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阐述ICU护士对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压力报警的认知情况及应对措施的研究进展,为保证医疗护理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总结分析各种气道压力报警的原因和处理措施,加强对ICU护士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培训。结果提高ICU护士对呼吸机管理的能力。结论及时、准确地判断呼吸机报警原因是医护人员的职责,是临床抢救危重患者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护理知识的认知现状及规范护理操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ICU及参加ICU相关知识培训的100名护理人员进行VAP护理相关知识认知情况的调查。结果基层医院ICU护士对预防VAP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18项相关内容中,掌握人数达50%以上的仅有6项,从高到低依次为呼吸机使用患者口腔护理的频率(74.5%)、口腔护理的方法 (67.3%)、口腔护理的重要性(59.2%)、定期痰培养(58.2%)、吸痰护理的正确实施(56.1%)、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及手卫生(51.0%)。结论应加强ICU护士VAP专业知识的培训和护理教育,逐步完善相关的护理指南和操作规范,确保有效地落实预防VAP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方法。方法:对56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护理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56例患者,使用呼吸机3 d~1个月;其中25例完全脱机且无并发症,5例植物人完全脱机,余26例无一例死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结论:合理正确的人工气道护理对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及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重症医学科(ICU)行血液滤过护理安全管理,多因素分析ICU行血液滤过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问题,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血液滤过护理安全管理,达到提高血液滤过的护理安全性,更好地防范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对ICU行血液滤过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的护理风险隐患进行分析,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或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的管理模式,采取动态观察,并及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以及优化护理流程,确保ICU行血液滤过护理安全.结果:通过针对性、前瞻性的分析、总结和护理措施落实到位,降低了血液滤过风险因素,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了患者在ICU的住院时间,达到了血液滤过预期目标.结论:科学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建立广泛的安全监控系统,可提高重症医学科血液滤过护理安全管理,保护患者和医院的利益,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分析进入ICU患者死亡相关因素,95例死因分别为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猝死。对重危患者入科前护理、护士在防治MODS方面的作用、呼吸机使用的过程护理与护士调控呼吸机的权限以及ICU护理人员缺编方面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李颖霞  秦凤萍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590-1590
ICU收治的患者多为昏迷、休克、麻醉苏醒期、应用呼吸机和无自主能力者,ICU护士的言行举止、各项操作缺乏外界或患者的有效干预和监督.因此,ICU护士必须具备慎独修养,现将ICU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护士应具备的惧独修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刘帆  廖燕  郑勇 《华西医学》2009,24(2):451-452
目的:探讨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护理方法。方法:制定严密的呼吸机护理措施,包括人员培训、统一呼吸机机型、建立标准操作程序、常见报警处理、呼吸机维护和消毒管理。结果:通过8个月的实践,患者未发生由于呼吸机使用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护士对呼吸机安全护理意识加强,能熟练使用呼吸机,能及时应对紧急情况。结论: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护理可减少安全问题的发生,值得监护病区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20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笔自我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20例患者胰岛素笔注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注射针头反复使用,注射方法不当,输注部位皮肤淤斑、硬结,注射笔使用中出现问题等,通过护士进行分析并给予指导,使患者能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结论:让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能更容易接受胰岛素治疗并坚持下去,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尽量减少因注射胰岛素而引起不良事件,真正让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益处.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我院ICU护士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认知水平,探讨影响其认知水平的可能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护理培训计划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认知调查问卷"对我院ICU科室共21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描述与数据分析。结果:调查问卷5个维度得分高低水平依次为吸痰护理、气管套囊护理、呼吸机管道护理、肠内营养护理与口腔护理。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及ICU护龄10年的护理人员认知水平较高,总体认知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相关知识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在呼吸机管道与口腔护理方面应重点培训,并且认知水平可能与年龄、职称、工作经验有关,与学历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使用呼吸机应急预案的知识掌握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82名ICU护士进行使用呼吸机应急预案知识的问卷调查,包括停电、停氧气及停空气。结果:护士工作年限越久,应急预案知识测试得分越高(P0.05);并且参加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护士(P0.05),其中参与情景模式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参与书面文字讲授的护士(P0.05)。结论:工作年限3年的ICU护士对呼吸机应急预案知识得分较低,应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而选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可以更好地提高ICU护士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1.
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的院外护理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化疗间歇期带管院外的护理及对策.方法 对87例(次)行PICC置管患者进行院外导管维护跟踪;出院时责任护士做好详细的导管维护指导,回家休养期间采取电话随访,嘱患者若有问题及时与责任护士联系.结果 21例患者出现护理问题,其中19例不能定期进行冲管换贴膜而导致堵管,2例在冲管时护士直接用针刺正压接头进行冲管,导致接头损坏;穿刺点感染3例,导管不全脱出2例.结论 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间歇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责任护士采取随访联系,建立患者导管维护的"绿色通道",能及时准确作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确保导管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36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院内行CT检查的监护体会,主要包括:转送前评估与准备,转送途中的病情观察及人工气道与呼吸机管理等.认为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危重患者的转送是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重症医学科(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集束化护理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开展以"提高ICU护士预防VAP集束化护理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按照品管圈活动的步骤及方法进行前期现状调查和数据收集、设定目标、分析造成ICU护士预防VAP集束化护理依从性低的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选择2018年4月~6月活动前的58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9月~11月活动后的60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执行预防VAP集束化护理依从性。结果:活动前为64. 02%,活动后为91. 06%,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ICU护士执行预防VAP集束化护理的依从性和正确性,规范质控流程,降低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设计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理索引卡(简称索引卡),提高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掌握程度及交接班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2016年2-10月,将索引卡应用于ICU护理工作中,比较使用前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掌握程度及交接班质量。结果共202例患者使用索引卡,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程度评分由平均(84.68±5.04)分提高到(91.68±4.71)分(t=7.86,P0.05),交接班质量评分由(87.93±4.61)分,提高到(94.44±2.66)分(t=8.21,P0.05)。结论将索引卡应用于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提高ICU护士对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掌握程度及交接班质量。  相似文献   

15.
陈秀婉  杨彩丽  朱海华 《全科护理》2021,19(14):1945-194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睡眠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168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CU护士睡眠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34.43±3.74)分、(35.82±1.99)分、(24.84±4.13)分,且三者呈正相关(P<0.05),总分为(91.02±3.74)分.不同学历、ICU工作时间、职称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和ICU工作时间是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护士对病人睡眠护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仍存在知识欠缺和行为不足的问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ICU工作时间为11~15年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水平更高.管理者需构建睡眠护理方案,强化护士的知识和行为,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潜在的护理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潜在的护理风险,提出防范对策,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7年ICU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结果 ICU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非计划性拔管、护理记录不完整、护理操作不规范、患者意外伤害、告知不到位及交接班不细致,主要防范对策是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记录书写标准、加强安全质量教育等.结论 ICU护士应在工作中以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消除护理安全隐患,保障ICU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认知、实施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对江苏省某三甲医院101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 结果 进行统计描述和方差分析. 结果 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认知平均值为(4.75±1.42)分(总分10分),行为得分平均值为(3.32±0.32)分(满分4分).影响其认知的因素有不同的科室、ICU工作年限;不同ICU工作年限的护士其行为比较显著不同.阻碍护士实施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循证护理的因素主要有"因患者病情复杂危重而造成护理工作量大". 结论 医院应加强ICU护士有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循证护理教育,完善相关的护理指南和操作规范,并合理配置人员、提供必备的设施用品.相关部门应完善医疗制度,调整医疗费用的结构,以有效落实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循证护理.  相似文献   

18.
陈清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11):1448-145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风险管理对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该院ICU收治的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84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ICU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急性病理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呼吸衰竭、护理风险、护理投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治疗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提高重症肺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输液室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并总结了对应的防范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把好药品关,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更换方位的护理,加强护士管理,规范青霉素的使用方法等。认为输液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并了解输液室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掌握防范对策,才能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强化护理教育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对本院重症医学科护士进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并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某院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对照组为一般护理教育,研究组采用强化护理教育措施,比较强化护理教育前后护士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策略知信行情况、患者ICU入住时间及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强化护理教育后护士知行信得分均高于强化护理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3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强化护理教育,可促使护士认识到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性,认真落实相关护理内容,从而缩短患者ICU入住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