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iciati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重点部门。随着呼吸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广泛使用,新生儿VAP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患儿发生VAP对其生存率、病死率、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的长短都有很大的影响。明确新生儿VAP的危险因素,实施全面综合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时准确的诊断以及迅速有效的治疗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也是亟待解决的医疗难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选择2015年1-12月入住医院ICU中使用呼吸机超过48h、临床检查资料完整的703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查阅病历的方式确定其是否发生VAP,统计分析VAP的发生率,并对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实施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03例患者中发生VAP 256例,发生率为36.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机械通气时间、意识状态、非感染性肺疾病、糖尿病、抗菌药物联用、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与住院时间与VAP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经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60岁、机械通气时间>5d、患有非感染性肺疾病、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治疗持续时间>7d是发生VAP的危险因素。结论 VAP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加强病房管理、正确进行口腔护理、预防误吸和反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可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目标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及其特点.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某院2007年12月-2008年11月ICU患者VAP发病情况进行监测,用临床肺部感染状况评分系统(CPIS)相关资料的收集,并用患者平均病情严重程度调整法(ASIS)计算医院感染发病率.结果 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44.53‰,经ASIS法计算后,VAP患者日感染发病率为76.38‰;VAP患者死亡率为60.23%,带管时间与年龄在死亡和存活的VAP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为首.结论 ICU医院感染率高,是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部门,应重视目标性监测工作;必须加强呼吸机相关物品的消毒灭菌与管理,重视对有侵入性诊疗操作患者的监护.  相似文献   

4.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1,他引:15  
目的探讨医院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及病原菌感染特征,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推动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方法取我院2005年1~10月ICU住院并行机械通气≥48h患者83例,其中诊断符合VAP的患者37例,未发生VAP 46例为对照。结果在VAP患者的气道分泌物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8.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为最常见菌(32.0%),其次为不动杆菌属、表皮葡萄球菌等,合并真菌混合感染亦较多(22.0%);通气天数长、行气管切开、使用皮质激素及患者神志情况等与VAP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制酸剂使用与否与VAP的发生差异无显著相关性。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临床因素有关,对这类因素应尽量控制,以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由机械通气造成的院内感染,即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经在所有医院院内感染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同时VAP也成为了ICU第一大杀手,如何控制好机械通气导致的院内感染已经成为所有医院ICU不得不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某院相关4个科室检出细菌及感染途径的分析,提出预防呼吸机引起院内感染的重点环节,及关于合理管理呼吸机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目标性监测与干预在降低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与SICU医院感染监控人员负责对SICU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进行监测,针对监测结果,修订控制措施并严格贯彻执行,强调过程监控。结果实施目标性监测1年多后,患者VAP的发生率从2008年(4-12月)的31.93‰下降至2009年(1-12月)的21.48‰ ,两者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17.81,P=0.00)。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针对性提出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为预防VAP提供依据。 方法对 2006年1月-2011年12月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使用呼吸机患者开展VAP前瞻性监测,选取发生VAP医院感染患者作为VAP组,未发生VAP医院感染患者作为非VAP组(1∶1配比),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共监测使用呼吸机患者2 550 例,发生VAP 475例,机械通气总日数32 623 d,VAP发病率为14.56‰。单因素分析表明: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1个月内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多次住院、昏迷、低蛋白血症、脱机失败后再次插管、使用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5 d、误吸、口腔卫生情况差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昏迷(OR 95% CI:1.38~2.93)、低蛋白血症(OR 95% CI:1.12~2.10)、使用糖皮质激素(OR 95% CI:1.10~2.24)、脱机失败再次插管(OR 95% CI:2.14~4.74)、机械通气>5 d(OR 95% CI:2.55~4.83)、误吸(OR 95% CI:1.24~2.77)、口腔卫生情况差(OR 95% CI:1.72~3.74)是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AP发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众多,应采取正确的口腔清洁、抬高头位、及时评估撤机、改善营养状况等综合干预措施,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综合干预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3,他引:3  
目的 了解中山医院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病率趋势,评价干预措施对VAP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2004年9月-2009年12月对中山医院6个ICU进行前瞻性监测,感染控制人员在各ICU收集入住ICU的病例资料≥2次/周,实施了不同的干预措施,包括宣教和培训、氯己定口腔护理,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床头抬高30度等;统计分析和比较VAP的季度发病率.结果 共监测28 533例ICU病例,入住ICU为122 098 d,呼吸机使用率0.32%,发生VAP 481例;VAP发病率平均为12.16例/1000通气日,VAP的死亡率为8.32%,平均延长ICU住院时间14.2 d;通过综合干预措施,VAP发病率从24.57例/1000通气日(2004年10月-2005年9月)下降至5.34例/1000通气日(2009年1-12月).结论 虽然医院VAP发病率仍高于美国,但是近年来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已使VAP发病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某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的高危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VAP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2月该医院ICU使用有创呼吸机48 h的患者进行监测,分析其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监测期间共有483例患者接受呼吸机辅助呼吸且使用48 h,其中76例发生VAP,VAP发病率为15.73%;使用呼吸机总日数为5 347 d,VAP发病率为14.2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及人工气道留置时间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性患者VAP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χ2=9.838,P0.01);年龄在41~70岁的患者VAP发病率最高(χ2=10.242,P0.01),其次为≥71岁患者;住院时间越长的患者相应VAP发病率越高(χ2=59.533,P0.01);人工气道留置时间越长的患者相应VAP发病率越高(χ2=74.215,P0.01)。结论该医院ICU VAP发病率较高,且男性、年龄在41~70岁、住院时间长、人工气道留置时间长的患者VAP感染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控制降低重症病房(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根据前瞻性调查结果,在2008年7月~2009年6月具有针对性地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调查ICU病房应用呼吸机患者VAP的发病率,并研究患者使用呼吸机危险因素与VAP之间的关系。结果2008年7月~2009年6月ICU病例感染率35.84%,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25.77%o,呼吸机使用时间长短、外源性致病菌进入和内源性病原菌易位与VAP发生有直接关系。结论采用可能存在问题的目标性监测,发现VAP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