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血脂的关系。方法:38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52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心病患者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分组,术前行TC、TG、LDL-C、HDL-C检查,对比分析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与TC、TG、LDL-C、HDL-C的关系。结果:1TC、TG、各病变范围及狭窄程度组与正常组均有差异(P<0.05或P<0.01)。2TC各病变组间逐渐升高;3TG1支病变组与3支病变组有差异;LDL-C3支病变组与1、2支病变组有差异;HDL-C1支病变组与2、3支病变组有差异(P<0.01)。4TG不同狭窄程度组均有差异;LDL-C轻度狭窄与重度及闭塞组有差异,中度狭窄组与闭塞组有差异;HDL-C闭塞组与轻、中度狭窄组间有差异(P<0.05或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TG、TC、LDL-C逐渐升高,HDL-C逐渐减低。血脂异常可使脂质在冠状动脉内膜沉积,促进血栓形成,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因此,积极控制血脂对防治冠心病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血脂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血脂特点及血脂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83例按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累及血管情况分为单支组,双支,三支组,对其血脂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的TC,LDL-C,apoA,apoB,Lp(a)与冠心病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0.02,P<0.01),单支病变组与双支,三支病变组间在TC,apoB,Lp(a)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高TC,LDL-C,低apoA,高apoB,Lp(a)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TC,apoB,Lp(a)在致CHD方面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a(Lpa)与冠脉病变支数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52例拟诊为“胸痛”患者自愿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结果分为无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4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浆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B(ApoA/B)、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 多支病变组的Lpa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ApoA明显低于无病变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ApoA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Lpa呈正相关.ApoA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Lpa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结论 Lpa、ApoA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一个潜在指标,可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LDL-C)、载脂蛋白A,(ApoA1)、载脂蛋白B(ApoB)和脂蛋白a[LP(a)]的水平变化.结果 糖尿病组的TC、TG、LDL-C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和ApoA1/Apo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有血管病变组的TC、TG、LDL-C和Lp(a)水平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而HDL-C和ApoA1/ApoB水平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着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并在糖尿病发生血管病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将临床确诊为ACS合并DM且已行冠状动脉造影的68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三组,即冠脉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Ⅲ)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A1(apoAl)、载脂蛋白B(apoB)。结果:三组患者的TG、LDL-C、HDL-C及apoB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TG、LDL—C、HDL—C及apoB水平在ACS合并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及受损程度上起着重要作用,脂代谢异常可能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脂蛋白(a) 〔Lp(a)〕水平与稳定性冠心病的关系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患者Lp(a)水平及血脂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4月-2014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期就诊,经临床确诊符合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需要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144例为血脂异常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99例为稳定性冠心病组,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本社区中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病史且未接受过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体检健康者136例为对照组,血脂异常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片规则治疗1年,血脂异常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1年和对照组受试者于体检时及1年后检测血清 Lp(a)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 3组间性别、年龄、腰臀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体质指数(BMI)高于对照组(P<0.05);血脂异常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脂异常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Lp(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Lp(a)水平高于血脂异常组,TC、LDL-C水平低于血脂异常组(P<0.05);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血脂异常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1年后Lp(a)水平与基线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与稳定性冠心病组患者治疗前后Lp(a)、LDL-C水平比较,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TC、HDL-C、TG水平比较,治疗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Lp(a)、TC、LDL-C、T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a)、TC、LDL-C水平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血脂异常组、稳定性冠心病组Lp(a)水平与TC、LDL-C、HDL-C、TG水平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300);对照组、血脂异常组、稳定性冠心病组治疗前、治疗后1年Lp(a)水平变化与TC、LDL-C、HDL-C、TG水平变化均无直线相关关系(r<0.300)。结论 稳定性冠心病患者Lp(a)水平高于血脂异常患者和体检健康者,Lp(a)水平与冠心病关系密切;Lp(a)与其他血脂指标无相关性;他汀类药物治疗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Lp(a)水平未明显下降,他汀类药物对Lp(a)水平无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玉红  郭敏 《西部医学》2011,23(3):442-444
目的探讨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对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按冠脉造影结果将463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非冠心病组),冠心病组240例,平均年龄(59.37±7.62)岁;对照组223例,平均年龄(58.95±8.52)岁。在冠心病组中,按冠脉病变支数分为1支组、2支组、3支组;按Gensini总积分分为1组5~10分,2组11~20分,3组21~34分,4组35~64分,5组65~168分。将TC、TG、LDL-C、HDL-C、LDL-C/HDL-C、TG/HDL-C做为研究指标,比较两组之间各指标的差异及各指标在冠脉病变不同程度组间的差异。结果各项研究指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HDL-C在冠心病组明显降低外,其余研究指标均高于对照组。随着TC、TG、LDL-C、TG/HDL-C、LDL-C/HDL-C的升高,冠脉病变支数增加(P〈0.05);Gensini总积分随着LDL-C、LDL-C/HDL-C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随着TC、TG、LDL-C、TG/HDL-C、LDL-C/HDL-C的增加,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增加,病变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绝经后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60岁以上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97例,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50%;以同期同年龄范围的健康女性83例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清TG,LDL-C及Lp(a)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明显减低。冠心病组的血清TC水平仅轻度升高。结论:绝经后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TC、LDL-C升高,HDL-C降低,均是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Lp(a)在老年女性冠心病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危林松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36-36,21
目的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血尿酸水平(UA)与血脂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6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至少有1支以上冠脉主要分支病变狭窄≥50%作为观察组,45例CAG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UA、血脂谱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UA、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UA也增加,观察组内三支病变及双支病变患者UA与单支病变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UA、TC、TG、LDL-C水平增高以及HDL-C降低是冠脉病变程度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34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51例,冠心病组83例,其中单支病变组27例,双支病变组34例,三支病变22例,分析血脂各成分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脂(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的增加,TC、LDL-C、载脂蛋白B(ApoB)、TC/HDL-C、LDL-C升高,HDL-C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TC/HDL-C、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最强。结论:血脂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一致,异常的血脂代谢可能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其中LDL-C/HDL-C、TC/HDL-C比值优于其他血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脂特点,探讨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CHD患者206例,并以同期、同年龄范围的主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疑似CHD患者16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血脂代谢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CHD组的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对照组,而胆固醇(TC)仅轻度高于对照组;(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有价值的判别指标为LDL-C;(3)CHD组高TG者占56.8%,高TG者冠状动脉2支及3支血管病变占54.8%,而TG正常者2支及3支血管病变为32.6%,提示高TG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要比正常TG者高。结论高TG、高LDL-C和低HDL-C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LDL-C在致病方面意义更大;高TG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青年冠心病46例与老年冠心病55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通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青年冠心病患者46例和老年冠心病55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与老年组相比,青年患者以男性为主,多超重,并在吸烟史方面明显多于老年组患者,在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病史方面明显低于老年组患者。2青年组患者高TG血症发生率高于老年组患者,血TG水平明显升高,而apoAI水平明显低于老年组患者,两组间CHOL、HDL-C、LDL-C、TBIL、DBIL、IBIL、FG、Lp(a)、apoB(g/L)、apoAI/apoB、U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3Gensin评分看出,青年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轻于老年组患者,以单支病变为主,而老年组以三支病变为主,双支病变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4青年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患者的发生率。结论:1吸烟和超重是青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2高TG血症和低apoAI血症也是青年组冠心病患者的重要危险因素。3青年组冠心病起病较急,多以急性心梗起病;病变相对简单,以单支血管最多。Gensin评分显示冠状动脉评分较轻,三支病变较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血脂水平及其比值与早发冠心病及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282例因胸闷和(或)胸痛入院的疑似早发冠心病患者(男<55岁,女<65岁),按照冠脉造影结果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70例和冠脉造影正常组112例,检测患者常规血脂指标及计算对应血脂比值TG/HDL、TC/HDL、LDL/HDL、apoB/apoA,比较2组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水平及其相关比值等冠心病风险因素,同时观察血脂对早发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发现早发冠心病患者男性比例高于正常组(χ2=8.848,P=0.003),同时血清apoB、TG及TG/HDL比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oB:t=3.082,P=0.002;TG:t=2.445,P=0.015;TG/HDL:t=7672.00,P=0.036),其他血脂指标及比值均无统计学意义,逻辑回归分析发现apoB及男性与早发冠心病具有显著性相关(apoB:OR=5.90,95%CI 1.4~10.30,P=0.001;男性:OR=2.85,95%CI 1.52~5.31,P=0.001),且早发冠心病两支病变患者Lp(a)和apoB/apoA比值明显关于单支病变(Lp(a):t=3255.00,P<0.0001;apoB/apoA:t=3637.50,P=0.031)。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apoB、TG及TG/HDL比值显著性升高,同时apoB及男性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风险因素,Lp(a)和apoB/apoA比值与早发冠心病病变程度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水平的相关性,进一步阐明Hcy与冠心病病理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该院健康体检者39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Hcy与各项血脂指标间进行Kendall''stau-b相关性检验;比较Hcy<15μmmol/L及≥15μmmol/L时的血脂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Hcy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TG、TC、LDL-C、ApoA1、ApoB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Hcy与TG、TC、LDL-C、ApoA1及ApoB呈正相关(r?=0.231、0.184、0.137、0.117和0.162,P?<0.05)。Hcy≥15μmmol/L组TG、TC、LDL-C、脂蛋白a、ApoA1及ApoB较Hcy<15μmmol/L组高。结论?Hcy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cy与血脂水平有相关性。建议降脂治疗的同时降低血浆Hcy水平可能有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5至2011年共4 751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冠脉狭窄≥50%为冠心病组(n=3 402),冠脉狭窄<50%为对照组(n=1 349)。冠心病组根据病变血管支数分为1支病变、2支病变、3支及3支以上病变3个亚组。测定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LDL-C/HDL-C比值。比较上述指标在各组间的差异,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LDL-C/HDL-C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TG、TC、LDL-C水平及LDL-C/HDL-C比值升高,HDL-C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冠心病组中,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LDL-C/HDL-C比值逐渐升高(P<0.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LDL-C/HDL-C比值呈正相关(R=0.2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DL-C/HDL-C比值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DL-C/HDL-C比值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66例因胸痛而就诊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同时观察患者血脂各成分,并对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各组之间存在差异,尤其多支病变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TC、TG、LDL-C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增加,HDL-C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减少,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H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脂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内在的联系,对于预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载脂蛋白、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AS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113例)和多支病变亚组(152例),6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总胆汁酸、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a)水平.结果 CAS组TBA、ApoB、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ApoA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单支病变组TBA、ApoB、Lp(a)水平均显著低于多支病变组,而ApoA1水平显著高于多支病变组(P<0.05);TBA、ApoB、Lp(a)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呈正相关,ApoA1呈负相关.结论 TBA、ApoB、Lp(a)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apoA-I,apoB和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水平、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以459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经选择性冠脉造影(冠造)证实分组,按照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及其程度分为无病变、有斑块浸润、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及弥漫病变5组,分别于入院时测量其空腹血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apoA-I)、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及其他指标。结果 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载脂蛋白Al(apoA-I)、HDL有下降的趋势;TC,LDL,apoB,TG,LP(a)水平呈逐渐增高趋势;年龄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年龄愈大病变愈重;其中LP(a)、年龄是判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P〈0.01)。结论 apoA-I、apoB和LP(a)水平,尤其后二者是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密切有关,与TC,LDL,HDL相比是更重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B(apoA1、apoB)及相关脂类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98例,其中无冠心病组(对照组)48例,稳定型心绞痛组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81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3例。单支病变76例,双支或多支病变74例。均抽取空腹静脉血2 ml检测生化全套。结果:3组间apoB、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apoB/apoA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apoA1、甘油三酯(TG)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oB和apoB/apoA1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积分价值大于TC和LDL-C。结论:apoB、apoB/apoA1的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大。  相似文献   

20.
血清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联.方法:对我科2002年4月~2010年7月连续8年1 260例住院临床诊断或疑诊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同时进行血脂检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31~59岁)217例,老年组(60~74岁)561例和高龄老年组(75~93岁)482例.各年龄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不同年龄组的甘油三酯(Triglycendes,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载脂蛋白A1 (Apolipoprotein A1,ApoA1)、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 ApoB)等指标与冠脉病变程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老年和高龄老年组中冠心病患者血清Lp(a)、TC、LDL-C水平较对照组增高或显著增高(P<0.05或P<0.01),高龄老年组冠心病患者血清HDL-C较对照组降低(P<0.05);青中年组冠心病患者血清Lp(a)ApoB也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在中青年、老年及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组间Lp(a)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不同年龄组间,高龄老年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狭窄支数较老年冠心病组及中青年冠心病组均有显著增加(P<0.01);高龄老年冠心病组中Gensini积分较老年冠心病组及中青年冠心病组均有显著升高(P<0.01).对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及狭窄程度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LDL-C和增龄进入回归方程(P<0.05或P<0.01).结论:Lp(a)、LDL-C和增龄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共同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