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春新碱治疗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疗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本院收治的13例K—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灶部位、大小、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前后血小板的变化与转归。结果13例初诊年龄1d至8个月,平均年龄2.79个月,男女比例为9:4,血小板计数2~90×10^9/L。6例单独采用甲基强的松龙(MP)治疗,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9~58×10^9/L,除1例死于DIC外,其余患儿治疗7~10d后血小板回升至80~90×10^9/L,维持7~15d,于甲基强的松龙减量期开始出现反复。7例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及长春新碱(MP+VCR)治疗,除1例并发DIC死亡外,其余病例治疗3~6周后血小板回升至80~120×10^9/L,血小板平均维持7.8周。结论K—M综合征是婴幼儿中死亡率较高的一种血管瘤,应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无效或病情反复的患者将激素减量,加用长春新碱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MS)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3—2006年资料完整的14例确诊为KMS患儿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采用自制400g/L尿素溶液与甲泼尼龙针剂联合局部注射治疗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随访0.5~1.0a。结果14例中2例意外破溃行急诊手术切除,7例出现病情反复,最终12例治愈,好转、失访各1例。结论尿素与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婴幼儿KMS是-种较为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儿童头面部血管瘤的治疗选择及疗效,探索使容貌受损减少,而疗效最佳的头面部血管瘤治疗方案。方法2001~2007年本院收治192例头面部血管瘤患儿,根据瘤体大小、类型和侵犯部位的不同,采用完全切除瘤体、切除大部分瘤体加残余瘤体注射硬化剂、密集缝扎瘤体加局部注射硬化剂等治疗方法。结果192均治愈,其中一期手术治愈142例,术后继续注射硬化剂治愈42例,术后复发再次治疗8例。无一例遗留明显术后畸形。结论儿童头面部血管瘤易侵犯五官,影响容貌,宜尽寸治疗。手术治疗以不影响容貌为原则,可根据瘤体大小、部位、类型等设计切口,选择分次治疗,而不强求一次于术治疗。手术后可采用局部注射硬化剂或激光治疗残余瘤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分型、传统治疗方法以及治疗观念的改变,总结分析14例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白1992年~1999年,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尺骨斜行截骨延长矫正成角及短缩畸形,环状韧带修补或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紧缩缝合或重建术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14例。结果 经随访1~6年,平均3.5年。优5例,良6例,可2例,差1例,疗效满意。结论 对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行手术治疗是积极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疗效.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本院共收治12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患儿,按Salter-Harris分型:Ⅰ型7例,Ⅱ型5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9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3例采用肘关节后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拍片复查,3~6周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12例,随访1~6年,平均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周,平均4周;9例患肘屈伸活动良好,2例患肘屈曲受限,1例发生肘内翻.1例桡神经损伤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 儿童肱骨远端骺分离复位困难,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解剖复位,减少肘内翻的发生.外侧入路对肘关节功能影响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6.
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瘤是小儿最常见的肿瘤,多属良性。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亦称Kasabach-Merritt综合征,是其中罕见的一种,好发于婴幼儿,因血小板陷于异常的血管瘤壁,导致血小板减少。部分患儿有明显的凝血因子消耗,造成出血、贫血,容易延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近年来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行选择性脾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986年~2000年新华医院及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选择性脾切除术治疗ITP的患儿资料,以术后血小板计数的稳定最低值判断疗效,回顾性研究其相关因素。结果16例慢性ITP患儿行选择性脾切除术,其中9例男孩,7例女孩。治愈7例(43.75%),好转5例(31.25%)。术后随访未有感染并发症发生。治愈患儿的术后血小板峰值均超过400×109/L,而其余患儿中仅2例超过400×109/L,经Fisher精确检验,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选择性脾切除术是治疗儿童慢性ITP安全有效的方法。脾切除术后的疗效与术后血小板最高峰值相关,术后高的血小板计数峰值将提示着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例1,女,27天,因右侧胸壁血肿8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8 d无诱因右侧胸壁出现瘀斑,逐渐扩大,形成血肿.患儿系第一胎第一产,足月顺产,无窒息史.父母体健,非近亲婚配,无血液病家族史.体检:T 37.2℃,P 128/ min,R 42/ min,神志清,精神好,右侧胸壁可见一9 cm×11 cm血肿,青紫色,略高起皮面,触之较硬,有温热感,边界不清,心肺腹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小板 36×109/L,纤维蛋白原定量0.95 g/L;核磁共振检查:右侧胸壁海绵状血管瘤.入院诊断: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给予地塞米松每日0.3 mg/kg,静脉滴注,肝素每次0.25 mg/kg,3次/ d,治疗2 d病情无好转,肝素加量至每次0.5 mg/kg,又治疗3 d,血管瘤继续扩大至12 cm×15 cm,血小板降至18×109/L,欲行放疗,家长不同意,放弃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目的回顾性分析并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儿童坏疽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9月到2011年5月作者采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坏疽性阑尾炎患儿72例,2005年2月到2010年5月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坏疽性阑尾炎66例。手术由同一名高年资医生主刀。收集数据包括患几年龄、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进食时间较开腹手术组早,住院时间较开腹手术组短。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开腹手术组低。结论腹腔镜手术应用于儿童坏疽性阑尾炎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陈旧性Monteggia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陈旧性Monteggia骨折患儿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平均7个月。按Bado分型:Ⅰ型9例,Ⅱ型1例,Ⅲ型3例。采用尺骨斜行截骨、克氏针分别固定尺骨和肱桡关节,术中未修复或重建环状韧带。结果15例患儿在门诊获得7个月至5年的随访,参照朱玉奎等制定的评定标准,优良率为100%。未发生骨化性肌炎、骨间背侧神经损伤、尺桡骨骨性连接、尺骨骨不连、迟发性桡骨小头脱位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尺骨斜行截骨以矫正尺骨短缩及成角畸形,维持桡骨头的正确复位和稳定固定,是治疗儿童陈旧性Monteggia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患儿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全部患儿均发生于颅脑损伤后,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运动障碍、头痛、呕吐等,经CT和MRI扫描明确诊断,予药物、高压氧及肢体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痊愈64例(82.1%),遗留轻度残疾12例(15.3%),重度残疾2例(2.6%)。结论在儿童外伤.f生腔隙性脑梗塞的诊断上,MRI优于CT检查,早诊断、早期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和探讨儿童非。肾母细胞瘤肾脏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们共收治非肾母细胞瘤肾脏肿瘤患儿18例,其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2个月,平均年龄(40.17±34.04)个月,术后病理诊断包括肾透明细胞肉瘤9例(9/18,50%),肾横纹肌样瘤2例(2/18,11.1%),肾癌2例(2/18,10.1%),肾中胚层。肾瘤1例(1/18,5.56%),后。肾间质瘤1例(1/18,5.56%),后肾腺瘤1例(1/18,5.56%),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1/18,5.56%),肾原始神经外胚叶瘤1例(1/18,5.56%)。结果随访9例肾透明细胞肉瘤,8(8/9)例无瘤生存,最长随访时间5年,最短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4.56±17.27)个月,1例手术化疗后下腔静脉瘤栓残留水平至右心房入口,放弃治疗1.5年后死亡。2例肾横纹肌样瘤经手术、放疗及化疗,随访3年和4年均无瘤存活。2例。肾癌单纯手术切除,密切随访25个月、13个月无复发及转移。1例。肾原始神经外胚叶瘤经手术及化疗,随访16个月无瘤存活。1例肾中胚层肾瘤、1例后。肾间质瘤、1例后。肾腺瘤、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均完整切除,现最长随访时间4年,最短1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儿童非肾母细胞瘤肾脏肿瘤所占比例虽小,但临床鉴别诊断困难,病理诊断非常重要,手术、化疗及放疗综合治疗是诊治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外伤性小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及诊治结果。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及腹膜炎体征,10例腹腔穿刺中,阳性8例(80%);10例腹部立位片检查中,5例见膈下游离气体(50%);17例B超检查中,10例有显著腹腔积液(58.8%);12例CT检查中,9例有异常(75%),均经手术治愈出院,其中3例出院后1月余出现粘连性肠梗阻,予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因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再次入院行造瘘口回纳术,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多有腹痛、腹膜炎等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及不同类型后凸截骨方式的选择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行一期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8例,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2~16岁,平均(7.6±3.8)岁。记录患者的后凸类型、截骨方式及固定节段;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节段性后凸角(segmental kyphosis,SK)、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和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情况,记录患者术中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时间为24~108个月,平均(37.9±10.2)个月。Ⅰ型后凸19例,Ⅱ型后凸16例,Ⅲ型后凸13例。采用Ponte截骨9例,经椎间隙截骨5例,经椎弓根截骨(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13例,SRS-Schwab 4级截骨8例,全脊椎切除(vertebra column resection,VCR)13例。术前SK为(52.3±14.3)°,TK为(11.2±13.7)°,LL为(33.2±14.3)°,SVA为(21.9±13.6)mm;术后1个月时SK为(20.0±12.1)°,TK为(26.8±10.0)°,LL为(43.5±10.4)°,SVA为(-24.0±19.1)mm;与术前相比,术后SK、TK、LL及SVA均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SK为(19.4±13.4)°,TK为(23.9±6.0)°,LL为(41.9±9.4)°,SVA为(-17.6±15.3)mm,与术后相比均未见明显矫正丢失。1例出现后凸矫形部分丢失,1例出现冠状面近端Adding-on,均未行翻修手术。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截骨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脊柱后凸畸形可取得较好的矫形效果,并发症较少。具体截骨方式需要根据后凸类型及程度决定,对于Ⅰ型后凸可选择Ponte截骨、SRS-Schwab 4级截骨或VCR截骨;Ⅱ型后凸可选择经椎间隙截骨、PSO截骨或SRS-Schwab 4级截骨;Ⅲ型后凸可选择PSO截骨或SRS-Schwab 4级截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儿童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方法.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作者收治长骨病理性骨折患儿74例,其中60例采用手术治疗,在确诊原发疾病的同时,给予病灶彻底清除及植骨,并对骨折进行一期内固定处理.患儿出现患肢疼痛等症状的时间为1 d至2年,出现病理性骨折的时间为2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儿童左后外侧入路非体外循环主动脉缩窄根治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0年2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经左后外侧入路非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缩窄根治术的69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童38例,女童31例,年龄10.4(4.4,53.2)个月,体重8.0(5.0,14.5)kg.根据手术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06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20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病例资料。其中男8例,女12例。年龄11个月~3岁8个月。根据Winter及MCmaster分型,前方和单侧形成不全(后外侧1/4椎体)9例,前方形成不全(后方半椎体)7例,凸侧半椎体凹侧骨桥4例。脊柱侧凸Cobb角30°~50°,后凸Cobb角36°~56°。手术方法:4例行单纯脊柱后路短段融合术;6例经脊柱后路凸侧椎弓根行半椎体半骺切除 融合术;2例行侧前路椎体骺板及半锥体切除术;8例行脊柱后路短段融合 钢丝襻及钩棒系统矫形固定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脊柱侧凸及后凸畸形部分矫正或原位融合,无并发症。经1~7年随访,5例脊柱侧后凸减轻;8例脊柱侧后凸无明显变化;2例脊柱畸形加重半椎体复出;3例假关节形成;2例钩棒脱出,无钢丝断裂。结论婴幼儿脊柱柔韧,可塑性强,在畸形尚未加重之前可通过脊柱后路手术矫正并控制脊柱畸形的进展,用钢丝襻固定可及时矫正畸形,稳定脊柱。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有待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18.
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在小儿隐睾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根据小儿隐睾的临床特点,设计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式,即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腹股沟皮纹横切口长2.0~3.0cm,剪开浅深筋膜,部分切开腹股沟管前壁,提出睾丸及精索,分离鞘突管至腹膜外脂肪后结扎鞘状突,将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肉膜囊内。共治疗41例(53侧),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并与同期经传统腹股沟大斜切口手术的55例(61侧)进行对比。结果41例(S3侧)出院时睾丸均位于阴囊内,术后获随访32例(39侧),其中11例(13侧)术前高位隐睾患儿术后睾丸位于阴囊中部,其余睾丸位于阴囊底部,未发现睾丸萎缩;与同期传统腹股沟大斜切口手术治疗的55例隐睾疗效相当,创伤小,恢复快。结论采用经腹股沟皮纹横切口治疗小儿隐睾创伤小,手术快,术后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美观,疗效满意,可替代传统腹股沟大斜切口手术治疗小儿隐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侵犯肝门血管的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作者收治的68例肝门部肝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使用微波切割技术,在不阻断肝门血流的状态下精细解剖分离,在发生血管损伤出血时则暂时性阻断肝门血管,如影响显露,则分块切除肿瘤。结果68例患儿均接受术前化疗,其中侵犯第一肝门17例,侵犯第二肝门51例。15例患儿第一肝门阻断时间在5min以内,2例患儿全肝血流阻断时间为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5mL,6例因失血较多予输血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并发胆瘘3例,肝周积液5例,乳糜腹1例。结论对于肝门部肝母细胞瘤,采取术前化疗可降低手术难度,精细解剖是基本措施,分块切除是可选方法,肝门血管阻断无法保障安全,不损伤肝门血管是患儿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两孔法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27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两孔法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两孔法腹腔镜治疗的270例CHPS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并发症及再手术原因进行总结。结果270例中,2例改用三孔法完成手术,3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余265例均经两孔法完成手术。全部病例术后呕吐情况明显减少,两孔法手术的患儿住院时间缩短。结论两孔法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