI+(n=61)及LVSI-(n=62).基于T2WI及动脉期对比增强T1WI(CE-T1WI)提取影像组学特征,按7:3比例将数据分为训练集(n=87)和验证集(n=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联合临床因素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前MR影像组学模型对预测HCC切除术后早期复发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训练集82例、测试集34例)术前进行过腹部MRI扫描且经病理确诊为HCC患者的动态对比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的图像和临床因素。运用3D Slicer软件勾画病变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通过最大相关-最小冗余算法、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降维,使用LASSO建立影像组学评分,引入临床因素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并联合影像组学评分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进行Delong检验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基于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影像组学术前预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Ki-67表达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经组织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乳腺DWI,以分层抽样方法按7∶3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48)和验证集(n=64).分别基于DWI、ADC图及DWI+ ...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迅速融合发展,影像组学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利用术前放射成像来反映与特定临床结果相关的细微模式变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组织病理学诊断预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大数据的积累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影像组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这将极大地推动精准医疗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管理中的发展。该综述总结了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精准诊治中的转化应用及未来的发展潜力,展望在飞速发展的诊疗技术时代,如何将人工智能更高效的运用在HCC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常规多参数MRI影像组学模型术前预测脑膜瘤的Ki67表达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3年3月至2021年11月305例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为脑膜瘤患者的资料。获取所有患者术前轴位T1WI、T2WI、T2-FLAIR及T1WI增强(T1C)图像,手动标注肿瘤实质区作为感兴趣区(EnHROI),并将病灶边缘向周围膨胀3 mm、5 mm分别得到EnH3mmROI、EnH5mmROI。对图像进行灰度归一化后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使用相关系数法与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算法对影像组学特征进行筛选,依次使用二次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估各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二次判别分析和逻辑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均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其中二次判别分析方法表现更佳,在EnH模型、EnH3mm模型、EnH5mm模型的训练集中的AUC分别为0.806、0.841、0.773,在测试集中的AUC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机器学习模型预测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MR扫描的59例经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及临床资料,依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MVI阴性组(n=34)及阳性组(n=25)。分别在肝胆特异期及表观弥散系数图像上测量得到信噪比及对比噪声比。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特征进行降维并构建支持向量机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混淆矩阵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构建的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诊断MVI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5% CI: 0.83, 0.95),准确率为0.80,敏感度为0.64,特异性为0.91。结论  基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构建的机器学习模型在肝细胞癌术前诊断MVI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瘤周低信号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接受肝脏Gd-EOB-DTPA增强MRI的经病理确诊的HCC患者,根据病理结果显示是否存在MVI分为MVI阳性组及MVI阴性组。评估增强MRI肝胆期是否存在瘤周低信号及其形状,测量肿瘤最大径;比较组间瘤周低信号差异及不同大小肿瘤瘤周低信号出现率的差异,分析2组瘤周低信号形状的差异;计算肝胆期图像瘤周低信号预测HCC MV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102例HCC中,病理显示31例存在MVI(MVI阳性组),71例不存在(MVI阴性组)。MRI示26例存在瘤周低信号;HCC最大径0.72~8.96 cm,中位数2.83 cm;其中57例≤ 3 cm,45例>3 cm。MVI阳性组20例、MVI阴性组6例存在瘤周低信号,组间肝胆期瘤周低信号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71,P<0.01),而瘤周低信号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4例HCC ≤ 3 cm、22例>3 cm患者存在瘤周低信号(χ2=23.21,P<0.01)。肝胆期瘤周低信号预测HCC MVI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PPV及NPV分别为64.52%(20/31)、91.55%(65/71)、83.33%(85/102)、76.92%(20/26)及85.53%(65/76),对≤ 3 cm HCC患者分别为37.50%(3/8)、97.96%(48/49)、89.47%(51/57)、75.00%(3/4)及90.57%(48/53),>3 cm HCC患者分别为73.91%(17/23)、77.27%(17/22)、75.56%(34/45)、77.27%(17/22)及73.91%(17/23)。结论 Gd-EOB-DTPA增强MRI肝胆期瘤周低信号预测HCC发生MVI特异度较高,对≤ 3 cm HCC尤高。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性差,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影像组学提供了一种量化分析方法,可将医学影像中的组织病理学、肿瘤生物学等信息转化为高维量化特征信息,并结合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协助临床进行肿瘤的早期诊疗。本文介绍了影像组学在肝细胞癌鉴别诊断、病理分级、微血管侵犯与免疫组化标志物预测中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在数据量、模型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指出未来可向多中心、多任务等方向发展,以期为肝细胞癌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拉伸指数模型弥散加权成像(DWI)直方图分析术前预测单发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经病理确诊单发HCC患者的腹部MRI,根据病理结果分为MVI(+)组(n=22)和MVI(-)组(n=21)。采用拉伸指数模型分析DWI,获得表观弥散系数(ADC)、分布弥散系数(DDC)和水分子各向异质性(α)直方图参数,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及直方图参数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预测MVI的效能,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VI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组间肿瘤直径、ADC第5百分位数(5th)、DDC第5、25、50百分位数(5th、25th、50th)及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直方图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DC 5th预测MVI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6,高于DDC(25th、50th)及平均值、ADC 5th、肿瘤直径(Z=1.96~2.91,P均<0.05),其余参数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2~1.91,P均>0.05)。DDC 5th是MVI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5)。结论 拉伸指数DWI模型直方图分析有助于术前预测单发HCC的MVI,以DDC 5th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全瘤及瘤周感兴趣体积(VOI)双区域T1 mapping定量参数结合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MVI)的评估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术后病理诊断为单发性肝细胞癌的7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MVI表达状态分为MVI阳性组(n=23)、MVI阴性组(n=49)。术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 T1 mapping扫描,得到平扫(Pre)、肝胆期(HBP)两期的T1 mapping图像。利用3D Slicer软件逐层勾画出全瘤(tumor)、瘤周(peritumor)、全瘤+瘤周的VOI并得到VOItumor、VOIperitumor 1 cm、VOIperitumor 2 cm、VOItumor+1 cm、VOItumor+2 cm,测量出各个VOI的定量参数—T1弛豫时间(T1rt)和T1弛豫时间减低率(rrT1rt),比较MVI阳性组及阴性组间定量参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和净重分类指数(NRI)分析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间T1rt-Pre-VOItumor、T1rt-Pre-VOI peritumor 1 cm、T1rt-Pre-VOItumor+1 cm、T1rt-Pre-VOItumor+2 cm、T1rt-HBP-VOItumor、T1rt-HBP-VOItumor+ 1 cm、T1rt-HBP-VOItumor+ 2 cm、rrT1rt-VOItumor+ 2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AUC值为0.720、0.689、0.748、0.730、0.727、0.726、0.717、0.639。多期参数T1rt-Pre-HBP-VOItumor、T1rt-Pre-HBP-VOItumor+1 cm、T1rt-Pre-HBP-VOItumor+2 cm的AUC值为0.740、0.756、0.743,其中T1rt-Pre-HBP-VOItumor+1 cm的诊断效能最高。NRI分析得出T1rt-Pre-VOItumor+1 cm、T1rt-HBP-VOItumor+1 cm与T1rt-Pre-VOItumor+2 cm、T1rt-HBP-VOItumor+2 cm比较均具有正向改善,NRI值为0.6158、0.4011。T1rt-Pre-HBP-VOItumor+1 cm分别与T1rt-Pre-VOItumor+1 cm、T1rt-HBP-VOItumor+1 cm比较均具有正向改善,NRI值分别为0.0692、0.5643。结论  平扫、肝胆期的全瘤T1弛豫时间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结合瘤周1 cm的T1弛豫时间诊断效能高于结合瘤周2 cm。多期T1弛豫时间的诊断效能高于单期,T1rt-Pre-HBP-VOItumor+1 cm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前基于影像学和血清学特征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癌微血管浸润(MVI)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于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切除或肝移植的54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315例肝癌MVI患者,年龄53.2±11.5岁,肿瘤最大直径3.7~7.0 cm。收集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分析,采取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查出能预测MVI的独立风险因素,构建预测HCC中MVI的列线图模型,利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估。 结果 MVI (+)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月(95%CI:8.1~17.9),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0.6%、38.5%和30.9%(P < 0.05);MVI (-)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7月(95%CI:32.7~61.3),1、3、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9%、62.3%和38.8%(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更大的肿瘤体积、突破肝外生长、缺乏或不完整假包膜、存在动脉期瘤周强化以及术前过高的球蛋白值是MVI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最终模型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95,95%CI为0.859-0.930,准确性为85.1%,敏感度为85.9%,特异性为84.1%。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病理结果MVI (+)/MVI (-)概率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结论 构建的列线图及预测模型能较好地术前预测MVI (+)的概率,可以根据MVI发生的风险调整HCC的治疗计划,以优化生存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