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6种抗精神病药治疗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稳定期分裂症患者69例,分入氯丙嗪、舒比利、氯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等6个药物治疗组。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续操作测验(CPT)、连线测验A(TMT-A)、视觉再生测验(VR)、数字符号(DSy)及数字广度(DSp)等作为工具,于筛选入组时(基线)及随访6个月末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结果(1)WCST评分比较:阿立哌唑组、氯丙嗪组及舒比利组患者仅完成分类数(W1)有明显改善(P<0.05),利培酮组W1及正确应答数(W2)两个指标均有改善(P<0.05),氯氮平组与喹硫平组W1、W2及持续错误数(W3)均有明显改善(P<0.05)。(2)氯氮平组基线W1分值明显低于利培酮组(P=0.045),而6个月末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31);氯氮平组基线视觉错误数(C1)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4),6个月末与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3)。(3)组间比较:喹硫平组DSy成绩优于利培酮组、氯氮平组(P=0.025、P=0.009);舒比利组除TMT-A分改善好于氯氮平组外(P=0.032),而在视觉漏报数(C...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单纯治疗与综合治疗对于稳定期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37名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单纯治疗组70例,综合治疗组67例.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连线测验(TMTA和TMTB)、中国修订韦氏记忆量表(WMS-RC)的视觉再生和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评定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和随访12月末的认知功能,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 单纯治疗组12月末WCST总正确数、完成分类数、总错误数均较基线显著改善(P<0.01~0.05),TMTA和TMTB完成任务时间和笔离开纸次数均低于基线(P<0.01),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成绩均显著优于基线(P<0.01);综合治疗组12月末数字符号、数字广度、视觉再生、TMTA完成任务时间和笔离开纸次数,以及WCST、TMTB的各项成绩均显著优于基线(P<0.01);综合治疗组12月末WCST各项成绩、TMTA完成任务时间(28.30±10.79)s、TMTA连接正确数(24.97±0.17)个、TMTA连接错误数(0.03±0.17)个、TMTB完成任务时间(56.19±27.15)s、TMTB笔离开纸次数(0.16±0.48)次、数字符号(65.58±7.91)分、数字广度(16.72±1.96)分及视觉再生(10.96±1.96)分成绩均优于单纯治疗组(P<0.01~0.05).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有改善作用,综合治疗对于认知功能改善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其治疗周期长,易复发,致残率高,常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本文分析了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特点,重在总结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其治疗效果。以利于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5.
6.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不同类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持续服用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两型药物联用10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其精神状态。结果服用典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或两型药物联用的患者的MoCa、MMSE评分下降,但三组患者之间的评分差异不显著。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与长期使用不同类型抗精神病药的相关性不明显,可能与疾病的结局相关。  相似文献   

7.
丁美莺 《浙江医学》1991,13(2):12-13,24
对1985年1月~12月我所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35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定期进行血清钾测定。发现低血钾总发生率为8.55%,酚噻嗪为9%(氯丙嗪为多见,占8.57%),其次为氟哌啶醇占5.77%,氯氦平为4.8%,舒必利最低为1.9%,并发现重度低血钾者可出现心律紊乱及周期性麻痹症状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现状。方法采取横断面法调查我院287例住院患者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为主,新型抗精神病药后来居上,新型抗抑郁药取代了传统的抗抑郁药。用药方式主要是单一用药,二联用药居于其次,三联、四联用药少见。结论精神科临床用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用药的规范化、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王闻  符爱琴 《吉林医学》2009,30(20):2526-2526
目的:了解黎族精神病患者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277例黎族精神病患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频率前5位的依次是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奎硫平;单一用药168例(60.5%),联合使用两种者99例(36.3%),氯氮平+舒必利30例(13.2%),氯氮平+氯丙嗪14例(6.5%),苯海索使用66例(24.6%)。结论: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仍以传统为主,与地区经济水平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已逐渐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黎族精神病患者住抗精神病药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的277例黎族精神病患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频率前5位的依次是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奎硫平;单一用药168例(60.5%),联合使用二种者99例(36.3%),氯氮平+舒必利30例(13.2%),氯氮平+氯丙嗪14例(6.5%),苯海索使用66例(24.6%)。结论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仍以传统为主,与地区经济水平有关,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逐渐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精神病人体重增加在临床上是普遍现象,引起精神病人发胖的原因要从两方面来谈,一方面是患者的自身状况,如体质、营养、精神症状等:另一方面就是抗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影响所致。具体的原因可能是患者本身存在内分泌代谢的紊乱,有的患者存在多食、多睡、活动减少等病理征象,或者是在生病后过量补充大量的营养物质所致,当然也有部分患者与服用抗精神病药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侯英锋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61-46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的特点。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例住院精神病(研究组)死亡病例与24例随机抽取的同期住院精神病生存病例(对照组)的一般情况和病情特点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年龄(t=0.78,P〉0.05)、男女性别(x^2=0.248,P〉0.05)差异无显著性。由抗精神病药物抗胆碱能作用所致的肠麻痹噎食病例(x^2=3.9,P〈0.05),有拒食自杀行为病例(x^2=3.9,P〈0.05),心电图不正常病例(x^2=5.5,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研究组的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抗胆碱能作用所致肠麻痹噎食、有拒食自杀行为者、心电图不正常者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抗精神病药引起闭经发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住院及门诊女病人(包括出院病人)服药抗精神病药后发生闭经的状况作研究,结果显示各种抗精神病药均可引起女性闭经.舒必利的发生率最高,依次是冬眠灵、氯氮平,奎的平的发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典型抗精神病药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阳性与阴性症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疗效、副反应和生存质量评估;并对影响生存质量的某些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两组PANSS评分治疗前[(71.6±17.49)分、(66.02±14.12)分]与治疗后[(41.26±9.37)分、(38.93±7.67)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同期相互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结束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组在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5个因子分及生存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组(P〈0.05),且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生存存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精神症状、药物、副反应、病程。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生存质量优于典型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月经周期的影响。方法对73例女病人进行半年的随访。结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69.86%的病人出现月经紊乱;月经紊乱主要表现为来潮时间推迟并使经期缩短(t=8.57,P<0.001);月经紊乱者与月经正常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u=2.80,P<0.01)。结论抗精神病药可使多数女病人月经周期紊乱,但治疗可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7.
奥氮平抗精神病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奥氮平的抗精神病作用。方法:通过苯丙胺诱导的小鼠定向运动实验、5-HTP诱导的小鼠头部抽动实验、大鼠僵住症试验,对奥氮平进行药效学观察,并与氯氮平及氟哌啶醇的药效进行比较。结果:奥氮平(ig,ED505.88mg/kg)、氯氮平(ig,ED5037.16mg/kg)、氟哌啶醇(ig,ED500.74mg/kg)能显著地拮抗苯丙胺诱导的小鼠定向运动,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奥氮平(ig,ED500.54mg/kg)、氯氮平(ig,ED503.10mg/kg)、氟哌啶醇(ig,ED500.71mg/kg)能明显地拮抗5-HTP诱导的小鼠头部抽动。大鼠僵住症实验中,奥氮平、氯氮平、氟哌啶醇的ig,ED50分别是26,149,0.54mg/kg。结论:奥氮平有拮抗多巴胺及5-HT的活性,且其拮抗5-HT的作用比拮抗多巴胺的作用强,奥氮平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轻,是一较好的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与氟哌啶醇合用对一些患者可能是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叶亮 《海南医学》2004,15(4):62-62
目的 了解抗精神病药对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分析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住院的 10 79例病人在服用抗精神病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 心电图异常 3 72例 ( 3 4.48% )。各种抗精神病药物所致心电图的异常率无明显差异。大部分病例的异常出现在 2周内 ,异常以心律失常较多。结论 应用抗精神病药应定期随访心电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丁螺环酮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认识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71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接受丁螺环酮30mg/d治疗,于基线、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分别对受试患者经行DSST、WCST、BPRS评定。结果随访治疗6个月,研究组患者精神症状稳定,DSST高于基线水平(P<0.05),WCST持续应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丁螺环酮能够改善正在维持AAPD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20.
对抗精神病药治疗过程中出现的32例恶性综合征的产生原因、诱因、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