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过量氟对凋亡抑制基因Bag-1(Bcl-2相互作用蛋白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正常饮水,实验组饲以含F-浓度100mg/L的氟化水。8周后处死动物,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观察过量氟对大鼠切牙形态及Bag-1表达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大鼠切牙釉基质形成紊乱,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Bag-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过量氟可抑制成釉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中Bag-1的表达,影响釉质发育的调控机制,最终导致牙齿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釉原蛋白对牙髓硬组织形成的诱导作用,为釉原蛋白诱导硬组织形成功能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Wistar雄性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连续注射环磷酰胺(CP)14 d],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切牙成牙本质细胞及牙髓组织发生的各种变化及与釉原蛋白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注射CP后切牙形成端处于细胞增殖期和分化期的成牙本质细胞和牙髓细胞发生了广泛的水肿、变性甚至部分坏死、消失。牙髓损害区唇侧成釉器对应的牙髓侧,可见骨样牙本质样的硬组织形成;成釉器的增殖端附近可见成釉细胞分化,而且在新生硬组织表面分泌很厚的釉基质,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釉原蛋白呈阳性表达。正常对照组无变化。结论:CP抑制成牙本质细胞形成后,釉原蛋白具有诱导牙髓形成硬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牙本质细胞的发育变化以及牙本质的结构发育特点.方法:取不同日龄新生大鼠的下颌切牙牙胚进行光、电镜观察.结果:成牙本质细胞由低柱状变为高柱状,并发生极化,细胞器渐增多,有分泌颗粒出现,细胞突起逐渐形成;形成的前期牙本质和牙本质在6~9 d达最厚,且胶原纤维较丰富而密集,牙本质小管多;成牙本质细胞突起贯穿前期牙本质和牙本质,并进入牙釉质中.结论:0~9 d日龄大鼠的下颌切牙牙胚正处于牙体组织的分泌形成期,是研究牙齿发育过程的很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诱导大鼠牙髓炎模型中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B(Oct-4B)在不同时间的表达特点及定位情况,以探讨Oct-4B在牙髓炎症中的可能作用,推测它在牙髓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LPS诱导的大鼠磨牙牙髓炎进行连续组织切片,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牙髓炎中Oct-4B的表达情况.结果 1 d组:成牙本质细胞呈中度阳性表达,牙髓成纤维细胞为中度至强阳性表达;3、5、7 d组: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阳性表达减弱.2周组:坏死区扩大呈均质弱阳性表达,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维维细胞及内皮细胞减少,呈阳性,修复牙本质呈弱阳性表达;3周组:大部分坏死牙髓组织呈均质弱阳性表达.结论 Oct-4B在大鼠牙髓炎发生、发展呈动态表达,Oct-4B可能参与调节牙髓炎发生、发展及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5.
区翠明  Smith AJ  Smith G 《广西医学》2004,26(9):1257-1260
目的 观察牙髓细胞在不同表面状况与牙本质基质的反应 ,了解牙本质的基质成分对牙髓细胞附着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用半管状的牙根作为培养井 ,经过刮除成牙本质细胞后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6块牙片。对照组为只放入不含细胞的培养液 ;前期牙本质组 :在前期牙本质表面植入牙髓细胞 ;牙本质组 :磨除前期牙本质后再植入牙髓细胞 ;牙本质脱钙组 :磨除前期牙本质并用EDTA处理后植入牙髓细胞。细胞培养 6天后用组织学方法观察牙髓细胞在髓腔面上的附着和分化情况 ,评价不同髓腔表面状况对牙髓细胞附着和分化的影响。结果 牙髓细胞在牙本质脱钙组的牙片上附着效果最好 ,其次是前期牙本质组 ,牙本质组最差 ,对照组无细胞可见。而附着细胞基本上都可以看到有单一、细长的细胞突伸入到牙本质小管内 ,可以看作是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表型分化。结论 牙本质经过EDTA脱钙处理后 ,可能暴露了陷于牙本质中的生长因子 ,因而牙髓细胞的附着和分化效果比在前期牙本质上好 ;机械磨除前期牙本质和部分牙本质 ,若不作适宜的化学处理 ,留下的沾污层一方面不利于生长因子的暴露 ,另一方面沾污层防碍了细胞的附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鼠牙髓机械损伤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CCN2)覆盖于损伤牙髓处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牙髓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为5组,随机选取一组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4组(3、7、14和28 d组)每只大鼠在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备洞,左侧为CCN2盖髓剂的实验组,右侧为PBS对照组。分别于3、7、14和28 d处死大鼠并取其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切片和HE染色,观察各标本中牙髓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对照组大鼠3 和7 d时穿髓孔下方炎症较实验组明显;14 d时炎症反应减轻,有散在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28 d时形成坏死病灶。实验组大鼠3 d时穿髓孔下方聚集大量炎细胞,血管扩张明显;7 d时炎症减轻,淋巴细胞相对于对照组少;14 d时已无明显炎细胞存在,并形成连续完整的钙化桥;28 d时形成大量修复性牙本质。结论: 牙髓组织损伤后,CCN2参与了组织结构的重建,提示CCN2是一种良好的盖髓剂。  相似文献   

7.
骨连结蛋白在大鼠正常牙髓和牙髓修复中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原位杂交技术 ,观察骨连结蛋白 (osteonectin ,ON)在大鼠正常牙髓和牙髓修复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特征。方法 :在Wistar大鼠上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制备一单面洞。分别观察 3d和 15d后处死动物。组织学处理后切片。体外转录合成单链RNA探针并标记地高辛 (Digoxigenin)。将标记探针与标本进行原位杂交。利用生物素标记的抗地高辛抗体和SABC标记 ,DAB显示杂交信号。苏木素复染。结果 :正常牙髓组织中 ,ON基因表达于牙髓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内。ON在备洞 3d后的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层下方的牙髓细胞内表达强阳性。 15d后 ,可见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下方的成牙本质细胞样细胞表达ON。结论 :在牙髓修复过程中 ,ON在牙髓修复过程中通过自分泌途径 ,参与了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和矿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内毒素(LPS)诱导大鼠牙髓炎模型中HSP27在不同时间的动态表达及定位情况,观察HSP27在牙髓炎中的表达特点,推测它在牙髓炎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LPS诱导的大鼠磨牙实验性牙髓炎组织连续进行切片,同时超敏免疫组化分析。结果:1d组HSP27在成牙本质细胞呈中度阳性表达,成纤维细胞、血管壁及内皮细胞中均呈阳性表达,3、5、7d组中HSP27在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及内皮细胞表达减少,2周以后,成牙本质细胞、成牙本质细胞突、修复性牙本质和牙髓成纤维细胞可见HSP27阳性表达,3、4周以后,成牙本质细胞、牙髓成纤维细胞、修复性牙本质呈弱阳性表达,5周以后,牙髓组织变性、坏死,呈均质弱阳性染色。结论:HSP27在牙髓炎早期能够保护牙髓细胞,限制炎症发展,在损伤晚期则可能参与牙齿矿化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缺氧后细胞凋亡动态变化.方法 制备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体外原代培养模型,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时间点各实验组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TUNEL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各实验组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正常对照组神经元透射电镜下形态及染色质正常、内质网、线粒体等结构正常,缺氧组神经元水肿,细胞器破坏或消失;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缺氧后各组神经元凋亡明显增加,与相应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缺氧48 h神经元凋亡达高峰(IOD为0.187 ±0.007),与缺氧12、24h及72 h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细胞凋亡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中呈动态变化,是神经元死亡的重要形式.恰当时间窗内对神经元凋亡进行干预将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体外人牙髓细胞的连续培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体外连续培养过程中人恒牙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细胞连续培养、酶动力学法、透射电镜观察、免疫组化等方法,对体外人牙髓细胞在连续培养过程中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部分人牙髓细胞在体外可以出现复层生长,形成细胞结节,并可进一步钙化;与成牙本质细胞相似,它们具有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可合成Ⅰ型胶原,其超微结构有许多与成牙本质细胞相似的特征,胞间基质中可见膜被基质小泡,某些基质小泡内含针状晶体。结论 体外连续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可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此过程可作为研究体内牙髓损伤修复细胞增殖、分化的体外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了解Cryopyrin在大鼠牙髓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30只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0,1,3,5,7d5组。除0d组外,其余四组大鼠双侧下颌第一磨牙开髓后暴露于口腔环境中,分别于开髓后1,3,5和7d处死大鼠,分离双侧下颌骨。常规组织学处理后HE染色观察牙髓炎症状况,免疫组化检测Cryopyrin在牙髓炎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大鼠正常牙髓组织成牙本质细胞层Cryopyrin阳性表达,牙髓内部血管内皮细胞偶见表达,牙髓成纤维细胞未见表达。炎性牙髓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增加,牙髓成纤维细胞及多种炎症细胞均有阳性表达,且表达的数量和牙髓的炎症浸润强度显著正相关(r=0.655,P<0.01)。结论:Cryopyrin在牙髓组织中表达并在牙髓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氟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的结构改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氟作用下小鼠切牙成釉细胞结构的变化,探讨其改变在氟牙症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氟牙症模型。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成釉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示实验组成釉细胞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Tome突极不规则或消失,釉质变薄。结论氟影响成釉细胞超微结构,继而导致其功能异常,与氟牙症形成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Matrilin-4对大鼠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新型盖髓剂的可能性。方法:28只雄性Wistar大鼠,在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合面备洞至露髓后,左侧用含Matrilin-4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Matrilin-4组),右侧用含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PBS组),双侧均用玻璃离子封洞。分别于3、7、14和28 d灌流固定处死大鼠并取上颌双侧第一磨牙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3 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较少量炎症细胞聚集,并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7 d时2组穿髓孔下方炎症反应加重,但Matrilin-4组明显轻于PBS组,且可见前期牙本质形成;14 d时Matrilin-4组露髓区域可被较连续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覆盖;28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可见厚而完整的修复性牙本质桥,牙本质桥下面有重组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在术后3、7和14 d呈逐渐增强趋势,28 d时减弱;盖髓后各时间点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均强于PBS组,且14 d时阳性表达达高峰。与PBS组比较,3、7和14 d时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性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atrilin-4对牙髓损伤后修复性牙本质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蛋白表达影响,探讨亚低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雄性大鼠,随即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脑缺血—亚低温组,利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利用免疫组化及TUNEL法观察Bcl-2蛋白及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假手术组Bcl-2蛋白阴性表达,亦未见凋亡细胞;与脑缺血组比较,亚低温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细胞的凋亡数目明显减少,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可以减轻脑缺血损伤,可能与通过促进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大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窝洞预备形成大鼠修复性牙本质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HGF在窝洞预备后3 d、15 d、30 d的大鼠牙髓组织中的表达,采用积分光密度值(IOD)定量修复性牙本质形成不同阶段HGF的表达.结论 窝洞预备后3 d,HGF在大鼠牙髓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胞浆中呈强阳性表达(IOD为8.995±0.943);窝洞预备后15 d,HGF在两种细胞的表达仍呈阳性(IOD为5.624±0.951), 但弱于3 d组(P<0.01);30 d组(4.073±0.127)和正常对照组(4.279±0.348)大鼠牙髓细胞及成牙本质细胞胞浆中HGF均呈弱阳性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GF参与了牙髓损伤早期修复及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构建体外组织培养模式,观察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的潜力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促进作用。方法获取人第三磨牙牙髓组织,剪碎后与牙本质陶瓷粉(CDP)及2μg/mL TGF-β1混合,将混合物以骨基质明胶(BMG)为载体构建牙髓组织培养模型,在培养3、7、14和21 d后,通过HE和组织特异性染色鉴定有无骨-牙本质基质成分形成,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有无牙本质特异性蛋白——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结果牙髓组织经TGF-β1诱导培养后可进一步矿化,甲苯胺蓝和Mallory染色表明在牙髓组织的中心出现骨-牙本质样基质的沉积,免疫组化检测牙髓细胞开始出现DSP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体外牙髓组织培养模型,该模型能维持牙髓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可用于体外对牙髓细胞的诱导分化观察;该模型模式下TGF-β1可明显促进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诱导潜能。  相似文献   

17.
热水致大鼠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梅  张沥  张玲霞  王春梅  江梅  杨家骥  宋瑛 《医学争鸣》2005,26(14):1264-1267
目的:研究热水灌胃导致大鼠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CAG发病机制及长期过热饮食与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关系.方法:热水灌胃(55℃蒸馏水,2.5 mL/d)建立大鼠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选取鼠腺胃胃窦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及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胃黏膜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热水组于灌胃后24 wk,光镜见大鼠胃黏膜出现萎缩表现.扫描电镜见胃黏膜细胞萎缩、腺腔增大并见出血现象;32wk时细胞萎缩加重,大量上皮细胞脱落、细胞破损、局灶性糜烂.透射电镜见腺体和腺细胞萎缩,胞质内细胞器减少,分泌颗粒减少并空泡化,粗面内质网明显扩张,并出现早期凋亡现象.32 wk时胞质内细胞器锐减,早期凋亡现象较前普遍.结论:长期过热饮食可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并有超微结构的损害,可导致胃黏膜萎缩.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构建体外组织培养模式,观察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诱导分化的潜力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促进作用。方法获取人第三磨牙牙髓组织,剪碎后与牙本质陶瓷粉(CDP)及2μg/mL TGF-β1混合,将混合物以骨基质明胶(BMG)为载体构建牙髓组织培养模型,在培养3、7、14和21d后,通过HE和组织特异性染色鉴定有无骨-牙本质基质成分形成,免疫组化检测细胞有无牙本质特异性蛋白——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结果牙髓组织经TGF-β1诱导培养后可进一步矿化,甲苯胺蓝和Mallory染色表明在牙髓组织的中心出现骨-牙本质样基质的沉积,免疫组化检测牙髓细胞开始出现DSP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体外牙髓组织培养模型,该模型能维持牙髓细胞的生长和存活,可用于体外对牙髓细胞的诱导分化观察;该模型模式下TGF-β1可明显促进牙髓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诱导潜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小鼠牙胚发育的体外培养模型 ,初步研究过量氟对小鼠牙胚发育的影响。方法 :取胎龄 18dBAL B/ c小鼠牙胚 ,在 96孔培养板 BGJb半固体培养基标准环境下培养 5 d和 10 d,HE染色 ,观察牙胚发育形态 ,并初步研究 5 .0× 10 - 6 g/ L 氟对体外牙胚发育的影响。结果:牙胚在体外继续发育 ,牙尖形成明显 ,内釉上皮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极化 ,分泌基质。氟干预组牙胚发育与对照组相似 ,但部分区域成牙本质细胞极化不明显 ,基质分泌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小鼠牙胚在 BGJb半固体培养基生长良好 ,为研究氟对牙胚损伤提供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20.
氨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在氨作用下的形态学、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氨与细胞凋亡及肝性脑病的关系.方法不同浓度的氨作用于体外培养的18d胎龄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24h后,采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及超微结构;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细胞定量观察.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光镜下形态不同,两组在透射电镜下可见到典型的"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定量显示出两组凋亡细胞数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同浓度的氨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数量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氨可诱导体外培养神经细胞产生过量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