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成都医学院护理本专科层次的学生对临床见习带教老师的评价,为提高临床见习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相同时间段学习护理专业课程的2008级本科和2009级专科的护生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见习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带教老师的整体满意度有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本科护生的满意度相对偏低,专科护生的满意度相对偏高。对带教能力评价中,带教老师分析问题透彻及详细讲解相关内容两项均存在差异(P<0.05),表现为本科护生满意率相对较低。带教老师在衣着规范、带教态度端正满意度的评价无显著性差异,满意程度相对较高。带教方法中,培养护生独立思考能力满意程度都相对偏低。结论:见习带教老师的态度端正、带教认真负责,受到护生认可,而带教能力有待提高、带教方法有待改进,临床见习带教老师还需加强对本科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阶段教学模式在手术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1年来我科临床实习的120名大、中专和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名,对照组给予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分阶段教学模式的临床带教方法。于护生实习结束时进行师生双向评定,通过"护生对带教老师评价反馈表"评价对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满意度;对护生进行手术室基础理论考试、操作技能考核及护理部制定的"实习生考评表"实施考评,评定带教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带教质量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带教老师对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评价和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教学模式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减轻了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和手术室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医护理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和优势。方法:将60名实习护生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法。4周后对2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理论和操作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发挥带教老师的作用,提高中医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同时亦能够提高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和患者对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过开展品管圈(QCC)的活动在提高眼科护生带教质量及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云南省三所本科、专科护理专业护生160人,将未开展QCC2016年6—12月护生80名设为对照组,开展QCC2017年1—6月护生80名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护理教学,确立"提高眼科护生带教质量及满意度"的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效果检验等措施。结果实验组的专科理论、专科操作考核成绩、护生对老师带教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QCC活动运用到提高眼科护生带教质量满意度持续改进中,能规范科室教学活动,提高护生实习质量及满意度,同时提高QCC参与者的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进护生在见习期间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她们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方法:将2003级、2004级护理大专护生242名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1名,实验组141名。对照组按照护生只能看、不能做的原则进行临床见习;实验组在见习期间除了观看护士操作,而且还采取了带教老师利用晨会提问,护生在护理过程中带着问题学习,并且自己独立完成一个病人的护理方案。结果:实验组的护生在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认识上更深刻,并且她们的沟通能力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改革带教内容和方法,能加强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她们与病人及带教老师之间的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促进护生掌握护理程序,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临床教学模式.方法 以2002-2003级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以带教老师讲解为主、护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见习教学模式,2004-2005级护理本科生为实验组,采用以病例为先导,以护生为主体,"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临床见习教学模式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两组护生在期末理论考核成绩、见习护理病历评判结果 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生评教反馈满意度大于95%.结论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临床见习模式符合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对提高临床护理见习课的教学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罗森塔尔效应在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1名神经内科实习的中职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实验组在传统带教方法的基础上注重罗森塔尔效应对护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带教.为期4周的实习结束后对两组护生分别进行出科三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护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满意度调查和对两组护生学习积极性、工作主动性、沟通协作能力、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出科考核三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均比较高,对照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人数少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护生在工作主动性、学习积极性、沟通和协作能力、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罗森塔尔效应对提高中职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法在康复护理临床见习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本科护理见习生67名,按班级分为观察组34名和对照组33名,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方法,按教学计划设计合适的病例,护生根据病例搜集资料,分配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对照组采用以带教老师讲解、示范为主的常规方法。见习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对见习带教的满意度和理论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对见习带教满意度各项评分及理论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角色扮演有利于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护士角色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护理本科生后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30名入科实习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综合教学,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进行教学.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出科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满意度及学生学习兴趣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评教评学双向评价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级实习护生124名为试验组,采用评教评学双向评价模式;2010级实习护生12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向评价模式。通过师生综合能力评价、理论与综合技能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护生理论与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综合能力的评价均高于对照组(P<0.05),带教老师对试验组护生综合能力的评价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评教评学双向评价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既有利于加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监控,又有利于护生核心胜任力的培养及带教老师综合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李小玲  黄厚强  郑思琳  陈红 《全科护理》2021,19(7):997-1000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eachers standardized patients,TSP)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在康复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与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5月在康复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39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2019年6月—2020年5月在康复科进行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学生46人为观察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增加TSP/OSCE带教。两组学生均在康复科接受6周临床实习,采用TSP/OSCE模式考核得分评价两组学生专业核心能力,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学生的临床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护理本科学生临床实践教学中采用TSP/OSCE模式,能提高本科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和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护理专业本科2007级四年级学生48名设为对照组,护理专业本科2008级四年级学生62名作为试验组。试验组采用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即用控制论的思想与方法进行教学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学质量管理方法。结果试验组学生在出科考核成绩、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测试、带教教师对学生的满意度等方面好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情境教学与翻转课堂相结合在护理本科生医院信息系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8级护理本科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组48人和试验组46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临床情境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两组学生进行随堂理论测试、教学质量评价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价,临床教师、学院教师及试验组学生分别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评价及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学习行为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教师、学院教师及试验组学生对试验组课程实施评价总分分别为(23.00±1.89)分、(22.17±2.48)分、(22.28±2.67)分(总分范围5~25分).结论基于临床情境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医院信息系统的主动性,优化学生学习行为,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生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整群抽取2008级高职护理1、2班101名护生为实验组,2008级高职护理3、4班103名护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教学法,对2组学生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评分进行比较,并发放调查问卷,对2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实验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综合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实训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护患沟通能力、综合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based on work process in the teaching of Pediatric Nursing.Methods A cluster sampling of Class 1,2 enrolled in 2008 were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Class 3,4 enrolled in 2008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and the conven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mprehensive skill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were aSsessed after experiment,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the two groups to investigate the stimuhted learning interest of students.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igher scores in comprehensire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better effect in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The comprehensive training method based on work process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在本科护生护患沟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12月,某高校大二本科护生190名,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护理本科一班(92名)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教学法;护理本科二班(98名)设为观察组,采取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护患沟通教学前及结束后,采取共情量表和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调查,比较2组护生的共情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结果 观察组护生应用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后,护患沟通的共情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同理心地图联合情景教学融入护理本科生护患沟通教学中,有利于提升护生临床沟通能力,也有助于护生共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多层面教学方法(3D+RFR)在培养护理专科实习生临床沟通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将2008年来我院儿科实习的8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试验组的学生在采用常规带教方法的基础上实施3D+RFR培训,对对照组的学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培训,实习结束时由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的护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 试验组学生沟通能力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3D+RFR培训对提高学生的护患沟通意识与能力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情境模拟教学对本科护生非技术性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高校2015级本科护生107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观察组54名,对照组53名。在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学期初授课前和学期末授课后采用非技术性技能调查表分别对2组受试对象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的本科护生,其非技术性技能总分以及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临床思维能力、临床问题决策能力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实训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非技术性技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任务驱动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整群抽取2003级高职护理3班为试验组,2003级高职护理4班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任务驱动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2003级试验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护士对试验组学生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任务驱动法应用于急救护理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应急应变能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护理本科生与中专生在动手能力上的差别并找出引起差别的原因。[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在校本科和中专生及在临床实习的护理本科及中专生各35人进行问卷调查;以面对面形式对教授《基础护理学》课程老师和临床带教师各15名进行访谈;对2003级—2007级在校护理本科生和中专生在《基础护理学》操作考核成绩,2003级—2005级实习护理本科生和中专生的临床实习操作成绩,随机抽查比较。[结果]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本科护生非常重视和重视护理操作的学生占62.85%,而中专护生仅占41.07%;42.94%的本科生认为老师示教结束后的操作时间充裕度已较好,而中专生有52.90%认为不充裕。成绩对比显示,除2004级的本科、中专实习生成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2006级本科、中专在校生的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科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操作技能水平均比中专生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急预案演练在培养学生儿科护理综合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的学生,按照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2名,实习前培训采用儿科护理应急预案演练法;对照组60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训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儿科应急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并调查临床带教教师对两组学生临床工作的综合评价,试验组学生接受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后的自我评价.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儿科护理应急理论知识与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带教教师对其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自我评价较好.结论儿科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能提高学生实习前培训的效果,亦可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