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春天是阳气升发的季节,这时人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升发,其外在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功能旺盛。所以春季养生保健要顺应生理,务必使肢体舒展、气血调畅。春天梳头就是符合时下养生要求,起到宣行郁滞,疏利气血以通达阳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夏季养长     
<正>《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是因天之序,顺应四时,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因此,一年四季的养生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其方法和内容也不相同。春天养生,夏天养长,秋天养收,冬天养藏。其中夏季养长,阐明了夏季从立夏到立秋三个月如何根据炎热的气候,顺应自然、调整气机,健身防病的  相似文献   

3.
《开卷有益》2022,(5):75-76
<正>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过了立夏,就进入夏天了。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并且活跃于机体表面。此时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重视静养。  相似文献   

4.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寿自高。”为什么养生家惟独对春天梳头特别强调呢?原来,春天是自然阳气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所以,春天养生保健就要顺应天时,顺应生理,务使肢体舒展,气血调畅。春天梳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天气炎热难耐,人们精神体力消耗大,如果加上食欲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则更容易患上各种夏季疾病(如胃肠炎、消化不良、热伤风等),故夏季应注意养生,以防疾病发生。中医学认为,夏季养生的方法很多,而且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但具体采用哪种方法,要根据个人不同的体质而定,这叫做"因人制宜"。中医学夏季养生有如下四大原则:1.养"阳"中医学认为,夏季属阳,阳气旺盛,正  相似文献   

6.
<正>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天的特点是燥热,"热"以"凉"克之,"燥"以"清"驱之。因此,清燥解热是夏季养生的关键。夏季适合吃什么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西瓜、苦瓜和绿豆,其实还有几种食物常常被忽视,那就是生长在水里的"四宝"——茭白、莲藕、芡实、菱角。  相似文献   

7.
夏季是一年阳气最盛的季节,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祖国医学认为,夏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养护人体的阳气"。若平时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正夏三月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暑热最盛季节,万物繁荣秀丽,新陈代谢加快,是人体阳气最易外泄时节。所以,夏季养生保健重视顺应自然,更要特别关注10大要点。1.养心。中医认为,"火热主夏,内应于心""暑热最易伤心"。夏季暑热当令,腠理开泄,汗液外泄,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出现心悸、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且天气炎热,易致血压上升,汗出过多则血液  相似文献   

9.
<正>夏季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是人体阳气最盛的季节,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也相应的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春夏养阳",炎热的夏季是养护阳气的最好季节,也是人体养生保健的基础。原文:《黄帝内经》"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夏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jie)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译文:夏季是草木繁衍秀美的季节,在  相似文献   

10.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医认为,春季是一年中人们进行养生保健最重要的季节春季养生应注重8个方面,以达到御寒保暖、祛病健身的目的。这8个方面分别为"养阴、养阳养气、养脑、养脾、养胃、养肾、养热",即传统中医养生中的"饮食八养"。下面,笔者就详细介绍一下这八种饮食养生法。1.养阳春季是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注重对阳气的养护。根据春季人体阳气升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开始,也是阳气生发,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时期。中医认为,养生要讲究顺应天时、地利,不同季节遵循不同养生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春季养生重点是,要注意养护身体阳气,饮食上少酸多甘以养护脾胃。春季又是传染病流行、旧病易复发季节,因此要注意预防疾病。为此,春季养生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三字经":调情志,慎起居,  相似文献   

12.
<正>立夏5月5日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阳气已经到了极盛时期,而阴气却微乎其微,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从养生的角度看,立夏后,人体机能也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人体的心脏机能也开始旺盛起来,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好心脏,重在养心。在"立夏"之季除要做好精神养生、自我调节、制怒平和外,还要做好饮食调养。应多  相似文献   

13.
《开卷有益》2022,(6):64-65
<正>俗话说“夏至欲宜节,冬至欲宜绝”。因为二至为阴阳消长之际,最宜将护调摄,保养精气,稍有不慎,不是损阴,即是伤阳。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因此,更要注意保护阳气。一、夜卧早起护阳气自夏至开始,天气渐热,到了中午,人容易觉得困倦乏力,精神不足,特别想睡觉。这是因为阳气宣散在外,中阳易于不足。这个时候,不如顺应身体的困意,在午间睡上半个小时,收敛阳气,也不失于对身体的一种养护。  相似文献   

14.
冬季饮食养生,要顺时.冬属水,其气寒,主收藏,肾与冬相应,冬季饮食养生应以驱寒、养藏、养肾为主,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阳护阴.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的5月5日是24个节气中的立夏之日。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表示告别春天,夏季开始了。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立夏之后,人们的生理状态也相应发生一定的改变。顺四时是养生的首要原则。中医理论认为,夏季气候炎热,五行属火,与人体五脏中的心相对应,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盛,有利于人体心脏的生理活  相似文献   

16.
孙庆 《开卷有益》2021,(7):61-62
暑,热也,小暑即为小热,盛夏已经来临,小暑节气将至,气候也明显越来越热,这个季节的人容易感到焦躁不安,因此,要注意平心静气,切勿焦躁. 一、起居养生 小暑时节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具有护卫体表、抵御外邪的功能.只有顾护好自身的阳气,人体才得以健康无恙.小暑时气候炎热,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此时宜遵循"少动多静"的养生原则,以免阳气外泄太过.每天作息应有规律,运动时一定要掌握好强度,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相似文献   

17.
谭涛 《开卷有益》2023,(11):44-45
<正>立冬预示着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自此开始。冬季,自然界阳气闭藏,阴气极盛,万物蛰伏,天寒地冻,人体之阳气也随之内敛、下降。《黄帝内经》云:“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中医认为,顺应四时,是保持健康的至高法则。冬季养生工作也要顺应冬三月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谨遵“养藏之道”。做好冬季的养藏工作,养精蓄锐,为春季的生机勃发做准备。一、起居:早睡晚起,潜阳蓄阴  相似文献   

18.
《大家健康》2011,(8):73-73
“冬病夏治”是将冬天好发之病,在夏天进行治疗或预防。是中医治疗特色之一。夏季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一些冬季的常见病、慢性病通过夏季赔补阳气、扶助正气的调理,可以使机体正气旺盛,阳气充实,体质增强,到了冬天就可以少发病或不发病,符合中医“发病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七月包含有"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中医认为夏季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所以人们在七月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阳气。暑天防中暑是非常重要的。体力劳动者、室外工作的人员此时应多饮水,必要时可服少量仁丹,或喝绿豆汤等以防中暑。小暑节气: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  相似文献   

20.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订出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