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NO与梗阻性黄疸时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时肾脏功能与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及肾内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2周分别检测正常组(N组,n=10)、胆总管结扎组(BDL组,n=20)和N^G-硝基L精氨酸甲酯组(L-NAME组,n=20)大鼠血浆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和NO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测肾内血浆胆红素无明显变化,尿素氮、肌酐与NO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水平相似,其间无明显差别,肾内iNOS表达亦不明显。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肾功能明显受损,血浆NO水平增高,肾内iNOS表达增加,NO在肾功能损害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梗阻性黄疸肾功能损害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intestinal endotoxin,IET)促进肝纤维化发与肝硬化形成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分别于4周及8周末测定其血浆ET、NO、TNF-α和IL-10水平。结果:实验组血浆ET、NO和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内毒素水平与TNF-α和NO均呈正相关(r=0.651,P<0.025;r=0.912,P<0.001)。实验组IL-10水平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肝硬化8周组IL-10水平明显低于4周组(P<0.05)。结论:ET诱导的NO、TNF-α和IL-10的释放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黄疸病人抗内毒素治疗对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前采用抗内毒素治疗对内毒素血症抑制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阻塞性黄疸病人分3组在术前分别给予一般治疗(OJ组),口服胆盐(OJT1组)和静脉注射抗类脂A单克隆抗体(OJT2组),观察血浆内毒素(ET)及NO含量变化。结果 3组术前ET和NO水平无明显差异。OJT1组和OJT2组用药后血浆ET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OJ组比较(P<0.01),术后进一步降低。OJT1组和OJT2组NO在术后3d天与术前比较显著降低。结论 术前应用胆盐及抗内毒素抗体可有效降低阻塞性黄疸病人围手术期血浆ET及NO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液中内毒素含量与肝及小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方法]监测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1,2周组小鼠血胆红素及内毒素含量,采用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时期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及小肠黏膜的形态学变化.[结果]梗阻性黄疸1,2周组大鼠血胆红素及内毒素含量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肝组织损伤随梗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但肠道黏膜的损伤则较轻微.[结论]发生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大鼠肝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内皮素(ET)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双重结扎切断大鼠胆总管造成OJ模型,分别给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各组于术后7d和14d观察肝组织匀浆NO2^- NO3^-、MDAET含量,肝功能及肝组织形态改变。结果 胆道梗阻7d和14d后大鼠肝组织中NO2^- NO3^-、MDA含量较正常鼠明显增加,两者不随梗阻时间延长而升高:肝组织中ET含量亦明显增高,且随时间延长而增高。丹参治疗组大鼠肝组织中NO2^- NO3^-与模型组无差异,而MDA和E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浆ALT、AST明显降低,肝组织损伤减轻。结论 丹参注射液可降低OJ大鼠肝内MDA、ET含量,从而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清泻法对梗阻性黄疸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大鼠分成4组,即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模型对照组、空白组,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模型对照组开腹胆总管结扎法造模,空白组仅游离牵拉胆总管即可,不结扎。模型清泻法组、模型西药组灌喂实验试剂。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内毒素、TNF-α依据实验数据,分析清泻法对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大鼠内毒素、TNF—α等的影响。结果: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大鼠经过清泻法自拟汤治疗后,可降低各项实验室指标,各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均〈0.01),对TNF—α指标的改善优于西药组(P均〈0.05),其他疗效指标与西药组相比疗效相近(P均〉0.05),且总体指标改善情况有高于后者之,表明清泻法自拟汤对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治疗有效,疗效有优于西药乳果糖对照组之趋势。结论:中医清泻法治疗梗阻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醒脑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和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XNJI)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测定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醒脑静治疗前后血浆ET和NO含量的变化,并与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NO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应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2周后,血浆ET含量较用药前明显下降,NO含量较用药前明显上升(P<0.01),两者变化的程度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存在血浆ET和NO含量的动态变化,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调节ET/NO平衡减轻脑缺血,保护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与内皮素(ET)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分成轻度、中度、重度3组。另选取3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同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创伤性休克患者轻度组血浆ET和血清NO的含量仅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组患者血浆ET和血清NO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中度组患者血浆ET和血清NO水平较轻度组为高(P〈0.05),重度组患者又较中度组高(P〈0.05)。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清NO与血浆ET水平呈正相关(r=0.61)。结论:ET和NO可能协同参与了创伤性休克患者的发病过程。血浆ET和血清NO升高越明显,创伤性休克患者病情越重。血浆ET和血清NO的检测可作为判断病情轻重的一个重要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12只Wistar大鼠按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饱和脂肪酸组(饱和组),观察外周血浆内毒素(LP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肝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肝脂肪变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饱和组血浆LPS、血清FFA、肝匀浆TNF-α及MDA含量均明显升高,且血浆LPS含量与血清FFA、肝匀浆TNF-α及MDA含量分别成正相关。结论:LPS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向脂肪性肝炎乃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并比较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变化.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浆ET和NO含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3例,普通高血压患者30例,健康人群30例,检测并比较其血浆ET和NO含量变化;将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天麻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天麻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天麻素注射液1000mg静脉滴注2个疗程,共4周,常规治疗组继续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每个疗程后血压的变化,并比较血浆ET和NO含量的变化。 结果: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高于普通高血压者(t=3.27,P=0.008),NO含量明显低于普通高血压者(t=-3.81.P=0.002)。天麻素治疗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后收缩压和脉压差均明显下降(t=1.85,P=0.03;t=1.74.P=0.04)。天麻素治疗组随着治疗疗程的增加,ET含量逐渐下降,但2个疗程结束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而NO含量在2个疗程结束后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P=0.04)。 结论:与普通高血压患者比较,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明显升高,NO含量显著降低。天麻素注射液可以降低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且其降低收缩压的作用相对较强。可能通过调节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来实现降压,但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在梗阻性黄疸(OJ)兔肝细胞(HC)损伤中的作用和血清生物化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制成OJ兔模型。分别于术后3、7、14d测定血清NO、ET-1水平及血清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氨酶(AST)、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并对兔HC结构变化光镜下动脉观察。结果:OJ组血清NO、ET-1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NC)组;术后7d达峰值,术后14d仍高于正常水平。且NO、ET-1与OJ病理过程密切相关,NO、ET-1参与了OJ时的HC损伤,且NO似呈现一种保护作用,ET-1水平升高在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中也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Effect of da cheng qi decoction co. on endotoxemia in obstructive jaundi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ole of da cheng qi decoction co. (DCQDC) in preventing endotoxemia in obstructive jaundice has been investigated.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on 4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jaundice undergoing surgery. 24 patients were given oral DCQDC before operation and were compared with 19 jaundiced control patients and 17 non-jaundiced control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endotoxemia was reduced in perioperative portal (P less than 0.05) and postoperative systemic (P less than 0.01) blood samples in the DCQDC treated group, and a significant fall of the postoperative 24h creatinine clearance (P less than 0.01) and the plasma fibronectin level (P less than 0.01) occurred in jaundiced controls compared with the DCQDC treated group. DCQDC may reduce endotoxin absorption by a reduction or alteration of gut flora thereby reducing the endotoxin pool available for absorption as well as by a direct effect on endotoxin. Result of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DCQDC had a beneficial effect on endotoxemia or outcome in obstructive jaundi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胆盐输出泵(BSEP)在阻塞性黄疸肝细胞表达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阻塞性黄疸高胆汁酸血症的关系,探讨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的活性及内毒素(ET)对BSEP表达的影响。方法:36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胆总管结扎组(CBDL)和胆总管结扎再通组(BR),建立大鼠阻塞性黄疸模型,检测各时相点血清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和ET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FXP和BSEP蛋白的表达,用平均积分光密度(IOD)法检测FXR和BSEP蛋白的表达水平;线性相关分析FXR、TBA、ET和BSEP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Sham组大鼠术后各时间点血清TBIL、TBA及E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CBDL组大鼠胆总管结扎术后,TBIL、TBA及ET水平显著增高(P<0.01);BR组大鼠胆道再通术后TBIL、TBA及ET水平逐步下降,术后7 d组TBIL、TBA接近Sham组水平(P>0.05),ET仍高于Sham组水平(P<0.05)。肝组织中FXR蛋白表达水平在Sham、CBDL和BR组中呈逐渐缓慢增高趋势,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中BSEP蛋白表达水平在Sham和CBDL组中呈下降趋势,BR组先下降后上升,但与Sha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XR蛋白表达与血清TB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303,P<0.05),FXR与BSEP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359,P<0.05),BSEP蛋白表达与血清ET水平呈高度负相关关系(r=-0.412,P<0.01)。结论:阻塞性黄疸时FXR在BSEP表达调控中并非起主要作用,而是ET致炎症介质的释放下调了BSEP表达。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荆花胃康对伴胃食管反流(GER)的哮喘、慢阻肺患者血清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变化的影响,随机分组,测定治疗4周前后血清NO、ET、NO/ET水平,结果显示荆花胃康组与奥美拉唑组治疗前后NO、ET有显著性差异,但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荆花胃康组与未抗反流组比较,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荆花胃康与奥美拉唑对伴GER的哮喘、慢阻肺患者血清NO、ET具有相似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传输改变及一氧化氮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内毒素血症状态与肠道传输改变及一氧化氮变化,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内毒素血症组:肠道伟输速度研究采用腹腔注射LPS 10mg/kg;观察内毒素血症肌间神经丛,以及空肠免疫组化染色显示NOSⅡ阳性神经在肠道分布及骨毒素血症后的变化。结果 内毒素血症后小肠传输速度加快,内毒素血症3、6、12小时血浆NO、空肠NOS活性(iNO  相似文献   

16.
阻塞性黄疸患者术后炎症介质改变及其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炎症介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1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OJ组)为研究对象,15例无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作为对照,动态观察OJ患者减黄手术前后血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尿白蛋白(UALB)、尿视黄醇(URBP)尿转铁蛋白(UTFR)的变化,结果 OJ组手术前后炎症介质LPS、TNF-α、ET、IL-6、IL-8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同时ALB、RBP、TFR亦明显升高,且变化与炎症介质一致。结论 OJ时炎症介质可能是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梗阻性黄疸大鼠血浆NO与ET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梗阻性黄疸时血浆NO和ET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 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血浆NO和ET的水平,生理记录仪测定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输出量(CO)。结果 胆总管结扎组(BDL组)大鼠血浆NO含量明显增高,ET含量下降,平均动脉压(MAP)下降,心率(HR)减慢,心输出量(CO)增加,与SO组、N组相比,SO组与N组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炎症介质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 15例阻塞性黄疸患者 ( OJ组 )为研究对象 ,15例无黄疸的肝胆外科患者作为对照 ,动态观察 OJ患者减黄手术前后血内毒素 ( L PS)、肿瘤坏死因子 ( TNF-α)、内皮素 ( ET)、白细胞介素 - 6 ( IL - 6 )、白细胞介素 - 8( IL - 8)、尿白蛋白 ( UAL B)、尿视黄醇 ( U RBP)、尿转铁蛋白 ( U TFR)的变化。结果  OJ组手术前后炎症介质 L PS、TNF-α、ET、IL - 6、IL - 8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同时AL B、RBP、TFR亦明显升高 ,且变化与炎症介质一致。结论  OJ时炎症介质可能是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SD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0 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再以脂多糖(LPS,0.5 mg/kg)腹腔注射诱导内毒素血症模型,观察注射LPS后6 h、12 h、24 h及72 h各时间点血糖、胰岛素、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结果内毒素血症糖尿病大鼠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于注射LPS后24 h达峰值(P<0.05);而血清SOD、GSH水平却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分别于注射LPS后24 h达峰值或谷值;注射LPS后的血糖(12、24、72 h)及胰岛素水平(24、72 h)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毒素血症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抗氧化应激能力,增加NO的生成,同时加重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