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食道癌术后患者常规带有胃管、鼻肠管,置胃管目的是排出胃肠积气、积液以减轻腹胀和吻合口张力,鼻肠管用于不能经口进食时给予肠内营养。当2个管道意外脱出后,不能盲目插入,以免戳穿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故术后固定尤为重要。2013年1月至今,利用新方法对食道癌术后胃管或鼻肠管进行固定50例,取得良好效果。1资料与方法1.1材料准备松紧带2.5cm宽1卷,裁剪为2.5cm×20cm  相似文献   

2.
持续胃肠减压是食管手术后减轻胃内胀气、防止胃液反流、降低吻合口张力、减少吻合口瘘诱发因素的主要治疗手段,一般患者术后需带管5~7d。术后早期吻合VI处于高度水肿期,组织非常薄弱,食管腔变窄,胃管如脱出后再次插胃管很容易将吻合II穿透,形成致命的吻合151瘘。因此,鼻胃管的妥善固定在食管术后护理上尤为重要。为此,我科将手术缝线应用于鼻胃管的固定,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种不同胃管固定方法对食管癌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方法将234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留置胃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1组74例,传统2组79例,实验组81例。传统1组采用3M丝绸胶布固定胃管;传统2组采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实验组采用“工”字形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观察3组胃管留置过程中胃管发生移位和脱出情况。结果实验组胃管移位和脱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1组和2组(均P〈0.05);胃管脱出后,传统1组和2组分别有2例和1例发生吻合口瘘,实验组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式脸贴固定胃管方法能有效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是一种较好的胃管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胶布固定鼻胃管及鼻肠管法由于患者流涕及鼻周易出汗、出油等因素,常使胶布浸湿、粘度降低,导管随着患者的咳嗽、喷嚏及躁动的拉扯向外滑脱.为降低患者重置导管的痛苦,防止术后重置导管造成出血、吻合口破裂等危险,我科在胶布固定法基础上加用棉绳固定鼻胃管及鼻肠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鼻胃管减压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32年Wangensteen报告鼻胃管减压治疗肠梗阻成功以来,鼻胃管减压作为常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腹部手术后,认为鼻胃管减压能预防胃扩张、治疗肠麻痹、防止术后呕吐和腹胀、减轻缝线张力、减少吻合口漏和切口裂开的危险。近年来,有人对腹部术后鼻胃管减压与否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腹部术后常现鼻胃管减压是不必要的观点。本文谨此作一综述。互不放置鼻胃管减压的可行性腹部手术后引起肠麻痹,既往认为是全胃肠道麻痹,使分泌液和气体积聚,胃肠道扩张,引起腹胀和呕吐,导致吻合口漏和切口裂开危险。现在明确认为术后肠麻痹并…  相似文献   

6.
曹敏  刘泠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1):2100-2100
病人术后置胃管可以减轻胃内气液体潴留,防止胃过度膨胀,减轻吻合口张力,起到胃肠减压的作用。术后早期如胃管脱出,不应再盲目插入,以免穿破吻合口,造成吻合口瘘。因此术后保持胃管通畅,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出在临床上就显得极其重要。术中置入鼻肠管,应用肠内营养如食管贲门手术后的病人,可以使病人更快更好地度过手术期和康复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次性鼻氧管弹性固定带固定胃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留置胃管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固定胃管,试验组使用鼻氧管弹性固定带方法固定胃管。分析两种胃管固定方法的意外脱管率,固定胃管处皮肤异常(受损或过敏)情况,患者担心脱管情况和舒适情况。结果:鼻氧管弹性固定带固定胃管的方法意外脱管率低,固定胃管处皮肤受损、过敏和患者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明显降低。结论:鼻氧管弹性固定带固定胃管的方法可有效地固定胃管,减少了意外脱管率,减轻皮肤异常,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患者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增加了患者舒适度且取材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鼻胃管两种固定方法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留置鼻胃管是临床常用的诊治方法。经鼻留置胃管可为昏迷或不能由口进食的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药物,还可了解胃液的性质和量。因此,鼻胃管在临床应用广泛,若不能妥善固定,易造成鼻胃管移位、滑脱,则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因胃液反流造成窒息等严重后果。2003年6月-2004年12月应用一次性鼻巾进行鼻胃管固定,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患者术后胃管脱落的原因及减少脱管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1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发生胃管脱出的患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结果 130例患者有10例患者出现胃管脱出,发生率为7.7%;经分析主要原因为咽喉不适(、胃管固定不当、引流液过多过重等,针对脱管原因,我区采取了用白边带妥善固定胃管、及时清倒胃液等相应的护理措施,尽可能避免再次发生胃管意外脱管的事件.结论 相信通过我们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工作严谨,认真做好病房交接班、妥善固定胃管管道、系统进行术前术后的健康宣教,不断提高胃管护理的水平,可以减少胃管脱出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两种留置鼻胃管固定方法在咽喉癌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寻找一种能有效、安全的固定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到2018.1月咽喉癌术后病人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3M加压固定胶布固定鼻胃管。实验组采取白扁带固定法固定鼻胃管,比较两组鼻胃管脱落、移位发生率、固定更换频率、患者舒适度、疼痛评分等。结果:实验组的鼻胃管脱落或移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鼻胃管固定导管更换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导管患者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导管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管白编带固定法可以有效的增加胃管的牢固性,可防止胃管脱出,降低脱管率,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更换频率,延长更换时间,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食管癌术后患者留置2种不同胃管行胃肠减压时发生非计划拔胃管率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方法 将38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90例,留置气囊胃管行胃肠减压;对照组190例,留置普通胃管行胃肠减压.观察2组患者非计划拔胃管及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非计划拔胃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留置气囊胃管对食管癌患者行胃肠减压,可以降低非计划拔胃管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2种胃管固定方法的应用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2种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食管癌术后胃管固定的效果.方法 将39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按胃管不同的固定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195例,对照组195例,观察2组患者胃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管脱落发生率分别为10.26%,17.44%,2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低.结论 采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可以减少胃管脱落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对食管癌病人术后胃管固定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食管癌留置鼻胃管病人1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法,试验组用工型鼻贴联合活瓣固定法,观察两种胃管固定方法对病人在留置胃管期间舒适度的影响.结果: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在病人舒适程度、感觉活动不便、担心脱管,非计划性拔管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工型鼻贴联合活瓣胃管固定法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提高了食管癌病人术后胃肠减压期间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赵颜莉  阳丹 《护理学报》2009,16(10):22-22
留置鼻胃管是解决喉部术后及危重患者营养供应的首选途径,也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鼻胃管置入后固定方法一直是护理界在不断探讨的问题,传统固定方法往往易滑落,长期粘贴皮肤易造成破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损失。为妥善固定,弥补以上不足,笔者设计制作了一种经济、简便、舒适的鼻胃管固定带,经1年多的临床应用,效果好,100例鼻饲患者无1例胃管滑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空肠造瘘双向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肠造瘘双向置管是采用空肠造瘘,逆向将胃管置入胸胃中用作术后胃肠减压,顺行置营养管到空肠用于术后肠内营养支持,这种方法无鼻胃管、肠管给患者带来鼻咽部黏膜的刺激不适,不影响术后咳嗽、排痰;术中逆行置入胃管对胃液既有负压抽吸,又有重力引流的双重作用,使胃液引流效果好,不易发生吻合口瘘;肠内营养符合正常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探讨老年鼻、咽喉部疾病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选择性留置胃管的可行性及胃管留置期间的个性化护理.方法 采用循证护理,搜索国内外相关护理文献,评价老年鼻、咽喉部疾病患者胃癌根治术后选择性留置胃管的证据,应用证据制定护理计划.选取具有鼻、咽喉部疾病的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留置胃管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记录观察组患者的置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脱管率、肛门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首次进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腹胀、恶心、呕吐不适、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口鼻、咽喉不适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4例因病情需要给予留置胃管,减少了患者术后的鼻、咽喉部不适,降低了留置胃管者的脱管率;观察组患者肛门首次排气(3.0±0.3)d、排便(4.2±0.3)d、首次进食流质饮食时间(4.6±0.9)d,均较对照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99,-6.28,-5.06;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恶心6例,呕吐5例,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7,5.60;P〈0.05).结论 循证护理实践应用于老年鼻、咽喉部疾病患者在胃癌根治术后可不常规留置胃管,且可以提高患者术后鼻、咽喉的舒适程度,加快胃肠道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留置鼻胃管后改良式固定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16例符合标准的脑卒中留置鼻胃管的患者,按固定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5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胃管固定法,即采用普通胶布加一次性无菌敷料固定法;观察组采用蝶形鼻贴联合桥式脸贴改良固定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管脱出率和皮肤受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胃管脱出率、皮肤受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蝶形鼻贴联合桥式脸贴改良固定胃管较传统固定法有较大优越性,胃管固定效果好、面部皮肤损伤发生率低,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患者舒适满意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8.
三种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种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效果及胃管末端更适宜的封堵方法.方法:将91例留置胃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30例按照传统的方法胶布固定,胃管末端反折纱布包裹;研究一组30例用棉质系带固定胃管;研究二组31例采用耳挂式胃管固定.两研究组胃管末端均用新方法封堵,对胃管固定方法及胃管末端封堵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研究一组和研究二组在胃管固定牢固程度、舒适度、美观方面等优于对照组(P<0.05),在意外脱管现象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胃管末端封堵新方法优于传统方法,患者易于接受.结论:两种胃管固定新方法固定牢固、美观、舒适,取材方便,方法简单;胃管末端新封堵方法简单、有效、轻便,不影响患者头部活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种胃管固定方法用于食管癌术后胃管固定的效果。方法将390例食管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按胃管不同的固定方法分为2组:实验组195例,对照组195例,观察2组患者胃管脱落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胃管脱落发生率分别为10.26%,17.44%,2组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低。结论采用胶布加系带双重固定胃管的方法可以减少胃管脱落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改良鼻胃管固定方法介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娟  祝贺 《护理研究》2007,21(12):3107-3107
口腔肿瘤及颌面部多发骨折病人,术后不能或限制经口进食,需要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带管时间较长。由于病人活动、出汗和皮肤油脂分泌,传统的胶布固定方法往往粘贴不牢固,需反复更换胶布,尤其是口腔癌气管切开术后病人,鼻胃管因气道刺激性咳嗽上下活动,引起病人恶心不适,增加了鼻胃管脱出的风险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胶布还存在皮肤刺激、过敏、留有痕迹等缺点。用白纱带和棉线绳固定,但易被鼻腔分泌物渗湿,不易清洁。用橡胶塞固定确切但影响舒适和美观。目前尚无一次性鼻胃管配套固定生产装置。2007年对我院病人实施改良鼻胃管固定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