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凤尾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凤尾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芹菜素-7-O-β-D-葡萄糖-4'-O-α-L-鼠李糖苷(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3)、芹菜素(4)、木犀草素(5)、柚皮素-7-O-β-D-新橙皮糖苷(6)、芹菜素-7-O-β-D-新橙皮糖苷(7)、芹菜素-4'-O-α-L-鼠李糖苷(8)、(2S,3S)-蕨素C(9)、异香草酸(10)、阿魏酸(11)。其中化合物6、7、10、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亦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李建绪  王红程  高美华  杨立伟  李华 《齐鲁药事》2013,32(4):187-189,192
目的研究枸橼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法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枸橼果实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包括7个香豆素类化合物:7-羟基香豆素(1)、5,7-二羟基香豆素(2)、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3)、5,7-二甲氧基香豆素(4)、6,7-二甲氧基香豆素(5)、佛手柑内酯(6)和8-(2',3'-二羟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7);4个黄酮类化合物:香叶木素(8)、柚皮素(9)、柚皮苷(10)和橙皮素(11)。结论化合物1,2,5~9为首次从枸橼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八仙草(Galium aparineL.)全草的6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1),木犀草素(2),芹菜素(3),橙皮素(4),醉鱼草苷(5),山奈酚-3-新橙皮糖苷(6),柽柳素-3-芸香糖苷(7),橙皮苷(8)。结论化合物3~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山莓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山莓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20柱色谱、重结晶,并经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提取分离山莓的化学成分,用UV、IR、EI-MS、ES-MS及NMR等光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山莓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1~6,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Homofukinolide(4)、Bakkenolide-B(5)、Bakkenolide-D(6);从二氯甲烷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7~10,分别鉴定为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7)、芹菜素(8)、木樨草素(9)、山莓素(10)。结论化合物4、5、6、7、8、9首次从山莓子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是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飞龙掌血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飞龙掌血茎的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飞龙掌血素(1),飞龙掌血双香豆素(2),8′-(2′,3′-二羟基-3′-甲丁基)-5,7-二甲氧基香豆素(3),飞龙掌血新双香豆素(4),白屈菜红碱(5),橙皮素(6)和橙皮苷(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飞龙掌血茎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6为首次从飞龙掌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姬志强  唐娜娜  张建民  石磊 《中国药师》2015,(12):2067-2069
摘 要 目的: 研究中药材山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法对山风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山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油酸(1)、亚油酸(2)、槲皮素(3)、木犀草素(4)、柚皮素(5)、橙皮素(6)、没食子酸(7)、β 谷甾醇(8)、胡萝卜苷(9)和橙皮苷(10)。结论:化合物1、2、5、6、7、10为首次从山风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棉团铁线莲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Pall.的干燥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1),nobiletin(2),liquiritigenin(3),橙皮素(4),柚皮素(5),7,4′-二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6),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醇-7-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7),6-hydroxybiochainA(8),芒柄花素(9),大豆素(10),染料木素(11),鸢尾苷(1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金银忍冬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金银忍冬叶Lonicera macckii (Rupr.) Maxim.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金银忍冬叶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芹菜素(2)、金丝桃苷(3)、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金圣草素-4′-O-β-D-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裂环马钱素酸(7)、獐牙菜苷(8)、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9)、齐墩果酸(10),胡萝卜苷(11)、β-谷甾醇(12).结论 化合物1~6、8~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8,(4):458-460
目的:研究枳实药材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开放ODS柱、制备液相色谱、HW-40F凝胶柱、大孔树脂柱对枳实药材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质谱、氢谱、碳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枳实药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Rimboxo(1)、胸苷(2)、尿嘧啶(3)、环-(亮氨酸1-异亮氨酸2-丙氨酸3-苏氨酸4-甘氨酸5-苏氨酸6-苯丙氨酸7)(4)、环-(亮氨酸1-亮氨酸2-脯氨酸3-酪氨酸4-甘氨酸5-丝氨酸6-脯氨酸7)(5)、水合橙皮内酯-β-D-葡萄糖苷(6)、伞形花内酯(7)、里那醇苷(8)。结论:化合物1、2、3、8为首次从柑橘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5、6为首次从枳实药材中分离得到,该研究为枳实药材质量评价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毛金竹叶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离、鉴定毛金竹(Phyllostachys nigra(Lodd.ex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epfex Rendle)竹叶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开放ODS柱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其乙酸乙酯萃取层和正丁醇萃取层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苜蓿素(tricin,2)、胡萝卜苷(daucosterol,3)、丁二酸(butanedioic acid,4)、胸腺嘧啶(5-methylu-racil,5)、苜蓿素-7-O-β-D-葡萄糖苷(tricin-7-O-β-D-glucopyranoside,6)、牡荆苷(vitexin,7)、苜蓿素-7-O-新橙皮糖苷(tricin-7-O-neohesperidoside,8)、荭草苷(orientin,9)、异荭草苷(isoorientin,10)、尿嘧啶(uracil,11)、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hymidine,12)。结论化合物4~6、8、11、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滇产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 Hemsl)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干花豆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羟基-3-甲氧基-6″,6″-二甲基吡喃(2″,3″∶7,8)黄酮(1),3-甲氧基-6-(3-甲基-2-丁烯氧基)-6″,6″-二甲基吡喃(2″,3″∶7,8)黄酮(2),3,6-二甲氧基-6″,6″-二甲基吡喃(2″,3″∶7,8)黄酮(3),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4),7,4′-二羟基异黄酮(5)和水黄皮素(6)。结论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仙鹤草的酚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制备薄层色谱等各种色谱手段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仙鹤草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离得到8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ilosanol C(1)、去氢双儿茶素A(dehydrodicatechin A,2)、(+)-儿茶素[(+)-catechin,3]、(2S,3S)-(-)-花旗松素[(2S,3S)-(-)-taxifolin,4]、异香草酸(isovanillic acid,5)、反式对香豆酸(trans-p-coumaric acid,6)、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7)、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8)。结论化合物2、5-8均为首次从龙牙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当归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化学成分,为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奠定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丁基苯酞(3-butylphthalide,1)、4羟基3丁基苯酞(4-hydroxy-3-butylphthalide,2)、2-methoxy-2-(4'-hydroxyphenyl)ethanol(3)、反式阿魏酸(ferulic acid,4)、厚朴酚(magnolol,5)、黄芩苷(baicalin,6)、2″O(2甲基丁酰基)异当药黄素[2″O(2-methylbutyryl)-isoswertisin,7]、harman(8)、1-ace-tyl-β-carboline(9)、酒渣碱(flazine,10)、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11)、异欧前胡素(isoimperatorin,12)、发卡二醇[3(R),8(S)-falcarindiol,13]。结论化合物3、7~9、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栀子根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桦木酸(betulinic acid,1)、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2,)、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O-甲酯(oleanolic acid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6'-O-methyl ester,3)、常春藤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6'-O-甲酯(hederagenin 3-O-β-D-glucuronopyranoside-6'-O-methyl ester,4)、竹节参苷(chikusetsusaponinⅣa,5)、豆甾醇(stigmasterol,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香草酸(vanillic acid,9)、丁香酸(syringic acid,10)。结论化合物3~5、8~10为首次从栀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7、为首次从栀子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黄连水提液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手段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其中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小檗碱(berberine,1)、巴马亭(palmatine,2)、黄连碱(coptisine,3)、表小檗碱(epiberber-ine,4)、药根碱(jatrorrhizine,5)、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6)、groenlandicine(7)、木兰花碱(mag-noflorine,8)、8-氧化黄连碱(8-oxocoptisine,9);9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5-阿魏酰奎宁酸(5-O-feruloyl-D-quinic acid,10)、4-阿魏酰奎宁酸(4-O-feruloyl-D-quinic acid,11)、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12)、阿魏酸(ferulic acid,13)、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va-nill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14)、3-(3',4'-二羟基苯基)-(2R)-乳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3',4'-dihydroxyphenyl)-(2R)-lact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15)、3-(4'-羟基苯基)-(2R)-乳酸(3-(4'-hydroxyphenyl)-(2R)-lactic acid,16)、3-(3',4'-二羟基苯基)-(2R)-乳酸(3-(3',4'-dihydroxyphenyl)-(2R)-lactic acid,17)、3-(3',4'-二羟基苯基)-(2R)-乳酸甲酯(3-(3',4'-di-hydroxyphenyl)-(2R)-lactic acid methyl ester,18);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异落叶松树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larisiresinol-9-O-β-D-glucopyranoside,19)、(+)-松脂醇-4,4'-O-β-D-吡喃葡萄糖苷((+)-pinoresinol-4,4'-O-β-D-diglucopyranoside,20)、7S,8R,8'R-(+)-落叶松脂素-4,4'-O-β-D-吡喃葡萄糖苷(7S,8R,8'R-(+)-larisiresnol-4,4'-O-β-D-diglucopyranoside,21)、7S,8R,8'R-(+)-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S,8R,8'R-(+)-laris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22)。结论化合物15、16、18-22为首次从黄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18、19首次从黄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海洋生物卤虫卵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TLC制备薄层色谱和半微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ESI-MS、1H-NMR、13C-NMR、2D NMR等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卤虫卵的体积分数95%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甾醇类化合物:3β-羟基胆甾-5-烯-7-酮(3β-hydroxycholesta-5-en-7-one,1)、豆甾醇(stigmasterol,2)、胆甾醇(cholesterol,3);脂肪酸甘油酯类:α-棕榈酸甘油酯(palmityl glycerin ester,4)、(8Z)-2,3-二羟基丙基-十七碳-8-烯酸酯[(8Z)-2,3-dihydroxypropyl heptadec-8-enoate,5];其他类:(4E)-2-(二十六酰胺)-4-十八碳烯-1,3-二醇[(4E)-2-(hexacosancanoylamino)-4-octadecene-1,3-diol,6]、反式-3-氧代-β-紫罗兰酮[(E)-3-oxo-β-ionone,7]、肉桂醇(cinnamic alcohol,8)、海藻糖(trehalose,9)。结论化合物1、5~8为首次从卤虫属内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蕤仁的化学成分(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蕤仁(Nux Prinsepiae)的化学成分。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这一传统中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与光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蕤仁的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山萘酚(kaempferol,1)、槲皮素(quercetin,2)、豆甾(stigmast-4-ene-3β,6β-diol,3)、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2,3-丙三醇[1-(4-hydroxy-3-methoxy)-phenyl-1,2,3-propanetriol,4]、阿魏醛(ferulaldehyde,5)、没食子酸(gallic acid,6)、丁二酸(succinic acid,7)、N-乙酰谷氨酸(N-acetyl-glutamic acid,8)。化合物1-8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柚皮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从芸香科植物柚Citrusgrandis的果皮中分离得到了 5个化合物 .经光谱数据的分析 ,分别鉴定为木栓酮 (1)、5 羟甲基糠醛 (2 )、柠檬苦素 (3)、闹米林 (4 )及胡萝卜苷 (5 ) .其中 1和 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成分  相似文献   

19.
连钱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连钱草地上全草进一步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法分离连钱草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光谱分析法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从连钱草全草中又得到9个化合物,即连钱草酮(1)、6R,9R-3-氧代-α-紫罗兰醇(2)、S(+)-去氢催吐萝芙叶醇(3)、催吐萝芙叶醇(4)、可乐苏酸(5)、槲皮素(6)、豆甾烯醇(7)、肉豆蔻酸(8)和正三十烷醇(9)。结论化合物1为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2~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烈味脚骨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等技术对烈味脚骨脆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烈味脚骨脆中共分得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balanspene B (1)、balanspene E(2)、rel -(2S,5R,8S,9S,10R,18S,19R)-18,19-diacetoxy -18,19-epoxy -2-(2ξ-methylbu-tanoy loxy)cleroda -3,13(16),14-triene(3)、balanspene G(4)、caseabalansin G(5)、caseabalansin F(6)、caseamem-brin U(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