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该病病程迁延,临床症状复杂,本人在门诊的诊治工作中,诊断了多例被误诊的特殊类型的二期梅毒。近年我国的梅毒发病率呈逐年大于20%的幅度上升,已占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三位。由于其皮损颇具特点,因此提示各科接诊医生慎防误诊,为了解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现将误诊梅毒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梅毒的临床特征,分析误诊的原因,总结临床经验,提高临床医生对早期梅毒的诊断水平,从而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患者。结果:Ⅰ期梅毒易误诊为: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药物疹、疥疮结节等;Ⅱ期梅毒皮疹多种多样易误诊为:手足癣、玫瑰糠疹、银屑病、尖锐湿疣等。结论:早期梅毒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漏诊,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加强学习,对工作要认真负责,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梅毒,是由苍白(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传播疾病。由于现代生活的开放,人们对性病知识的缺乏,就我市性病患者病案的逐年升高,尤其梅毒患者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因此要加强有关梅毒方面的知识宣传以及梅毒患者心理护理。1梅毒的分期梅毒的潜伏期大概在9到90天,当患者感染梅毒后,这个时候的I临床血清反应呈阳性,症状暂时隐退,这个阶段称作梅毒的潜伏期。一期梅毒患者,如果没有及时科普治疗、或者没有在正规医院里治疗,梅毒螺旋体就会由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播散,侵犯皮肤、粘膜、骨、内脏、心血管及神经系统,进而出现多种症状。在这个阶段,通常可能先出现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全身症状,随后会有全身淋巴结的肿大及皮肤粘膜的多种损害。皮肤损害有斑疹、斑丘疹、脓疱疹;黏膜损害有梅毒性咽炎、粘膜斑、梅毒性秃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完全无法发音。90%的患者都会出现梅毒疹,这是二期梅毒的基本特征。二期梅毒的主要表现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类感冒症状、梅毒疹和全身淋巴结肿大。患梅毒疹时由于无明显痛苦,常易被患者忽略。临床上如见到分布广泛、对称,而自觉症状轻微的皮疹时,就要详细询问病史,以免漏诊。二期梅毒疹表面梅毒螺旋体很多,因此传染性也最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眠临床常见误诊证型、疾病及误诊原因,以求减少和避免误诊误治情况。方法通过临床经验的总结及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结果笔者发现由于失眠临床证型比较多,且易与其他生理或病理性睡眠障碍相混淆,故常会产生误诊误治的情况。结论笔者认为通过对临床误诊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能够有效避免误诊误治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脑梗塞是神经科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之一,诊断较容易,若不注意鉴别诊断,不注意临床表现、体征结合头颅CT与MRI检查结果的仔细分析,也易将其他疾病误诊为脑梗塞,造成误诊误治。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收治把其他疾病误诊为脑梗塞的病例1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随访治疗效果。方法收集先天性梅毒新生儿78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情况,并进行随访。结果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累及皮肤、呼吸、消化、血液、神经、骨骼等多系统,其中以皮肤损害最多见;其误诊率38%,误诊疾病多达十余种。青霉素治疗效果好。定期随访50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6个月转阴率为58%,1岁转阴率92%。结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易误诊,需要临床医生提高警惕;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疗效好,预后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997年至2008年期间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性病门诊1424例梅毒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以及临床特征分析,了解杨浦区梅毒流行趋势及梅毒临床特征变化,以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的蔓延.方法:研究和分析了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性病门诊12年来确诊的1424例梅毒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分期、皮疹等临床资料.结果:1.潜伏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近年来梅毒合并HIV病毒感染病例的不断增多应当引起高度重视.3.二期梅毒临床皮疹表现趋向于多元化,典型皮损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8.
梅毒是高度传染的性传播疾病,妊娠期梅毒螺旋体能通过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造成流产、死胎、早产或分娩先天梅毒儿。近几年来随着梅毒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且年轻妇女梅毒患者不断增加,多数为早期梅毒,通过宫内胎传的危险性大,影响优生优育。现将我院近几年收治75例妊娠合并梅毒最终结局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中所致的梅毒,发病可出现在新生儿期、婴儿期和儿童期.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在我国的传播蔓延,梅毒发病率显著增高.2007年1月到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了17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先天性梅毒又称为“胎传梅毒”,是由于母亲患有梅毒,特别是患早期梅毒和螺旋体血症,通过胎盘使胎儿受感染。随着近年来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也显著上升,受染新生儿病死率达25%~30%。本院2002年1月-2006年7月收治先天性梅毒新生儿2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胎传梅毒是由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近年来发病呈增多趋势,在基层医院发病率亦上升,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期诊断,减少误诊、漏诊,现将本院2001年7月-2004年7月收治14例确诊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梁傍顺 《新中医》2003,35(7):67-68
误诊是指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所作出的错误诊断。随着近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和一系列医疗制度改革的出台,对误诊、误治引起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虽然也有了相应的规范和法律手段,但对临床误诊原因的讨论仍然是医学界的一个焦点。笔者不揣浅陋,仅就造成临床误诊主观上的人为因素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很长时间梅毒在我国已消失,但近年来又有报道,且日渐增多.新生儿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胎盘进行胎儿循环所致的梅毒,可导致死胎、流产、早产,出现多脏器损害,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现就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2月共收治的16例确诊的胎传梅毒的病史、症状、体征、各项实验检查、诊治过程及预后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系统性、慢性经典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艾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1],梅毒主要通过接触交叉感染配偶和血液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及输血传播,本病危害性极大,可侵犯全身各组织器官或通过胎盘传播引起流产、早产、死产和胎传梅毒[2]。所以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梅毒检测手段显得及其重要。1梅毒的分期梅毒可分为3期:Ⅰ期梅毒:梅毒螺旋体在入侵部位繁殖,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梅毒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胎传梅毒不再是新生儿科的少见疾病,由于产前梅毒筛查的开展以及妊娠合并梅毒感染孕妇的治疗,有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梅毒被发现。胎传梅毒患者如果得到及时的治疗,能最大限度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梅毒(CS)也称胎传梅毒,是由感染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将梅毒螺旋体传给胎儿所致。近年来随着其发病率的增高,CS的发病率亦明显增加,严重地危害着患儿的身心健康。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1例C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性传播疾病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新生儿梅毒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给新生儿造成严重损害。2000年1月-2005年1月本院收治37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现将早期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徐剑文 《中医药导报》2019,25(6):119-120
介绍在社区针灸科临床中遇到的5个误诊误治病例,分析导致误诊误治出现的原因包括医师因素和患者因素两个方面,认为临床对于疾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完全避免误诊难以实现,但医者如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并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误诊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小儿骶髂关节错缝在儿童发育期间也经常发生,但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骨骼生长与成人不同,使医生在临床上常发生误诊误治。笔者曾治疗过一些小儿骶髂关节错缝,并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提出本病的误诊之处,强调诊断儿童疾病以免误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各异,近年来发病有上升趋势.早期梅毒虽然症状轻,但传染性强.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很重要.现将我院2005年2月一2007年2月门诊收治的45例早期梅毒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