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20世纪80年代普查结果显示,DM患病率较低(0.67%),而如今我国DM的流行已不容忽视。国家卫生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每天约新增DM患者3000例,每年约增加120万DM患者田,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DM代谢紊乱和内分泌系统与血液系统损害在视网膜上的反映,其发病率随DM病程的发展而增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国内外文献报道,5年内DR发生率为44.4%,7年后为56%。  相似文献   

3.
卢梅 《泰山卫生》2005,29(5):4-5
目的:研究老年人2DM慢性并发症原因,为老年人2DM早期诊断,合理有效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提供线索。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1989-2003年老年人2DM186例,其中有慢性并发症76例(占42.5%);2种并发症11例(14.5%),3种者40例(52.6%),25例(32.9%)有4种以上并发症。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冠心病、脑梗塞等为最常见并发症。典型临床症状少(8例),首诊确诊率低(15例),漏、误诊率高(32例),正确合理用药少(3例),81%的老年人2DM患者不能合理膳食,大多数老年人2DM患者不运动及糖尿病知识贫乏。结论:老年人2DM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特别是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种威胁全人类健康的疾病,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截止到2000年,全球DM患者已达到1.7亿,估计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3.6亿〔1〕。  相似文献   

5.
朱正国  钟琳 《健康研究》2014,(3):341-342
文章回顾性对比观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临床资料,分析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T2DM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可能预示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发展,临床可通过降低铁负荷,改善T2DM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相关性及T2DM合并MC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T2DM合并MCI患者40例,T2DM非MCI患者80例,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ApoE的基因多态性,依据病程、血糖、血脂、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e回归分析T2DM合并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poE£。等位基因的频率在T2DMMCI组高于非MCI组(25.0%vs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合并MCI组与非M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年龄、病程、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ApoE基因,其中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3.452,P〈0.05)、周围神经病变(OR=3.252,P〈0.05)、ApoE基因(OR=2.441,P〈0.01)、糖化血红蛋白(OR=1.372,P〈0.05)、餐后2h血糖(OR=1.194,P〈0.05)、年龄(OR=1.194,P〈0.01)、病程(OR=1.142,P〈0.05)。结论ApoE8。等位基因与T2DM合并MCI明显相关,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血糖控制和微血管并发症均与认知功能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1分型1.1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β细胞破坏,常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自身免疫性:急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队列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病死亡风险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为江苏省常熟市的T2DM队列人群.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基线不同尿酸水平T2DM队列人群心血管病死亡的HR值和95%CI. 结果 10 246名T2DM队列人群中累积随访59 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肾病(DN)发病的影响。方法根据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关于MS诊断标准,将1025例住院的T2DM患者分为单项异常组(第1组)、两项异常组(第2组)和MS组(第3组),比较三组间DN患病率;根据白蛋白/肌酐比值诊断DN,比较DN与非DN患者之间血糖、血压、血脂的水平差异,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了解MS及其组分与DN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1025例T2DM患者中,DN以及MS的患病率分别为39.0%(400/1025)和38.1%(391/1025)。第1组、第2组和第3组中DN患病率分别为17.9%(33/184)、32.7%(147/450)、56.3%(220/391oDN患者中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年龄、病程均显著高于非DN患者(p<0.05或P〈0.01),HDL—C显著低于非DN患者(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程、SBP、TG、LDL-C、MS是影响T2DM患者中DN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MS是T2DM患者DN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性肾病是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肾硬化,以及感染性的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等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6.09%,其中胰岛素依赖型(IDDM)约占10%,并发肾损害者约为35%,以青少年为主,发病较快,易死于肾功能衰竭;而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以中老年人多见,并发肾损害者约15%~60%,病情发展较慢,大多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死于肾功能衰竭者不到10%。据统计,糖尿病引起肾功能衰竭者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为我国常见的继发性肾病之一。本文对T2DM肾病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T2DM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初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患病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收集初诊断T2DM患者153例,分为DPN组和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DPN)组。采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和相关生化指标。DPN的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标准。结果 DPN在初诊断T2DM中患病率为38.56%;DPN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NDPN组,空腹C肽低于NDPN组(均有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A1c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临床医生在糖尿病早期即应该干预DPN和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常熟市34个乡镇中随机抽出12个乡镇,选取在抽中乡镇登记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GI数值,采用三分位数法将患者分为低HGI组、中HGI组和高HGI组,探索HGI水平与T2DM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间的关联。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共10 246例T2DM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年龄≥60岁者占66.41%,男性4 157例,女性6 08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HGI与T2DM患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显著关联性(均P<0.01),而未发现HGI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之间存在关联性(均P>0.05)。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吸烟史、肥胖、血脂异常、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等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低HGI组相比,高HGI组更容易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OR=1.240,95% CI:1.091~1.409)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1.240,95% CI:1.070~1.437)。结论 高HGI水平的T2DM患者可能更易发生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3.
杨华  岳兴太 《现代保健》2011,(16):179-180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最严重且难以治疗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生率约为20%~40%[1].DN是糖尿病进程中因微血管受损而导致的严重并发症,主要病理变化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导致弥漫性或结节性肾小球硬化[2],造成蛋白尿排泄和滤过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与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生相关的因素。方法 选取老年男性T2DM患者288例,根据OP诊断标准分为骨量正常组(72例)、骨量减少组(118例)和骨质疏松组(98例)。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A1c,HbA1c)、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血清钙(serum calcium,Ca)、血清磷(serum phosphonium,P)、25羟维生素D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25-OH-VD)及尿白蛋白/肌酐(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 ratio,ACR),记录患者病程、降糖药物使用和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骨量正常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病程较长和HbA1c较高,BMI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相关分析显示股骨颈、三角区、大转子、腰椎(lumbar vertebrae,L)2-4节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BMI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但与HbA1C均呈负相关(均有P<0.05)。骨质疏松组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高于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均有P<0.05);骨质疏松组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骨量正常组(χ2=6.168,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HbA1c及糖尿病肾病与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生相关(均有P<0.05)。结论 低BMI,血糖控制不佳和糖尿病肾病是老年男性T2DM患者OP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我国1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患病率是30%~40%,2型糖尿病为15%-20%。糖尿病肾病约占总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8%左右。并发糖尿病肾病是1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型糖尿病中肾病的患病率相对较低,但它仍是继心血管并发症之后糖尿病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中青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 DM)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究疾病感知、希望水平对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2022年6—10月通过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408例中青年T2 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the brief illness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BIPQ)、中文版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ear of progression questionnaire-short form,FoP-Q-SF)、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进行调查。结果中青年T2 DM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31.29±5.17)分,疾病感知得分为(39.97±6.02)分,希望水平得分为(34.87±4.29)分;恐惧疾病进展与疾病感知呈正相关(r=0.454,P<0.01),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r=-0.526,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住院前血糖监测频率、最近1次糖化...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第五届国际糖尿病联盟西太区会议上的统计数字显示,全球已确诊糖尿病患者达1.3亿,且每年以新增100万的速度增长。我国已经超过4000万人,其中2型糖尿病占90%~95%。预计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突破3亿,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将近1亿,且1/3~1/2的2型糖尿病为未诊断患者,未接受治疗,临床诊断糖尿病时多数患者已出现糖尿病并发症。2002年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7.8%,较1993年上海市糖尿病抽查结果2.5%增加3倍多,未诊断糖尿病患者新发现率为51.9%.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慢性疾病,其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20~39岁、40~59岁和≥60岁人群患病率分别为3.2%、11.5%和20.4%。高龄老年(≥80岁)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失明、截肢等慢性并发症的风险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导致病死率升高、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及其他临床资料,对比上述临床指标在T2DM伴或不伴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最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可损害机体多个器官,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90%~95%DM病例被归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约60%~7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轻度或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与大脑葡萄糖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大脑葡萄糖代谢紊乱可通过能量不足、蛋白质O-Glc NAc糖基化减少和氧化应激等机制引起大脑神经元受损。本文就T2DM中大脑葡萄糖代谢紊乱的病因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