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杜家杰  贾清 《中原医刊》2011,(3):110-110
目的探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436例,设计好包皮的长度,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的切口,将两切口间的包皮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皮下浅层血管和包皮系带。结果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切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小,阴茎外形美观。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的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560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于包皮内、外板做两个互相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的阴茎浅筋膜及浅层血管淋巴管网,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 560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不损伤阴茎浅层血管和淋巴管,并保留了完整的包皮系带.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225例。术中先于保留冠状沟宽度的包皮内板作一个环形切口,按阴茎勃起长度确定保留外板位置,分四象限法切除多余包皮,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不保留阴茎浅筋膜。结果225例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水肿轻微,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80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松  胡道虎  宗林  赵先诚 《四川医学》2007,28(2):202-203
目的探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0例。针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不同病情,设计切除包皮的长度。在直视下于包皮内、外板作两个互相平行或不平行的环行切口,将两切口间皮条用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内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78例术中出血少、切口边缘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出血及感染且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型美观。并使阴茎腹侧过度屈曲的外观上有了明确改善。针孔样包茎二期手术容易进行且并发症少。结论保留内板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Tara钳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3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Tara钳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384例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患者应用Tara钳行包皮环切术。结果:384例手术时间3~10 min,出血量1~7 ml,术中无需结扎止血,无血肿发生。均外形美观,切口整齐。结论:应用Tara钳行包皮环切手术操作简单,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疼痛轻,切缘整齐美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罗发维 《吉林医学》2011,(5):946-947
目的:探讨皮下麻醉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术中先在包皮内外板定标志线,标志包皮切除长度,用稀释的利多卡因在标志线间作皮下麻醉,沿包皮内、外板的标志线作两个平行的环形切口,将两切口间包皮条用纱布钝性分离+小圆头刀锐性剥离,保留完整肉膜及皮下浅层血管及淋巴管,并保留完整的包皮系带。结果:63例手术时间较一般袖套术式短,操作简单,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皮下麻醉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手术时间较短,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的安全性与疗效. 方法 采用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患者245例,分析手术效果、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结果 245例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组织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切缘整齐,瘢痕少,包皮水肿轻微,切口一期愈合,无需拆线,阴茎外观美观. 结论 高频电刀可吸收线连续缝合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与包茎对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效果满意,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65例.术中消毒,阴茎根部局麻或无麻醉;将包皮后褪,内环置于冠状沟处,然后将多余的包皮复位,用外环将包皮卡在内环凹槽处;结扎弹力线2根,每根2-3圈.结果 65例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均一期愈合,切口瘢痕少,阴茎外形美观.结论 应用包皮去除环行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治疗较传统包皮环切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杨钊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990-991
目的探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吸收性缝线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吸收性缝线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800余例。术中先确定患者包皮系带长短,是否需要延长系带,再分别行包皮内、外板环形切口,将两切口间包皮条剪开,用电刀沿包皮条剥离,保留完整内膜,重建包皮系带。结果800余例术中出血极少,切口整齐,术后伤口无水肿、伤口感染、伤口裂开,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及可吸收性缝线对包皮过长、包茎患者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368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的临床效果及合并蹼状阴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珐采用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312例(合并蹊状阴茎38例),包茎56例(合并蹼状阴茎13例),观察其临床效果。砖秉368例患者术中出血少,切口整齐,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及感染,切口瘢痕少,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站论包皮内外板定位法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包茎患者,尤其是合并蹼状阴茎患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李少康  周珍花 《吉林医学》2011,(29):6203-6204
目的:探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105例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应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结果:有2例术后第4~5天因夜间阴茎勃起,未处理,出现少许包皮脱出环外,切口裂开,致伤口延期愈合。103例患者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结论: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行包皮环切术,微创、无需缝合、患者痛苦少、便捷、美观、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式包皮环切术,先标志内外板切除线,然后翻转包皮,以4把止血钳提起需切除部分包皮,直视下环形切除,以5-0羊肠线间断缝合。结果:48例手术的时间短,术中基本无出血,术后切口整齐,均一期愈合,阴茎外形美观。结论:改良式包皮环切术对包皮过长及包茎患者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不同环切术式治疗包皮过长及包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2002-2012年,共收治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1 008例,包茎349例,包皮过长659例.行常规剪刀法包皮环切术216例,袖套法包皮环切术452例,阴茎根部皮肤环切术87例,包皮环切吻合器切除术253例.结果 改良术式(袖套法、根部法)手术时间比传统术式(剪刀法)长10min左右,改良术式出血量少,阴茎水肿少,无发生出血或血肿形成.传统术式并发症有56例出现阴茎水肿,17例发生出血或血肿,3例发生感染.用包皮环切吻合器手术时间短,而水肿时间长.结论 严格掌握不同术式的适应证,根据患者情况灵活选择术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婚后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包皮过长的体会。方法 50例包茎、包皮过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包皮环切术。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7 d缝线自然脱落,切口愈合平均时间为8 d,比对照组平均缩短4 d~6 d。术后并发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袖套式包皮环切术效果优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3月对160例包皮过长患者行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年龄19~28岁,平均23岁,其中包皮过长I型125例,Ⅱ型30例,Ⅲ型5例。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切口美观。术后6~48h出血2例,无切口裂开,无切口感染。结论内板下塞入纱布袖套式包皮环切术在张力状态下剥离皮肤容易进行,安全、出血少、浅筋膜组织保留多且连续,是一种较好的袖套式包皮环切术的具体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方法:应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对110例包皮过长或包茎的患者给予包皮环切术。结果:全部11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麻醉起效后,记录手术时间约3~8 min。术中术后均无严重的出血或血肿,仅5例因术中渗血给予可吸收线缝合止血。所有病例术后2 d后更换敷料,未见有明显渗血、切口裂开或感染情况。术后2~4周随访患者包皮切口均一期愈合,成形满意率100%。与同期传统包皮环切(95例)比较,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手术时间、术后水肿、术后疼痛及外观满意度上优势明显。结论:采用一次性包皮切割缝合器进行包皮环切术,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少,手术成形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刘洪宝 《当代医学》2013,(28):65-65
目的探讨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治疗包皮过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88例包皮过长以及包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8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1例患者手术结束后在切口愈合过程中,其系带部分出现水肿,进行相应的处理后,水肿消退。结论对包皮过长或者包茎患者采取套袖式包皮环切术和包皮背侧切开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殷祖进  邓天桃 《吉林医学》2013,(29):6099-6100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一次性包皮环切吻合器与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的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吻合器治疗包茎与包皮过长手术时间短,不需止血,愈合后外观美观,但费用较高,愈合时间较长,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有相关要求的患者可选择吻合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的疗效。方法对185例诊断为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包皮环扎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85例患者中,4例出血,2例系带撕裂,1例因包皮厚、韧性强而转行包皮环切术,1例切口感染,1例结扎环嵌顿,其余患者无出血及感染,术后3月随访,切口平整,外形美观。结论包皮环扎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袖状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临床效果。方法:近6 a门诊所见168例包皮过长或包茎患者行袖状包皮环切术,先用细丝线标记包皮外板和内板,于标志线间环行切开包皮内、外板表皮,表皮下锐性分离,切除包皮内外板包皮表层,保留完整的阴茎Colles筋膜、血管和淋巴网。结果:术中无活动性出血,术后无继发性出血和血肿,伤口肿胀轻,持续时间短,外形美观,切口缝线自行脱落,无需拆线。结论:袖状包皮环切术较精细,手术时间稍长;但并发症少,外形美观,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