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并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m R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0天治疗组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德强  陈武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19-4520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患者总数的60% ~ 70%,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是突发的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血流完全中断,停止供血、供氧等,使该局部脑组织破坏.本文观察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千  汪莉 《内科》2009,4(4):617-61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溶栓和神经保护。其中神经保护剂的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而自由基清除剂是近年来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navone,MCI2186)被证实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于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疗程为2周。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4周的NIHSS及B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4周后NIHSS及BI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程在48h内的急性脑梗死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7天;对照组维生素C1.5g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用7天;第8后两组治疔方案相同。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定期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并进行肝肾功能、凝血因子、血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天ESS增分率和治疗90天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结果21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有效率分别为92%、52%,差异有显著性(P〈0.001);90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有效率分别为92%、5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姜岩  邱桂萍  陈迎  刘晶  林秀艳  信会 《山东医药》2011,51(19):80-81
目的探讨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予胞二磷胆碱、维生素C、尼莫地平、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巴曲酶及依达拉奉,两组均14 d为一个疗程。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管闭塞程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闭塞程度、神经功能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可明显减轻脑卒中患者的血管闭塞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16例48h内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甘油果糖、阿司匹林、丹参注射液等药物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输注依达拉奉30mg,2次/d,共14d。在治疗第7、14、21天进行欧洲卒中(ESS)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21天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57%和24.6%,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2%和5.4%。结论依达拉奉作为脑保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口服,每日1次,14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输注,每日2次,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我院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依达拉奉治疗组(9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在治疗14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大量研究结果表明,依达拉奉具有抑制脑细胞的过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脑缺血和脑缺氧引起的脑水肿及组织损伤,可用于急性脑梗死(ACI)的治疗。我院自2004年7月至2007年6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不但对缺血性卒中效果显著,对于出血性卒中也能发挥其抗氧化作用,起到神经保护剂的作用。查阅近年文献,综述依达拉奉在缺血性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愈显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2.5%,优于对照组的45.0%、75.0%(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优于单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13.
沙杜鹃  徐运 《山东医药》2008,48(29):78-79
将发病24 h内的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脉络宁静滴,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滴,疗程14 d.治疗前后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DL评分明显升高,hs-CRP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认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降低血清hs-CRP水平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均分为丁苯酞组和联合治疗组(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5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miR-222表达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下降,miR-222表达均明显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01);且与丁苯酞组比较,联合治疗组hsCRP[(13.12±2.56)mg/L比(10.02±3.02)mg/L]、TNF-α[(16.12±4.18)μmol/L比(13.78±3.24)μmol/L]和IL-8[(19.45±5.98)μmol/L比(15.12±3.29)μmol/L]水平显著下降,miR-222[(1.21±0.34)×10-3比(1.89±0.41)×10-3]表达显著增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12±4.02)分比(13.45±3.17)分]显著下降(P均<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6.00%比70.00%,P=0.001)。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5—2007年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发病1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3例,随机分为A组46例和B组47例。A组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4d)和降纤酶(首剂量为15U,以后隔日5U,共4次,均加入生理盐液250mL,2~3h内静脉滴注);B组仅使用降纤酶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量表(E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结果在治疗后14d,两组患者的ESS、ADL、A-PACHEⅡ和CRP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A组的各项指标优于B组;A组有效率(67.4%)高于B组(40.4%)(P<0.05);两组的3个月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无颅内出血发生,少数患者发生颅外出血,两组没有显著差异,所有病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用降纤酶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16.
依达拉奉(edaravone)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对脑缺血时神经细胞膜所产生的自由基有清除作用,从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生理过程,保护脑组织尽可能少受各种代谢毒物的损害〔1,2〕。我科为此进行了临床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0例脑梗死患者为2006年1月~2007年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1例。两组均给予脱水扩管治疗、抗凝、控制血压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5%,显著高于对照组(64.8%);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而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普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实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0.0%,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发生缺损的程度进行比较,观察组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普通治疗基础上配合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安全性高,可以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7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刘乃英  张敏 《山东医药》2010,50(31):61-62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机制。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菱迪芙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