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Ⅱ、Ⅲ及a VF导联病理性Q波诊断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7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按照梗死部位将分为前壁心肌梗死和下壁心肌梗死,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病理性Q波对不同梗死部位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前壁心肌梗死患者304例(57.69%),下壁心肌梗死患者223例(42.31%);361例(68.50%)患者为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其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36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25例,166例(31.50%)为非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其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98例。病理性Q波对前壁心肌梗死部位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诊断的灵敏度高于下壁心肌梗死部位[88.56%vs.71.20%],特异度低于下壁心肌梗死部位[69.12%vs.9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性Q波对不同梗死部位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诊断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息心电图II、III及a VF导联病理性Q波诊断前壁心肌梗死部位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灵敏度高,诊断下壁心肌梗死部位的特异性高,可为临床诊断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30例心肌梗死(AMI)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冠脉造影治疗,并对患者的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本院自拟的调查量表,分别统计记录患者心电图结果中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碎裂QRS+病理性Q波的数据,比较分析三种心电图类型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之间数据的相关性。结果患者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比较,敏感性、阴性预测值数据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深意义;特异性、阳性预测值比较,碎裂QRS波显著高于病理性Q波,数据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与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比较,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数据明显低于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数据间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特异性、阴性预测值数据与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心电图碎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明显辅助作用;与患者心电图病理性Q波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来评价体表心电图(ECG)ST T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19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的ECG,分析其ST T改变的诊断价值,ECG采用常规12导联加RV3~5,V7~9,阳性诊断标准:病理性Q波,任何导联下移ST段≥0.05mV,损伤性ST段抬高(肢导抬高1mV,胸导抬高≥2mV),冠状T波;ECG定位:V1~V2前间壁;V3~V4心尖;V1~V5广泛前壁;V7~V9后壁;I,AVL高侧壁;V5~V6侧壁;I,AVL,V5~V6前侧壁;Ⅲ,AVF下壁。冠状动脉造影(CAG)采用Judkins法:阳性诊断标准为主要冠状动脉分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右冠状动脉)狭窄≥50%。统计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真阳性率89.6%,真阴性率52.6%,假阳性率47.3%,假阴性率10.3%,阳性预测值74.2%,阴性预测值76.9%。ECG上出现下壁改变的有84例;前间壁8例;心尖4例;广泛前壁28例;后壁12例;高侧壁9例;侧壁76例;前侧壁52例;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前降支病变81例;左旋支75例;左主干10例;右冠50例。双支病变21例;三支病变39例。心肌桥5例。结论:通过体表ECTST T改变对预测冠状动脉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临床体表心电图与冠脉病变血管的相关性.方法 对5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18导联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右支病变占81%,25例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及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前降支病变占88%.结论 冠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而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冠脉造影病变定位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8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对比观察fQRS与病理性Q波在AMI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在AMI的诊断中,fQRS的敏感性略低于病理性Q波,而其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比病理性Q波高.结论 在有AMI诊断的其他证据时,fQRS可作为AMI诊断的心电图的一个新指标,且可考虑为非透壁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fQRS波)、V2-V3 R波递增不良(PRWP)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6个月以后复查18导联心电图,将QRS波形态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9例(33.5%)OMI患者心电图存在病理性Q波,92例(52.3%)有fQRS波,有病理性Q波和(或)fQRS波113例(64.2%),21例(30%)有PRWP.结论 fQRS波诊断OMI的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而特异性低于病理性Q波,较病理性Q波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fQRS波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有明确的诊断价值;PRWP对OMI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波)在陈旧性心肌梗死(O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明确诊断或疑似OMI病人心电图与超声心电图对比研究,来分析病理性Q波以及fQRS波对OMI的诊断价值。结果:OMI病人两种心电图指标在不同部位OMI时的发生率比较fQRS波均大于病理性Q波。在下壁OMI中fQRS波组以及病理性Q波和/或fQRS波组与病理性Q波组比较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fQRS波的发生率下壁>前壁>侧壁。fQRS波在敏感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病理性Q波,病理性Q波在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优于fQRS波,而二者联合所有参数最高。结论:fQRS波在敏感度、准确度以及阴性预测值均优于病理性Q波,二者联合将提高对OMI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与前壁病理性Q波和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②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存在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患者10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③结果 冠脉闭塞出现病理Q波占86.4%,冠脉狭窄90%~99%出现病理Q波,占32.1%,冠脉狭窄70%~89%出现病理Q波占17.6%,冠脉狭窄50%~69%出现病理Q波占8.3%;病变位于前降支近段的常在V1~V3出现病理性Q波,病变位于前降支近中段常在V1~V3及V1~V4出现病理性Q波,病变位于前降支中段、中远段常在V1~V4出现病理性Q波,病变合并第1角支和(或)第2角支9例在V1导联均可见病理性Q波.出现病理性Q波40例中有13例EF<50%,无病理性Q波64例中有13例EF<50%.④结论 冠脉狭窄程度越高出现病理性Q波可能性越大,冠脉狭窄与病理性Q波呈相关定位关系;前壁存在病理性Q波与EF下降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快型体表心电图的诊断要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常规心电图(ECG)检查AVNRT的诊断依据.方法 1996年9月至2010年4月收住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AVNRT慢快型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753例患者,将同一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和窦性心律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和窦性心律心电图比较:QRS波形态大小均相等或相似(100%),下壁导联出现假S波344例(45.7%),V1导联出现r’波589例(78.2%),假S波和r’波同时出现300例(39.8%).结论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假S波和V1导联r’波对诊断AVNRT有较高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对比分析,评价12导联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2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24h Holter监测,记录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并行CAG检查,对两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olter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度为61.0%,特异度79.7%,假阴性率38.6%,假阳性率20.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71.4%。Holter和CAG两者结果有一致性(K值0.41)。Holter对冠脉三支病变诊断敏感度(91%)高于单支病变(53%)和双支病变(63%)(P<0.05)。结论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的有效手段,但有某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