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史摘要 男,33岁,农民,因间歇性发热伴胸闷气急2月余于1985年12月26日入院。患者于1985年10月下旬劳累后感胸闷气急,休息稍好转,10月28日起突发高热40℃,胸闷气急加重并有胸痛、咳嗽、咯痰带血,于30日住某院,诊断为“先天性二叶主动脉瓣畸形并钙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急性左心衰竭。给予青霉素800万U/d,3周,1200万U/d,1周,同时给强心利尿,体温波动在38℃  相似文献   

2.
高洁  管永伟 《疑难病杂志》2007,6(12):732-733
1病例摘要患者,男,22岁。因间断发热40d,于2006年6月14日入院。患者于1月前因淋雨后出现发热,体温38.5℃,最高达39℃。口服强力银翘片及输液治疗,体温降至37.8℃,伴有尿频、尿急,查尿隐血( ),尿蛋白( ),以泌尿系感染、急性肾小球肾炎收住肾内科,经头孢噻肟钠、替硝唑、左氧氟沙星、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治疗1月,体温正常,尿频、尿急感消失,尿常规正常出院。出院2d后,再度发热,体温37.8℃,尿蛋白( ),尿隐血( ),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本科。病程中患者无咳嗽、咯痰,无心慌、胸闷、气短,无关节疼痛,发热时无皮疹、红斑。入院后查体:T37.8…  相似文献   

3.
李航等报告了1例《发热、胸闷、尿少》的会诊讨论: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内科疑难病例会诊》(罗慰慈主编,江苏科技版),2004:337—341(原载于:《中华内科杂志))2002:第287例临床病理讨论.41(8):575—576)。该例最后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主动脉(AV)根部瓣周脓肿,AV穿孔(PF)、重度关闭不全,左心房、左心室扩大;急性肾衰竭(ARF),药物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从中不难推测,其病程中,器质性心衰与ARF的相关症状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且经瓣膜置换和肾脏替代治疗而愈。  相似文献   

4.
间断发热     
患者,女,80岁,主因心悸19年,起搏器植入术后19年,发现起搏器电池耗竭2d,为更换起搏器来院就诊。19年前患者夜间睡眠时感心悸、头晕,自数脉搏30~40次/min,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无晕厥,于外院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5S,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遂植入永久性人工起搏器,术后无不适。9年前因起搏器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9年来起搏器囊袋部位间断突起,  相似文献   

5.
毛亚伦 《宁波医学》1996,8(1):19-20
本文报告了4例感生心内膜炎左心病变患者在左心衰竭之前,首先表现为右心衰竭,出现所谓Berheim综合征,但并不完全符合经典定义。作者探讨了这些患乾发生这种现象的机理,并认为一旦心衰冰能控制,宜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47岁,因反复胸闷、气急5年余,加重3周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急,活动后加剧,休息后好转,无明显胸痛、心悸症状,B超示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后者为渗出性,细菌培养(-),TB-DNA(-),亦未找到肿瘤细胞。胃镜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予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卡托普利处理,腹水引流5000ml后缓解。入院前3个月又出现胸闷、气急症状,且不断加重,夜间不能平卧,伴有咳嗽、咳泡沫痰,腹围进行性增大,为进一步诊治于2001年  相似文献   

7.
胡淑芬 《微创医学》2003,22(5):657-658
目的总结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年来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儿科住院的37例小儿IE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例中先心26例,风心9例,败血症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临床表现中发热、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常见,脾大、瘀点,心脏杂音改变少见,实验室检查半数以上有贫血、白细胞升高、ESR及CRP升高,血培养阳性率低(8例占21,6%),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阳性率高(30例占81.1%),治疗主要为联合应用抗生素,疗程4~6周,治愈率78.4%,死亡率16.2%.结论①器质性心脏病仍为IE的主要基础病因;②临床表现不典型;③超声心动图在IE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4岁,以心悸、胸闷2年,下肢水肿1年为主诉入院。2年前因受凉,感冒后心悸、胸闷,休息后稍有好转,到当地医院检查,心电图表现为心肌缺血性改变,诊断为“冠心病”,经治疗病情无明显变化,1年前出现下肢水肿,乏力,吞咽有轻度阻挡感,当地医院摄胸片,发现心包积液,诊断为“心包炎”、“甲状腺炎”应用利尿剂治疗,病情时好时坏,转本院,门诊以心包积液收入院。病后食欲不振,体重较前下降约5kg。既往无肺结核病史,近3年手指端皮温低,有雷诺现象。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0岁,工人,住院号143092,因一个月来咳嗽,咯痰,20多天来进行性呼吸困难,于1978年5月11日入院。患者于一个月前,受凉后咳嗽,咯少量白色粘痰,同时有气短症状。十天后,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并开始不能平卧,伴有37~38℃低热。十天来除咳嗽,咯白痰外,痰中有血丝,并因呼吸更加困难而端坐在床上。在此期间,食欲尚好,体重下降。既往无慢性支气管炎史,无胃病史,无粉尘接触史。体检:体温37℃,脉搏124,血压120/80,呼吸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79岁,已婚,家庭妇女。自1985年12月起多次因劳累后胸闷、气急,心电图示低电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伴室性早搏,胸片示心影增大,左侧胸水而住外院诊治。1986年10月又因类似表现住本院,拟诊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下称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下称高心病)伴心力衰竭(下称心衰)。住院期间多次检查胸水呈浆液血性,但结核杆菌及病理细胞均阴性。CT检查示双侧胸水,左肺内,心包旁见一直径16mm卵圆状块影,边缘光滑,似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4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心病变患者在左心衰竭之前,首先表现为右心衰竭。出现所谓Berheim,综合征,但并不完全符合经典定义。作者探讨了这些患者发生这种现象的机理,并认为一旦心衰不能控制.宜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胡淑芬 《医学文选》2003,22(5):657-658
目的 总结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年来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儿科住院的37例小儿IE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例中先心26例,风心9例,败血症1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临床表现中发热、进行性心功能不全常见,脾大、瘀点,心脏杂音改变少见,实验室检查半数以上有贫血、白细胞升高、ESR及CRP升高,血培养阳性率低(8例占21,6%),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阳性率高(30例占81.1%),治疗主要为联合应用抗生素,疗程4~6周,治愈率78.4%,死亡率16.2%。结论 ①器质性心脏病仍为IE的主要基础病因;②临床表现不典型;③超声心动图在IE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病历摘要患者,女,54岁,因间歇性心前区闷痛7天,加重3小时,伴有气急,于1990年6月20日入院。患者7天前自觉心前区闷痛,向左肩及颈部放射,深呼吸及活动时加重,伴有上腹部不适及恶心疼痛历时3~5分钟左右,1日发作数次,经当地医院诊断为“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3分钟后缓解,但不久再次发作,疼痛逐日加重。3小时前心前区持续性剧烈疼痛,伴有气急,偶有干咳,含服硝酸甘油无缓解,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4.
现将1例静脉药瘾者感染性心内膜炎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谢xx,男,25岁,因"畏寒发热伴咳嗽咳痰20+天,呼吸" 苦难10+ 天" 入院,20+ 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畏寒发热, 1 病例资料体温为39 度, 伴咳嗽咳黄色浓痰, 未予处理,10+ 天前病情加 谢xx, 男,25 岁, 因" 畏寒发热伴咳嗽咳痰20+ 天, 呼吸剧, 并出现痰中带血, 体温高达40 度, 出现少尿, 有明显的胸 痛、胸闷、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32岁,住院号:143452。第5胎第1产,37周妊娠。孕期5个月时,曾在某市医院作产前检查,无异常发现亦无心悸,气急症状。孕期6个月曾有畏寒、发热达38℃,伴咳嗽、流涕,无咽疼或关节痛,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此后经常断续发热伴咳嗽,无畏寒,体温高达39℃,最低37.2℃左右。无明显心悸或气急。胸透正常。血、尿检查无异常。多次就医均诊断为支气管炎。4月20日来沪,旅途劳累,出现咳嗽、气急、胸闷、下肢浮肿,尿少,夜不能平卧,伴胃纳减退和恶心。4月25日在本院妇产科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16岁。于1986年3月骤起右上腹痛,发热至39℃,当地医院拟诊为“急性胆囊炎”,经抗感染治疗后发热、腹痛好转。但仍有不规则低热、胸闷、气急、心悸、下肢浮肿,经强心、利尿、激素治疗,症状继续恶化,并出现噁心、呕吐,乃于同年7月13日转入我院。入院前10d停用地塞米松,5d前停用地高辛。往史:6年前有咽痛,发热及关节痛。5年前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7.
病史摘要 患者男,56岁,已婚,干部。因发热、心悸、气急不能平卧四月余,于1985年9月4日入院。患者于1959年因劳累后胸闷、气急、咳嗽、咯血曾在外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二尖辨狭窄。1983年出现心房颤动,用乙胺碘呋酮治疗后转为窦性心律,此后长期服用维持量。1984年11月胸部透视发现左侧胸腔积液,当时无自觉症状,诊断不明。入院前四月余突然出现畏寒发热,体温38.5℃,以后体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8岁,护士,于1984年4月10日受凉后出现畏寒、高热,达39℃,伴咳嗽、痰血、乏力、盗汗、体重减轻,时有右侧胸痛。一个半月后症状加重,并出现面部浮肿,胸闷,气急,不能平卧。胸片示右上肺片状模糊阴影及右肺门影增大。用青霉素和庆大霉素静滴28d热退,痰血消失,肺部异常阴影明显缩小,但气急无改善。起病后3个月发现右侧胸腔积液。经痰和胸水检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能确诊。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无效。于7月23日转入我院。既往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史。否认结核病史。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患者,男,25岁,蒙族,食品公司业务员,2个月前因咳嗽,发烧,体温88°~39℃,在当地医院按“大叶性肺炎”治疗,症状逐渐缓解,但仍低烧(37~38℃),半个月后复查,胸透肺炎已吸收,发现“右心房增大”,后转来北京就医。10天前,在北京某医院就诊,诊断为“风湿性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