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和口腔擦拭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口腔插管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来我院就诊并住院治疗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患者108例(男60例,女44例),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口腔冲洗组和口腔擦拭组,每组54例,于口腔护理3天、5天后,对患者口腔咽拭子培养及口腔状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种护理方法在护理3天后口腔状况评估比较,口腔异味、口腔黏膜溃烂破损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两种护理方法护理3天后口腔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比较,χ2=0.121 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护理方法护理3天后口腔异味、口腔黏膜溃烂破损情况及口腔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无差异。两种护理方法在护理5天后口腔状况评估比较,口腔异味、口腔黏膜溃烂破损发生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护理方法护理5天后口腔咽拭子培养阳性率比较,χ2=7.728 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护理方法在护理5天后,口腔冲洗护理组患者出现口腔异味、口腔黏膜溃烂破损情况及口腔咽拭子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口腔擦拭护理组。结论对口腔插管患者进行口腔冲洗的护理方法效果较好;采用口腔冲洗的口腔插管患者出现口腔异味、黏膜溃烂破损等情况的发生率均低于口腔擦拭护理方法;采用口腔冲洗的口腔插管患者口腔咽拭子培养阳性率低于口腔擦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口腔种植技术对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探索更多的口腔修复技术与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5—11月福建省漳州市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口腔修复患者160例,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口腔修复治疗,观察组应用口腔种植进行治疗,在一段时间过后仔细分析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牙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龈指数与龈沟修复指数高于对照组,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便携程度、牙齿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等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美观舒适度为(9.21±0.34)分、高于对照组(5.64±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68,P<0.05)。结论 采用种植技术能够有效缓解口腔修复,同时种植技术由于在口腔修复方面具有自身优势,能够起到明显的口腔修复功能,可以明显改善口腔健康,满足了患者的口腔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对患者口腔的护理方法。方法:观察245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口腔冲洗的效果,评价冲洗清洁度、患者舒适度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245例患者采用冲洗技术进行口腔护理后观察,90%的患者自觉口腔清洁度好,舒适度增加,无术后创口感染,创口愈合良好没有引起并发症。10%的患者反映有不适感,基本上是因为护士操作不熟练、动作不规范引起的口角拉伤、创口开裂、误吞误吸等。结论:采用冲洗的护理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口腔清洗方法,清洁彻底,对张口困难、吐水受限、颌间牵引、颅颌间绷带固定的病人尤为适用,保持患者口腔清洁,预防患者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口腔冲洗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 2019 年 1 至 12 月期间口 腔科收治 80 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0 例,常规口腔治疗和护理)和实验组(40 例,口腔冲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结果 实验组口腔清洁度为 95.0%,口腔舒适度为 95.0%,均明显高于对 照组的 60.0%和 40.0%(P<0.05)。 实验组有效率为 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0%(P<0.05)。 实验组口腔并发症发生率为 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7.5%(P<0.05)。 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实施口腔冲洗治疗,整体效果较为满意,且并发症风险较 低,因而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衡阳市453例口腔科门诊病人和体检者进行口腔毛滴虫检查,检出口腔毛滴虫者150人,阳性率为33.1%;口腔健康组为18.4%;有口腔疾病患组为40.1%,其中牙结石及口腔卫生不良者为42%,冠周炎为48.8%,龈炎及牙周炎者为37.6%。结果显示:口腔毛滴虫与口腔疾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谢冬萍 《中外医疗》2011,30(35):138-138
目的探讨2种口腔护理液对口腔疱疹的效果。方法 200例口腔疱疹(手足口病)随机分为2组,各组100例,实验组用2.5%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每天2次,再用西瓜霜喷剂,喷疱疹溃疡处,每天4次,对照组生理盐水做口腔护理,每天2次,再用西瓜霜喷剂喷与口腔患处,4次/d,结果实验组在治愈时间上有明显优势。结论 2.5%碳酸氢钠溶液做口腔护理对口腔疱疹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口腔科,医学学科分类之一.主要口腔科疾病包括:口腔颌面部皮样、表皮颌下问隙感染、颌面部淋巴管瘤、齿状突发育畸形、上颌窦恶性肿瘤、颌骨造釉细胞瘤、慢性筛窦炎、下颌后缩、四环素牙、舌白斑等疾病.现在的技术,许多牙周病完全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8.
口腔鳞癌患者口腔内菌群的异常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口腔鳞癌时口腔内菌群的改变.方法 对22例口腔鳞癌患者和20例无口腔疾病的患者,分别检测其唾液、病变区黏膜、正常黏膜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和构成.结果 鳞癌患者唾液细菌量明显高于无口腔疾病者,病变区黏膜细菌量远高于对侧正常黏膜,优势菌群发生改变,病变区黏膜有外籍菌,如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等定植.结论 口腔鳞癌可导致患者口腔菌群失调,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及继发局部或全身感染.  相似文献   

9.
口腔小区域大视野观察和研究很有必要.如癌前病变和口腔粘膜病变、以及口腔癌症,舌灼痛综合征等病例,应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电子口腔镜技术能够伸入口腔探明病变.而使用口腔电子镜,特别是全电脑电子镜在本领域的应用,的确至今尚被人们疏忽,很少有文献记载.本项研究旨在应用电子镜技术观察、诊断口腔颌面部疾病和用于辅助手术.探讨应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和电子口腔镜技术的临床价值.实现口腔小区域大视野的研究.首次初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口腔器械设备消毒灭菌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速手机是口腔临床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常用器械设备。它具有结构特殊、精密、价格昂贵等特点。在治疗过程中使用频繁,并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当机头停止涡轮旋转时,会产生减速回吸现象,使手机表面及腔管内部受到不同程度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如果消毒灭菌不合格,其潜在的交叉感染危险性极大。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1.
12.
李淳  张坤  李淬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4):98-99
随着人们爱牙、护牙意识的日益增强,做好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及口腔保健工作就显得十分紧迫。了解其发病情况对我们口腔教学、临床诊治以及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均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对卫校口腔专业2个班护理专业7个班共9个班的500名学生进行了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口腔修复膜用于口腔黏膜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口腔修复膜修复口腔黏膜缺损42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评价黏膜外形、弹性等。结果42例口腔黏膜缺损应用口腔修复膜术后均成活,区域包括颊、舌、口底、软硬腭、上下颌牙龈。均顺利愈合无脱落,口底区修复膜因收缩发生轻度舌粘连2例。结论口腔修复膜是修复口腔内不同部位黏膜缺损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近几年来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措施及经验。方法 制定白血病患者口腔护理措施。结果 98例白血病患者中有83例完成整个护理计划,15例因不适合含漱液的口感或难以配合而终止。83例完成整个护理计划的患者中有口腔黏膜炎12例,口腔溃疡9例,其中3例为新发生溃疡,9例口腔溃疡中有6例愈合,3例好转,余62例患者未发生口腔黏膜异常改变。结论 及时有效的口腔护理,对预防白血病引起的继发感染、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16.
科室概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口腔修复科前身为口腔矫形科,1982年分别成立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修复科现为上海市重点(特色)学科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是上海市临床口腔医学中心的重要科室之一,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医疗水平,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是全国口腔修复医疗,科研,教学中心之一;设有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是卫生部委托的口腔修复高级师资及医师培训点;是国家、上海市干部口腔修复保健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口腔护理经验.方法 选用2%的碳酸氢钠或1.5%的双氧水、0.05%甲硝唑液、口泰、生理盐水含漱、擦洗、冲洗清洁口腔.结果 促进了口腔生理功能的恢复,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的治疗护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口腔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受社会、文化、经济、信念和态度等因素影响,增强口腔健康意识,改善整个人群口腔健康行为,达到提高整个社会口腔健康状态的目的。自2006年1月以来,我们对本地区前来我科就诊的口腔患者及部分学校课堂里的学生共计8万多人次进行了口腔健康宣传教育,普及了早晚刷牙的意义,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口腔疾病治疗的目的,修复后修复体的作用、保护注意事项,正畸治疗的效果及适应证,定期口腔保健健康检查的必要性,预防口腔疾病的各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口腔颌面外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颌面部外伤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口腔护理,是预防和清除口腔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护理方法。传统的口腔护理常采用擦拭法,实践中发现,由于颌面部外伤患者存在张口受限,口腔内留置物妨碍操作、易脱出等口腔护理难点,擦拭法尚存局限性。笔者对80例颌面外伤患者,根据病情采用针对性的口腔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口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从牙周分离出来的细菌多达4千多种,唾液冲洗口腔表面,清除表面松散的细菌,当遇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局部遭受损伤时,口腔微生物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很快生长繁殖,一些非致病菌也可成为引起感染的病菌,牙周组织的炎症尤其是牙周炎还可能成为某些全身疾病的危险因素,牙和牙周组织直接与上下颌骨相连,牙源性感染极易波及颌骨及颌骨周组织,保持颌面部疾病患者的口腔卫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创口的愈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极重要作用,下面就在临床上所遇2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前、术后的口腔护理体会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