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致残性伤害,因脊髓结构、功能损害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脊髓段支配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但对于SCI,现在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法,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再生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对CNS损伤的再生和调控缺乏足够的认识。近20年来,随着基础医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SCI后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采用组织工程方法,直接将有活性的种子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使损伤轴突修复、再生和恢复功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可用于移植的细胞主要有神经干细胞、雪旺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嗅鞘细胞等,均能促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同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同种胚胎脊髓移植治疗成年大鼠脊髓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损伤所造成的截瘫 ,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实验采用同种胚胎脊髓移植治疗成年大鼠脊髓损伤 ,通过观察植入的胚胎脊髓在宿主脊髓内的分化发育过程及对损伤脊髓再生修复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探索脊髓损伤后再生修复的机制和胚胎脊髓移植的临床应用提供可能有用的实验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与分组  Wistar大鼠 96只 ,体重 (2 0 0± 2 0 )g ,雌雄不拘。随机分为两组 :①胚胎脊髓移植组 :72只 ;②单纯脊髓损伤组 :2 4只。1.2 截瘫模型制备  采用大鼠胸腰段 (T11 L1)脊髓左侧半横切损伤模型。1.3 胚胎脊髓移植 …  相似文献   

3.
研究应用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手术监护的方法和刺激参数。方法采用暴露犬 颈胸段椎管、硬脊膜表面刺激的方法,诱发犬后肢的运动诱发电位反应。研究刺激强度,频率对MEP反应的影响,以及刺激强对对脊髓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胚胎脊髓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损伤对照组(A组),损伤后胚胎脊髓移植组(B组),移植后10周,对SCI区的脊髓切片组织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9TUNEL)以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的测定(免疫组化法)。结果 两组中均发现凋亡细胞及BCL-2蛋白阳性表达,细胞凋亡率为A>B,BCL-2蛋白阳性表达A<B。结论 胚胎脊髓移植能抑制脊髓损伤后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用运动诱发电位评价急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诱发电位对脊髓损伤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健康雄性猫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治疗组和假治疗组,每组8只。采用Alen’s重量降落冲击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用NeuropackⅡMEB5100型诱发电位记录仪测各组动物的运动诱发电位。直接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记录电极位于腰椎棘突间。分别测试手术前、后、损伤后立即、损伤后30、60、90、120min的运动诱发电位。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脊髓组织中反映自由基水平的指标之一丙二醛含量。治疗组动物于致伤后立即静脉输入超氧化物歧化酶,假治疗组则给于等量的生理盐水。结果损伤组动物MEP呈进行性恶化,损伤处脊髓组织中丙二醛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治疗组动物MEP较损伤组和假治疗组有改善,尤以伤后30min和60min为明显,而后逐渐恶化,其致伤脊髓组织中丙二醛含量也较上二组明显降低而接近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动物病理结果亦较损伤组和假治疗组有改善。结论SOD具有保护损伤脊髓组织的作用。MEP可以做为评价脊髓损伤后治疗效果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作为实验性脊髓损伤后的监则方法,通过比较检测结果,观察两种监测方法的敏感程度。方法:采用大鼠Allen’s脊髓损伤模型,在脊髓损伤前后应用SEP和MEP两种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前后SEP和MEP潜伏期和波幅的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SEP和MEP均有明显的变化。SEP潜伏期变化明显,但测量烦琐,波幅变化不明显;MEP潜伏期及波幅均有剧烈改变,极易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脊髓损伤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前后应用诱发电位对脊髓运动传导功能进行判断的价值和疗效.方法 采用Mag-2磁刺激仪对90例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后进行MEP检查,分别记录双侧拇短展肌和胫骨前肌,同时检测F波和M波,计算中枢传导时间.应用Keypoint肌电图仪进行体感诱发电位检查作治疗前后对比.结果 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后...  相似文献   

8.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造成瘫痪的主要病因,SCI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细胞及组织移植是研究最多,也是最有可能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手段,现将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CI)大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损伤组和移植组,每组10只;损伤组和移植组制作成L4平面的脊髓全横断模型,将培养的大鼠NSCs悬液注入移植组损伤脊髓处,损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术后2mo,采用BBB评分、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示踪技术观察大鼠脊髓运动和传导功能的恢复程度。结果:术后2mo,BBB评分损伤组、移植组大鼠有所恢复,但都未达到正常水平,其中移植组的大鼠恢复较好,评分较高,与损伤组有统计学差异。SCI后,损伤组、移植组的CSEP波消失,术后2mo移植组的波形有所恢复,但潜伏期延长。对照组脊髓前角可见到许多HRP标记阳性神经元,损伤组未见阳性神经元,移植组可见有阳性神经元,但数目较对照组少。结论:NSCs脊髓内移植能促进损伤脊髓运动和传导功能的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改良Allen法,分别以50g/cm和100g/cm打击大鼠T13~L1脊髓.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分别观察伤后24小时内的脊髓诱发电位(Sp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变化,以了解不同程度损伤对SpEP和MEP的影响及SpEP、MEP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两种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均可造成大鼠脊髓SpEP、MEP的明显变化,尤以SpEP变化明显。损伤程度越重,电位变化越明显。②在脊髓损伤后1~24小时内.SpEP、MEP波幅降低,峰措伏时延长,以4~8小时电位变化最明显,表明原发损伤后在受损部位存在自身因索引起的继发性损伤,提示阻止继发损伤的时间应早于伤后4小时并尽可能提前。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redegenerated peripheral nerve graft (PPNG) combined with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infusion on ascending sensory tract regeneration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Methods: Fifty fe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5 groups. 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PPNG and NGF infusion, group B with PPNG, group C with NGF infusion, group D and group E were blank and normal control, respectively. Horseradish peroxidase-labled (HRP) tracing method was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regeneration of injured nerves after 8 weeks. The extent of regeneration in and beyond the nerve graft was determined by counting the number of HRP-labeled fibers intersecting imaginary lines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graft and cord. For the sake of convenience,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 of the PNG and spinal cord, 6 model zones were divided, including caudal of spinal cord, caudal transition zone, caudal zone in graft, rostral zone in graft, rostral transition zone and rostral of spinal cord. Results: 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of caudal zone in graft, rostral zone in graft, rostral transition zone, the fibers in group 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C (P〈0.05). Conclusion: PPNG combined with NGF may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regeneration of ascending long tract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The regenerative fibers can penetrate the 2 graft-host interface scars.  相似文献   

12.
运动诱发电位与体感诱发电位的脊髓等电位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Tian W  He D  Zhao LF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7):1525-1528
目的 研究体感诱发电位 (SEP)和运动诱发电位 (MEP)在脊髓横断面上传导通路的分布特点。为临床上应用复合脊髓诱发电位 ,提高监护水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分别刺激Wistar大鼠的皮质感觉运动区和坐骨神经 ,用微电极在大鼠腰膨大记录SEP和MEP。采用不同刺激强度、频率观察它们对SEP和MEP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在半侧脊髓上分 4 0~ 6 0个点记录每点的SEP和MEP。根据SEP和MEP的波幅变化 ,制作大鼠腰膨大部位的等电位图。结果  ( 1)SEP的N1 P1波幅从脊髓腹侧至背侧逐渐增加 ,中央较外侧部显著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 2 )MEP的N2 P2的波幅从腹侧至背侧逐渐下降 ,中央较外侧明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 1)证实了大鼠的SEP主要传导通路分布于后索 ,大鼠的MEP传导通路主要分布于前索。二者在脊髓横断面上各自有明显的代表区域 ,可以涵盖脊髓横断面的主要部分。 ( 2 )大鼠MEP的兴奋起源可能是锥体外系。  相似文献   

13.
Hou Y  Nie L  Liu LH  Shao J  Yuan YJ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1):773-777
目的 观察实验性急性脊髓损伤过程中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MS-MEP)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将日本大耳兔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C、D组分别为轻、中、重度脊髓损伤组(脊髓压迫时间分别为5、15、30 min).于麻醉后,暴露脊髓后,伤后5、30 min、1、6、24 h和3、7 d分别检测各组动物SEP、MEP,对所得波形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于伤后1、3、7 d采用后肢的Tarlov分级行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刺激强度是影响TMS-MEP稳定性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100%刺激强度可获得稳定的波形.随着脊髓压迫时间的延长,SEP、MEP的潜伏期逐渐延长,波幅逐渐减小,波幅变化比潜伏期变化更加灵敏.在脊髓恢复过程中,潜伏期恢复早于波幅,SEP恢复早于MEP.结论 SEP与TMS-MEP对脊髓损伤十分敏感,二者结合能客观地反映脊髓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诱发电位改变与脊髓受压程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脊髓电生理的改变与大鼠脊髓慢性受压程度的相关关系。方法 :切除 T9椎板后置入慢性渐进性压迫装置 ,多次渐进旋入螺钉 ,在 3个月内造成大鼠胸段脊髓不同程度的慢性渐进性压迫 ,脊髓受压程度根据椎管侵占率分为轻度 ( <30 % )、中度 ( 30 %~ 60 % )、重度压迫 ( >60 % )三组 ,定期进行 CBS、MEP和 SEP等检查。结果 :重度压迫组后肢全瘫的 5只动物 MEP和 SEP均测不到 ;中度压迫组有 2只 SEP测不到。术后 90 d,实验组 SEP和 MEP的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中度损伤组、轻度损伤组和对照组SEP和 MEP均存在显著差异 ( P<0 .0 5 )。实验组动物的 CBS与 MEP和 SEP改变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神经诱发电位检查可以作为反映脊髓受压损伤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李爱国  冯梅  蒋宗滨 《微创医学》2011,6(3):196-198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对椎管内麻醉所致外周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骨科住院行下肢手术穿刺时出现神经症状患者75例,随机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A组)、甲钴胺注射液(弥可保)治疗(B组)及生理盐水对照(C组),观察术后6 h、12 h、48 h和72 h时点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评分。结果疼痛及麻木评分:A组术后12 h起评分低于B、C两组(P<0.05或0.01);B组疼痛评分术后72 h低于C组(P<0.01)。感觉异常评分:A组术后24 h起低于B组,48 h起低于C组(P<0.05或0.01);B组术后72 h低于C组(P<0.01)。三组在四个时段间的MAP、HR和SpO2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有效地促进椎管内麻醉引起外周神经损伤的恢复,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体感诱发电位 (SEP)在脊髓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丹麦Keypoint肌电 /诱发电位仪 ,对 66例脊髓病变者进行SEP检测。 66例均行下肢胫后神经SEP(SEPt)检测 ,其中 2 8例同时行上肢正中神经SEP(SEPm)检测。结果 SEPt检测 66例中 64例异常 (96 .9% ) ,SEPm检测 2 8例中 1 7例异常 (60 .7% ) ,SEPt检测结果异常率明显高于SEPm。异常表现均以波幅降低为主 ,SEPt异常以波幅降低为主者占 73 .5 % ,SEPm异常以波幅降低为主者占 88.2 %。结论 SEP反映了躯体感觉传导通路、脑干网状结构及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脊髓病变SEPt检测敏感性明显大于SEPm ,异常表现以电位波幅降低为主。因此 ,SEP不仅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有参考价值 ,而且对判断脊髓损伤程度、评估疗效及脊髓功能状态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脊髓损伤大鼠血清及脊髓内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8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n=36)、模型MT组(n=36)及假手术组(n=12)。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模型对照组给予无水乙醇,模型MT组给予MT,均为腹腔注射。对比术后12h、3、5d大鼠血清及脊髓组织中NGF的表达及Tarlov评分。结果术后12h模型对照组及模型MT组Tarlov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MT组TarlOV评分稍高于模型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d模型MT组Tarlov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12h、3、5d模型对照组和模型MT组血清NGF水平、脊髓组织NGF蛋白及NGFmRNA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上升,模型MT组则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MT通过调高脊髓损伤大鼠体内NGF的表达起到减轻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电刺激胫后神经,于腰椎、胸椎、颈椎和头皮置记录电极,依次记录CE,N24,N28和P40电位峰潜伏期。共检测15例对照组和29例经磁共振(MRI)证实的腰骶神经根或脊髓病变患者。结果:(1)CE,N24,N28和P40电位均异常,见于腰骶神经根病变。(2)CE正常,N24,N28和P40异常,或N24异常,余电位均正常,见于腰骶髓病变。(3)CE,N24正常,N28和P40异常,见于胸髓病变。(4)CE,N24,N28正常,P40异常,见于第6颈椎以上病变。结论:胫后神经SEP临床上具有定位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甲基强的松龙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脊髓损伤动物模型,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尼莫地平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对脊髓损伤的疗效差别.方法参照动脉瘤夹压迫法制作SD大鼠T10段脊髓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予MP、尼莫地平、两药联合应用治疗(3组统称为治疗组)及不予治疗(对照组).于伤后1、2、3、4周末行神经功能评分及斜板试验,伤后24h及2、3、4周末行伤段脊髓HE染色及银染,并行图像分析,伤后3周行皮层诱发电位(CSEP)及脊髓诱发电位(SCEP)检查.伤后4周行L1段脊髓5-H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伤后3周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伤后2周斜板最大角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伤后3、4周残留神经组织百分率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联合治疗组又较MP组及尼莫地平组为高(P<0.01);各组CSEP均无恢复,SCEP恢复率各治疗组较对照组高(均P<0.01);5-HT免疫组化染色治疗组表达明显,而对照组不明显.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应用MP及尼莫地平治疗均有效,两者合用未显示出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胚胎脊髓移植对脊髓内源性NGF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胚胎脊髓移植后,脊髓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及NGF多肽的合成。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胚胎脊髓移植可以促进和在一定时间内增加损伤脊髓内NGF mRNA的表达和NGF多肽的合成;胚胎脊髓植入后早期能在宿主脊髓内表达和合成NGF;损伤和移植条件下,NGFmRNA的表达与合成主要在脊髓前角神经元。结论:内源性NGF在移植后的损伤脊髓中可能对再生轴突起重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