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静脉溶栓后短时血压变异性(BPV)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预后不良以及死亡的重要因素。静脉溶栓后“血压骤降”可能预示着血管再通。短时BPV主要通过影响缺血半暗带组织周边的持续性脑血流供应来影响脑卒中的预后。目前多数研究表明,静脉溶栓后收缩压维持在141~150 mm Hg可能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的最佳血压管理方案尚未确定,尤其是降压指征和幅度方面,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主要就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BPV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2例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研究变量进行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的平均年龄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小,发病至溶栓时间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短,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高,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明显比预后不良组更低(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年龄、血糖、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均是影响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卒中分型与溶栓治疗预后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发病至溶栓时间、血糖、入院24h纤维蛋白原水平、入院NIHSS评分、入院24h NIHSS评分均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和评价24 h和3个月时的预后,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病时的临床特征与早期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未早期好转者相比,早期好转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年龄较小[(62±13)岁vs(65±11)岁]、病情较轻(NIHSS,8±4 vs 15±6)、较少合并心房纤颤(18%vs 32%)和溶栓后出血(9%vs 33%),而且溶栓后3个月时较易得到良好预后(85%vs 24%)。早期恶化组的短暂性缺血性发作(18%vs 3%)、心房纤颤(45%vs 24%)、溶栓后出血(50%vs 1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早期恶化组,3个月时得到良好预后的比例明显低于非早期恶化组(14%vs 55%)。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95%CI:0.413,0.254~0.762)、NIHSS评分〉15分(OR,95%CI:0.156,0.081~0.469)、合并出血(OR,95%CI:0.246,0.117~0.846)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难得到早期好转。合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OR,95%CI:8.432,1.377~48.064)和出血(OR,95%CI:4.384,1.174~11.592)的患者发生早期恶化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结论年龄〉70岁、NIHSS〉15分和合并短暂性缺血性发作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宜行rtPA静脉溶栓治疗,并在溶栓后要密切观察,防止和控制溶栓后出血。  相似文献   

5.
黄有孝 《四川医学》2011,32(8):1248-1249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开始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治疗后14d和治疗21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及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P〈0.05)。且治疗后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基本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后血小板,出、凝血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神经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溶栓治疗是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目前认为有效抢救半暗带组织的时间窗为4.5/.I,时内或6小时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在6h以内.半小时之内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人,溶栓前、溶栓后15min及24h分别做血管造影检查,并记录比较病人溶栓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欧洲脑卒中评分)及治疗90d研究终点时的Barthel Index和改良Rankin Scale。结果:大脑中动脉闭塞8例,6例完全再通,1例部分再通:大脑前动脉闭塞1例,完全再通:颈内动脉闭塞6例,3例部分开通,3例未通:脑动脉造影结合动态CT扫描诊断豆纹动脉闭塞的5例:4例临床完全恢复。本组病例中2例继发症状性脑出血。有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5%。结论:超早期静脉溶栓可以使闭塞的血管早期再通,改善病人预后,但必需严格把握适应征,否则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率及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曹三勇 《吉林医学》2014,(12):2610-2610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早期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小剂量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0.9 mg/kg)静脉滴注,持续7 d,对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1 d、3 d、7 d及半年后进行中国卒中量表(CSS)测定分析,比较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67.5%(27/40)。rt-PA静脉溶栓治疗与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有关(校正OR 1.2,95%CI 1.105~1.553;P=0.003)。结论:证实了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不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可有效改善患者功能转归,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应用于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NIHSS评分为(6.15±0.63)分,低于对照组的(13.29±1.76)分,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高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静脉溶栓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NIHSS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周丽兰  付莉  瞿既 《当代医学》2021,(8):171-173
目的 探讨早期静脉溶栓联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24 h后,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早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卒中中心进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159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溶栓治疗后随访90 d,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为0~2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3~6分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分析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NLR水平预测AIS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年龄、NLR水平、溶栓后NIHSS评分是AIS静脉溶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LR水平对AIS患者溶栓后不良预后有一定预测意义,溶栓后NIHSS评分对AIS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结论:NLR、溶栓后NIHSS评分对AIS患者溶栓后预后不良均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血清脂蛋白a[Lp(a)]、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山西省临汾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7例代谢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超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完善常规检查后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与Lp(a)、Lp-PLA2水平。根据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7 d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变化将其分为近期改善组(67例)和近期未改善组(40例),另外根据患者入院时及入院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变化将其分为远期改善组(72例)和远期未改善组(35例)。分别比较其临床资料及Lp(a)、Lp-PLA2的差异,分析近、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一步进行预测价值分析。结果 近期未改善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p(a)、Lp-PLA2水平均高于近期改善组(P<0.05)。远期未改善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p(a)、Lp-PLA2水平均高于远期改善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OR=1.073...  相似文献   

14.
姚明仁  王幼萌  刘洪波 《安徽医学》2021,42(12):1388-1391
目的 分析发病4.5~6 h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1年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发病4.5~6 h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溶栓组(34例)和对照组(46例),溶栓组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NIHSS评分,出血发生率以及治疗90 d预后优良率.溶栓组根据入院时的NIHSS评分,分为低分组(≤5分)和高分组(>5分),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和90 d预后优良率.溶栓组进一步根据90 d预后分为预后优良组(mRS≤1分)及预后不良组(mRS>1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溶栓组治疗1周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90 d预后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组和对照组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患者中低分组90 d预后优良率高于高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组和高分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患者中预后优良组溶栓前NIHSS评分低于预后不良组,发病至溶栓时间短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是尿激酶溶栓预后的危险因素(OR=3.797,95%CI:1.007~14.315,P<0.05;OR=1.087,95%CI:1.005~1.175,P<0.05).结论 尿激酶静脉溶栓应用于发病4.5~6 h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和死亡率,溶栓前NIHSS评分越低或发病至溶栓时间越短,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5.
苏敏 《中外医疗》2010,29(36):6-7
目的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行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溶栓组31例,对照组30例,予以低分子肝素。按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评分标准(CSS),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h、24h、3d、7d及14d记录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并于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随访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结果溶栓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出血并发症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 Rt-PA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3h)治疗疗效肯定,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6.
赵桂林 《中外医疗》2010,29(9):110-110,11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53.23%;治疗组患者,经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总有效率为0.95%;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χ2值为10.90,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否则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率及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PNR)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静脉溶栓患者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182例,根据发病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分为功能结局良好组126例和功能结局不良组56例。比较两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NR对AIS静脉溶栓患者功能结局的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功能结局良好组比较,功能结局不良组年龄、心房颤动构成比、基线NIHSS评分、平均动脉压、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增高,PNR、前循环梗死构成比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PNR、基线NHISS评分、年龄和平均动脉压是AIS静脉溶栓患者功能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NR预测AIS静脉溶栓患者功能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722(P<0.01),最佳截断值为33.71,敏感度为0.825,特异度为0.679。结论:PNR对AIS静脉溶栓患者功能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低PNR是功能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将57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A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Ab)或甲状腺球蛋白(TG-Ab)>60 U/mL]91例,B组(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TPO-Ab或TG-Ab≤60U/mL)487例,比较2组人口特征,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和功能预后。结果2组间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出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3个月预后较差发生率高于B组(P<0.05),而3个月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入院NIHSS评分较高,空腹血糖水平较高,低TT3水平和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均为预后较差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但FT4和TSH水平与功能预后无关。结论甲状腺自身抗体升高可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较差有关。  相似文献   

20.
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72h内早期溶栓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起病3h内给尿激酶50万u静滴,20min滴完,起病3-6h用尿激酶100-150万u静滴,30min滴完。对照组用低分子量肝素钙针剂5000u皮下注射,第1天2次,以后每天1次,共用7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基本痊愈62.5%,与对照组基本痊愈23%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起病6h内给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进展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