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婴幼儿静脉输液技巧及护理方法的共同探讨,使患儿、患儿家属能和医务人员配合融洽,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婴幼儿输液质量。有利于减轻护士工作量,促进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
10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秦伟 《工企医刊》2006,19(4):45-45
众所周知,小儿头皮静脉极为丰富,较大的有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头皮静脉分支甚多,互相沟道,交错成网,且浅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便于固定,又不影响患儿活动,便于保温.故2岁以下患儿多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法,这也是广大家长朋友能够接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玉芳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84-185
头皮静脉是婴幼儿静脉给药的首选部位。按传统护理操作,给药过程中易使局部皮下药液外渗和淤血,影响此处头皮静脉的再次利用,被迫选用其他部位的静脉而增加静脉穿刺的难度。我们结合密闭式输液的操作程序,采取系列保护措施,通过82例患儿临床应用对比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收住院需密闭式静脉输液婴幼儿82例,男40例,女42例;年龄1~12个月33例,1~3岁49例;住院7~21d。因血液系统疾病而引起出血异常患儿未列入实验。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  相似文献   

4.
苏民 《职业与健康》1999,15(3):39-39
儿科临床治疗中经静脉输液给药是极其重要的治疗方法和途径之一,在儿科静脉穿刺中,头皮静脉占有很大的比例。由于婴儿血管特点故操作较难,根据多年的临床操作经验,现试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于成人,有其特殊规律。小儿血管细,血管的深浅因人而异,加上有些患儿不合作,会给操作带来许多困难,因此,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对头皮静脉暴露不明显的患儿,应全面仔细检查和选择血管。还可采取按摩拍击、指压触摸法使其静脉得以暴露,对水肿患儿,可根据血管走行采取指压法。对肥胖患儿,可采取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力学穿刺法在婴幼儿疑难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选取门诊输液患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用力学原理穿刺法,即通过调低调节器高度、降低输液瓶高度至与穿刺部位平齐,增加与静脉血管内压力差的力学原理进行穿刺;对照组用传统负压穿刺法。比较两组的留置针一次穿刺成功率、病人满意率和平均穿刺时间。结果力学穿刺法一次穿刺成功时间(6.1±0.51)min比负压穿刺法(7.3±0.56)min短,满意率(92.7%)比负压穿刺法(80.7%)高;一次穿刺成功率(89.3%)与负压穿刺法(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力学穿刺法的穿刺时间较短,减少了患儿反复多次穿刺的痛苦,家属满意度较高,其操作简便,可单人操作,减少了护理人员人力资源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张六莲 《现代保健》2009,(25):98-9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已成为儿科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小儿发病与成人不同,往往十分危急,来势凶猛,突然高热、惊厥、昏迷、呼衰、心衰等,能否尽快打通静脉通道,对抢救患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联系自己多年的临床护理实践,试谈谈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婴儿头皮静脉穿刺采血液标本47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滨英 《泰山卫生》2001,25(5):37-3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颞浅静脉改良穿刺方法在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住院患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穿刺,观察组采用改良方法穿刺,比较两组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6.67%,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2.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婴幼儿颞浅静脉改良穿刺法优于常规穿刺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方便,可以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也是治疗抢救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稳、准、快、好地将药物输注到患儿体内,其成功与否是治疗的关键所在,也是护理工作研究的重要技术操作内容。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头皮静脉血管丰富,无静脉瓣,相互沟通,交错成网,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头皮静脉浅表易见,不易滑动,而且采用头皮静脉输液既不影响患儿保暖,也不影响肢体活动,利于观察和护理,是3岁以内患儿首选的穿刺部位。但头皮静脉大多细小、弯曲,加之患儿不合作,常需要重复穿刺,不仅给患儿带来极大的痛苦,还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结合临床经验,就如何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谈几点体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周春霞 《现代保健》2010,(24):76-76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技术要求逐步提高,这给手术室及儿科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儿手术及儿科临床治疗中,依靠静脉输液给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也是能否赢得抢救时机,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项目,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及操作技巧,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来说十分重要。能否熟练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己成为医护关注的交点。  相似文献   

12.
周亚春 《职业与健康》2005,21(10):1587-1588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基本操作,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功.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高低,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能够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更是衡量护士基本功的标准,护士在操作时,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有关头皮静脉穿刺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尽量做到一针见血,配合医生完成各种治疗、护理和抢救任务,以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由静脉输入人体已成为治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2岁以下患儿,为了使他们早日恢复健康,在治疗中多采用头皮静脉输液,穿刺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关系到病儿转危为安的关键,现将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凌  郑成媛 《工企医刊》2001,14(4):84-84
1 静脉穿刺前的基本条件 1.1 思想准备树立全心全意为伤病员服务的思想。向家属做好思想工作,取得合作。对血管的位置有充分的估计,进针的深度要做到心中有数。每次静脉穿刺后,要总结经验,为练就过硬的本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在小儿,由于其头皮静脉较四肢静脉丰富,表浅易见,且冬天不易着凉,因而静脉输液时多采用头皮静脉,又因其静脉细小,患儿不合作,增加了穿刺的难度,怎样才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我们做了一些探讨,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方美华 《现代保健》2011,(5):136-137
目的总结出一套好的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10年3月注射室小儿头皮静脉输液1187例,总结提高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结果1054例一次性穿刺成功,占88.8%,两次、两次以上成功133例,占11.2%。结论护士不仅要有饱满的热情、无私的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注意小儿的心理护理,才能将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提到更高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18.
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当中的一项非常常用的技术操作,而婴幼儿静脉采血一直是一项难度比较大的技术操作之一.颈外静脉是颈部最大的一处浅静脉,是临床的婴幼儿常用的穿刺抽血的部位,但是经过我们的研究,头皮的静脉采血法是我们儿科在护理的工作工程当中总结出的一种比较简单、易行的采血方法.掌握好头皮的静脉穿刺方法还有技巧能够非常明显的提高采血的成功机率.  相似文献   

19.
关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兰芳 《职业与健康》2001,17(6):144-145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本人经十多年的护理工作和将近千余例患儿的治疗和护理,深深的体会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它在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有时会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患儿在治疗中,大多数必须经输液,输液必须先行穿刺,若穿刺不成功,就谈不上输液。对小儿来说,不适合四肢静脉输液,因好动是小儿的天性,因而容易造成针头滑出血管,液体注入皮下组织,局部肿胀和疼痛,造成再次穿刺。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则不同,穿刺成功后合理固定,针头是不易滑出血管的。这样,既不影响小儿在输液过程中小幅度的活动(如吃奶、喂药和大小便等)和休息,也相应的减少了输液故障的发生,这种治疗方法,患儿较易接受。这点主要是由于头颅局部解剖所决定的,因额顶枕区的皮肤厚而致密,皮下组织为一厚而致密的结缔组织层,致密度高,故针头进入皮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2000年5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许多检查项目需采集空腹静脉血。我们先后采用四肢浅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采血法,四肢浅静脉穿刺不易成功;颈外静脉穿刺时婴儿啼哭颈部上下起伏及转头等易穿通血管造成失败;股静脉采血虽成功率较高,但采血过程中婴儿暴露较多,且婴儿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