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雨莲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480-448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住院的50例乳腺癌者行心理干预前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等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负性情绪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负性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我院64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护理效果及满意程度相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不良心理,有效提高了术后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确诊为乳腺癌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QLQ—c30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障碍、疼痛、食欲减退、经济影响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例,对两组患者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贾秀萍  周燕 《职业与健康》2012,28(1):123-124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及其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对患者及其配偶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对照组只对患者一人进行心理疏导。分别于出院当天发放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及其配偶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乳腺癌术后家庭的心理特点,制定针对患者及其配偶的心理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其配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李红 《中国保健》2010,(6):101-10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干预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与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结果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明显由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在全方位上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延长生存期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减轻乳腺癌患者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我院2000~2003年128例因乳腺癌进行化疗的患者进行有目的的心理干预,旨在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策略,减轻患者对化疗的恐惧,缓解其焦虑情绪,降低恶心、呕吐等副反应的发生,最终提高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8.
舒和平 《现代保健》2010,(10):92-93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乳腺癌术后常规护理,干预组35例通过讨论、交流、询问间接调查的方式,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1个月后评价其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在各项护理指标改善和不良心理问题的改观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明显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唤起她们的勇气和信心,积极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牛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4例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包括健康教育、用药指导。观察组在患者入院后,由主管护师与责任护士组成护理干预小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予以认知、行为与心理干预等措施,6个月后采用日常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对比。结果护理干预后6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分别比护理干预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显著(P<0.01),且两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身心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7月在我市肿瘤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0例,她们除接受常规护理与治疗外,另辅以6周的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得分。结果: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评分降低,其中抑郁和焦虑得分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QLQ-C30某些评分也显好转,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罗金海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246-324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方法,使患者接受规范的化疗,提高化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对10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期间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输液护理干预、化疗药常见副作用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患者均能按时顺利完成术后化疗疗程。结论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帮助乳腺癌患者术后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减少化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方面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习了大量的文献,阐述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必然性,目前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研究的状况,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方法的研究状况,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心理因素、心理干预与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以及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3.
苏红革  张彩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87-35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和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7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将2012年1~6月4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2年7~12月38例为实验组,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评分都明显下降,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和悲观绝望等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干预,完善护理人文关怀,使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长期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40例患者接受为期6周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结果干预前,大多数患者存在紧张、焦虑,个别患者有抑郁倾向,生活质量差或一般;干预后,紧张焦虑症状消失,心理压力消除或明显缓解,抑郁倾向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加强心理干预能够提高长期透析患者的健康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5.
影响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方面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复习了大量的文献,阐述了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必然性,目前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研究的状况,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评定方法的研究状况,影响乳腺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心理因素、心理干预与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以及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165例乳腺癌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健康教育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康复与心理情绪稳定、正确掌握健康知识、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联。说明研究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心理分析、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对早期手术、化疗的患者可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乳腺癌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就诊治疗的乳腺癌患者资料展开研究调查,从中抽选出72例,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划分为两组,对照组(普通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肢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各方面的生命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大,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患肢功能,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挑选2012年4月-2012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于我院进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80例,对其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综合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进行护理有效性评估。结果于护理干预前,乳腺癌手术患者焦虑评分为(58.32±9.02)分,抑郁评分为(55.63±8.10)分,干预后依次为(51.55±5.68)分、(48.62±6.72)分,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社会活动、体能、心理健康、精神影响、社会活动、精力、体能影响等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有效减少乳腺癌手术期患者的负面心理,提升其治疗信心与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3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乳腺癌患者术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SDS、S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抑郁、焦虑症状的人数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通过对3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改变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可达到治病、加速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以分析其对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3月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嘉兴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护理过程中给予所有患者以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护理前后患者焦虑(SAS)评分、抑郁(SD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并对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SAS评分与SDS评分方面,护理干预后各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生活质量各指标(躯体功能、社会活动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评分及康复程度评分方面,护理干预后各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心理评分,且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疾病的快速康复,值得在临床乳腺癌护理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