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与酒精依赖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单纯酒精依赖患者30例(酒依赖组),非酒精依赖双相障碍患者32例(双相障碍组)和两病共存者22例(共病组),对比分析3组的人格特征。结果酒依赖组的诈分、谎分显著高于双相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相障碍组的男性女性化、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精神衰弱、轻躁狂评分均显著高于酒依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的诈分、谎分、男性女性化、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精神衰弱、轻躁狂评分均显著高于酒依赖组和双相障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相障碍与酒精依赖患者均具有异常人格特征,两病共存者人格障碍加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第3外显子48bp可重复序列多态性(DRD4 exonⅢ48bpVNTR)与抽动秽语综合征(TS)共病抑郁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4版Ts诊断标准的112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TS组),以71名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位基因分型技术检测DRD4exonⅢ48bpVNTR多态位点,分析该位点与TS的关联;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测定TS儿童的抑郁水平。结果112例TS儿童中29例(25.9%)共病抑郁。TS组及其亚组DRD4exonm48bpVNTR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S组内,携带长重复等位基因组(61例)与短重复等位基因组(51例)CDI总分和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D4exonⅢ48bpVNTR与TS共病抑郁之间可能不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暴力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 纳入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组)70例和无暴力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52例,采用外显攻击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三维人格问卷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评定.结果 暴力组的NS1(寻求刺激-刻板僵化)、RD3(依恋)因子分数比对照组低(P<0.05),RD2(持之以恒)分数比对照组高(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最后进入方程的变量有NS1、RD2和RD3,方程能正确估计81.3%.结论 暴力攻击行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无暴力攻击行为者比较,人格特征有默守陈规、有恒心,显得比较刻板僵化,同时不容易依恋,比较实际,又能期望最后的奖偿而延迟欲望的满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DR/M)第3外显子48bp和多巴胺载体蛋白基因(DAT1)非编码区40bp可变数目顺向重复(VNT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340个ADHD患儿,202个ADHD核心家系和226个对照分别就DRD4 48bp VNTR和DAT1 40bp VNTR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ETDT、HHRR和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结果:所测人群中的DRD4 48 bp的重复次数是2—6次,最常见的等位基因是4次重复(77%)和2次重复序列(19.4%);未发现7次重复序列或更长的片段。DAT1 40 bp的重复次数是6—7和9-11次,其中10次重复序列最常见(90.7%)。在ADHD患儿中,长重复等位基因(DRD4的4—6次和DAT1的11—12次重复序列)比对照组多。未发现ADHD和DRD4的7次重复等位基因或DAT1的10次重复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关联。结论:DRD4(按照性别分层后)和DAT1的长重复等位基因可以增加中国汉族儿童罹患ADHD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方法 以中医《五态人格测验》量表调查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2017年1月至12月门诊中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144例,统计分析双相情感障碍及不同亚型、性别之间的五态人格特征。结果 与全国常模相比,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太阳、少阳、阴阳和平、少阴4个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而太阴维度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相Ⅰ型和双相Ⅱ型之间的五态人格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相情感障碍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五态人格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太阴得分偏高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寻找散发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第3外显子48bp片段可变数串联重复(VNTR)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使用病例-对照的关联分析的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51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171名正常对照就DRD4基因第三外显子48bp VNTR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所检测人群48bp VNTR多态性表现国2-7次重复,4次重复的等位基因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对照组中分别占78.6%及76.9%,2次重复分别占16.2%及19.3%;(2)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病例组短重复序列的基因型(2/2,2/3)频率(3.3%)显著低于对照组(10.5%)(X^2=14.88,df=2,P=0.00);(3)病例组含4次重复的基因型比例(95.9%)显著高于对照组(88.3%)(X^2=13.00,df=1,P=0.000)。结论:中国精神分裂症人群DRD4基因第三外显子48bp VNTR多态性主要集中于4次重复片段,48bp的重复次数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短重复序列减少或含4次重复的基因型增多可能增加对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dopamine D4 receptor,DRD4)基因 48 bp可变重复序列(variant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及其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取139例ADHD患者及115例正常对照,利用Achenbach父母用儿童行为调查表(Child Behaviour Checklist,CBCL)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ADHD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患者组和对照组DRD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DRD4基因的携带5等位基因(DRD4*5+)组个体间焦虑/抑郁(5.1±4.0)和内化性(12.1±7.6)两分量表分和非携带5等位基因(DRD4*5-)组个体间焦虑/抑郁(2.7±2.7)和内化性(7.3±5.4)两分量表分有显著性差异(Mann-Whitney Z=1.982,P =0.047;Z=2.047,P =0.041),DRD4*5+基因型个体焦虑/抑郁和内向性两行为分量表评分高.而其它分量表及行为总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未发现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与ADHD存在关联,但DRD4基因48 bp VNTR多态性与ADHD伴内化问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巴胺D4受体 (dopamineD4receptor,DRD4 )基因 48bp可变重复序列 (variantnumbertandemrepeat,VNTR)多态性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及其相关症状的关系。方法 取 139例ADHD患者及 115例正常对照,利用Achenbach父母用儿童行为调查表(ChildBehaviourChecklist,CBCL)来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 tion,PCR)、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技术,检测ADHD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 患者组和对照组DRD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0. 05)。DRD4基因的携带 5等位基因(DRD4 *5 )组个体间焦虑 /抑郁(5. 1±4. 0)和内化性(12. 1±7. 6)两分量表分和非携带 5等位基因(DRD4 *5 )组个体间焦虑 /抑郁(2. 7±2. 7)和内化性 (7. 3±5. 4)两分量表分有显著性差异(Mann WhitneyZ=1. 982,P=0. 047;Z=2. 047, P=0. 041), DRD4 *5 基因型个体焦虑 /抑郁和内向性两行为分量表评分高。而其它分量表及行为总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DRD4基因 48bpVNTR多态性与ADHD存在关联,但DRD基因 48bpVNTR多态性与ADHD伴内化问题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Glu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攻击行为是否关联。方法收集40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包括20个患者有攻击行为和20个患者无攻击行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GluR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rs6922753T/C和rs2227283G/A分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rs6922753多态性(X^2=4.67,v=1,P〈0.05)、rs2227283多态性(x^2=11.11,v=1,P〈0.01)及单体型TG(X^2=11.27,v=1,P〈0.01)、CA(X^2=6.33,v=1,P〈0.05)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rs2227283多态性与攻击行为显著相关联(x^2=8.89。v=1,P〈0.01)。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GluR6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患基因之一,并可能影响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情感障碍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启动子区-1438G/A多态性与情感性障碍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情感性障碍和正常对照组的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根据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比较相互之间的区别。结果1.抑郁症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1频率(58.51%)较正常对照组(42.86%)高,差异有显著性(x^2=3.929,P〈0.05);2.伴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情感性障碍患者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2的频率(25.45%)较正常对照组(38.46%)偏低,差异有显著性(x^2=4.74,P〈0.05)。结论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抑郁症特别是具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患者关联,提示该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抑郁症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12.
阳琼  李爱凤  静进 《广州医药》2008,39(1):9-12
目的 探讨双相障碍间歇期患者的人格特征.方法 收集既往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中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且符合美国精神科协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双相Ⅰ型或双相Ⅱ型的诊断标准,目前处于间歇期(即: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数≤8分、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分数≤5分)的双相障碍患者80例.正常对照组80例.两组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MMPI)测评,并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测试结果.结果 在MMPI临床量表升高(T≥60)双相障碍患者中,最多见的是Ma、Sc、Hy,其次是Pt、Pd、Hs.双相障碍临床量表两点编码型多为98/89、93/39.双相障碍MMPI剖析图呈现以Mf为中线的右高左低的曲线.双相障碍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MPI临床量表Pd、Pa、Pt、Sc、Ma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量表Si得分则低于对照组.结论 双相障碍患者间歇期具有特殊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的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研究组64例、健康对照组100例;每例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采用病例一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基因型和等位基凼频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两组间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PH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双相障碍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相障碍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CCMD-3)的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选择研究组64例、健康对照组100例;每例研究对象抽取静脉血提取DNA,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ACE基因的I/D多态性,采用病例一对照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ACE基因型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两组间AC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PH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与双相障碍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GluR6)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及攻击行为是否关联.方法收集40个精神分裂症核心家系(包括20个患者有攻击行为和20个患者无攻击行为),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G1uR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rs6922753T/C和rs2227283G/A分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rs6922753多态性(x2=4.67,v=1,P<0.05)、rs2227283多态性(x2=11.11,v=1,P<0.01)及单体型TG(x2=11.27,v=1,P<0.01)、CA(x2=6.33,v=1,P<0.05)与精神分裂症相关联;rs2227283多态性与攻击行为显著相关联(x2=8.89,v=1,P<0.01).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GluR6基因或邻近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患基因之一,并可能影响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与MAO基因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和单胺氧化酶B基因与伴精神病性症状双相情感性障碍间的遗传关联性。方法:将66例符合DSM-Ⅳ诊断标准的双相情感性障碍患者,以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区分为两组,伴精神病性症状为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不伴为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并采用Amp—FLP技术作了MAOA(CA)n、MAOB(GT)n和MAOB(TG)n三种微卫星DNA的多态性分析。结果: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性障碍在MAOA(CA)n基因座上的124bp等位基因频率减少;MAOB(GT)n基因座上的172bp、178bp等位基因频率减少而182bp等位基因频率增高;MAOB(TG)n基因座上的199bp等位基因频率减少而205bp等位基因频率增高,这种减少和增高经Z检验确认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Woolf法分析后得出MAOB(TG)n基因座上的205bp等位基因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呈显著性正关联(RR=3,P〈0.05)。结论:MAOB(TG)n基因座上的205bp等位基因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正关联,可能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种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多态性同强迫症(OCD)的关系。方法采用PCRAmFLP技术测定96例OCD患者和83例健康对照者(NC)的基因型,并根据OCD患者首次发病年龄进行亚组划分。结果共检测到DRD4基因48bp可变数目重复序列的5种等位基因和8种基因型,OCD组与NC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早发型OCD患者DRD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与N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晚发型患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与N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该组患者中DRD4受体基因与早发型OCD存在关联,3/4基因型可能是早发型OCD的风险因子。早发型和晚发型的OCD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多态性同强迫症(OCD)的关系.方法采用PCR-AmFLP技术测定96例OCD患者和83例健康对照者(NC)的基因型,并根据OCD患者首次发病年龄进行亚组划分.结果共检测到DRD4基因48 bp可变数目重复序列的5种等位基因和8种基因型,OCD组与NC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早发型OCD患者DRD4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与NC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晚发型患者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数分布与N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该组患者中DRD4受体基因与早发型OCD存在关联,3/4基因型可能是早发型OCD的风险因子.早发型和晚发型的OCD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体象障碍(BDD)患者与正常人以及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差异,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采用体象障碍自评量表(SRSB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对29例BDD患者、30例强迫症患者与30名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MMPI临床量表中,体象障碍组1~10量表分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社会内向(Si)等量表分[(68.18±8.70)分,(65.44±8.73)分,(61.39±9.37)分,(60.70±12.88)分]显著高于强迫症组[(61.09±13.29)分,(58.82±10.26 )分,(56.23±9.58)分,(50.03±12.63)分]( t =3.26,3.03,2.20,3.31,P <0.05),而癔病(Hy)量表分[(57.30±8.96)分]显著低于强迫症组[(64.80±11.34)分,( t =3.35,P <0.01)].结论 体象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病态人格特征,比强迫症患者为甚;显著的病态人格是BDD症状产生的病理心理基础之一,对体象障碍的心理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5-羟色胺2A(5-HT2A)受体基因启动子区-1438G/A多态性与情感性障碍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情感性障碍和正常对照组的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根据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比较相互之间的区别.结果 1.抑郁症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1频率(58.51%)较正常对照组(42.86%)高,差异有显著性(χ2=3.929,P<0.05);2.伴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情感性障碍患者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基因型A1/A2的频率(25.45%)较正常对照组(38.46%)偏低,差异有显著性(χ2=4.74,P<0.05).结论 5-HT2A受体基因-1438G/A多态性与抑郁症特别是具有自杀企图或行为的患者关联,提示该受体基因多态性可能是抑郁症的易感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