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被定义为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判断TIA或急性脑梗死鉴别诊断的唯一依据是有无梗死,与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无关。临床上TIA常依靠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常规MR检查一般多无阳性发现。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是目前比较流行且突出的灌注成像技术,可以产生定量的灌注图像,作为研究大脑功能的一种强有力的临床手段而日益受到重视。临床研究表明3D-ASL可以提供诊断TIA的依据,当联合DWI、MRA或者DSC-PWI检查时,对TIA的诊断、治疗、预后、风险评估等提供可靠依据,且对于不同身体耐受情况的患者可以选择不同的诊断模式。本文将对不同身体耐受情况TIA患者进行3D-ASL与DWI、MRA、DSC-PWI联合诊断的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研究磁共振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技术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所选5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均是于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收治病例中抽出,后纳入观察组,并抽出同等例数健康受检者,纳入对照组,均予以其进行磁共振3D-ASL功能成像技术联合DWI检测,分析联合检测方法在病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左侧CBF绝对值与右侧比较,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左侧与右侧的CBF绝对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左侧CBF绝对值中的右侧高信号,较左侧高信号高(P<0.05),右侧CBF绝对值比较中,观察组左侧高信号较右侧高信号高(P<0.05);联合检测诊断短暂性脑缺血,敏感度、特异度和漏诊率分别为92%(46/50)、96%(48/50)、4%(2/50)。结论:磁共振3D-ASL功能成像技术联合DWI用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检测有较高敏感度和特异度,能降低患者漏诊率,为临床尽早开展有效治疗控制住其病情进展提供依据,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颈部血管超声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6例TIA患者设为实验组,将同期行体检的57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予以两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相关检查结果。结果:相比对照组,实验组CCA、CCA分叉处、ICA 等IMT增厚及斑块检出率更高,Vs及脑血流量均更低,无狭窄率更低,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率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结论:颈部动脉超声可有效反应TIA患者及健康者间差异,精准检测患者大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为临床诊治TIA提供参考依据,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短期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住院TI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其中男46例(67.6%),女22例(32.4%),年龄17~85岁,平均(59.15±14.05)岁,按ABCD2评分标准给予评分,观察TIA后2d和7d脑梗死的发生率,并分析ABCD2评分、颅内动脉病变与TIA后短期脑梗死发生的关系。结果:TIA后37例(61.7%)患者于7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在2d内发生脑梗死的24例(40%);ABCD2评分与TIA后2d和7d脑梗死发生率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ABCD2评分越高,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P<0.001);有颅内动脉病变的TIA患者在2d和7d脑梗死的发生率比无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60岁、血压≥140/90mmHg、症状持续时间≥10min、高血压史、颅内动脉病变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而在单肢无力、语言障碍不伴无力、症状持续时间<10min、糖尿病的患者中脑梗死的发生率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ABCD2评分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及预测性,可作为一种临床预测TIA患者短期脑梗死发生的简单评估方法;ABCD2评分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能进一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对我院2004-08~2005-0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32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龄(58.1±12.2)岁。均符合199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诊断标准[1]。1.2临床特征均为急性起病,每次发作持续时间5~180m in,其中5~10 m in 22例,10 m in~1 h 6例,>1 h 4例。反复发作24例,仅有1次发作8例。刻板发作19例,非刻板发作10例。颈内动脉系统22例,椎-基动脉系统10例。1.3病因与临床分型血流动力学型21例,微栓塞型11例,本组未见梗死型病例。1.4危险因素高血压25例,吸烟21例,运动过少20例,血脂异常17例,糖尿病15例,房颤2例。1.5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应用磁共振灌注成像(MRP)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就诊的100例疑似TIA患者,所有患者均行MRP诊断。对比患侧、健侧脑灌注参数指标、不同病情脑灌注参数指标,并分析MRP技术诊断效能。结果:TIA患者患侧CBF、CBV明显低于健侧,MTT、TTP明显高于健侧(P<0.05)。不同病情患者CBF、CBV、MTT、TTP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危险程度越高,CBF、CBV水平越低,MTT、TTP越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100例可疑患者中,确诊阳性病灶77例,阴性23例,MRP敏感度90.91%(70/77)、特异度82.61%(19/23)、准确性89.00%(89/100)。结论:MRP应用于TIA中诊断价值显著,具有较高敏感度及准确性,可精准鉴别患者及病情进展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9岁,因发作性右侧上肢抖动6个月,加重10天于2006年7月6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6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右侧上肢抖动,症状持续2~3分钟缓解,上述症状约每月发作0~1次,未就诊.于入院前10天,患者上述症状发作较前频繁,表现同前,共发作5次,每于右上肢持物时发作而就诊.  相似文献   

8.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64-SCTA)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因的价值.方法 选择临床拟诊为TIA患者40例进行头颈联合64-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观察头颈部血管病变显示情况.以DSA为金标准,计算64-SCTA检出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比较64-SCTA与DSA对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结果.结果 40例TIA患者有440支血管得到评价,64-SCTA对TIA患者头颈血管病变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94.12%、98.52%和98.19%,64-SCTA及DSA对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64-SCTA目测法对血管狭窄率的评估与DSA具有较高的符合率(31/32,96.88%).结论 头颈联合64-SCTA对TIA患者头颈血管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对TIA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 arterial spin labeling,3D-ASL)灌注成像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TIA患者206例,设为TIA组;另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06名为健康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行常规磁共振序列、MRA以及3D-ASL灌注成像扫描,分析磁共振3D-ASL灌注成像结果。结果:TIA组双侧rCBF值有明显差异(P<0.05),健康组双侧rCBF值无明显差异(P> 0.05);TIA组MRA显示血管狭窄占54.85%(113/206),3D-ASL显示低灌注占65.05%(134/206),两者联合应用显示异常者占80.10%(165/206)。健康组MRA显示血管狭窄占10.19%(21/206),3D-ASL显示低灌注占4.85%(10/206),两者联合应用显示异常者占9.71%(20/206)。TIA组低灌注者比重明显高于健康组(P<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全脑CT灌注(WB-CTP)及联合ABCD3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90天内继发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对208例TIA于入院48 h内行WB-CTP检查及ABCD3评分,比较患侧与健侧脑灌注参数差异,分析WB-CTP结果与ABCD3评分的相关性;随访90天,记录脑梗死发生情况,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IA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因素,评价ABCD3评分、ABCD3评分+WB-CTP及多因素联合预测TIA继发脑梗死的价值。结果 208例中,190例(190/208,91.35%)共230处脑灌注异常,CTP分期Ⅰ期86例(86/190,45.26%)、Ⅱ期104例(104/190,54.74%);于175例(175/208,84.13%)发现责任血管。患侧脑血流量(CBF)低于健侧(P<0.05)、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达峰时间(TTP)均大于健侧(P均<0.05),而两侧脑血容量(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狭窄程度与CTP分期呈正相关(r=0.529,P<0.05)。ABCD3评分与血管狭窄程度、CTP分期及相对MTT (rMTT)均呈正相关(r=0.839、0.556、0.497,P均<0.05),与CBF呈负相关(r=-0.519,P<0.05)。随访90天,65例发生脑梗死,年龄、高血压史、ABCD3评分、血管狭窄程度及CTP分期是TIA患者继发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ABCD3评分、ABCD3评分+WB-CTP、多因素联合模型预测90天内继发性脑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0.888及0.904,ABCD3评分+WB-CTP、多因素联合模型优于ABCD3评分预测效能(P均<0.05)。结论 WB-CTP联合ABCD3评分可有效预测TIA 90天内继发脑梗死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血管成像(MRA)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区域(IP)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3D-ASL、DWI、MRA扫描,根据病灶最大层面DWI高信号面积、ASL异常灌注面积评估患者是否存在IP,根据患者发病至首次MRI检查时间(T)将患者分为超急性期(T<6 h)和急性期(6 h≤T≤24 h)。记录患者中心梗死区、IP区与IP对侧镜像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脑血流量(CBF)值,根据MRA图像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分级。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病灶DWI表现为斑点状或小片状高信号,48例患者3D-ASL异常灌注面积明显大于DWI异常高信号面积,显示存在IP区;MRA显示颅内某支主干动脉节段性狭窄,远端血管明显变细甚至消失,部分显示血管无明显异常。患者不同区域CBF、ADC值比较:中心梗死区P<0.05);超急性期患者rCBF值、rADC值均大于急性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IP区的患者MRA血管狭窄程度以0级为主,非IP区患者MRA血管狭窄程度以3级为主;两组患者的MRA血管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ASL联合DWI、MRA检测可准确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IP区的存在和血管狭窄程度,有利于梗死临床精准化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李璇  吴江 《磁共振成像》2019,10(4):288-29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较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部分患者会在TIA后进展为脑梗死,出现不可逆性神经功能损害。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可以无创性地评估脑组织血流灌注情况,为TIA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现针对ASL在TIA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45例脑缺血患者同时进行DSA和MRA,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检查缺血性脑血管患者的血管520条,DSA发现130条正常,390条异常(75.0%),其中动脉粥样硬化120处,狭窄201处,闭塞69处;MRA诊断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95.4%,特异性为96.2%,假阳性为1.3%,假阴性为15.5%。 结论 MRA在缺血性脑病的中具有方便,安全,准确等优点,可作为有效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表现特点,探讨其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49例青年急性脑梗死及187例中老年急性脑梗死的MRA表现。结果青年脑梗死MRA表现正常率高于中老年组,局限性靶血管异常高于中老年组,动脉硬化性靶血管异常低于中老年组,靶血管阳性患者预后好于中老年组(P0.05)。结论青年脑梗死与中老年脑梗死的MRA表现差异性很大,应及时分析病因及危险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好治疗及防范。  相似文献   

15.
经颅多普勒和脑电图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和脑电图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和脑电图仪对45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检测,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IA组经颅多普勒(TCD)和脑电图(EE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异常率为77.8%,EEG异常率为68.9%,经x。检验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TCD检查对T1A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结合TCD和EEG检查有助于TIA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椎动脉MRA在眩晕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眩晕患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患者进行椎动脉MRA检查,并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2例患者中,椎动脉MRA显示正常者14例,显示异常者38例,其中管腔闭塞3例、管腔狭小13例、局限性狭窄15例,延长迂曲或折角形成7例。此外,在17例进一步行椎动脉DSA的患者中,椎动脉DSA与MRA完全吻合者为12例,完全吻合率为70.59%。结论椎动脉MRA作为一种无创检查,能显示大部分椎动脉病变,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在颅内动脉瘤测量中的应用价值,并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DSA,3D-DSA)、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time of fl ight MRA,3D-TOF MRA)作对比。材料与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25例。患者首先行3D-TOF MRA及HR-MRI扫描,并于1周内行DSA检查。分别在3D-TOF MRA、HR-MRI和3D-DSA图像上测量动脉瘤的宽径,采用配对t检验两两比较3D-TOF MRA、HR-MRI与3D-DSA在测量颅内动脉瘤宽径方面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HR-MRI与3D-DSA、HR-MRI与3D-TOF MRA在测量颅内动脉瘤宽径方面的差异[平均差值分别为(3.16±2.66)mm、(5.15±4.89)mm]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5,P20.05),3D-DSA与3D-TOF MRA在测量颅内动脉瘤宽径方面的差异[平均差值为(2.53±5.18)mm]无统计学意义(P30.05)。结论 HRMRI与3D-DSA、HR-MRI与3D-TOF MRA在显示颅内动脉瘤宽径方面有差异,可能HR-MRI能更准确地显示颅内动脉瘤实际大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探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频发组与非频发组间基底动脉管壁差异.材料与方法 将经过头部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死(CWI)不同病变模式的MRI、MRA特点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CWI患者,将梗死模式分为单纯性CWI、混合性CWI和多发性CWI。比较不同模式的CWI中大脑中动脉(MCA)、颈内动脉(ICA)病变情况。结果:85例CWI患者中,单纯性后分水岭梗死(PWI)6例,单纯性内分水岭梗死(IWI)11例,混合性前分水岭梗死(AWI)4例,混合性PWI 9例,混合性IWI 36例,多发性CWI 19例。MCA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ICA重度狭窄率(P=0.00)。单纯性IWI、混合性IWI和多发性CWI MCA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ICA重度狭窄率(P<0.01)。单纯性IWI、混合性AWI、混合性IWI、多发性CWI的MCA重度狭窄率均明显高于单纯性PWI和混合性PWI(P<0.05)。结论:MCA重度狭窄较ICA重度狭窄更易导致CWI,尤其是导致IWI、混合性IWI和多发性CWI;MCA重度狭窄对于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供血区的CWI影响较大;MCA重度狭窄引起狭窄远端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和微栓子清除能力下降,可能是导致CWI以及CWI合并皮质区梗死(PI)和/或穿支动脉梗死(PAI)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