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双侧小切口解剖复位、固定、关节腔内减压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影响。方法对本组35例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在24 h内行双侧小切口开放复位,用三枚空心钉行内固定术。结果本组35例均得到随诊,随诊时间平均40个月,其中1例股骨颈骨折合并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他无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结论早期双侧小切口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是提高股骨颈骨折愈合率、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新鲜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我科自1999年10月—2001年3月对41例新鲜股骨颈骨折行关节镜检查,分别采用了人工关节置换术、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和开放复位内固定 植骨术。结果:41病例全部得到随访,平均1.5年。16例关节置换关节功能优良,25例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和开放复位内固定植骨术,无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表现。结论:关节镜下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可早期判断股骨头血液循环,能清除关节腔积血,协助解剖复位,具有创伤小、显露清楚、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C臂下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67例,均采取早期闭合复位、在C型臂X光机透视下用三枚空心加压螺纹钉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结果:随访8个月~5年,除8例出现骨折不愈合,5例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外,其余病例术后4个月~6个月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应力求早期闭合解剖复位牢固固定。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手术后绝对卧床6个月,有利于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早期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体会.方法:本组38例患者,全部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技术.结果:术后随防1.5~5年,38例患者有7例出现股骨头坏死.6例出现股骨颈骨折不愈合,骨折不愈合率为15.7%.另有2例患者出现早期股骨头囊性变,经积极保守治疗后病情痊愈.其它23例患者全部愈合.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空心螺纹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能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4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术中对骨折端复位程度等指标与术后发生股骨颈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关系。结果:45例患者随访时间13~60月,平均36月。37例骨折愈合,愈合率82.22%,8例骨折不愈合。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例,发生率20%。手术时间30~50 min,平均40 min。按照Harris功能评分标准:优30例,良5例,可1,差9例,优良率:77.78%。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较高等优点,骨折的严重程度直接影响预后,伤后应早期手术,解剖复位,牢固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健康成人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新鲜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行X线片检查判断骨折复位质量,并定期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和有无股骨头坏死。结果骨折Garden分型、待手术时间以及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关键因素。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解剖复位以及坚强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并减少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杨连友 《中外医疗》2009,28(5):29-29
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取早期闭合复位有限切开,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制动12周。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早期复位牢固固定,力求解剖复位。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在达到治疗原则的同时,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手术后不要过早负重,有利于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多枚空心钉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所在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闭合复位多枚空心钉固定治疗35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对术后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及股骨头坏死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1年5个月~7年3个月,32例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8周,骨折不愈合者3例。仅9例发生不同程度股骨头缺血坏死。结论:闭合复位多枚空心钉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前良好的骨牵引、术中骨折精确复位、坚强固定及术后避免过早负重对骨折愈合及预防股骨头缺血坏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温宝柱 《中外医疗》2009,28(11):29-29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采取早期闭合复位有限切开,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制动12周。结果本组58例,骨折愈合55例,愈合率94.8%。结论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早期复位牢固固定,力求解剖复位。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在达到治疗原则的同时,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手术后不要过早负重,有利于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刘立新 《中外医疗》2008,27(29):18-19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本组40例,平均35.2岁(16~55岁).其中头下型11例,经颈型14例,基底型15例.均采取早期闭合复位有限切开,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2年8个月.结果 其中1例复位不理想,2周后经切开复位固定并植骨后骨折愈合,1例骨折不愈合,2例股骨头坏死.结论 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早期复位牢固固定,力求解剖复位.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在达到治疗原则的同时,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 手术后不要过早负重,有利于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00例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单纯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 ,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本组100例,平均36岁(10~55岁).其中头下型20例,经颈型48例,基底型32例.均采取早期闭合复位有限切开,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2年.结果 其中2例复位不理想,2周后经切开复位固定并植骨后骨折愈合,3例骨折不愈合,5例股骨头坏死.结论 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早期复位牢固固定,力求解剖复位.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在达到治疗原则的同时,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 ,手术后不要过早负重,有利于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小切口解剖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结合低分子肝素应用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小切口解剖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20例,对这些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Garden分型:Ⅲ型17例,Ⅳ型3例。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3.2个月,18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1例出现螺钉松动、髋内翻畸形,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塌陷。结论采用小切口解剖复位、空心钉内固定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头下型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率高、经济等优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鲜股骨颈骨折,在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方法。坚强固定,促进愈合,减少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在X光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的适应证、技术要点、优点及术前术后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结果随访1~5年,优32例,良31例,差5例,优良率92.6%。结论由于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及解剖特点,骨折后常有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发生,用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有稳定性强、可早期功能锻炼、愈合率高等优点,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早期闭合复位对骨折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早期闭合复位对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型)预后的影响,为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获得完整回访资料的409例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采取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的资料,分为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组(A组)和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组(B组)。其中A组早期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共226例;B组择期行闭合复位内固定,共183例,2组均服用正骨丹作为基础治疗。比较2组骨折不愈合率与股骨头坏死率。结果?A组和B组骨折不愈合率分别为3.98%、4.3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股骨头坏死率分别为13.27%、18.5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受伤至闭合复位时间越短,股骨头坏死率越低(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早期闭合复位可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方法 均采取早期闭合复位有限切开,3根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制动12周,平均随访1年3个月.结果 2例骨折畸形愈合,其余均愈合良好.结论 新鲜股骨颈骨折的治疗原则应早期复位牢固固定,力求解剖复位.根据不同类型的骨折,在达到治疗原则的同时,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手术后不要过早负重,有利于降低骨折不愈合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空心钉闭合穿钉在微创伤下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1)2周内的各型股骨颈骨折术前GardenⅠ、Ⅱ骨折采用皮牵引牵引患肢于功能位,GardenⅢ、Ⅳ骨折采用胫骨结节牵引患肢于功能位。(2)由移位的骨折麻醉状态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利用C型臂透视下证实复位后,作皮肤小切口,先用一枚导针定位,再钻孔拧入2枚或3枚空心钉,退出导针,检查固定牢后,术毕。结果:55例患者经随访6月~5年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和股骨头缺血坏死表现。结论:此方法创伤小,明显减小对股骨头血运的影响,切口愈合快,骨折愈合好,一般患者均能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5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arden分型,I型5例、Ⅱ型11例、Ⅲ型33例、Ⅳ型7例。随访1年至7年8个月,平均4年6个月。51例骨折愈合,骨折愈合率91.1%。8例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坏死率14.3%。1例螺钉切割头颈,3例螺钉松动骨折再移位。髋关节功能评价,优17例,良33例,差6例,优良率89.3%。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钛螺钉内固定治疗老年新鲜股骨颈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骨折愈合率高,术后患者可早期坐起及活动肢体,有效防止骨折合并症发生。良好的复位及适当有序的功能锻炼是获得优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使用空心螺钉对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空心螺钉对52例骨颈骨折的患者在牵引床及C型臂X光机辅助下进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12~63个月,平均38个月。骨折愈合49例,骨折不愈合3例,后期发生股骨头坏死4例。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复位效果好、固定稳定、明显降低术后骨不连及股骨头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6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2枚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A组),与开放复位内固定(B组)进行对比。结果实验A组愈合25例,出现坏死1例;对照B组愈合27例,出现坏死1例;两组在切口长度、术中时间、出血量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愈合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特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臂下三根外定位针结合小切口空心钉对治疗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改良疗效。方法:采取闭合复位确认骨折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C臂机监护下三根外定位克氏针定位结合小切口空心钉治疗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观察。结果:术后随访1~3年,骨折一般于4~6周愈合,100例患者均愈合良好,髋关节活动功能恢复好,无并发症。功能评价:优85例(85%),良13例(13%),可2例(2%),无股骨头坏死、不愈合、髋内翻等异变。结论:能通过手法牵引闭合复位好的股骨颈骨折应尽量选择损伤小的手术方法,采用三根外定位克氏针与空心钉联合治疗法,在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C臂透视时间短、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疗效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