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exudative chorioretinopathv,CEC)是指发生于黄斑部的孤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其特点是黄斑中心或其附近有视网膜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引起视网膜下出血、渗出及水肿.  相似文献   

2.
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37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书勤 《河南中医》2005,25(8):50-51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常见眼底病,外观端好,但有视力减退,视物变形或中心视野有暗影,故近代医家多将此病归人“视瞻昏渺症”。本病病因不明,病机多与脾失健运,肝肾不足或气滞血瘀有关。近年来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研究,提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受损,使视网膜脉络膜间的屏障破坏而引起局限于黄斑部视网膜浆液性脱离。  相似文献   

3.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渗”)是发生于黄斑部孤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和出血。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23例,疗效比较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23例23只眼,其中右眼12只,左眼11只;男8例,女15...  相似文献   

4.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勇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51-453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entral 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 ,是由于视网膜神经上皮(RPE)浅脱离 [1]为特征的常见眼底病 ,好发于中青年男性 ,多为单眼发病 ,为自限性疾病 ,但病程常达数月 ,易反复发作 ,影响视力 ,一般将其归属于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范畴 [2 ]。近年来随着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已比较清楚。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屏障功能发生障碍 ,致脉络膜毛细血管渗出的血浆通过受损的色素上皮进入视网膜下 ,液体积聚于视网膜神经上皮之间 ,从而形成后极部视网膜盘状脱离是本病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670-2672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RPE-Bruch膜-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其生成与(或)破裂是导致眼底渗出、出血的关键,也就是直接导致患者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的直接原因。因此各种造成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与破裂的相关疾病,如湿性黄斑变性,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等已成为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如何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与(或)破裂已成为解决患者因眼底出血、渗出而致盲的关键,现阶段中医药人士通过临床实践,发现中医药治疗对于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生成及促进渗出、出血的吸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形态损害特点。方法:应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技术对23例高度近视患者(44只眼)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形态学检查,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1)32只眼中有近视弧,多位于视盘颞侧,4只眼环绕视盘;(2)9只眼中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相对应;(3)5只眼FFA和ICGA检查均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其中3只眼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位于萎缩病变的边缘,2只眼在玻璃膜漆裂纹中;(4)2只眼FFA检查未发现脉络膜新生血管而在ICGA检查中发现;(5)4只眼有玻璃膜漆裂纹。结论:高度近视眼的脉络膜损害与视网膜损害相关性;晚期脉络膜的损害重于视网膜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模型视网膜和脉络膜中二酰基甘油(DAG)、活化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变化。方法:将12只BN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各6只,模型组采用532nm激光光凝建立BN大鼠CNV模型,造模成功后每周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于造模后5周处死动物,并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视网膜及脉络膜中DAG、PKC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5周后FFA及OCT检测可见CNV形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模型组视网膜及脉络膜上DAG、PKC表达水平均上调,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32nm激光光凝建立的BN大鼠CNV模型可作为进一步研究CNV的动物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其视网膜及脉络膜内DAG、PKC的含量与BN大鼠模型CNV的形成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脉络膜血液循环及其供血血管的血流状态,探讨糖尿病患者脉络膜循环改变及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5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并选择同期健康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同步进行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同时利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技术(CDFI)测量睫状后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以及阻力指数(RI),分析睫状后动脉的血流参数与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各组患者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均0.05),睫状后动脉PSV与EDV均明显慢于对照组(P均0.05),阻力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PDR组PSV与EDV均明显慢于NDR组、NPDR组(P均0.05),阻力指数明显高于NDR组、NPDR组(P均0.05);NDR组与NPDR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与睫状后动脉PSV呈负相关(r=-0.844,P0.05),与EDV及RI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之前,脉络膜动脉的血流减慢,阻力增大,整个脉络膜的氧供和血供相应减少,这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可以引起多系统损害。病理组织学研究已经证实了糖尿病可引起脉络膜基底膜增厚、管腔狭窄、新生血管等病变。因为脉络膜是视网膜外层与黄斑区唯一的供血系统,所以随着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的深入与脉络膜检查技术的进步,糖尿病脉络膜病变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就有关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测量、血管造影及脉络膜厚度测量的临床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张兴才 《中医药导报》2006,12(10):51-52
目的:观察“中网炎丸”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方法:将100例此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中网炎丸”,加西药B族维生素、肌苷、地巴唑;对照组仅服西药B族维生素、肌苷、地巴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网炎丸”配合西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凉血化瘀中药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23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由之  李学晶  王影 《中医杂志》2007,48(12):1099-1099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为非特异性炎性肉芽肿,以形成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特征,常伴有出血、渗出及视网膜水肿,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吲哚氰绿造影(ICGA)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CEC虽然为一种自限性疾病,但其自然病程持久,反  相似文献   

12.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主要见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有关的疾病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分类,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等研究成果,并展望中药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表现.方法随机选择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8例30只眼进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正常对照组29例29只眼进行脉络膜血流动力学观察.结果增殖前期DR组与正常组脉络膜循环动力学比较,最早荧光出现时间、最强荧光出现时间延长,差异有显著性.20只眼(66.7%)增殖前期DR出现脉络膜血管扩张.4只眼(13.3%)黄斑囊样水肿病例,黄斑水肿区可见中期出现的并随时间而增强的高荧光.3只眼(10%)造影后期在后极部可见小片状强荧光和弱荧光相间的"椒盐"样外观.结论在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即存在脉络膜血管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眼底病,好发于中青年男性,为自限性疾病,但病程常达数月,易反复发作,影响视力,可归属于祖国医学“视瞻”、“昏渺”等范畴。近年来,随着眼底血管荧光检查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渐认识到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Bruch氏膜复合性损伤导致相应位置视网膜屏障功能破坏,以致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局限性脱离是本病的基本发生机理。该病病因不明,治疗方法虽多,但针对性不强。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与肝脾肾三脏机能失调和淤血阻络有关。近年来,笔者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赵红地,叶秀荣,张万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常见的眼底病之一,由于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技术问世,了解到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Bruch氏膜复合性损伤导致相应位置视网膜外屏障功能破坏,以致脉...  相似文献   

16.
王宜平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9):1164-1164
玻璃体积血是视网膜、脉络膜血管或其上面的新生血管破裂,血液流入玻璃体中所致,为眼科常见病之一,严重损害视力。常见于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糖尿病增殖性视网  相似文献   

17.
目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oti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是参与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观察治疗前后视网膜脉络膜中p38 MAPK变化,探讨中药治疗是否可以加强光动力疗法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作用。方法:将50只BN大鼠分为五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均在全网膜镜下光凝造成CNV模型,造模2周后FFA、OCT证明CNV形成,各组给予相应处理。持续到造模后5周测定视网膜脉络膜中p38 MAPK的表达。结果:造模后5周检测显示:每组大鼠视网膜脉络膜组织中都有p38 MAPK表达,正常对照组p38 MAPK表达高于阴性对照组,三个治疗组中p38 MAPK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P 0.01);三个治疗组中p38 MAPK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 0.01);中药联合PDT治疗组p38 MAPK表达低于PDT治疗组(P 0.01)和中药治疗组(P 0.01)。结论:可能通过下调p38 MAPK磷酸化水平,以加强光动力疗法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无特效药临床上常规以扩血管等药物进行全身性治疗,病程长、疗效较差.2006年~2008年我院跟科采用复方樟柳碱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神经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眼部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是以黄斑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形成、出血和渗出为特点的难治眼病之一,试用甘露消毒丹加减方治疗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患者 男,28岁,工人。左眼视力下降1年余,伴中心暗点和视物变形。曾在某医院诊断为“左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用血管扩张剂、强的松等治疗1年,症状未见好转,视力仍急剧下降。后诊断为左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用利血平等治疗,视力仍无改善。1988年4月18日到本院  相似文献   

20.
眼底血证属祖国医学“暴盲”范畴,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指的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脉络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高度近视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一切眼底出血疾患.这些疾患严重危害患者的视力,甚至可导致失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