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露聚糖和甘露糖蛋白、葡聚糖、烯醇化酶、磷脂酶和蛋白酶等是白念珠菌胞壁或细胞内的成分。文中就其生物学特性及其作为在感染宿主过程中的特征性标志物在诊断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方法、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大鼠实验性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血浆β-D-葡聚糖检测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血浆β-D-葡聚糖定量检测方法诊断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价值。方法:建立G试验方法定量检测血浆β-D-葡聚糖浓度。结果:在40只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大鼠动物模型(经内脏组织真菌培养证实为白念珠菌感染)中,血浆β-D-葡聚糖浓度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100%、100%和55.6%。感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40只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治疗模型中,血浆β-D-葡聚糖浓度随疗程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平均批内变异系数(coefficientvariations,CV)为4.62%,批间CV为6.85%。结论:G试验定量检测血浆β-D-葡聚糖具有方法简便、结果稳定等特点,本试验提示其可用于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在最近几年增加的幅度大大超过了过去的 2 0年 ,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念珠菌感染。在系统性念珠菌的易感患者中 ,如粒细胞缺乏患者、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器官移植受者以及近来增多的AIDS患者 ,他们的发病率高达 2 0 %以上 ,死亡率甚至超过70 % [1 ] 。死亡率如此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困难所造成的。更为有效的预防和诊断措施将降低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目前深部真菌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涉及下面 4种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1)通过显微镜进行临床标本的直接镜检 ;(2 )微生物学菌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自念珠菌病宿主预后与不同类型器官内免疫反应类型的关系。方法:经小鼠尾静脉接种不同剂量白念珠菌以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病模型,观测小鼠的生存时间,逆转录一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小鼠脾脏及肾脏相关细胞因子(IFN-γ、IL-4)的表达,研究小鼠的预后与其脾脏、肾脏内免疫反应类型的关系。结果:无论接种致死量还是非致死量的白念珠菌,脾脏IFN-γ无明显改变,而IL-4表达明显升高,即呈现Ⅱ型免疫反应;而肾脏在接种非致死量时IFN-γ显著升高,而IL-4无明显改变,即呈现Ⅰ型免疫反应,接种致死量时IFN-γ无明显改变,而IL-4显著升高,即呈现Ⅱ型免疫反应。结论:本研究提示系统性白念珠菌病宿主的预后可能主要与肾脏内的免疫反应类型有关,而与脾脏内免疫反应类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感染组织中念珠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探索原位杂交在感染组织中鉴定念珠菌种属的应用,采用探针O20对实验小鼠白念珠菌感染组织和可疑念珠菌感染的临床组织病理标本进行了原位杂交检测,并与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探针O20可特异性检出组织中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与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一致。由此可见,原位杂交为组织中确定真菌和鉴定真菌种属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细胞因子与白念珠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介素、γ干扰素、α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β转化生长因子在白念珠菌感染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以及影响上述因子分泌的菌体成分和其他因素,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宿主抗白念珠菌免疫反应机制以及临床上应用细胞因子的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IL-12和IL-23的表达特征,探讨IL-23在抗白念珠菌系统感染中的作用,并重新认识和评价IL-12的作用。方法通过尾静脉接种白念珠菌建立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感染模型,观察小鼠肾脏的病理变化,RT-PCR法检测小鼠肾脏IL-23及IL-12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平皿稀释法检测肾脏内菌落形成单位(CFU)。结果IL-12mRNA表达水平在初次感染后第1、3天明显升高(P<0.05),感染后第7天基本正常。IL-23mRNA水平在初次感染后的第1天无明显改变(P>0.05),感染后第3、7天明显升高(P<0.05),而再次感染中其mRNA始终呈现高表达(P<0.05)。结论IL-12和IL-23均参与I型免疫反应,有效抵御白念珠菌系统感染,IL-12可能在炎症反应的早期发挥重要作用,而IL-23可能在炎症反应的后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糖皮质激素及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但继发真菌感染的概率也增加。为了解SLE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现状.笔者于1999年7月-2003年10月对160例新人院的SLE患者进行了口腔念珠菌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抗白念珠菌感染特异性免疫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机体抗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观察过继免疫T淋巴细胞、抗体和吞噬细胞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抵抗腹腔白念珠菌感染情况。结果 过继上述 3种免疫成分的小鼠的腹腔、脾脏和肾脏的白念珠菌菌落数均少于没有过继免疫的小鼠 (P <0 .0 5 ) ;过继免疫T淋巴细胞组的小鼠腹腔菌落数少于免疫抗体小鼠 (P <0 .0 5 ) ;过继免疫抗体 +吞噬细胞组的小鼠肾脏白念珠菌菌落数明显少于单纯过继免疫吞噬细胞组的小鼠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3 7)。结论 细胞免疫、体液免疫都参与机体抗白念珠菌免疫反应 ;在抗白念珠菌局部感染中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 ;体液免疫参与阻止白念珠菌血液播散。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人类唾液在涎腺正常小鼠和口腔干燥症小鼠口腔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局部接种的方法于涎腺正常小鼠和口腔干燥症小鼠建立口腔黏膜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在不同时间点,给予小鼠口腔无菌蒸馏水和不同性质的唾液刺激,3天后用平皿系列稀释法检测小鼠口腔组织菌落形成单位(CFU)数目并对舌表面白斑面积进行评分。结果:①在涎腺正常小鼠中,处理组口腔CFU与白斑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2、3(P<0.05)。②口腔干燥症小鼠,处理组口腔CFU与白斑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类唾液在白念珠菌黏附于鼠口腔黏膜及口腔白念珠菌病的发生中具有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应用于抗白念珠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是近年来国外学者密切关注的具有抗白念珠菌感染作用的细胞因子,它能促进骨髓造血祖细胞分化发育成单核巨噬细胞,并增强巨噬细胞粘附蚕噬白念珠菌的能力。实验室及临床Ⅰ/Ⅱ期研究表明,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临床抗白念珠菌感染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式瓜技术体外扩增编码白含珠菌细胞色素P450L1A1的基因片段,在7小时内可以检测出500μ1中含有30个酵母菌的临床标本。对22份临床标本(其中5份阴性,17份阳性)同时进行的PCG检测和真菌学鉴定:两者具有较满意的一致结果。这匀份阳性标本包括4份血标本,5份尿标本,6份痰标本及2份分泌物标本。另5份为阴性血标本。PCR技术在白含珠菌感染乃至其它真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方面显示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13.
14.
白念珠菌芽管特异性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ⅡF、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证实8株临床分离的白念珠菌芽管表面存在芽管特异性抗原。白念珠菌菌丝相胞壁提取物中含有比孢子相更多的、不同的蛋白成份;发现白念珠菌菌丝相胞壁提取物中有一分子量大约为39 000蛋白抗原成份很可能是白念珠菌芽管特异性抗原;认为白念珠菌孢子相和其它念珠菌孢子相胞壁中有以隐蔽状态存在的芽管抗原成份。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在建立致死量及亚致死量白念珠菌小鼠系统性感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处理组小鼠感染后脾脏白介素12(IL-12)蛋白质及mRNA的表达,肾脏带菌量及小鼠生存时间,探讨IL-12在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念珠菌致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白念珠菌感染毛发的体外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莉  林元珠 《中华皮肤科杂志》1994,27(4):213-214,T002
用经黄的毛发穿孔试验方法和改良的各种液体培基,对不同年龄组人的毛发进行了白含珠菌的体外感染试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白含珠菌在接种后12-20周左右能将毛发感染,破坏现象在改良的猪血清米粉浸出液培养基上最明显,且年龄越小的人毛发越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白介素4(IL-4)在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健康小鼠及地塞米松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脾内IL-4及mRNA水平,用平皿稀释法检测肾内菌落形成单位(CFU),并记录平均生存时间。结果健康鼠致死量感染后3d、7d脾中IL-4蛋白水平分别为(124.8±24.1)pg/g、(262.8±21.8)pg/g(P<0.01),肾内带菌量分别为(21.25±6.13)×102CFU、(57.52±10.41)×102CFU(P<0101);免疫抑制鼠组感染后3d、7d脾中IL-4蛋白水平分别为(85.3±18.8)pg/g、(140.7±37.2)pg/g(P<0.05),肾内带菌量分别为(12.00±2.80)×102CFU、(68.75±13.81)×102CFU(P<0.01)。上述两组感染后3d、7d脾中mRNA水平表达趋势与其IL-4蛋白水平个似。致死量组平均生存时间16d,免疫抑制鼠组平均生存时间12.4d。结论IL-4可能参与实验性小鼠白念珠菌系统性感染的发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制备了白色念珠菌芽管特异性抗体,采用ABC-ELISA法对系统性念珠菌病临床患者血清中的相应抗原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的敏感性为92.9%,检测的最低敏感浓度约为15—15.6ng/ml,在对照组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均未测出芽管特异性抗原。作者认为此检测方法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系统性耐药性白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建立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模型,应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治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比单用药组明显延长(P<0.05),肾组织真菌计数显示联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单用药组(P<0.05)。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疗法可增强抗白念珠菌效能,具有临床应用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