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鉴别革兰阳性(G+)菌、革兰阴性(G-)菌血流感染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治疗的血流感染患者195例纳入研究,其中G-菌感染者90例作为G-组,G+菌感染者105例作为G+组。另外,选取同期就诊的非血流感染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上述人群的PCT和IL-6检测结果,比较这两项指标在G-组、G+组、对照组间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CT和IL-6的诊断效能。结果195例血流感染患者中,G-菌感染90例(占46.15%)、G+菌感染105例(占53.85%),G-组、G+组、对照组PCT水平中位数分别为4.2、0.8、0.1 pg/mL,IL-6水平中位数分别为247.9、47.0、11.9 ng/mL,各组间PCT和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3,诊断界值为105.9 ng/mL,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65.3%;PCT的AUC为0.652,诊断界值为0.255 pg/mL,灵敏度68.1%,特异度57.4%。结论PCT和IL-6水平变化在G+菌、G-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与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对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7-01—2019-01期间就诊的已确诊的12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细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62例)及非感染组(58例)。均于入院后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两组HBP与PCT含量。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HBP和PCT及两者联合对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HBP及PCT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HBP、PCT及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81、0.861及0.934,联合检测的AUC大于单一检测HBP或PCT的AUC(P0.05);HBP、PCT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2.6%、56.5%及88.7%,特异度分别为86.3%、94.8%及89.7%,联合检测灵敏度高于单一检测HBP或PCT的灵敏度;联合检测特异度高于单一检测HBP的特异度。结论:HBP与PCT联合检测对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价值,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肝素结合蛋白(HBP)在血流感染及其感染严重程度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血流感染并血培养为阳性的患者57例(血流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名(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患者50例(非细菌感染组)作为对照,测定各组的HBP、PCT水平,比较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者的PCT和HBP水平,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比较各组间检测指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检测指标对血流感染的检测效能;对血流感染者进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段,采用SNK和单因素多项Logistic回归比较SOFA评分和PCT、HBP的关系。结果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中的PCT和HBP平均水平分别是6.8(4.2~15.6)ng/mL和(105.3±51.8)ng/mL,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中的PCT和HBP平均水平是6.2(4.5~7.8)ng/mL和(168.1±79.2)ng/mL。PCT和HBP对诊断血流感染的敏感性分别为91.2%、73.7%,特异性分别为94.0%、88.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3、0.880,SOFA评分19~24分和13~18分的患者PCT结果高于1~6分和7~12分的患者,但19~24分和13~18分的患者PC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P结果随着评分升高血清水平也升高。结论 PCT比HBP在诊断血流感染方面具有优势,但HBP能更好地显示患者感染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7(IL-17)、内毒素联合检测诊断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0例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非细菌性病毒感染(非特异性肺炎)老年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血清PCT、IL-17、内毒素水平,分析PCT、IL-17、内毒素联合检测对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PCT、内毒素、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革兰阴性菌(G-)感染组血清PCT、内毒素、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G+)感染组(P0.05);重症肺炎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IL-17水平均显著高于非重症肺炎组(P0.05);内毒素诊断G-菌阳性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曲线下面积(AUC)为0.876,敏感度、特异度分为95.2%、91.8%,诊断G+菌阳性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01、66.3%、85.5%。PCT、内毒素、IL-17联合诊断G-菌阳性、G+菌阳性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综合价值均显著优于单项诊断(P0.05)。结论 PCT、IL-17、内毒素对鉴别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与非特异性肺炎有较好的临床价值,3项联合诊断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在G-杆菌和G+球菌血流感染中的差异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急诊科血流感染患者,血培养结果阳性且为单一的G-杆菌或G+球菌菌株,并检测了血清PCT浓度,所有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通过APACHEII评分、SOFA评分、住院时间、死亡率来评价。根据菌株不同分为G-杆菌感染组(59例)、G+球菌感染组(24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的PCT水平。绘制PCT对血流感染菌种鉴别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根据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其对血流感染菌种鉴别的价值。结果 G-杆菌和G+球菌2组血流感染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流感染患者的感染来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杆菌感染多来源于消化系统,G+球菌感染多来源于呼吸系统。从血液培养的菌株分布来看,引起血流感染的G-杆菌以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为主。G-杆菌组PCT高于G+球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CT曲线下面积AUC=O.680(95%CI:0.555-0.806)、AUC与area=0.5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值的最佳截断值为2.5 ng/m L,此时Youden指数最大(0.309),灵敏度为55.9%,特异度为70.5%。结论血清PCT浓度在G-杆菌引起血流感染中明显增高,故早期检测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比较外周血中肝素结合蛋白(HBP)、白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CD64 指数、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 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 BSI) 诊断中尤其在感染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8 年度血培养阳性并确诊为血流感染的患者95 例,将其分为两组:细菌感染组75 例,真菌感染组20 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100 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的HBP,IL-6,CD64 指数,PCT,CRP 和SAA水平。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流感染组HBP,IL-6,CD64 指数,PCT,CRP 和SAA 浓度水平显著性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14~14.61, 均P < 0.01)。与真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各指标浓度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39~15.72, 均P < 0.01);HBP,IL-6,CD64 指数,PCT,CRP,SAA 诊断血流感染的AUC 分别为0.903,0.813,0.798,0.856,0.751 和0.822,相比较诊断价值最佳的依次是:HBP,PCT,SAA ,IL-6,CD64指数和CRP 。结论 外周血多种因子在血流感染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在血流感染的早期以HBP, PCT,SA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好,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白细胞介素-27(IL-27)、γ-干扰素(IFN-γ)、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我院胸腔积液患者170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92例,恶性胸腔积液78例。在治疗前抽取胸水,检测IL-27、IFN-γ、ADA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分析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IL-27与IFN-γ、ADA的相关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胸水中IL-27、IFN-γ、ADA水平均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P005);IL-27、IFN-γ、ADA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AUC值分别为0898、0899、0881;IL-27的cut-off值为413815 ng/L,敏感度、特异度为7500%、9620%;IFN-γ的cut-off值为144255 ng/L,敏感度、特异度为8040%、9620%;ADA的cut-off值为3211 U/L,敏感度、特异度为6960%、9870%;IL-27水平与IFN-γ、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27、IFN-γ、ADA均可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可靠指标,且IL-27诊断效能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流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63例血流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血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组(G+菌血流感染组)22例和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组(G-菌血流感染组)41例,并随机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Ⅱ(ATⅡ)、血栓弹力指标最大振幅(MA)及凝血综合指数(CI)水平。结果G-菌血流感染组的血清炎症因子PCT水平、CRP水平明显高于G+菌血流感染组和对照组,G+菌血流感染组的血清炎症因子PCT水平、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LSD-t分别=3.47、6.92、5.86、7.02、7.24、7.97,P均<0.05)。G-菌血流感染组的D-D水平、PT、APTT、TT、MA明显高于G+菌血流感染组和对照组,而FIB、ATⅡ、CI明显低于G+菌血流感染组和对照组(LSD-t分别=6.94、5.68、3.74、2.75、6.32、2.96、3.06、4.02;9.26、8.95、7.92、7.95、7.95、6.25、8.74、8.46,P均<0.05);G+菌血流感染组的D-D水平、PT、APTT、TT、M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IB、ATⅡ、CI明显低于对照组(LSD-t分别=8.96、7.96、6.83、7.06、7.03、5.38、8.36、7.90,P均<0.05)。G+菌血流感染组和G-菌血流感染组中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PCT、CRP、D-D、PT、APTT、TT、MA水平均高于非重症患者,而FIB、ATⅡ、CI水平则低于非重症患者(t分别=2.18、2.63、8.17、4.93、12.02、7.68、5.02、2.17、4.63、3.97;4.01、9.18、9.00、6.19、13.50、10.78、4.63、3.90、6.19、4.62,P均<0.05)。结论血清炎症因子PCT、CRP以及凝血指标D-D、PT、APTT、TT、FIB、ATⅡ、MA、CI的水平与血流细菌感染致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不同类型血流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2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血培养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阳性(G+)菌组(n=113)和革兰阴性(G-)菌组(n=171).另外选取同期该院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G+菌组、G-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NLR、PLR、LMR、SII,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4项指标对不同类型血流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G+菌组与G-菌组的NLR、PLR及SII明显高于对照组,LM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菌组的NLR、SII高于G+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性反应指标NLR、PLR、LMR、SII对血流感染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中NLR与SII对不同类型的血流感染患者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内毒素对血流感染致病菌类型的诊断能力及在血流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18-2019年血培养阳性并且检测了PCT/CRP/内毒素的患者进行研究,分别比较不同致病菌所致血流感染患者的炎症指标水平,并评价各炎症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革兰阴性菌(G-菌)血流感染患者的PCT、CRP和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G+菌)血流感染患者,链球菌血流感染患者的PCT水平明显高于葡萄球菌血流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ESBL)血流感染患者的CRP水平明显低于非ESBL血流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CRP和内毒素均能有效预测G+菌和G-菌所致血流感染的致病菌类型,其中PCT的预测能力最强;此外,PCT具有鉴别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所致血流感染的能力,CRP可以鉴别ESBL与非ESBL所致血流感染.因此,各炎症指标在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水平在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12月在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细菌性肺炎患者51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44例,选取同时期体检健康者51名作为健康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患者血液中HB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及WBC水平,统计分析各指标组间差异;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感染性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浆HBP水平在细菌性肺炎组[52.00(25.00,101.00)ng/mL]显著高于非细菌肺炎组[(12.14±6.46)ng/mL]和健康人对照组[(11.86±5.14)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BP水平在非细菌性肺炎组和健康人对照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肺炎组[80.89(46.46,167.35)mg/L]、非细菌肺炎组[11.86(2.06,52.56)mg/L]及健康人对照组[(3.34±2.98)mg/L]各组间SA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HBP与SAA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0.917和0.834,当HBP诊断阈值为19.5 ng/mL时,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和88.4%;SAA诊断阈值为18.84 mg/L时,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为78.4%,特异性为81.1%;联合HBP与SAA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2%和80.0%。HBP与SAA在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与非细菌性肺炎的AUC分别为0.908和0.748,当HBP=20.50 ng/mL和SAA=16.31 mg/L时,特异性分别为88.6%和54.5%。结论:血浆HBP是较敏感的细菌性感染标志物,在鉴别细菌与非细菌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SAA、PCT及WBC,与血清SAA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内毒素(ET)水平在预测腹部创伤术后肺部细菌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115例腹部创伤术后出现肺部感染者分为细菌感染组(n=83)和非细菌感染组(n=32),根据革兰染色结果,细菌感染组分为革兰阴性菌(G~-)感染组(n=49)和革兰阳性菌(G~+)感染组(n=34),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结果,将细菌感染组分为轻度组(n=49)、中度组(n=21)和重度组(n=13)。检测血清PCT和ET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CT和ET水平在预测细菌感染及病原菌类型中的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E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组和G~+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E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且G~-感染组均高于G~+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中重度组患者血清PCT和ET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感染中重度组患者血清PCT和ET水平均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T水平在预测细菌感染时,曲线下面积为0.988(95%CI:0.973~1.000),当血清PCT取0.26ng/mL时,灵敏度95.2%,特异度96.9%,血清ET水平在预测细菌感染时,曲线下面积为0.905(95%CI:0.850~0.960),当血清ET取0.05EU/mL时,灵敏度84.3%,特异度96.8%。血清PCT水平在预测病原菌类型时,曲线下面积0.959(95%CI:0.923~0.995),当截点值取0.63ng/mL区分G~+菌和G~-菌感染时,灵敏度98.0%,特异度82.4%;血清ET水平在预测病原菌类型时,曲线下面积0.885(95%CI:0.801~0.970),当截点值取0.13EU/mL区分G~+菌和G~-菌感染时,灵敏度83.7%,特异度97.1%。结论腹部创伤术后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CT和ET水平显著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鉴别病原菌类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脊柱术后细菌感染过程中脂多糖通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途径诱导降钙素原(PCT)的机制.方法 60只雌性C57BL/6小鼠(9周龄,18~22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革兰阴性(G-)感染组和革兰阳性(G+)感染组,每组20只.通过体内生物发光测量小鼠细菌感染数量.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qSOFA)评分联合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简称CD64指数)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5例恶性血液病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感染组),另选择同期恶性血液病无感染患者45例(非感染组)作为对照.测定CD64指数及肿瘤坏死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肝素结合蛋白(HBP)、总蛋白、降钙素原(PCT)检测在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颅内感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颅内感染患者248例,分为细菌性颅内感染142例(细菌组)和非细菌性颅内感染106例(非细菌组),选取同期无颅内感染住院患者85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清PCT以及脑脊液WBC、HBP、总蛋白、PCT水平。绘制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细菌组血WBC、血清PCT及脑脊液WBC、HBP、总蛋白、PCT水平均高于非细菌组与对照组(P<0.05)。各指标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颅内感染脑脊液HBP的截断值为21.30 ng/ml,灵敏度为75.35%,特异度为79.25%。脑脊液总蛋白的截断值为1054.50 mg/L,灵敏度为83.10%,特异度为70.75%。脑脊液PCT的截断值为0.16 ng/ml,灵敏度为88.03%,特异度为89.62%。结论脑脊液中HBP、总蛋白、PCT检测在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颅内感染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与传统指标血WBC、脑脊液WBC以及血清PCT等联合应用,辅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联合检测诊断老年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胸部X线检查及实验室细菌学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性感染组,各12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治疗的血培养阳性患者134例(血培养阳性组)及血培养阴性患者109例(血培养阴性组)的PCT、CRP、WBC、NEU%检测结果,比较2组及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者4项指标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CRP、WBC、NEU%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57株(4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77株(57.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血培养阳性组PCT、CRP、WBC、NEU%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WBC、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NEU%单项检测诊断血流感染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749、0.727、0.833;PCT、CRP、WBC、NEU%联合检测的AUC为0.895。结论PCT、CRP、WBC、NEU%4项指标均能有效诊断血流感染,其中PCT单项检测的AUC最大,辅助诊断价值较CRP、WBC、NEU%高,且PCT可较好地区分细菌感染类型;PCT、CRP、WBC、NEU%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在恶性肿瘤患者细菌性血流感染(BSI)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12月413例在当日同时送检了PCT、CRP、血常规检测及血培养的肿瘤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培养结果分为观察组(211例)与对照组(202例)。将观察组分成革兰阴性菌(G-)组与革兰阳性菌(G+)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CT、CRP、NEUT%对细菌性BSI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中PCT的特异度最高,CRP的灵敏度最高;观察组的PCT、CRP、NEU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和NEU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PCT、CRP、NEU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8、0.796、0.718,G-和G+菌组PCT的AUC分别为0.877和0.767。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细菌性BSI后,PCT、CRP和NEUT%均明显升高,PCT的诊断效能优于CRP和NEUT%,且对于区分G-和G+菌的感染类型具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PCT、CRP、NEUT%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细菌性BS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泌性靶抗原-6(ESAT-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对于早期诊断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8例TBM患者为研究组,29例非结核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35例普通头痛患者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所有患者脑脊液中的ESAT-6、IL-10、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的ESAT-6、TNF-α、IFN-γ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增高,研究组与对照组的ESAT-6、IL-10、TNF-α、IFN-γ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ESAT-6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r=0.96,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明显高于使用ESAT-6、IL-10、TNF-α、IFN-γ单一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6,18.104,12.647,13.978;P<0.05)。结论:ESAT-6、TNF-α、IFN-γ和IL-10在TBM患者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对早期诊断TBM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且4项联合检测较单一检测的诊断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