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咽喉反流是一组以胃食管反流为病因而产生的咽喉部病变及其相应的临床症候群.近年来,咽喉反流和喉咽部疾病之间关系日益受到耳鼻咽喉科医师的重视.本文简要综述了咽喉反流的诊断、治疗手段及咽喉反流同声带白斑、喉癌的关系,进一步对声带白斑、喉癌的病因研究.  相似文献   

2.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是指胃内容物经食管突破上括约肌,造成咽喉部黏膜的损伤,引起一组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的疾病。咽喉反流不包括气管、肺等反流部位,但包括咽部和喉部两大部分^([1])。有研究显示将近10%的耳鼻咽喉科门诊患者以及超过50%的声嘶患者存在咽喉反流相关的疾病,LPRD的发生机制多考虑为胃食道反流物到达咽部,当有足够的动力时便可形成喷射,  相似文献   

3.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近年来耳鼻咽喉科医师广泛认识和重视的耳鼻咽喉科疾病之一,但仍有部分学者认为其只是胃食管反流病食管外症状的一种表现。随着研究的继续,大多数学者认为咽喉反流性疾病是另一种疾病,与胃食管反流疾病不同。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差异。本文就二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诊断和治疗之间的差异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1968年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这一概念被提出用以描述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所引起的疾病。近年研究发现咽喉部反流是造成咽喉疾病和咽异物感、声嘶及咳嗽等许多相关症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受到耳鼻咽喉科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咽喉反流疾病因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目前已经得到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科室医师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咽喉反流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近年由于其高发病率也引起耳鼻咽喉科医师越来越多的重视。据美国的一项研究估计,来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10%的人存在反流症状和体征〔1〕。临床表现为声嘶或发声障碍、咽喉疼痛、咽喉部异  相似文献   

7.
咽喉反流性疾病(1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流至咽喉部,与呼吸道和消化道上部组织接触,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据国外研究表明到耳鼻咽喉科就诊的门诊患者约10%患有LPRD。虽然最近几年,耳鼻咽喉科医师逐渐在重视LPRD的诊疗,但LPRD目前仍是一个不明确的疾病,我们对其真实的发病率及重要性知之甚少,尤其在儿童中LPRD的评估仍存在争议。目前仍有许多工作亟待开展。  相似文献   

8.
咽喉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上括约肌水平。分泌性中耳炎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可导致儿童听力损失和语言发育迟缓。近10年的研究支持咽喉反流与分泌性中耳炎有关系,但是咽喉反流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确切病因机制尚未十分明确。本文对近期有关咽喉反流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回顾,总结咽喉反流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性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咽喉反流是造成咽异物感、声嘶等多种上呼吸道相关症状的重要原因之一,且与诸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的发病相关,正逐步成为耳鼻咽喉科医师关注的热点。目前的文献报道咽喉反流与喉部疾病相关,还与鼻窦炎、中耳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密切相关,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多的争议。目前国内咽喉疾病专家正在共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共同制定出国人的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疗标准化指南和疗效评价体系,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使咽喉反流的诊断和治疗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喉咽反流是食管外反流的一种,常合并慢性耳鼻咽喉科疾病,然而目前对于本病的认识仍然较少。本文将对喉咽反流的诊断和治疗,与耳鼻咽喉常见疾病的关系加以概述。  相似文献   

11.
咽喉不适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症状, 其中由咽喉反流性疾病引起的不适占据一部分, 此类患者咽喉部的感觉异常及感觉过敏可能与其咽喉部感觉神经高敏感性相关。酸敏感离子通道是位于中枢及外周神经元上对胞外组织酸高度敏感的离子通道, 并介导伤害性感觉的产生, 可能参与咽喉部的感觉高敏。目前, 关于酸敏感离子通道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较少, 本文对酸敏感离子通道所介导的伤害性感觉研究做一综述, 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2.
问与答     
问:如何诊断喉咽反流性疾病?(北京市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马凌霄)喉咽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与呼吸道和消化道上部组织接触的结果。其与喉痉挛、声带接触性肉芽肿、声带白斑、喉癌等疾病关系密切。喉咽反流引起的症状及体征而造成的疾病为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mgeal reflux disease,LPRD)。该病与胃食管反流是不同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出现越来越多的消化道及咽喉疾病.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作为耳鼻咽喉科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长期以来,LPRD并未受到耳鼻咽喉科医师的重视,诊断也是建立在胃食管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认识之上,常常漏诊和误诊.因此,明确LPRD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法并与GERD相区别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是指胃内容物异常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部位,包括鼻腔、口腔、咽、喉、气管、肺等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研究显示约有4%~10%的患者因LPRD就诊于耳鼻咽喉科门诊,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LPRD的发病机制与多因素有关,临床上对此病的认识还不足,因此出现过度诊断、治疗不规范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咽喉反流     
咽喉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是一组以胃食管反流为病因而产生的咽喉部病变及其相应的临床症候群,目前LPR和胃食管反流之间关系日益受到耳咽喉科医师的重视.本文简要综述了咽喉反流的解剖学发病机制、检查手段、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探讨其诊断价值及特点。方法对53例疑咽喉反流患者用食道测压定位法行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同时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反流检查计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2个量表评估。结果 53例患者中31例咽喉反流阳性,与吸烟有相关性。RSI中以声嘶、咽异物感、持续清嗓为主要症状,RFS中以后连合增生、假声带沟、喉内黏液附着为主要体征。咽喉部酸反流主要发生在直立位,其中9例患者只有咽喉反流性疾病,10例只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酸反流次数、酸暴露时间(即pH<4.0的总时间)与2个量表的评估有显著性差异。咽喉部pH监测结果与2个量表评估结果程度一致。结论咽喉反流性疾病可不伴发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减少酸反流次数及减少酸在咽喉部停留时间在治疗疾病中较为重要,RSI和RFS 2个量表可作为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的初筛。  相似文献   

17.
喉咽反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LP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和上呼吸道消化道部位,通常以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为界。喉咽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ux disease,LPRD)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和上呼吸道消化道部位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涉及咽、喉、中耳及鼻窦等多器官。2002年LP被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协会确认采纳这一概念。目前,LPRD已经成为耳鼻咽喉科最常见疾病,受到国内、外耳鼻咽喉科医师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pH监测和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联合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 lux finding score,RFS)分别诊断咽喉反流,了解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后两种不同方法诊断咽喉反流患者嗓音学参数的变化,以期将嗓音改变作为咽喉反流疾病诊断和疗效判断的辅助指标之一。方法 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北京大学 第三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应用24小时多通道腔内阻抗及pH监测诊断为咽喉反流的患者26例,作为pH组;通过RSI、RFS诊断为咽喉反流的患者26例为量表组,无任何咽喉部不适的志愿者52名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应用MDVP软件进行嗓音学参数检查;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后复查嗓音学参数,分析治疗前、后患者嗓音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咽喉反流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前频率微扰、振幅微扰、噪谐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 均<0.05);基频、最长发音时间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上述各嗓音声学参数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均>0.05);结论 咽喉反流患者存在嗓音声学参数的异常,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后明显好转,某些嗓音学参数有可能作为咽喉反流疗效评估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咽喉反流及胃食管反流在喉癌前病变及喉癌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及胃食管反流在喉癌前病变及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2004年4月-2009年5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并手术切除经病理确诊为声带黏膜不典型增生,经患者同意行24小时双探头pH监测(简称监测)的患者12例,1例喉鳞状细胞癌(T1N0M0)患者。结果13例患者监测,咽喉部pH阳性7例(53.85%),食管部pH阳性8例(61.53%),两者均阳性6例(46.15%),其中7例咽喉部阳性和8例食管部阳性的患者反流症状指数量表阳性均为5例,反流检查计分阳性均为6例。结论咽喉反流及胃食管反流可能是喉癌前病变和喉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与声带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声带息肉患者15例,术后经患者同意行24 h双探头pH监测观察咽喉反流及胃食管反流与声带息肉的关系。结果 15例患者进行监测,咽喉部反流阳性6例(40%),食管反流阳性1 3例(8 6.6 7%),两者均阳性6例(4 0%)。在6例咽喉部反流阳性患者中,5例(8 3.3 3%)反流症状数量表阳性,4例(66.67%)反流检查计分阳性;13例食管反流阳性的患者中9例(69.23%)反流症状数量表阳性,11例(84.62%)反流检查计分阳性。结论上消化道及咽喉反流在声带息肉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胃反流物刺激可能是声带息肉发生的直接病因或是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