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500例食管、贲门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肠内置管控制营养液滴注速度、温度,保持管道的通畅,观察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通过肠内营养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 肠内置管灌注营养液能促进食管癌、贲门癌早期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改善重症患者的治疗及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方法通过对进入我科的148例重症病人进行监测,持续观察患者3周,利用简易营养评价方法对病人进行评估。结果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重症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满足病人对营养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同时在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促进患者康复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方映雪  詹贵英 《安徽医药》2007,11(8):738-739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和单纯肠外营养对上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肿瘤病人随机分成肠内营养组(A)和肠外营养组(B),每组30例,对A组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严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A组30例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较快,营养状况及时得到改善,伤口愈合良好,并发症少。结论上消化道肿瘤病人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鼻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及对卒中后营养状况恶化和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治疗作用。方法 收集伴有吞咽障碍的急性脑卒中住院病例70例,给予鼻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其余治疗措施相同。评估不同时间点的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录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持续时间以及吞咽障碍的持续时间。结果 (1)鼻肠内营养支持组的营养状况恶化程度明显比未给予鼻肠内营养支持组轻。(2)鼻肠内营养支持组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未给予鼻肠内营养支持组低和短,尤其可降低肺部感染和多脏器混合感染的发生率。(3)在相同病程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程度鼻肠内营养支持组较未给予鼻肠内营养支持组好。结论 (1)鼻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卒中后的营养状况和神经功能的恢复。(2)鼻肠内营养支持通过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吸人性肺炎的发生及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减轻感染性并发症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能全力组)和对照组(康尔良组),入院48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每天1000ml(1000Kcal),辅以流质食物加餐。比较两组血清白蛋白、TSF、AMC、体重等营养指标,比较意识恢复程度及胃肠道并发症的例数。结果实验组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意识恢复程度(通过GCS评分)优于对照组,胃肠道并发症出现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给予能全力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白铁成  雷星  梅乐园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2):3458-3459
机体手术后,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应及时补充营养,使机体尽快获得正氮平衡,减少自身消耗,以利于伤口愈合,促进康复.创伤后.分解代谢不可避免,4~8 d后,若营养供给顺利,不出现并发症,则机体进入合成代谢阶段.手术后病人若存在胃肠功能问题,营养支持则应首选肠道方式[1].我们对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营养效能进行了观察,并与肠外营养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在癌症晚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评估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晚期癌症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将筛选出存在机体营养不良风险的84例晚期癌症患者按照肠内营养治疗和肠外营养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结果两组实施营养治疗前机体营养状况、日常生活功能康复指标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营养治疗后2周研究组机体营养指标状况、日常生活功能康复指标状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2%低于对照组23.9%(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癌症晚期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功能康复,且营养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林 《中国医药指南》2007,5(10):209-210
<正>胃肠内营养(EN)是经肠胃道以口服或管饲来提供代谢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方式。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有的可呈持续植物状态,且创伤、高热机体能量消耗增加,物质分解代谢加快,因此需要长期营养的支持。营养支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胃肠外营养,一种是胃肠内营养。临床一般首选胃肠内营养,它是病  相似文献   

9.
早期对食管喷门癌术后病人使用十二指肠营养管开展肠内营养,有助于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营养管的护理是肠内营养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我科自2001年1月~2001年12月,对120例食管癌及喷门癌手术后病人实施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颅脑病变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通过鼻胃管给予25例病人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临床营养表现和测定三头肌皮皱、血浆白蛋白、淋巴计数、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作比较。结果 高营养支持组的临床营养表现和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保持胃肠道功能,减少并发症,为疾病恢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 对2011年5月-2012年6月收治的36例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并给予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观察营养指标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死亡4例,余32例肠内营养支持后血清总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较营养支持前升高(P<0.05).部分患者出现腹泻、便秘、呕吐、腹痛、糖代谢异常及误吸、堵管等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消失.结论 肠内营养能改善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并改善预后,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危重症脑卒中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内营养组)40例和对照组(匀浆膳组)40例。比较入院时及3周后各项营养指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胃癌在消化内科较为常见,手术患者早期需要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以便维持机体营养需要。肠内营养中,留置鼻空肠营养管和空肠造口是较为常见的方式。为了探讨两种肠内营养方式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我们观察了66例全胃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48例行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标准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饮食恢复时间、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平均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营养支持方式下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手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可缩短患者饮食、排气、排便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肠内营养支持作为临床手术后安全、简单、有效的营养补给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能全力是肠内营养治疗中安全和有效的营养剂,它对于促进胃肠功能、预防感染性并发症、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均有积极作用。笔者对使用能全力过程中8例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发现各种原因引起的并发症以胃肠道症状、机械性并发症为主。结果: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6.
肠内营养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肠内营养对于脑卒中、脑手术后不能正常进食的昏迷病人有重要意义,因为直接向肠道提供营养物质不仅满足了机体对营养的需求,而且维持了肠道的正常功能.该疗法在结构上、免疫功能上,对维系病人的生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处理环节.1990年后,许多学者提出含有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可减少肠道细菌移位,这可能与纤维素跟细菌或毒素的结合有关,因此认为在肠内营养制剂中添加纤维,则更为理想、安全和有效.能全力是一种添加纤维的肠内营养液,我院从1998年6月~2002年2月,对接受肠内营养的12例病人,选用能全力作为肠内营养液,通过对肠内营养支持前后病人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糖及电解质浓度的检测,初步评价了能全力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肠内营养支持概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搜集和应用近年来评价肠内营养制剂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的国内外医学文献,阐述肠内营养的概念、优点、适应证、禁忌证、输注途径、使用方法及主要并发症。结果发现,肠内营养支持并不是单纯地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进行正常或近似正常的代谢,以维持其基本功能,从而保持或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及结构,改善包括免疫功能在内的各种生理功能,达到有利于病人康复的目的。肠内营养无论在营养支持效果、费用、安全性还是可行性上都要明显优于肠外营养。重症患者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早使用肠内营养。肠道在应激反应和危重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护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支持对机体术后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营养支持有肠内与肠外两大类,而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要求。有研究表明,腹部手术后数小时肠蠕动功能就能恢复,术后胃肠道麻痹仅局限于胃和结肠,术后6~12h小肠消化、吸收功能就能恢复,早期的肠内营养对小肠有局部营养作用,能刺激肠蠕动,并可使肠功能提前恢复。  相似文献   

19.
输液增温器对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疗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液增温器对提高肠内营养支持中的疗效.方法 对普外科和胸外科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0)和对照组(n=20),研究组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使用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对照组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只使用输液泵,不使用输液增温器.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有差异,(P=0.031,χ2=4.667).结论 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使用输液泵及输液增温器,能减少营养液与体温负差过大而引起各种胃肠道不良反应,保证胃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期卒中患者并发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卒中急性期伴吞咽障碍患者3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于入院后48~72h内分别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支持和普通鼻饲饮食。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第1、5、14天测定。并观察营养指标的变化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4d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营养指标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急性期卒中患者机体的营养指标,降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