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血小板药物及其在冠心病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项研究证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并发症均与血小板功能异常有关。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正引起众多的关注。本文就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分类及在冠心病(CHD)中的应用现状作一简介。 1血小板与冠心病血小板(plt)的主要功能为粘附、聚集和释放。即粘附于血管内皮下组织,激活后聚集,释放出各种活性物质,形成血栓,参与止血过程。但是,如果血栓形成倾向过度,例如在血管损伤后内皮下组织暴露时,释放的大量活性物质中有二磷酸腺苷、血栓素A_2(TXA_2)、前列腺素(PG)以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PDGF尤为重要,可使细胞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功能异常所引起的出血,通常是粘膜或皮下轻度或中度的出血倾向。但有时在外科手术中亦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出血。因此识别和诊断这类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正常止血机制和血小板的作用血管损伤后,早期的止血作用系由于一种还不很明瞭的血管收缩反应和血小板在损伤部位聚集形成一个暂时的止血栓子(白色血栓)。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在止血、炎性反应及血栓形成以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与病理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血管出现损伤时,生理性血小板活化能迅速形成血栓封闭伤口实现止血。病理性血小板异常活化则会诱导闭塞性血栓的形成,增加人们罹患缺血性疾病的风险。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血小板需要经历黏附、活化、聚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以血脂代谢异常、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thrombosis)为基础的慢性炎症性疾病。AS血栓形成多发生在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包括血小板黏附、释放、聚集以及激活启动凝血系统,是很复杂的过程。AS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一处血管床发生AS病变,意味着其他地方的血管也可能已经存在同样的病变;同样,一处血管发生血管事件,意味着其他血管床发生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血小板和炎症在AS血栓的形成中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5.
脑血栓形成是在颈部大血管和脑内动脉存在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础上发生的,当斑块破裂时,损伤的血管内膜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血管内皮下组织和血液中多种成分结合形成血栓,由此可见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各种诱导剂引起血小板聚集的通路不同。但是,所有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因素均依赖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GPⅡb/Ⅲa)的活化,活化的GPⅡb/Ⅲa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血小板膜GPⅡb/Ⅲa基因发生变异时,有可能改变血小板膜GPⅡb/Ⅲa结构和表达水平,进而影响血小板的黏附、聚集,影响血栓形成。本文将对GPⅡb/…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已有证据表明血浆凝血因子Ⅷ(AHF,抗血友病因子)很可能是在血管壁内皮细胞中合成的。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血管内皮因补体沉淀及其后的炎症反应而受损,继之血小板聚集和局部血管内凝血引起肾小球中纤维素沉淀。因子Ⅷ可刺激血小板聚集/粘附,从而加重肾炎中的纤维素沉淀。作者推测肾炎中最初的血管内皮损害可能与继而发生的肾小球受损的严重性密切相关,因而研究了85例入院时有早期肾炎的患者的因子Ⅷ活性及其相关抗原。其中经肾活检确诊的70例肾炎随访测定了4年。以血清肌酐、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部分病例还包括~(51)铬-EDTA清除率)判断肾功能,入院时有64例肾功能正常,6例中度损害。该70例又以随访结束时  相似文献   

7.
DIC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健  樊娟  刘新 《山东医药》2002,42(17):60-61
正常情况下 ,人体的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简称纤溶 )保持动态平衡。如果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过多的促凝物质进入血液、血液淤滞、酸度增加及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受损等都可破坏上述平衡 ,导致血管内凝血。各种病因引起DIC的发病机理不完全相同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血管内皮损伤内皮下基底膜和胶原组织暴露 ,血小板在损伤部位的胶原组织上发生粘附和聚集 ,因子 因接触胶原纤维被激活。激活的因子 a导致内在凝血系统反应 ,同时血小板释放血小板第 3因子 ,促进凝血 ,进而导致纤维蛋白沉着 ,血管内凝血。此外 ,血管内皮损伤影…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23例初发Ⅱ型糖尿病(NIDDM)病人进行口服降糖药吡磺环已脲(glipizide)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第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Ag)和纤维蛋白原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NIDDM病人在临床未发现微血管病变时已有血小板聚集率升高,血小板聚集率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_1(GHbA_1)无关,与ⅧR:Ag呈明显正相关。glipizide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提示血小板功能异常可能参与NIDDM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内皮损害会加剧血小板聚集功能,glipizide对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异常状况下,血小板可能会造成病理性出血或者血栓〔1〕。因此,血小板活化过程中的胞内信号转导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当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结合到胶原或者vWF后触发胞内信号转导,使血小板稳固的黏附到内皮下膜〔2〕。随后血小板表面的整合素活化引起血小板聚集〔3〕,级联放大反应形成稳固的栓子。磷脂酰肌醇(PtdIns)及其磷酸化形式在血小板信号网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血小板黏附、激活及聚集在暴露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止血过程必不可少的步骤。此步骤涉及多个环节及多个血小板受体-配体反应。其中,血小板黏附反应主要涉及的受体为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IbV-IX复合物与整合素,激活与聚集反应主要涉及GPVI及C型凝集素样受体-2(C-type lectin-like receptors-2,CLEC-2)~[1-3]。CLEC-2是近年发现的在血小板表面表达的信号受体,在最初通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表明凝血、抗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功能与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关系密切。凝血系统中,凝血因子Ⅷ(FⅧ)与血凝、血小板粘附和血小板聚集有关,参与了糖尿病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国内尚未见系统研究FⅧ与糖尿病血管病关系的报道。我们测定了114例糖尿病人的血浆FⅧ促凝活性(Ⅷ:C)、FⅧ相关抗原(ⅧR:Ag)、ADP及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ADP-PA、RC-PA),同时也测定了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着重探讨FⅧ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溶血磷脂酸(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脂质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机体内LPA可来源于多种组织细胞,但主要由激活的血小板产生.LPA在心血管系统中表现出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诱导血管平滑肌收缩、促进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介导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损伤等,以及其可能对心肌细胞的多种离子通道具有调节作用,从而参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3.
微血管内皮异常或伴有高凝状态时,可导致血管内纤维蛋白沉积和微血栓形成。红细胞通过狭窄的管腔可遭受机械性损伤破坏而发生溶血,严重时可出现血红蛋白尿。主要的有关疾病如下。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 本病较少见,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药物和毒物的直接作用及免疫反应有关,亦有人认为此类患者血浆内缺乏内源性血小板聚集抑制因子—前列环素。  相似文献   

14.
<正>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irived growth factor,PDCF)是在血小板发生聚集反应时,由血小板α颗粒释放出的一种糖蛋白。能促进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对损伤的修复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了血小板中存在这样强力的生长因素,可能与某些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本文介绍以PDGF为主的生长因子、并探讨其与某些血管病变的关系。Ⅰ.PDGF 1.PDGF的生物化学特征:PDGF由骨髓巨核细胞制造,贮存于血小板内并被带到血循环中。分子量为28.000~31.000,为等电点9.5~10.4的碱性蛋白质,含糖4~7%。是  相似文献   

15.
运动时冠脉血流缺乏相应的增加,据认为是心绞痛、心肌梗塞及猝死的重要原因。而血流不能增加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D)、血管痉挛或血管内血栓形成有关。运动应激时冠脉内血小板活化是涉及心肌血液供求不平衡的机制之一。心肌缺血与血小板有关的资料来自动物及人类的某些研究。某些报告提出了运动与血小板聚集的关系,本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NO)是一种血管舒张因子,它具有调节血管舒张,抑制血小板(BPC)粘附聚集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功能,N()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血浆中NO活性异常,一方面与AS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皮NO合成下降或破坏增加有关[1],另一方面也可能与AS时循环中细胞成分如BPC、红细胞(RBC)等自身NO合成障碍及调节异常有关.本文对AS时循环中NO及RBC/BPC的L-精氨酸(L-Arg)/NO系统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正> 血液中的血小板在维持血管的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血管内皮损伤后,循环中的血小板通过其GPⅡb/Ⅲa受体迅速与损伤部位相结合,释放各种活化因子,产生血小板聚集,受损部位被血小板覆盖,在凝血酶和胶原存在时,激活周围的血小板而发生连锁反应,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血小板膜上的GPⅡb/Ⅲa受体是各种因素致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途径。血小板聚集过程中释放出的二磷酸腺苷(ADP)作用于血小板膜上的ADP受体P2Y12,诱导血小板之间的相互聚集,是各种激活途径中的一种。氯吡格雷是一种通过结合ADP受体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目前,氯吡格雷已经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以及PCI术后的常规治疗,并且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使用亦可获益。但是,一些患者仍然对抗血小板药物存在较差的反应性,氯吡格雷抵抗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聚集是止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多用血小板聚集仪检测其聚集特性。近年来研究认为:诱导血小板聚集的途径有ADP途径、AA(花生四烯酸)途径和PAF(血小板活化因子)途径。国人血小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与循环中一氧化氮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 (NO)是一种血管舒张因子 ,它具有调节血管舒张 ,抑制血小板 (BPC)粘附聚集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功能 ,NO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血浆中 NO活性异常 ,一方面与 AS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内皮 NO合成下降或破坏增加有关〔1〕,另一方面也可能与 AS时循环中细胞成分如 BPC、红细胞 (RBC)等自身 NO合成障碍及调节异常有关。本文对 AS时循环中NO及 RBC/BPC的 L-精氨酸 (L- Arg) /NO系统变化进行综述。1 AS发生机制AS是一个慢性炎性状态 ,当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时转成急性临床事件 ,进一步引起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阿司匹林相关气道高反应的相关性,探讨阿司匹林相关气道高反应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93例新发冠心病且既往未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完善血小板聚集试验、肺功能及支气管激发试验。根据气道反应性,分为气道高反应组与气道正常反应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血小板聚集率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结果:52例(55.91%)患者气道激发试验阳性。根据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是否<10%,分为血小板低聚集率组和血小板高聚集率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低的患者气道高反应发生风险增加2.5倍(OR=2.50,95%CI:1.079~5.792)。吸烟可能增加2.9倍气道高反应发生的风险(OR=2.879 95%CI:1.182~7.014)。 结论: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10%)和吸烟是阿司匹林介导气道高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戒烟及监测血小板聚集试验对阿司匹林相关哮喘发作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