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治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7例胸腹联合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15例,开放伤2例,均合并血和(或)气胸,合并休克12例。结果:均急诊手术治疗,其中经腹手术9例,经胸手术5例,先剖腹后剖胸3例。17例中治愈15例、死亡2例,术后住院2~38天,平均23.5天,并发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4例、切口感染3例、ARDS2例,1例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胸腹联合伤应尽早明确诊断,积极抗休克同时急诊手术治疗,纠正胸伤后生理紊乱,防治并发症,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诊断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3年1月该院收治的67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胸手术22例,经腹手术33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同时做胸部和腹部切口4例。治愈59例,术后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7例,5例经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支持4~19天后抢救成功。死亡8例,其中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死于严重创伤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2例死于ARDS。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情危重,伤情复杂,早期明确诊断与及时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腹联合伤(combined thoracoabdominal injury,CTI)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总结该院2007年7月~2012年6月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69例,年龄16~71岁,平均37岁.其中,开放性损伤31例,闭合性损伤38例.4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胸和或气胸,其中21例合并休克.结果 经胸手术42例,剖腹手术17例,剖胸+剖腹7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全组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31.17±9.35).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 胸腹联合伤死亡率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手术入路应视具体伤情而定;及早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胸腹联合伤53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早期诊断和救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5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32例,闭合性损伤21例。结果53例均行手术治疗,经腹手术34例,经胸手术12例,剖腹同时剖胸4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治愈48例;死亡5例,3例死于低血容量性休克,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结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是提高胸腹联合伤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治疗原则为先处理威胁生命伤,多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部脏器损伤,特别注意避免漏诊膈肌损伤。  相似文献   

5.
35例胸腹联合伤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7月~2007年4月收治的胸腹联合伤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9例,余26例经腹径路手术11例,经胸径路手术10例。结果存活30例,死亡5例,病死率14.3%,其中3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术中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胸腹联合伤属于严重多发伤,伤情重,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1年7月~2007年4月收治的胸腹联合伤患者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单纯作胸腔闭式引流术9例,余26例经腹径路手术11例,经胸径路手术10例。结果存活30例,死亡5例,病死率14.3%,其中3例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术中死于严重失血性休克。结论胸腹联合伤属于严重多发伤,伤情重,临床表现复杂,诊断和治疗有其特殊性,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决定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胸腹联合伤4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特征、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199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42例胸腹联合伤,其中车祸伤15例,刀刺伤11例,坠落伤7例,挤压伤3例,枪击伤3例,击打伤2例,医源性穿刺伤1例。形成创伤性膈疝18例。合并有血、气胸者32例,休克16例,创伤性湿肺12例。术前确诊33例,误诊9例,误诊率21.4%。40例行手术治疗,其中经左胸切口21例,经右胸切口5例,经双侧胸切口3例,经腹、胸分别切口5例,经腹部切口4例,经胸腹联合切口2例。结果 治愈37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11.9%。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胸腹联合伤病情复杂严重,易误诊,死亡率高,临床应根据病史、体检、X线检查及穿刺引流等做出综合判断,对确诊及高度可疑病例应积极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涂奔 《大家健康》2014,(1):209-210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措施,为胸腹联合伤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损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80例患者中,术前确诊34例(42.5%),其余患者术中探查确诊。所有患者经积极外科治疗后痊愈73例(91.25%),死亡6例(7.5%)。合并休克25例,其中4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心脏压塞,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病情重,表现复杂。早期CT扫描对以胸腹联合伤为主的多发伤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作用。胸腔闭式引流是腹部手术安全进行的重要保证。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和受损器官的处理顺序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救治的经验,以期降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5月~2008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胸腹联合伤者63例临床资料,其中闭合性损伤34例,穿透性损伤29例;左侧膈肌破裂47例,右侧9例,双侧7例,形成创伤性膈疝24例;合并血气胸63例,休克60例,术前确诊41例。63例均行手术治疗,经左胸手术18例,右胸2例,双侧开胸5例,经胸经腹切口4例,经胸腹切口2例,经腹切口32例。结果:治愈56例,死亡7例,病死率为11.1%。失血性休克是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胸腹联合伤病死率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失血性休克;手术入路应视具体伤情而定;及早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韩玉龙 《中原医刊》2009,(10):45-46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2002年3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0例胸腹联合伤患者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不同的损伤类别及不同的临床症状和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剖胸加剖腹手术10例,胸腔闭式引流加剖腹手术20例,治愈27例,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严重创伤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死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本组并发症有肺部感染4例,创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2例。结论胸腹联合伤伤情复杂、危重,最常见的死因为失血性休克。早期手术和恰当地选择手术方式是提高危重胸腹联合伤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急救护理要点,以便能更好、更快捷地救护胸腹联合伤患者。方法:对23例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救护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3例胸腹联合伤,抢救成功19例,死亡4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82.6%。结论:根据胸腹联合伤的特点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急救护理要点,以便更好地救护胸腹联合伤.方法 对我院1998~2008年期间共收治的19例胸腹联合伤患者救护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9例胸腹联合伤,抢救成功16例,死亡3例,3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84%.结论 根据胸腹联合伤特点采取针对性救护措施,护士发挥专业技能,主观能动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总结52例胸腹联合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 52例中,6例做单纯胸腔闭式引流,经胸径路手术34例,经腹径路手术8例,经胸腹径路手术4例,其他46例中共有多器官损伤72处,均手术酌情修补或切除。结果 存活44例,死亡8例,死亡率18.1%,其中死于严重性休克4例,呼吸衰竭2例,肾功能衰竭1例,术后严重感染1例。结论 胸腹联合伤损伤严重,诊治困难,病死率高,防止延漏诊,注意诊断要点,有针对性的积极治疗,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28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TRD)的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1996年10月至2007年10月诊治的28例TR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诊断方法、手术原则、切口选择以及膈疝的诊治原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伤后24 h 内手术23例,术前确诊16例,误诊1例,术中漏诊1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治愈25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创伤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经胸手术7例,经腹手术18例,经其他径路3例;合并膈疝21例.结论 详细查体、及时手术、全面探查是提高诊断治愈率的关键;大多数病例可经腹探查切口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5.
肾损伤87例,其中挫伤56例,裂伤24例,碎裂伤6例,肾蒂伤1例.血尿75例,说明血尿是肾损伤的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有B超、IVU、CT、MRI等,B超可以作为肾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CT、MRI可较准确地诊断肾损伤的程度.保守治疗75例(86.2%),手术治疗10例(11.4%),死亡2例(2.2%)分别死于休克,合并胸腹,颅脑合并症.手术探查主张经腹切口,利于腹腔脏器的探查及伤肾处理.  相似文献   

16.
程海兵  王志敏  卢润广 《当代医学》2012,18(23):103-104
目的 探讨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肝右后叶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患肝右后叶损伤并且进行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了解与分析,从而了解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对于肝右后叶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31例患者治愈,占88.57%,4例患者死亡,占11.43%,其中,有2例由于失血过多以及休克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术后多功能器官衰竭死亡,另外2例合并重型颅脑损伤死亡.9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占25.71%,在经过充分的引流后停止.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膈下脓肿现象.结论 在对肝右后叶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时,经胸腹联合切口手术治疗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切断肋弓的胸腹联合小切口与传统的胸腹联合切口的优缺点。方法:对比分析不切断肋弓的胸腹联合小切口患者34例(观察组)与传统的胸腹联合切口患者26例(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 0.01)。结论:应用不切断肋弓的胸腹联合小切口治疗胸腹联合伤患者,较传统的胸腹联合切口具有明显优势,有利于胸腹联合伤患者的救治和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急救护理要点,以便更好地救护胸腹联合伤。方法对我院1998~2008年期间共收治的19例胸腹联合伤患者救护经过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9例胸腹联合伤,抢救成功16例,死亡3例,3例均死于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率84%。结论根据胸腹联合伤特点采取针对性救护措施,护士发挥专业技能,主观能动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陈有东  胡明  何零  谢德东 《四川医学》2007,28(4):412-413
目的总结胸腹联合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980年至2006年收治41例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资料,钝挫伤5例,锐器伤29例,枪弹及火器伤7例,其中手术证实右侧隔肌损伤12例,左侧隔肌损伤24例,心包膈区损伤5例,41例合并胸腹部脏器损伤,术前确诊20例,经胸手术治疗24例,其中右侧胸7例,经腹手术7例,胸腹联合切口6例,经腹、胸两切口4例。结果全组死亡3例。结论胸腹联合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伤情复杂。诊断应根据受伤机制和出血量判断,特别警惕隔肌损伤,治疗原则为先处理胸部损伤,后处理腹内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7例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经验总结.结果:I期经腹手术60例,经胸腹手术7例,合并伤Ⅰ期手术26例,Ⅱ期手术19例,治愈61例(91.1%),死亡6例(8.9%).结论:腹部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休克发生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诊治,缩短损伤至做手术切口时间,遵循手术优先原则至关重要,重视损伤控制理念,综合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