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症状体征均无特异性,易被误诊,预后极差。首选诊断方法为心脏超声多普勒加CT肺动脉造影(CTPA),肺动脉造影可确定诊断、测定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指标,并能对手术进行评估。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高压球囊血管成形术应用尚少。初步结果显示前列环素类等扩血管药物可改善心肺功能,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一种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它有自身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因而是可治疗的。针对其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衰竭的表现,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针对肺动脉内的残留机化血栓,可采取肺血栓动脉内膜切除术及球囊肺血管成形术;而且肺移植亦可用于该病的治疗。有资料显示,CTEPH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本文就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肺动脉高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31例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和螺旋CT资料,其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18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2例,结缔组织病4例,肝肺综合征2例,纵隔纤维化1例,Takayasu动脉炎1例,房间隔缺损2例,肺淋巴管肌瘤病1例。CT普通扫描结合CT肺动脉造影观察肺窗和纵隔窗以分别显示肺实质、肺血管、肺门及纵隔结构。结果 CT肺动脉造影诊断了96.77%待查肺动脉高压,同时对肺动脉高压原因做了有益的分析。结论 CT普通扫描结合CT肺动脉造影能准确诊断肺动脉高压,为明确病因或倾向性病因诊断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4.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自然预后极差的疾病,疾病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目前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是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该手术效果明显,术后早期可明显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患者生活质量.术前评估患者是否已存在严重的继发性肺小血管病变至关重要.术中建立正确的内膜剥离层面和完整的剥离血栓及机化内膜是外科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总结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A)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肺动脉栓塞患者50例,均行肺动脉CTA检查,并采用MIP、MPR及VR行图像后处理。结果肺栓塞患者50例,累及肺动脉及分支250支,其中叶肺动脉主干栓塞68支,段肺动脉栓塞80支,亚肺段动脉栓塞82支。结论采用肺动脉CTA检查,可及时进行快速、准确的肺栓塞诊断,血栓的数目、位置,管腔与血管管壁的关系及狭窄程度可清晰显示,并为血栓栓子的性子、来源、血流动力学状态等提供诊断信息,故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70岁以上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100例作为肺血栓栓塞症组,7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肺血栓栓塞症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肺动脉高压组(59例)和非肺动脉高压组(4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CO)、每搏指数、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肺血栓栓塞症组MAP、CI、CO、每搏指数明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肺血栓栓塞症组心率、胸腔静脉血压、体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动脉高压组年龄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血小板计数低于非肺动脉高压组,女性、晕厥、V1~3 T波倒置比例明显高于非肺动脉高压组;肺动脉高压组吸烟、高血压、脑卒中、癌症、外伤或手术、呼吸困难、胸膜炎性胸痛、咯血、胸闷、心悸、咳嗽、D-二聚体、右束支传导阻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比例与非肺动脉高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年龄是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性别和年龄是老年肺血栓栓塞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肺动脉高压的一种疾病亚型,是指由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引起一次或反复发生的肺血栓栓塞导致血栓机化、肺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肺血管重塑,从而引起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和右心衰竭并最终死亡的疾病。2015年欧洲心脏病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联合颁布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和  相似文献   

8.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疗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血栓栓塞症具有高发病率、高误诊率和高病死率。其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其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个疾病的两个阶段。该病各种临床表现多与缺氧及肺动脉高压导致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密切相关。常用的无创诊断手段包括心电图、胸部X线、D二聚体定量、血气分析、心脏超声、CTPA、MRA及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有创检查主要是肺血管造影。CTPA在肺动脉主干、叶、段水平的肺栓塞诊断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92%,已经逐步被认为是取代肺血管造影的无创检查之首选。肺血栓栓塞症的主要治疗包括病因干预、抗栓治疗及并发症对症支持等治疗。对急性大面积血栓患者,溶栓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抗凝。抗凝治疗是肺血栓栓塞症的基础治疗,常用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普通肝素治疗强调早达标和稳定达标,在治疗急性大面积血栓中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后者在治疗急性非大面积血栓中疗效等于甚至优于普通肝素。华法林半衰期长,起效慢,用于预防慢性血栓形成,使用疗程至少3个月。影响肺血栓栓塞症的预后因素为急性右心衰和慢性肺动脉高压。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未能及时诊治、病程慢性迁延、溶栓治疗无效、多发的反复的亚型肺小血栓导致压力升高等因素均容易导致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展。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可能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虽然目前认为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急性肺栓塞的一种临床结局,但部分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并无明确肺栓塞病史.由于临床医师对此疾病的认识尚不够深入,故往往是在对呼吸困难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才怀疑此疾病.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确诊依赖于通气/灌注肺扫描和肺动脉造影.本文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血压是一类继发于症状性或非症状性肺血栓栓塞的罕见病,多数患者可通过肺动脉内膜剥脱术获得显著的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改善,甚至完全治愈。但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一项复杂且风险极大的手术,需全面考虑术前肺高压严重程度(如肺血管阻力与阻塞位置关系等),充分评估手术本身风险及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临床上包括三种疾病。本文报道41例,主要讨论该病的临床症状、体征、血液动力学、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等表现。并对本病的诊断程序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APE时栓子堵塞肺动脉,造成机械性肺毛细血管前动脉高压,肺血管床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卜升.肺动脉高压可以导致右心室衰竭和患者早期死亡.但是机械阻塞程度往往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不相符.目前认为血管活性物质在肺栓塞早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起重要作用,是导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即刻和首发症状出现2 h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1].有学者认为血栓素A2、前列环素与急性肺损伤肺动脉高压有关[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 2010年我院收治的36例PTE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肺血栓栓塞症的患者中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32例(89%).34例经CT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积极溶栓及抗凝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CT肺动脉造影可帮助肺血栓栓塞症诊断,及时规范的溶栓及抗凝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4.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属于肺动脉高压分型的第四大类,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的肺动脉高压,不干预则远期预后不佳,故明确诊断和积极治疗非常重要。对于CTEPH的诊断,肺通气灌注显像较CT肺动脉造影有更高的敏感性。CTEPH的预后与其治疗决策密切相关:所有患者都需要终身抗凝,利奥西呱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CTEPH治疗的靶向药物。能否手术治疗取决于CTEPH的血栓机化部位:对于血栓栓塞在肺动脉近端,可行肺动脉内皮剥脱,其治愈率高,术后恢复以及长期预后往往较为理想;如果病变部位在中段,可以尝试进行肺动脉球囊扩张,球囊扩张往往需要分次逐步进行,扩张后患者活动耐量有显著提升,此外球囊扩张也用于如外科内皮剥脱后残余肺动脉高压或肺动脉高压复发;如果病变部位在肺血管末端,则只能选择药物保守治疗。多种治疗手段联合治疗或为未来CTEPH治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目前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前列环素类似物伊洛前列素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由于其具有高度肺血管选择性、能调节肺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重塑和微血栓形成等药物学特点,因此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本文主要综述吸入伊洛前列素在成人心脏手术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肺动脉高压的一大类,是一种自然预后极差的疾病,目前认为机化血栓与肺血管重塑是其发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发展,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认知有所提高。随着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新型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其预后有了明显的改善。现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是由于肺动脉血栓未完全溶解导致的一类毛细血管前性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目前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很多患者因远端血管病变或严重合并症而无法手术,或手术后有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球囊肺血管成形术和靶向药物的发展为这些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现就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新疗法...  相似文献   

18.
<正>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多种原因所致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病理生理状态,可继发右心衰竭甚至死亡[1]。《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将PH血流动力学诊断标准定义为海平面、静息状态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1例急性肺栓塞采用~(99m)Tc-P357标测肺动脉内新鲜血栓,并进行肺动脉造影,显示大块新鲜血栓堵塞于左、右肺动脉干的急性大面积肺栓塞,肺动脉压中度升高。选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再次行肺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大块血栓基本溶解,部分肺动脉的小分支内仍有残余血栓,肺动脉压降至正常。本例表明,急性肺栓塞如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迅速逆转大面积肺栓塞所致的血液动力学障碍,~(99m)Tc-P357是最先进的、准确的诊断急性肺栓塞的检测手段,rt-PA是一安全、有效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20.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的病理机制为肺动脉内的纤维化血栓阻塞血管,影响血流动力学,完成血运重建是其治疗的关键,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是肺动脉段以下血运重建的重要方法。本文主要介绍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的临床意义、常见并发症,并结合本中心经验对其技术要点和临床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